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2101发布日期:2019-05-21 21:2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紧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是一种设备构造紧密,通过人工调节将物品牢牢夹紧,且不易脱落的装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人工转动调节钮来调节夹紧部件的距离,距离越近夹紧效果越强,利用内置弹簧保护被夹紧产品,避免了由于夹紧力过大而造成的产品损坏,同时,利用固定板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但是,当前技术无法精确调节夹紧装置的松紧度,无法对夹紧装置进行缓冲,无法实时控制,不能保证装置内部的润滑性,无法减振且无法确保装置内部具有合适的温度。

授权公告号为CN10700014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夹紧装置,设置上部夹紧元件、下部夹紧元件和夹紧辅助元件,通过手动调节上述三个元件来实现夹紧的目的。但是该装置无法精确调节夹紧装置的松紧度,无法对夹紧装置进行缓冲,无法实时控制,不能保证装置内部的润滑性,无法减振且无法确保装置内部具有合适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无法精确调节夹紧装置的松紧度,无法对夹紧装置进行缓冲,无法实时控制,不能保证装置内部的润滑性,无法减振且无法确保装置内部具有合适的温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包括外壳、压缩筒和从动轴,所述压缩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力塞,所述压力塞的下方焊接固定有压缩杆,所述外壳的下方贯穿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三个主转动轴,所述主转动轴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从动轴的左侧顶部套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远离所述从动轴的一侧紧密贴合有防滑垫,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固定头的一侧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所述转盘内部贯穿连接有驱动轴,所述外壳的下方紧密贴合有橡胶底座,所述压缩筒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检修盖,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固定头一侧的上方内壁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隔离层,所述两个隔离层之间活动连接有油塞,所述油塞与所述隔离层垂直设置,还包括过滤干燥网,所述油塞远离所述过滤干燥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动推杆,且所述手动推杆可沿垂直于所述油箱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底座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所述橡胶底座呈“梯形”状,所述外壳的正外壁贯穿连接有八个散热网格,且所述散热网格呈“矩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盖的外壁设置有防滑花纹,所述检修盖呈“圆柱”状,所述主转动轴的内部贯穿连接有伸缩段,且所述伸缩段可沿所述主转动轴的轴心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头的外壁贯穿连接有调节钮,且所述调节钮呈“圆饼”状,并且所述调节钮可沿平行于所述从动轴的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轴的外壁套接有四个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呈“圆柱”形,且四个缓冲垫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缓冲垫互相平行设置,并且所述缓冲垫与所述从动轴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固定头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矩形”状,且所述固定板可沿平行于所述从动轴的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外壳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靠近所述主转动轴一侧的内壁紧密贴合有雾化网,且所述雾化网与所述油箱平行设置,所述雾化网远离所述主转动轴的一侧紧密贴合有过滤干燥网,且所述过滤干燥网与所述雾化网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外壁贯穿连接有启停按钮,所述外壳的上外壁位于所述启停按钮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压缩筒垂直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在外壳的下方贯穿连接了从动轴,通过驱动轴带动转盘的转动,转盘带动从动轴的伸缩,从而实现固定头与防滑垫的紧密贴合,达到夹紧的目的,当驱动轴转动时,带动从动轴往里伸长,固定头与防滑垫的距离缩段,主转动轴带动连接管向上移动,从而活塞向上移动,此次压缩筒内部压力增大,可减缓夹紧效果,利用启停按钮可随时控制调节装置的松紧,避免夹紧作用过大,损坏物品,且实现夹紧装置的精确调节。

2、该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在从动轴的外壁套接了四个缓冲垫,通过缓冲垫可在装置进行夹紧时,减小从动轴对外壳内壁的碰撞作用,且减小了主转动轴对连接杆以及压缩杆的冲击作用,有效避免在转轴高速运转时对设备内部结构的破坏,达到了保护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内部结构的目的,实现安全、稳定的夹紧。

3、该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在外壳远离固定头一侧的上方内壁固定安装有油箱,通过在油箱中存放润滑油,利用手动推杆带动油塞对润滑油进行挤压,润滑油通过过滤干燥网和雾化网从油箱内喷出,实现外壳内部的装置均匀润滑,避免装置由于长时间不使用而造成的内部结构摩擦力过大,从而影响夹紧效果,达到了均匀润滑,便于使用,均匀润滑的作用,实现了装置内部的全面润滑。

4、该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在外壳的下方紧密贴合了橡胶底座,通过橡胶底座减轻了在设备内部的从动轴以及活塞结构快速运转时产生的振动或者晃动,有效避免了在对物品进行夹紧时,产生的强烈振动或者设备的晃动,通过橡胶底座内部的空心设计,使得更加强有力地能够吸附在工作台上,且橡胶底座末柔软材质,起到了很好地缓冲作用,在从动轴与外壳的贯穿处,安装有固定板,能够有效防止从动轴发生偏移,确保装置的稳定性。

5、该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在压缩筒的顶部设置了检修盖,通过检修盖可实现对压缩筒内部方便快捷的维修,不用再将整个压缩筒拆下即可修好,实现了便捷性,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贯穿连接散热网格,实现了对装置内部的散热效果,避免了在工作时由于设备的高速运转产生大量热量而无法迅速散去的情况,达到了实时散热,确保装置内部具有合适的温度,实现了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离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01、橡胶底座;102、停启按钮;103、散热网格;104、驱动箱;2、压缩筒;201、检修盖;202、固定环;203、压力塞;204、压缩杆;3、主转动轴;301、连接杆;302、神缩段; 303、油箱;304、防滑垫;305、固定头;306、调节钮;307、缓冲垫;308、从动轴;309、固定板;4、转杆;401、转盘;402、驱动轴;5、雾化网;501、过滤干燥网;502、隔离层;503、油塞;504、手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密制造的夹紧装置,包括外壳1、压缩筒2和从动轴308,压缩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力塞203,且压力塞203可沿垂直于压缩筒2的方向进行压缩,压力塞203的下方焊接固定有压缩杆204,外壳1的下方贯穿连接有从动轴308,且从动轴308与外壳1垂直设置,增强了装置稳定性,从动轴308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三个主转动轴3,主转动轴3 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01,从动轴308的左侧顶部套接有固定头305,固定头305远离从动轴308的一侧紧密贴合有防滑垫304,外壳1远离固定头305的一侧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箱104,驱动箱104与外壳 1平行设置,驱动箱10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盘401,转盘40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转杆4,转盘401内部贯穿连接有驱动轴402,外壳1的下方紧密贴合有橡胶底座101,压缩筒2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检修盖201,且检修盖201可沿垂直于压缩筒2的方向移动,便于拆卸检修,外壳1远离固定头305一侧的上方内壁固定安装有油箱303,且油箱303呈“长方体”状,增大储油量,油箱30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隔离层502,隔离层502呈“矩形”方块状,且两个隔离层502 大小相等,并且两个隔离层502平行设置,两个隔离层502之间活动连接有油塞503,油塞503与隔离层502垂直设置,防止油侧漏,且油塞503呈“长方体”状,还包括过滤干燥网501,油塞503远离过滤干燥网5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动推杆504,且手动推杆504呈“T 型”,便于推动,并且手动推杆504可沿垂直于油箱303的方向移动,实现润滑油的压缩。

进一步的,橡胶底座101的内部为空心结构,增强与工作台的稳定性,且橡胶底座101呈“梯形”状,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外壳1的正外壁贯穿连接有八个散热网格103,提高散热性,且散热网格103 呈“矩形”状,实现均匀散热。

进一步的,检修盖201的外壁设置有防滑花纹,检修盖201呈“圆柱”状,便于调节,主转动轴3的内部贯穿连接有伸缩段302,且伸缩段302可沿主转动轴3的轴心方向移动,实现伸缩段302的灵活调节。

进一步的,固定头305的外壁贯穿连接有调节钮306,且调节钮 306呈“圆饼”状,便于按压,并且调节钮306可沿平行于从动轴308 的方向转动,实现便捷灵活的调节。

进一步的,从动轴308的外壁套接有四个缓冲垫307,缓冲垫307 呈“圆柱”形,增强贴合的紧密性,且四个缓冲垫307的直径相等,且缓冲垫307互相平行设置,实现全方位的缓冲,受力更加均匀,并且缓冲垫307与从动轴308垂直设置,避免从动轴308位置偏移。

进一步的,外壳1远离固定头30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09,固定板309呈“矩形”状,增大了与外壳1的接触面积,且固定板309可沿平行于从动轴308的方向移动,便于拆卸,并且固定板309与外壳1平行设置,提高了稳定性。

进一步的,油箱303靠近主转动轴3一侧的内壁紧密贴合有雾化网5,且雾化网5与油箱303平行设置,提高雾化效率,雾化网5远离主转动轴3的一侧紧密贴合有过滤干燥网501,且过滤干燥网501 与雾化网5平行设置,提高了干燥效率。

进一步的,外壳1的上外壁贯穿连接有启停按钮102,且启停按钮呈“圆形”弧状,便于按压调节,外壳1的上外壁位于启停按钮 102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02,且固定环202与压缩筒 2垂直设置,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散热网格103和雾化网5清理干净,确保装置的散热性和润滑性不受影响,接着,打开检修盖201,观察压缩筒内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然后,接通电源,驱动轴402转动,接着,转盘401在驱动轴402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转盘 401带动转杆4进行运动,然后,从动轴308伸长,此时,缓冲垫307 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接着,固定头305向防滑垫304靠近,实现夹紧,进行夹紧的过程中,主转动轴3带动压缩杆204和压力塞203 向上运动,压缩筒2内部压力增大,此时,装置夹紧变得缓慢,可随时根据需求按动启停按钮102对夹紧装置的松紧度进行精确的调节,并且可按需推动手动推杆504,确保装置内部的润滑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