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窄空间专用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5695发布日期:2019-03-22 19:01阅读:1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狭窄空间专用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狭窄空间专用扳手。



背景技术:

在机械装配及检修领域中,扳手是经常用到的工具,但是往往由于机械结构、装配空间的限制,普通的扳手如开口扳手、套筒梅花扳手无法满足快速装配的要求,操作人员无法高效、快速的对零部件进行拧紧作业。开口扳手虽能够承受较大的弯矩,但是需要借助大锤或者加长力臂套管,需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但是在现场作业结构紧凑的情况下,要求扳手头部的受弯有效宽度不能做的太宽,因此开口扳手无法满足作业需求;且存在卡入困难的问题,此外,每次转动范围小,作业人员需要频繁更换卡入位置。套筒梅花扳手只能轴向插入螺母,扳手轻巧美观,能够完成常规作业,但对于企业静设备、管道常见的紧固件外表面生锈的情况下,丝扣部分也是生锈的,使用传统的套筒梅花扳手拆卸螺母容易将扳手强度薄弱点梅花边缘撕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的狭窄空间专用扳手。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狭窄空间专用扳手,其包括扳手臂及扳手头;所述扳手头为内部中空的套筒结构,所述扳手头的一开口端与所述扳手臂固定连接,在所述扳手头的筒壁上沿所述扳手臂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插口,且所述插口与所述扳手头内腔的形状匹配。

进一步的,在所述扳手臂远离所述扳手头的一端沿与所述扳手臂的径向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插口远离所述扳手臂的一端部加工有45°纫口。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臂为套筒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扳手臂远离所述扳手头的一端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径向插入螺母,也可以轴向插入螺母,利于复杂现场空间操作;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能够承受较大力矩,坚固、耐用、可靠;通孔的设计,一来可以通过插接力臂杆,轻易的扭转扳手头,快速拆装零件,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二来可以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悬挂,避免发生弯曲变形,45°纫口方便螺母从插口处卡入扳手头内;所有直角弯处均采用倒角设计,不仅美观,而且还能防止操作使用时划伤人手,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且不易从直角弯处形成裂纹,更加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扳手臂1、扳手头2、插口3、通孔4、纫口5、胶套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狭窄空间专用扳手,其包括扳手臂1及扳手头2;扳手头2为内部中空的套筒结构,扳手头2的一开口端与扳手臂1固定连接,在扳手头2的筒壁上沿扳手臂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插口3,且插口3与扳手头2内腔的形状匹配,与待拧螺母的形状匹配。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不仅可以径向插入螺母,也可以从插口3处轴向插入螺母,多一个插入方向,可避开障碍物,利于复杂现场空间操作;本实施例中,扳手头2与扳手臂1采用全焊透焊接,焊缝强度较高,能够承受较大力矩,坚固,耐用,可靠;扳手臂1采用无缝钢管,保证整体使用的刚度、强度,在扳手臂1远离扳手头2的一端的外壁上固定设有胶套6,可起到防滑作用,便于作业人员手保持和抓握牢固,便于施力,松、紧螺母时容易用力且不滑脱。

扳手臂1为套筒结构,在扳手臂1远离扳手头2的一端沿与扳手臂1的径向开设有通孔4。套筒结构的扳手臂1在拧螺母时,套筒内部的空腔可容纳凸出螺母部分的螺丝;在使用时,可以在通孔4内插接力臂杆,便于人工利用杠杆原理快速、容易的扭转扳手臂1,进而轻易的扭转扳手头2,快速拆装零件,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通孔4的设置还便于本实施例的存放,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改变工作环境,也使得本实施例在不用时悬挂起来不发生弯曲变形,保证几何尺寸和形状不变,保证长期使用。

在插口3前端部加工有45°纫口5,方便螺母从插口3处插入扳手头2内;本实施例中,所有直角弯处均采用倒角设计,不仅美观,而且还能防止操作使用时划伤人手,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且圆孤平滑过渡,不易从直角弯处形成裂纹,更加坚固耐用。

在使用时,如遇空间限制,可在扳手臂1的末端加装万向节,进而可改变施力方向,便于在狭窄空间施工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