移门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3657发布日期:2019-07-24 09:11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移门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门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移门滑轨多为家具用移门的滑轨,采用顶部吊轨的安装方式,造成了移门顶部只能有一根滑轨,这样对移门的重量造成了限定,限制了重型移门的使用,本申请针对重型移门的滑动需要进行新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移门滑动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移门滑动装置,包括:底座、滑动件和导轨,其中,滑动件设置于底座上,滑动件与导轨相配合,底座设置于移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滑动件包括:固定部、滑动部和连接件,其中,滑动部设置于固定部上且与导轨相配合,连接件将固定部和滑动部与底座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滑动部的结构为滚轮,滚轮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设置,滚轮的底部与固定部相连,滚轮嵌入导轨实现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固定部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第一台阶设置于第二台阶的上方,第一台阶的宽度大于第二台阶且小于滚轮的直径,滑动部设置于第一台阶上方,第二台阶设置于底座上,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的中部设置第二通孔,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第一台阶和/或第二台阶为圆柱形,中部设置第二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螺钉和/或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底座的结构为弯折的L形,其中一面与移门相连接,另一面设置第三通孔,第二台阶穿过第三通孔,第一台阶抵住第三通孔,螺钉穿过第三通孔与螺母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底座的结构为长矩形,长矩形的底面与移门相连,顶面设置沉孔,沉孔的中部设置第四通孔,沉孔允许第二台阶穿过,第一台阶抵住沉孔,螺钉与第四通孔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底座与移门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或螺钉连接、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导轨包括:弧形部和连接部,弧形部是指两段相对设置的弧形,弧形部包裹滚轮的外圆周,弧形部的一侧设置连接部,另一侧为开口,开口小于滚轮的直径且大于第一台阶的宽度,连接部高于两段弧形的顶部连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连接部设有第五通孔。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底座可以实现滑动装置设置于移门的侧面的技术,滑动件与导轨的配合可以实现移门侧面滑动的技术,改变了顶部吊轨的安装方式,变为移门侧面安装,解决了侧面安装后滑动装置数量增加的问题,增加了稳定性,移门侧面可设置多个滑动装置,解决了承重的问题,可以适用于重型移门的使用,滑动装置的部件可以使用不锈钢材料,解决了原有的钢材料腐蚀的问题,底座的一种L形结构可以实现直角安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重型移门的使用,当然也适用于其他移门的安装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移门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一种底座与滑动件及导轨的结构图;

图3为另一种底座与滑动件及导轨的结构图;

图4为滑动件的结构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一种底座的结构图;

图8为图7底座和滑动件的剖视图;

图9为另一种底座的结构图;

图10为图9底座和滑动件的剖视图;

图11为导轨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

图13为实施例2的移门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移门滑动装置,包括:底座1、滑动件2和导轨3,其中,滑动件2设置于底座1上,滑动件2与导轨3相配合,底座1设置于移门4上。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滑动件2包括:固定部5、滑动部6和连接件,其中,滑动部6设置于固定部5上且与导轨3相配合,连接件将固定部5和滑动部6与底座1相连。所述的滑动部6的结构为滚轮,滚轮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7,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7设置,滚轮的底部与固定部5相连,滚轮嵌入导轨3实现配合。

所述的固定部5包括:第一台阶8和第二台阶9,第一台阶8设置于第二台阶9的上方,第一台阶8的宽度大于第二台阶9且小于滚轮的直径,滑动部6设置于第一台阶8上方,第二台阶9设置于底座1上,第一台阶8和第二台阶9的中部设置第二通孔10,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10设置。所述的第一台阶8和/或第二台阶9为圆柱形,中部设置第二通孔10,第一通孔7与第二通孔10相连通。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螺钉11和/或螺母12。

如图7和图8所示,图1上方的底座1的结构为弯折的L形,其中一面与移门4相连接,另一面设置第三通孔13,第二台阶9穿过第三通孔13,第一台阶8抵住第三通孔13,螺钉11穿过第三通孔13与螺母12连接。

如图9和图10所示,图1下方的底座1的结构为长矩形,长矩形的底面与移门4相连,顶面设置沉孔14,沉孔14的中部设置第四通孔15,沉孔14允许第二台阶9穿过,第一台阶8抵住沉孔14,螺钉11与第四通孔15螺纹连接。所述的底座1与移门4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或螺钉连接、粘接,如图7所示,底座1上较小的孔为与移门4连接用的螺钉孔,如图9所示,底座1上较小的孔为与移门4连接用的螺钉孔。

两种底座1与滑动件2的连接方式不同,L形的底座1中,螺钉11穿过第三通孔13与螺母12连接,长矩形的底座1中,螺钉11穿过沉孔14,与第四通孔15螺纹连接。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的导轨3包括:弧形部16和连接部17,弧形部16是指两段相对设置的弧形,弧形部16包裹滚轮的外圆周,弧形部16的一侧设置连接部17,另一侧为开口,开口小于滚轮的直径且大于第一台阶8的宽度,连接部17高于两段弧形的顶部连线,这样可以提供滚轮活动的空间。所述的连接部17设有第五通孔18。

使用时,导轨3固定于墙面上,滚轮穿过导轨3的侧面嵌入弧形部16,使得滚轮可以在导轨3内滑动,从而实现移门4的滑动。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滑动装置的结构如实施例1所示,移门4为三面依次连接的框架,滑动装置设置于移门4相对的两面上,可以起到支撑或托盘的作用。其中两个底座1的结构为实施例1中的长矩形。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底座1可以实现滑动装置设置于移门4的侧面的技术,滑动件2与导轨3的配合可以实现移门4侧面滑动的技术,改变了顶部吊轨的安装方式,变为移门4侧面安装,解决了侧面安装后滑动装置数量增加的问题,增加了稳定性,移门4侧面可设置多个滑动装置,解决了承重的问题,可以适用于重型移门4的使用,滑动装置的部件可以使用不锈钢材料,解决了原有的钢材料腐蚀的问题,底座1的一种L形结构可以实现直角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