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525发布日期:2019-01-04 23:3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枪,具体讲是一种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



背景技术:

螺丝枪是用于将各类金属板材紧固连接在一起的必备工具,其下部装有进钉嘴,工作时,外部的螺丝钉从该进钉嘴上部进入,并在螺丝枪顶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从进钉嘴底部出钉口射出,从而钉在金属板材上,实现对金属板材的可靠连接。

目前,现有进钉嘴底部的出钉口大多由两个螺钉片围成,出钉时,预射出的螺丝钉尾部由这两个螺钉片底部夹持,由于螺丝钉的尾部较大,被其涨开后的两个螺钉片很难对螺丝钉进行稳固夹持,致使螺丝钉经常因自身外壁的夹持点受力不均匀而在出钉时发生倾斜,出错率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螺丝钉的外壁受力均匀,避免发生倾斜,出钉可靠的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包括螺套、导钉块和螺钉片,所述螺套螺纹连接在导钉块上部,用于与螺丝枪底部连接,所述导钉块的内腔与螺丝枪的内腔相通,且同轴线,所述导钉块的外壁上倾斜设有用于供螺丝钉进入导钉块内腔的进钉口,其中,还包括螺钉嘴,所述螺钉嘴的内腔上部与导钉块底部螺纹连接,螺钉嘴的内腔与导钉块的内腔相通,且同轴线,所述螺钉片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螺钉片均沿螺钉嘴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并紧贴在螺钉嘴的外壁上,各螺钉片的顶部均与螺钉嘴铰接,各螺钉片的底部共同围成一个供螺丝钉射出的出钉口,出钉口位于螺钉嘴的内腔正下方,四个螺钉片的外部套有弹性束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其中,各螺钉片的顶部内壁上均设有横截面呈弧形的凸起部,所述螺钉嘴的外壁上设有供凸起部插入且横截面呈弧形的凹部,当出钉口被螺丝钉的尾部涨开时,各螺钉片顶部的凸起部可围绕凹部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其中,所述凸起部和凹部均为直线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其中,四个凹部的底部均为一竖向设置的平面,四个平面共同围成一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与螺钉嘴为一整体,四个螺钉片分别贴合在四个平面上,螺钉片的内壁上与平面相贴合的表面为贴合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其中,所述弹性束紧装置为两个O型橡胶圈各螺钉片的外壁上均设有弧形槽,各弧形槽共同围成一个环形槽,两个O型橡胶圈位于环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其中,所述螺套的底部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导钉块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其中,所述进钉口的轴线与导钉块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7°。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导钉块的底部安装了螺钉嘴,并将螺钉片的数量设置为四个,而且沿螺钉嘴轴线圆周均匀分布的螺钉片的顶部与螺钉嘴铰接,因此,在射出螺丝钉时,其尾部将不在像现有技术那样因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倾斜,而是被四个螺钉片所夹持,相当于有八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夹持点(每个螺钉片的底部均与螺丝钉外壁形成两个夹持点)共同对螺丝钉的外部进行夹持,从而使螺丝钉始终受力均匀,避免了发生倾斜的现象,保证了出钉时的稳定可靠性,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出错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四个螺钉片从螺钉嘴上向外分解时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装在螺丝枪底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四个螺钉片夹持螺丝钉时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螺丝枪用分爪式进钉嘴,包括螺套2、导钉块4、螺钉嘴5和螺钉片6。

螺套2螺纹连接在导钉块4上部,用于与螺丝枪100底部连接;螺套2的底部设有螺母3,螺母3与导钉块4螺纹连接;当螺套2安装在螺丝枪100底部时,通过拧动螺母3可将螺套2给背紧,避免其产生松动,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导钉块4的内腔与螺丝枪100的内腔相通,且同轴线;导钉块4的外壁上倾斜设有用于供螺丝钉进入导钉块4内腔的进钉口41,进钉口41的轴线与导钉块4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7°,可保证螺丝钉进入后,尾部始终朝下。

螺钉嘴5的内腔上部与导钉块4底部螺纹连接,螺钉嘴5的上部装有防松螺钉8,用于对螺钉嘴5进行紧固,避免产生松动。螺钉嘴5的内腔与导钉块4的内腔相通,且同轴线;螺钉片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螺钉片6均沿螺钉嘴5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并紧贴在螺钉嘴5的外壁上;各螺钉片6的顶部均与螺钉嘴5铰接,各螺钉片6的底部共同围成一个供螺丝钉射出的出钉口62,出钉口62位于螺钉嘴5的内腔正下方,四个螺钉片6的外部套有弹性束紧装置。

参见图2和图3,各螺钉片6的顶部内壁上均设有横截面呈弧形的凸起部61,螺钉嘴5的外壁上设有供凸起部61插入且横截面呈弧形的凹部51,当出钉口62被螺丝钉的尾部涨开时,各螺钉片6顶部的凸起部61可围绕凹部51转动。

参见图3,凸起部61和凹部51均为直线形结构,四个凹部51的底部均为一竖向设置的平面55,四个平面55共同围成一方形结构52,方形结构52与螺钉嘴5为一整体,四个螺钉片6分别贴合在四个平面55上,螺钉片6的内壁上与平面55相贴合的表面为贴合面65。在对螺丝钉进行夹持时,这种结构能够避免四个螺钉片6围绕螺钉嘴5的轴线圆周转动或者晃动,保证螺钉片6工作时的稳定性。

参见图2和图3,弹性束紧装置为两个O型橡胶圈7,各螺钉片6的外壁上均设有弧形槽64,各弧形槽64共同围成一个环形槽63,两个O型橡胶圈7位于环形槽63内。当四个螺钉片6被螺丝钉涨开时,两个O型橡胶圈7能够始终将四个螺钉片6进行束紧,确保夹持螺丝钉时的牢固性。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导钉块4的底部安装了螺钉嘴5,并将螺钉片6的数量设置为四个,而且沿螺钉嘴5轴线圆周均匀分布的螺钉片6的顶部与螺钉嘴5铰接,因此,在射出螺丝钉时,其尾部将不在像现有技术那样因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倾斜,而是被四个螺钉片6所夹持,参见图5,相当于有八个圆周均匀分布的夹持点(每个螺钉片6的底部均与螺丝钉外壁形成两个夹持点66)共同对螺丝钉101的外部进行夹持,从而使螺丝钉101始终受力均匀,避免了发生倾斜的现象,保证了出钉时的稳定可靠性,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出错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