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批头工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1320发布日期:2019-02-19 18:3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批头工具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批头工具盒。



背景技术:

技术工人常用的工具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比较繁多,通常用工具盒来存放这些工具。市场上的工具盒大多体积大,分类不全面,工具一般都是直接堆放在工具盒中,既不便于人们寻找,且时间久了还会导致工具之间相互磕碰、磨损,大大缩短了工具的寿命。

螺丝批作为装卸机构的工具,实用性极广。螺丝批因为需要配合各种尺寸的零件,必需具备各种尺寸,往往不便收藏和携带。传统的工具盒或者工具夹,大多采用平面盒装方式,应螺丝批需具有一定空间放置及在外形要求美观的条件下,其体积较大不易携带,一般都是随手摆放,容易造成遗失,造成使用者诸多的不便。

现有的批头工具盒,一般为翻盖结构,虽然也有内盒结构的工具盒,但是内盒结构与外壳结构缺乏锁定结构,导致内盒容易在外壳内晃动,无法实现良好的放置螺丝头批头的作用,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批头工具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批头工具盒,包括:外壳以及内盒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锁定腔以及与所述内盒架适配的容纳腔,所述内盒架的顶部设置有锁定槽,所述锁定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锁定块,所述锁定块包括钩部,所述钩部位于容纳腔内,所述内盒架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钩部连接在所述锁定槽内,并且所述锁定块移动时所述钩部与所述锁定槽分离。

较佳的,所述外壳的侧部设置有按钮孔,所述按钮孔与所述锁定腔连通,所述锁定块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位于所述按钮孔内,通过挤压所述按钮使所述锁定块移动。

较佳的,所述锁定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锁定块连接,并且所述复位弹簧顶住所述锁定块,使所述钩部钩在所述锁定槽内。

较佳的,所述锁定腔内还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抵触在所述内盒架上用于将所述内盒架推出所述容纳腔。

较佳的,所述锁定腔上设置有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与所述顶块连接。

较佳的,所述锁定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并且所述锁定腔上设置有罩壳。

较佳的,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

较佳的,所述内盒架上设置有若干嵌设螺丝批头的嵌设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内盒结构与外壳结构之间具有锁定结构,避免内盒在外壳内晃动,能够实现平稳可靠放置螺丝头批头的作用,并且开启以及关闭时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批头工具盒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批头工具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与内盒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外壳;110、锁定腔;111、复位弹簧;112、推动弹簧;120、容纳腔;130、锁定块;131、钩部;132、按钮;140、按钮孔;150、顶块;200、内盒架;210、锁定槽;220、嵌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批头工具盒,包括:外壳100以及内盒架200,所述外壳100内设置有锁定腔110以及与所述内盒架200适配的容纳腔120,所述内盒架200的顶部设置有锁定槽210,所述锁定腔110内设置有可活动的锁定块130,所述锁定块130包括钩部131,所述钩部131位于容纳腔120内,所述内盒架200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20内,所述钩部131连接在所述锁定槽210内,并且所述锁定块130移动时所述钩部131与所述锁定槽210分离。

优选的,外壳100就是一个矩形的盒子,其具有一个容纳腔120,还具有一个锁定腔110,容纳腔120的开口位于外壳100的底部,锁定腔110位于容纳腔120的上部,其用于锁住内盒架200的顶部,使其无法抽出,内盒架200是用来固定各种型号批头的部件,其穿设在容纳腔120内,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将内盒架200推进到外壳100中,也可以将内盒架200从外壳100中抽出,这种类似于抽屉结构的工具盒,其使用时非常的方便。

此外,内盒架200的上部设置有锁定槽210,锁定腔110内具有可左右活动的锁定块130,锁定块130的下部具有对应锁定槽210的钩部131,钩部131勾在锁定槽210内,使得内盒架200无法从容纳腔120中抽出,且当锁定块130移动的时候,钩部131与容纳腔120分离,使得内盒架200可以从容纳腔120中抽出,这是种结构的内盒架200与外壳100之间具有锁定结构,避免内盒在外壳100内晃动,能够实现平稳可靠放置螺丝头批头的作用,并且开启以及关闭时都非常方便。

此处还值得指出的是,锁定槽210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槽体,其具有一个腔部以及一个开口部,钩部131通过开口部进入到腔部内,接着钩部131向外侧方向运动,从而勾住腔部的上顶壁。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外壳100的侧部设置有按钮孔140,所述按钮孔140与所述锁定腔110连通,所述锁定块130还包括按钮132,所述按钮132位于所述按钮孔140内,通过挤压所述按钮132使所述锁定块130移动。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按钮孔140位于外壳100的侧部,当按钮132位于按钮孔140内时,钩部131位于锁定槽210内,当按下按钮132时,锁定块130移动,钩部131与锁定槽210分离,从而使内盒架200可以从容纳腔120内抽出。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锁定腔110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11,所述复位弹簧111与所述锁定块130连接,并且所述复位弹簧111顶住所述锁定块130,使所述钩部131钩在所述锁定槽210内。

优选的,锁定腔110内设置有水平的复位弹簧111,复位弹簧111将锁定块130由内向外顶出,当按下按钮132的时候,锁定块130克服复位弹簧111的弹力,使得钩部131由外向内运动,从而与锁定槽210分离,当使用者放手后,复位弹簧111重新将锁定块130顶到最外侧的位置,此时钩部131勾在锁定槽210内。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锁定腔110内还设置有顶块150,所述顶块150抵触在所述内盒架200上用于将所述内盒架200推出所述容纳腔120。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顶块150实际上是用来在锁定块130与锁定槽210解锁后将内盒架200推出的部件,避免在解锁后由于内盒架200依然处于锁定位置上而被复位的锁定块130重新锁住,在实际上使用的过程中,顶块150处于顶出状态,并且其下部位于容纳腔120内,内盒架200进入到容纳腔120内时,其挤压顶块150,将其挤回到锁定腔110内,此时顶块150被压缩,当钩部131与锁定槽210分离后,顶块150将内盒架200顶出,使得钩部131无法重新勾到锁定槽210内。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锁定腔110上设置有推动弹簧112,所述推动弹簧112与所述顶块150连接。

优选的,推动弹簧112为顶块150提供顶出的弹力,内盒架200在塞入到容纳腔120内时,需要克服推动弹簧112的弹力,而钩部131在解锁后,推动弹簧112则会通过顶块150将内盒架200顶出。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锁定腔110与所述容纳腔120连通,并且所述锁定腔110上设置有罩壳(图中未画出)。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外壳100包括上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整个外壳100为上下可拆卸连接。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内盒架200上设置有若干嵌设螺丝批头的嵌设槽220,嵌设槽220分别在内盒架200的上下两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