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0161发布日期:2019-07-13 08:2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而一般智能锁需要实现用户识别的技术内容,都需要配置对应的储电单元,以提供智能锁工作的电能,但是存在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门体属于活动结构,所以会存在走线困难,室内电源难以给智能锁的储电单元直接充电,导致智能锁存在供电续航的问题,二是,一旦供电出现异常,那么外部人员无法完成验证,导致锁死,对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现有公开号为CN107257155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智能锁,包括锁体,锁体内部设置有储电单元,储电单元为锁体提供电能,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器,充电器耦接外部市电,并设置有一充电线圈,充电器工作时,充电线圈产生一变化的定向磁场;感应器,安装于门体或锁体上,包括一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用于接收定向磁场并生成感应电能;储能电路,一端耦接感应器,另一端耦接储电单元,接收感应电能并转化成充电电能至储电单元。无需走线,就可以完成充电过程,使用时,将无线充电器对准感应器,然后启动无线充电器,这样一来感应器通过接收交变磁场从而接收电能,从而起到给储电单元充电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充电器设置于墙体内,需要给锁体充电时,需将充电器从墙体取出,使用完再放回墙体内,充电器连接的充电线在取放中易散乱纠缠,影响充电器的拿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锁,其具有自动收卷充电线,防止充电线松散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锁,包括锁体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锁体内部设置有储电单元,所述储电单元为锁体提供电能,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安装于墙体内的充电器和位于锁体上的感应器,所述墙体开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沿垂直于门扇方向设有滑移座,所述充电器底部连接有与滑移座相配的滑移块,所述充电器靠近空腔内一端沿竖直轴线铰接于滑移块设置,所述空腔内定位旋转设有绕线筒,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线缠绕于绕线筒上,所述绕线筒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器随滑移块沿滑移座滑移至空腔外,并朝向锁体转动,与感应器贴合,打开开关,从而充电器为锁体充电。同时需要充电时,利用驱动件驱动绕线筒转动,使得充电线松散,供充电器取出;充电完成后,转动绕线筒收紧充电线,防止充电线散乱缠绕影响充电器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沿连接于滑移块一侧的齿条和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条沿滑移座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绕线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块带动充电器沿滑移座滑出空腔时,齿条同步驱动齿轮转动,同时绕线筒转动放出充电线供充电器使用;当滑移块带动充电器滑入空腔内时,齿条同步驱动齿轮反向转动,绕线筒收卷充电线,防止充电线散乱。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竖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绕线筒沿水平轴线定位旋转连接于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线筒通过支撑杆支撑,可保持定位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筒的轴截面为“工”字形,所述支撑杆连接有沿绕线筒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贴合绕线筒外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贴合绕线筒外周设置,从而绕线筒转动时,充电线可准确缠绕在绕线筒上,防止充电线从绕线筒上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两端均连接有防止其脱离齿轮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条移动至限位块与齿轮接触时,齿轮与限位块相抵,齿轮无法转动,从而防止齿轮转动过度,齿条与齿轮始终啮合,同时也防止滑移块滑动过度与滑移座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滑移块位于空腔内一侧竖直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条形转动板,所述条形转动板上开有卡口,所述充电器对应侧壁上连接有与卡口相配的卡柱,所述条形转动板卡于卡柱时,所述充电器贴合滑移块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转动板卡于卡柱时,充电器贴合滑移座长度方向设置,从而充电器保持固定,防止其滑动时撞击空腔内壁而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器与滑移块的转动轴上连接有驱动充电器向锁体方向转动的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充电器、另一端连接于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充电器滑出空腔后,在扭簧的作用下,充电器向锁体转动,并贴合感应器,从而持续为储电单元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上铰接有关合于空腔处的暗门,所述暗门与墙体的铰接轴位于暗门远离门扇一侧,所述暗门通过磁碰门吸关合于空腔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使用充电器时,暗门关合于空腔处,对空腔内的充电器起到保护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绕线筒,充电器的充电线缠绕于绕线筒上,绕线筒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件,需要充电时,利用驱动件驱动绕线筒转动,使得充电线松散,供充电器取出,充电完成后,转动绕线筒收紧充电线,防止充电线散乱缠绕影响充电器取出;

2.通过将驱动件设置为沿连接于滑移块一侧的齿条和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条沿滑移座长度方向设置,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绕线筒,当滑移块带动充电器沿滑移座滑出空腔时,齿条同步驱动齿轮转动,同时绕线筒转动放出充电线供充电器使用;当滑移块带动充电器滑入空腔内时,齿条同步驱动齿轮反向转动,绕线筒收卷充电线,防止充电线散乱,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锁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锁的充电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锁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门扇;11、锁体;2、墙体;21、空腔;22、支撑杆;221、限位杆;3、充电器;31、卡柱;32、扭簧;33、充电线;4、滑移座;41、滑移块;5、绕线筒;6、驱动件;61、齿条;611、限位块;62、齿轮;7、固定块;71、条形转动板;711、卡口;8、暗门;81、磁碰门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锁,如图1所示,包括锁体11和无线充电装置,锁体11内设置有为锁体11提供电能的储电单元(图中未示出),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安装于墙体2内的充电器3和位于锁体11上的感应器(图中未示出),充电器3的走线排布在墙体2内。如图1和图2所示,墙体2上开有空腔21,空腔21内沿垂直于门扇1方向设置有滑移座4,充电器3底部连接有与滑移座4相配的滑移块41,且充电器3靠近空腔21内一端沿竖直轴线铰接于滑移块41设置,充电器3随滑移块41沿滑移座4滑移至空腔21外,并朝向锁体11转动,与感应器贴合,打开开关,从而充电器3为锁体11充电。空腔21内竖直连接有支撑杆22,支撑杆22顶部沿水平轴线定位旋转连接有绕线筒5,绕线筒5位于滑移座4靠近空腔21外一端,充电器3的充电线33缠绕于绕线筒5上,绕线筒5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件6,从而需要充电时,利用驱动件6驱动绕线筒5转动,使得充电线33松散,供充电器3取出;充电完成后,转动绕线筒5收紧充电线33,防止充电线33散乱缠绕影响充电器3取出。

如图2所示,驱动件6包括沿连接于滑移块41一侧的齿条61和与齿条61啮合的齿轮62,齿条61沿滑移块41长度方向设置,齿轮62同轴固定连接于绕线筒5,充电线33中部固定于绕线筒5上,充电线33中部两侧同向缠绕于绕线筒5上。当滑移块41带动充电器3沿滑移座4滑出空腔21时,齿条61同步驱动齿轮62转动,同时绕线筒5转动放出充电线33供充电器3使用;当滑移块41带动充电器3滑入空腔21内时,齿条61同步驱动齿轮62反向转动,绕线筒5收卷充电线33,防止充电线33散乱。

如图2所示,绕线筒5的轴截面为“工”字形,支撑杆22连接有沿绕线筒5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杆221,限位杆221贴合绕线筒5外周设置,从而绕线筒5转动时,充电线33可准确缠绕在绕线筒5上,防止充电线33从绕线筒5上脱落。

为了防止齿条61滑移过度与齿轮62脱离,如图2所示,齿条61两端连接有防止其脱离齿轮62的限位块611,当齿条61移动至限位块611与齿轮62接触时,齿轮62与限位块611相抵,齿轮62无法转动,从而防止齿轮62转动过度,齿条61与齿轮62始终啮合,同时也防止滑移块41滑动过度与滑移座4脱离。

为了使得充电器3为锁体11充电时,充电器3能始终贴合感应器,如图3和图4所示,滑移块41位于空腔21内一侧竖直连接有固定块7,充电器3与滑移块41的转动轴上连接有驱动充电器3向锁体11方向转动的扭簧32,扭簧32一端连接于充电器3、另一端连接于固定块7。当充电器3滑出空腔21后,在扭簧32的作用下,充电器3向锁体11转动,并贴合感应器,从而持续为储电单元充电。

为了防止充电器3滑动时自由转动而撞击空腔21(参见图2)内壁造成损坏,如图3所示,固定块7上转动连接有条形转动板71,条形转动板71上开有卡口711,充电器3对应侧壁上连接有与卡口711相配的卡柱31,条形转动板71卡于卡柱31时,充电器3贴合滑移座4长度方向设置,从而充电器3保持固定,防止其滑动时撞击空腔21内壁而磨损。

如图4所示,墙体2上铰接有关合于空腔21处的暗门8,暗门8与墙体2的铰接位于暗门8远离门扇1一侧,暗门8通过磁碰门吸81关合于空腔21上,从而不使用充电器3时,暗门8关合于空腔21处,对空腔21内的充电器3起到保护的作用。

工作过程:需要对门锁进行充电时,推动暗门8,暗门8自动弹开,向外移动充电器3,滑移块41沿滑移座4滑移,同步驱动齿轮62转动,同时绕线筒5转动放出充电线33供充电器3使用,当充电器3滑移至限位块611与齿轮62抵接时,充电器3完全位于空腔21外,转动条形转动板71,使其脱离卡柱31,在扭簧32的作用下,充电器3向锁体11转动,并贴合感应器,从而持续为储电单元充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