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窗户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3550发布日期:2019-02-15 20:52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智能窗户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窗户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与自动控制的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对于改善现代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空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据研究表明,如今人们的室内生活的空气质量并不是很理想,这种的室内空气污染源自于室外环境与室内本身环境。除此之外,人们更无法直观认识到室内的空气情况,了解自身所处的室内空气情况。

在室外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雾霾等环境问题愈发严重,而为了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人们往往采取开窗通风的方式来促进空气流通,但是在雾霾天气发生时,室内外通风过程会为室内带来具有污染的空气,加上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上班出门常常忘记关闭窗户,一旦遇到阴雨天气时,便会给室内带来污染。虽然目前已有根据天气变化而自行开关的智能窗,但是并无法解决在持续雾霾天中,真正的达到既防霾又通风的效果。

在室内方面,在进行屋内的建造与装修后,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再加上人们可能由于使用不当,煤气泄漏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室内的有害气体总是无法在人们身体感知到之前排出室外,这对人们室内健康安全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威胁。针对这类室内污染,目前人们大多采用空气净化器来提升室内空气质量,然而空气净化器具有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并且无法进行正常的通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窗户控制系统,可解决传统相关技术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及无法进行正常通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窗户控制系统,包括分别与中央控制器通讯连接的室内监测模块、室外监测模块、显示模块和窗户控制模块,所述窗户控制模块包括普通窗户和电机,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最小系统板,所述电机与所述最小系统板连接;

所述普通窗户上设置窗框,所述窗框内设置两扇窗,一扇为固定窗,另一扇为可移动窗,所述窗框内还设置防霾纱窗装置,所述可移动窗和防霾纱窗装置通过导轨设置在窗框上,所述电机还与所述可移动窗和防霾纱窗装置连接,所述电机可带动可移动窗和防霾纱窗装置沿着导轨移动。

优选的,所述防霾纱窗装置包括普通纱窗、静电集尘器和高压变压器,所述静电集尘器安装在普通纱窗外侧,所述高压变压器分别与静电集尘器和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霾纱窗装置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高压变压器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还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轨靠近窗框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室内监测模块包括VOC传感器和CO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室外监测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PM2.5传感器。

优选的,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中央控制器通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手动开关,手动开关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室内监测模块和室外监测模块通过无线模块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轨上设置通电导线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窗户控制系统对室外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测,经中央控制器的处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窗户实行自动控制,选择开启或关闭使用防霾纱窗,将空气质量显示在显示屏上,使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报警系统为人们室内生活的安全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加入手动开关也可实现人们的手动控制。整个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不用很多繁杂的电线,减去了很多施工上的麻烦,并且在安装上更加方便。综上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监测室内外空气质量来控制窗户打开或者关闭,同时可以吸附有害物质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实现自动化控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户控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霾纱窗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窗户控制系统,包括室内监测模块1、室外监测模块2、中央控制器、显示模块、报警模块3和窗户控制模块4, 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最小系统板。所述室内监测模块1包括VOC传感器和CO传感器,所述室外监测模块2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1和PM2.5传感器。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最小系统板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最小系统板设置无线收发模块,所述中央控制器同样连接有无线模块,中央控制器通过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无线信号,经过处理与分析再将信号发送至窗户控制模块4;

显示模块与报警模块3安装在中央控制器的开发板上与其相连,由液晶显示屏作为显示模块,由蜂鸣器作为报警模块3。当VOC传感器监测的一氧化碳含量超过60ppm时,触发蜂鸣器鸣叫。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窗户控制模块4包括限位开关5、电机6、普通窗户7、防霾纱窗装置8、窗框9和导轨10。最小系统板通过接收中央控制器传输的无线控制信号来控制对于电机6的驱动,电机6通过牵拉普通窗户7与防霾纱窗装置8在导轨10上移动,限位开关5则安装在窗框9两侧。普通窗户7有两扇,一扇固定,一扇可移动。所述防霾纱窗装置8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1、普通纱窗12、静电集尘器13、高压电源线14和高压变压器15。静电集尘器13安装在普通纱窗12外侧。电源与高压变压器15相连,高压变压器15再通过高压电源线14与静电集尘器13相连。温湿度传感器11安装在防霾纱窗装置8的外侧。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采用CJMCU-1100型号的VOC传感器与MQ-7型号的CO传感器用于室内检测,采用微控制器作为最小系统板中的处理器,VOC传感器和CO传感器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在室外监测中采用GP2Y1051AU0F型号的PM2.5传感器和DHT11型号的温湿度传感器11,PM2.5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11也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的无线模块接口与nRF240L01+无线模块连接;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

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作为中央控制器的微控制器的无线模块接口与nRF240L01+无线模块连接,并接收最小系统板上和无线模块发送的室内监测模块1和室外监测模块2采集的数据信号;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屏,用来显示经过处理后的监测数据;报警模块3为蜂鸣器,当监测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60ppm时,触发蜂鸣器鸣叫。所用电源采用锂电池分别为中央控制器、窗户控制模块、室内监测模块及室外监测模块供电。

在窗户的自动控制上;电机6所处的最小系统板通过连接nRF240L01+无线模块,接收来自中央控制器上的无线模块发送过来的无线控制信号,传递控制信号至控制电路以此来控制电机6的驱动,电机6通过牵拉普通窗户7与防霾纱窗装置8在导轨10上移动,限位开关5安装在窗框9两侧,当普通窗户7与防霾除尘装置8在移动过程中触碰到限位开关5时,会发出限位信号,控制电机6的停止。普通窗户7与防霾除尘装置8所采用长度与宽度分别为405mm与185mm,厚度为70mm的静电集尘器13安装在普通纱窗12的外侧。高压变压器15将室内220V电压转变为静电集尘器13所需的8000V高压通过高压电源线14与静电集尘器13连接。在导轨10上需要开有通电导线孔,以方便引线于室内。

在使用过程中,当室外PM2.5指数大于75um/m³时,电机6会牵拉防霾纱窗装置8处于使用状态 ,而当室外湿度大于90%时,设定优先级,此时不再进行通风,而是电机6牵拉窗户处于关闭状态。在非阴雨天气下,当室内的传感器监测到室内污染空气超标时,电机6会牵拉窗户处于打开状态,并根据室外空气污染情况选择是否使用防霾除尘装置8。

为了方便人们使用,本实用新型会在中央控制器所在开发板中加入手动开关,通过影响电路,人们可以实现手动开关窗户与控制显示屏与报警器的开启与关闭。

综上可知,本实例可以通过对室内外的空气质量监测来控制窗户的开和关,并设置静电集尘器吸附污染物质,保持室内外的正常通风的同时提升了空气质量而且除去了有害气体,实现自动化控制,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