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鸭掌形增压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2478发布日期:2018-12-18 20:4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开鸭掌形增压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开鸭掌形增压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迫紧式把手具有结构简单、易进难出的锁持优点,常用于门窗和密封门柜门上,在开闭门时提供一个手容易抓持的地方,使开闭门变得方便,最常见的一类迫紧式把手为手柄带动锁舌旋转,使锁舌旋入或旋出门扣,达到开闭门的目的,目前使用的迫紧式把手,由于锁舌与门扣只有单面接触的闭合面,门扣对于锁舌的单向施加迫紧压力,长期使用中易出现松弛,尤其当门框稍微下坠变形时,单向施压的迫紧式把手,更易出现迫紧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方便,具有双向施加迫紧压力的一种平开鸭掌形增压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开鸭掌形增压锁紧装置,包括:门扣、把手、固定座;

所述门扣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部和弧形的闭合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闭合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纵向闭合面和横向闭合面,所述纵向闭合面与固定部连接且相对倾斜设置,所述纵向闭合面呈由高到低的斜坡状,所述横向闭合面呈由窄到宽的镰刀形,所述纵向闭合面的顶部与横向闭合面的一侧连接形成门形锁紧槽,且所述纵向闭合面的高部与横向闭合面的窄部相对应;

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把手与固定座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固定座上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把手上位于销轴孔两侧分别设置有锁舌部和手柄部,所述锁舌部的外表面为与闭合部相接触的弧度平滑表面,所述手柄部与固定座形成用于容纳手部的握持空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与把手之间的销轴上套设有弹簧压片。

优选的,所述手柄部为由细至粗的锥体。

优选的,所述门扣、把手、固定座均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门扣、把手、固定座的表面均电镀一层金属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门扣上的闭合部,分别设置为由高到低呈斜坡状的纵向闭合面和由窄到宽呈镰刀形的横向闭合面,使得两个闭合面形成的门形锁紧槽对应于锁舌部,施加由松到紧的迫紧压力,使锁舌部易进难出,从而增加锁持的牢固性。

2、将手柄部与固定座形成用于容纳手部的握持空间,以及手柄部为由细至粗的锥体,手柄部更容易被手掌握持,转动发力。

3、通过在固定座与把手之间的销轴上套设有弹簧压片,用于消除转动把手时,把手与固定座之间摩擦产生的杂音。

4、通过在不锈钢材质的门扣、固定座、把手的表面电镀一侧金属铬,使其表面更加具有金属光泽,同时更加耐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门扣的仰视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中:1、门扣,2、固定座,3、销轴,4、把手,11、固定部,12、闭合部,13、纵向闭合面,14、横向闭合面,41、锁舌部,42、手柄部,43、握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平开鸭掌形增压锁紧装置,包括门扣1、把手4、固定座2;

门扣1上设置有固定部11和弧形的闭合部12,所述固定部1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定位螺孔,闭合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纵向闭合面13和横向闭合面14,所述纵向闭合面13呈由高到低的斜坡状,所述横向闭合面14呈由窄到宽的镰刀形,纵向闭合面13与固定部11连接,且纵向闭合面13相对于固定部11倾斜设置,纵向闭合面13的顶部与横向闭合面14的一侧相连接与固定部11形成门形锁紧槽,纵向闭合面13的高部与横向闭合面14的窄部相对应,两个闭合面呈相对垂直设置,闭合部11对于锁舌从两个方向呈易进难出施加迫紧压力。

所述把手4上设置有销轴孔,把手4与固定座2通过销轴3铰接在一起,固定座2与把手4之间的销轴3上套设有用于消音的弹簧压片,固定座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定位螺孔,在把手4上位于销轴孔两侧分别设置有锁舌部41和手柄部42,锁舌部41的外表面为与闭合部12相接触的弧度平滑表面,使锁舌部41旋转进闭合部12时更加顺滑,手柄部42与固定座2形成用于容纳手部的握持空间43,同时手柄部42为由细至粗锥体形状,更便于手掌握持旋转发力。

门扣1、把手4、固定座2均优选为不锈钢材质,并且的表面均电镀一层金属铬,提高其耐磨性并增加金属光泽。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