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块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4378发布日期:2019-01-04 23:43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块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生物实验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真菌用菌块打孔器。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相关实验中,会使用到的现有的打孔器将真菌从培养基平板打孔以接种到培养皿、试管或锥形瓶中,由于菌体易牢牢卡在打孔器的圆孔壁上,需要使用牙签或针尖挑出,造成不便影响实验进程。

类似专利号为201721030558.X所述的一种固体菌块打孔器,包括顶盖、手柄筒、压杆、压杆头和孔筒,孔筒固定连接在手柄筒的下端;压杆位于手柄筒内,且其顶端装设有顶盖,压杆下端穿过手柄筒的底部与装设于孔筒内的压杆头连接;位于手柄筒内的压杆上设有弹簧。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但是,所述专利的固体菌块打孔器的孔筒为直通管状,孔筒的下端取样菌块,则孔筒的下端的内腔壁沾染菌块物质,当压杆头下推菌块时,压杆头的侧壁直接接触孔筒下端的内腔壁,同时压杆头的侧壁也沾染上菌块物质。压杆头复位时,压杆头可将菌块物质带到孔筒的上端的内腔壁,污染整个孔筒内壁。而且,所述固体菌块打孔器的压杆和压杆头为内置的一体结构,不易清洗。多次打孔时,压杆头在孔筒内来回运动,容易造成菌种间的交叉污染,影响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减少菌种间交叉污染,提高打孔成功率并且清洗方便的菌块打孔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块打孔器,包括外筒、顶盖、弹簧卡块、压杆、弹簧和压块;外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状,所述外筒的下筒口设有自内往外孔径渐大的三阶通孔,所述顶盖覆盖在所述外筒的上筒口,所述顶盖设有与弹簧卡块卡接的阶梯孔,所述压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弹簧卡块,所述压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压块,所述压块与外筒的三阶通孔的第二阶孔卡接,外筒的三阶通孔的最外一阶孔为取样空间,所述弹簧抵顶弹簧卡块与外筒的三阶通孔,下压弹簧卡块时压块冒出外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筒的下筒口设计成三阶通孔的结构,打孔时第二阶孔与最外一阶孔的衔接面具有定位作用,防止压块进入外筒内腔导致多次打孔时菌种间易交叉污染的情况,提高打孔成功率。

进一步,所述压杆与所述压块为可拆卸连接,清洗时只需挤压弹簧卡块凸起部分,使压块露出外筒,再将压块清洗即可。不需要整体拆卸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的第二阶孔的孔径略小于最外一阶孔的孔径。

采用上述方案,既保证压杆不与最外一阶孔的孔壁接触,又保证压杆与菌块接触面积足够大,使菌块能够完整地被压到培养皿中。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的第二阶孔的高度d2大于最外一阶孔的高度d1。

采用上述方案,下压弹簧卡块打孔时,压块向下运动至外筒的下端面时,压块仍与第二阶孔卡接,避免压块脱离第二阶孔导致菌种进入压杆与第二阶孔孔壁之间的间隙造成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的三阶通孔的最外一阶孔的高度d1=1mm。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限制打孔菌块的厚度,更精确的获得所需菌块厚度,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卡块的下端具有一个盲孔,所述盲孔通过螺纹旋合的方式嵌接在所述压杆的上端。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增加弹簧卡块和压杆间连接的紧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卡块露出顶盖部分的高度d3大于所述外筒的三阶通孔的第二阶孔的高度d2与最外一阶孔的高度d1之和。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压块能够向下运动到外筒的下端面,使得菌块能够完全被压出取样空间,从而获得完整的菌块。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顶盖、弹簧卡块、压杆和压块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防止因潮湿的实验环境导致的零件生锈问题,减少污染,提高打孔成功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盖、2-弹簧卡块、3-压杆、4-弹簧、5-压块、6-外筒、61-最外一阶孔、62-第二阶孔、63-第三阶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菌块打孔器,包括外筒6、顶盖1、弹簧卡块2、压杆3、弹簧4和压块5。

具体地,所述外筒6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状,外筒6的下筒口设有自内往外孔径渐大的三阶通孔,三阶通孔的最外一阶孔61为取样空间,所述取样空间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外筒6的第三阶孔63的孔径最小,所述外筒6的最外一阶孔61的孔径最大,第二阶孔62的孔径略小于最外一阶孔61的孔径。最外一阶孔61的高度为d1,d1=1mm,第二阶孔62的高度为d2,第二阶孔62的高度d2大于第一阶孔61的高度d1。

所述顶盖1覆盖在所述外筒6的上筒口,所述顶盖1设有与弹簧卡块2卡接的阶梯孔。

所述弹簧卡块2的上端冒出所述外筒6的上筒口外,露出顶盖部分的高度d3大于所述外筒的三阶通孔的第二阶孔的高度d2与最外一阶孔的高度d1之和,所述弹簧卡块2的下端具有一个盲孔,所述盲孔设有内螺纹。

所述压杆3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压杆3的上端可拆卸地嵌接弹簧卡块2的盲孔。所述压杆3的下端设有外螺纹。

所述压块5的上端面内凹,且内凹处有内螺纹,通过螺纹匹配连接,压杆3的下端贯穿外筒6的第三阶孔后可拆卸地嵌接压块5,且所述压块5与外筒6的三阶通孔的第二阶孔62卡接。所述压块5的下端面为圆形,压块5的下端面的直径适配第二阶孔62的孔径,则压块5的下端面略小于最外一阶孔61的孔径。

所述弹簧4设于外筒6内。弹簧4的上压缩面抵顶弹簧卡块2的下端面,弹簧4的下压缩面抵顶外筒6的三阶通孔的上端面。

使用打孔器打孔时,三阶通孔的设计有效防止菌种间的交叉污染:一、取样时,下压打孔菌块,菌块进入取样空间,由于压块限位在第二阶孔,取得的菌块厚度固定,菌块物质无法进入第二阶孔以上空间污染;二、释放菌块时,压块不直接触碰取样空间的内壁,所以压块侧壁不带有菌块物质,压块复位时无法将菌块物质带入第二阶孔以上空间,避免交叉污染。

而且,本打孔器能拆卸清洗:清洗时,只需挤压弹簧卡块2,使压块5露出打孔器外,将压块5旋扭与压杆3分离,清洗压块5以及取样空间即可。压块和压杆可拆卸连接的设计,使得清洗时不需整体拆卸,而只需将压块取出清洗,最后清洗取样空间即可,提高了清洗的效率。而且,进一步避免了菌体的交叉污染。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