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场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2194发布日期:2019-03-27 10:0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场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场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服务机器人逐渐被应用到各种工作中,目前机场工作中也应用了一些服务机器人。但是,目前机场中应用的服务机器人一般为检查、维修或者清洁等机器人,一方面,机器人功能较为单一,导致了机器人本身的实用价值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机器人多为面向机场硬件设施的服务机器人,缺乏面向乘客的服务机器人,不能为乘客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不能满足乘客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仍然需要借助大量的机场工作人员为乘客提供相应的服务,不仅导致了人力和物力的严重浪费,而且使乘客的满意度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场服务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机场服务机器人功能单一、服务不全面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场服务机器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本体和头部,还包括:

人机交互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前侧,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触摸显示屏和语音设备,所述触摸显示屏用于输入和显示乘客的服务需求信息,所述语音设备用于播放和收录语音信息;

无线通讯装置,其与终端服务器通讯连接;

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和所述无线通讯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图像识别装置,所述图像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乘客的脸部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驱动装置和底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底轮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信息采集装置,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路径信息和障碍物信息,并确定所述机器人的行径路线,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导航设备,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机器人是否到达乘客面前,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用于采集障碍物的信息,所述导航设备用于确定所述机器人的行径路线。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的前侧设置有LED灯阵列。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后部可拆卸地设置有拖车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手臂,所述手臂用于做出预设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场服务机器人,通过设置人机交互装置、无线通讯装置和控制器,使机器人可以为乘客提供用餐、业务办理、休息、休闲娱乐和/或引路等多种服务,一方面,增加了机器人的使用功能,大大提升了机器人本身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不仅满足了乘客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为乘客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务,提高了乘客满意度,而且减少了机场服务人员的工作量,有效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场服务机器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场服务机器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场服务机器人的俯视图。

图中:

1-底座;

2-本体;

3-头部;31-LED灯阵列;

4-人机交互装置;41-触控显示屏;42-语音设备;

5-无线通讯装置;

6-控制器;

7-图像获取装置;

8-驱动装置;

9-底轮;

10-信息采集装置;101-红外传感器;102-超声波传感器;103-导航设备;

11-拖车挂钩;

12-手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场服务机器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座1、本体2和头部3,还包括人机交互装置4、无线通讯装置5和控制器6,其中人机交互装置4设置于本体2的前侧,人机交互装置4包括触摸显示屏41和语音设备42,触摸显示屏41用于输入和显示乘客的服务需求信息,语音设备42用于播放和收录语音信息;无线通讯装置5与终端服务器通讯连接;控制器6分别与人机交互装置4和无线通讯装置5电连接。乘客可以选择利用触摸显示屏41手动输入服务需求信息,或者利用语音设备42语音输入服务需求信息,为乘客提供了多种输入服务需求的方式,便于乘客获得良好的服务。乘客输入的服务需求可以为用餐需求、业务办理需求、休息需求、休闲娱乐需求、引路需求和/或搭载需求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场服务机器人,通过设置人机交互装置4、无线通讯装置5和控制器6,使机器人可以为乘客提供用餐、业务办理、休息、休闲娱乐和/或引路等多种服务,一方面,增加了机器人的使用功能,大大提升了机器人本身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不仅满足了乘客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为乘客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务,提高了乘客满意度,而且减少了机场服务人员的工作量,有效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人机交互装置4中设置有互动模块,互动模块用于与乘客进行互动,互动模块包括智能对话单元和固定单元,智能对话单元包括语言库、语音识别单元和互动对话单元,固定单元中预设有欢迎词和结束词。智能对话单元中的语言库中设置有至少一种语言的录入数据,并预设有互动回答程序和回答语言,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单元设置的感应部识别外界对应的互动语言,由互动对话单元从语言库中智能选取回答语言回答给乘客,使机器人可以通过互动对话获取乘客的服务需求。当机器人开始为乘客服务时,控制器6会控制语音设备42播放欢迎词,当机器人结束为乘客服务时,控制器6会控制语音设备42播放结束词。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场服务机器人还包括图像识别装置7,图像识别装置7用于识别乘客的脸部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识别装置7设置在头部3的前侧。当然,图像识别装置7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在此不作限制,只要能清楚地识别乘客的脸部信息即可。

为了使机器人可以灵活行走,其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内的驱动装置8和底轮9,控制器6与驱动装置8电连接,驱动装置8与底轮9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底轮9采用双轮差速控制模式,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差速行走和原地旋转,不仅保证了机器人行走时的稳定性,而且增加了机器人行走时的灵活性。通过驱动装置8和底轮9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机器人行走自如,当乘客需要服务时,控制器6将控制驱动装置8驱动底轮9,使机器人移动到乘客面前或者移动到相应的目的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场服务机器人还包括信息采集装置10,信息采集装置10用于采集路径信息和障碍物信息,并确定机器人的行径路线,信息采集装置10与控制器6电连接。具体地,信息采集装置10包括红外传感器101、超声波传感器102和导航设备103,红外传感器101用于检测机器人是否到达乘客面前,超声波传感器102用于采集障碍物的信息,导航设备103用于确定机器人的行径路线。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101和超声波传感器102均设置在本体2的前侧,且排列设置。其中红外传感器101一方面可以检测机器人是否到达需要服务的乘客面前,从而为乘客提供相应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检测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遇到的人体信息,防止机器人与人体发生碰撞。超声波传感器102可以采集大范围内的障碍物信息,确保所采集的障碍物信息的准确性,有效避免了机器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情况。当机器人为乘客提供服务时,导航设备103会根据乘客确定的目的地位置,并结合其所采集的路径信息,确定最优的行径路线,并将该行径路线通过无线通讯装置5发送至控制器6,控制器6控制驱动装置8驱动底轮9沿最优的行径路线移动,从而使机器人快速移动到乘客所确定的目的地。在本实施例中,导航设备103设置于头部3的顶部,当然,导航设备103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在此不作限定。

为了增加机器人的表现力,头部3的前侧设置有LED灯阵列31。LED灯阵列31主要起到眼睛的作用,可以组合出高兴、悲伤、哭泣、迷惑等多种表情,从而使机器人在与乘客互动过程中更加地生动形象。

在本实施例中,机器人本体2的两侧还设置有手臂12,手臂12用于做出预设动作。手臂12的预设动作包括打招呼和再见等动作,不仅增加了机器人的肢体表现力,而且可以使机器人在与乘客互动过程中更具礼貌性。

为了便于机器人为乘客提供搭载服务,底座1的后部可拆卸地设置有拖车挂钩11。利用拖车挂钩11可将外部可拆挂式小拖车套挂在机器人的底座1上,从而使机器人可以为乘客提供搭载服务。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场服务机器人服务方法,包括:

S1.判断机器人是否到达乘客面前,若是,则执行S2;

S2.判断乘客是否需要服务,若是,则执行S3;

S3.获取乘客的服务需求信息,并根据服务需求信息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推荐内容包括目的地信息;

S4.提示乘客对推荐内容进行选择或确认;

S5.根据乘客所选择的推荐内容中包括的目的地信息,确定行径路线,并按照行径路线引导或者搭载乘客到达推荐内容中的目的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服务方法,首先获取乘客的服务需求信息,然后根据服务需求信息生成推荐内容,最后引导或者搭载乘客到达推荐内容中的目的地,使机器人可以为乘客提供完整周到的服务,满足了乘客多样化的需求。

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当乘客需要服务时,乘客可呼叫机器人,当有多名乘客同时呼叫机器人时,机器人会根据乘客的航空卡级别以及乘客面临的误机风险级别排出服务次序,按照次序为乘客提供服务。

具体地,步骤S1中,判断机器人是否到达乘客面前包括:通过红外传感器101获取乘客的人体信息;判断乘客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若是,则判断机器人已到达乘客面前。预设距离预先存储在控制器6中,通过将当前乘客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与预设距离比较,判断乘客与机器人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做出相应的动作。若乘客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机器人已到达乘客面前,当判断机器人已到达乘客面前后,控制器6会控制语音设备42播放预设的欢迎词,并提示乘客进行互动;若乘客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则判断机器人未到达乘客面前,控制器6将控制驱动装置8继续驱动底轮9,使机器人进一步向乘客靠近,直到乘客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具体地,步骤S2中,判断乘客是否需要服务之前还包括:通过人机交互装置4与乘客进行互动,根据互动结果判断乘客是否需要服务。当判断乘客不需要服务之后,机器人将终止此次服务;当判断乘客需要服务之后,执行步骤S3之前还包括:通过驱动装置8驱动底轮9使机器人进一步靠近乘客,并通过图像识别装置7识别乘客的人脸图像;通过无线通讯装置5将乘客的人脸图像发送至控制器6,控制器6中预设有乘客信息数据库,通过将所识别的人脸图像与乘客信息数据库中的乘客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所识别的人脸图像是否与乘客信息数据库中的乘客信息匹配。

若所获取的人脸图像与乘客信息数据库中的乘客信息不匹配,则再次获取人脸图像,若多次获取仍不匹配,则乘客可选择跳过此步骤,直接进入步骤S3。若所获取的人脸图像与乘客信息数据库中的乘客信息匹配,则从乘客信息数据库中获取乘客的登机状态及航班时间,并根据乘客的登机状态及航班时间判断乘客是否有误机风险;若乘客存在误机风险,则通过人机交互装置4提示乘客存在误机风险,并提示乘客是否执行S3;若乘客不存在误机风险,则直接执行S3。

其中,步骤S3中,服务需求信息包括用餐需求、业务办理需求、休息需求、休闲娱乐需求、引路需求和/或搭载需求信息。

具体地,若服务需求信息为用餐需求,则步骤S3中,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包括:若乘客没有指定具体就餐餐厅,则根据乘客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机场餐厅位置信息判断距离乘客距离较近的餐厅,并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若乘客指定具体就餐餐厅,则根据所指定的餐厅位置信息生成推荐内容。

另外,当乘客没有指定具体就餐餐厅时,若乘客有在机场就餐的历史纪录,或者机场内的某些餐厅在做活动时,或者乘客满足机场餐厅的某些活动的条件时,则在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之前,还会根据上述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然后生成相应的推荐内容。当乘客指定具体就餐餐厅时,若机场内存在多家同名餐厅,则根据乘客的当前位置信息和所用同名餐厅的位置信息判断距离乘客距离较近的餐厅,然后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

具体地,若服务需求信息为业务办理需求,则步骤S3中,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包括:综合乘客当前的位置信息、机场中各个相应业务办理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各业务办理点的排队情况,判断乘客能较快办理业务的办理点的位置,并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通过终端服务器和无线通讯装置5实时获取各业务办理点的排队信息,并根据乘客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机场中各个相应业务办理点的位置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后,生成相关推荐内容。

具体地,若乘客的服务需求信息为休息需求,则步骤S3中,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包括:综合乘客当前的位置信息、机场中候机室的位置信息以及各候机室的空位信息,判断乘客能较快到达的候机室中空位的位置,并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结合候机室内的座位传感系统,通过终端服务器和无线通讯装置5实时获取各个候机室的空位信息,并根据乘客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机场中各个候机室的位置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后,生成相关推荐内容。在乘客对推荐内容进行选择之后,该座位将呈预约状态。

具体地,若乘客的服务需求信息为休闲娱乐需求,则步骤S3中,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包括:判断乘客的休闲娱乐类型,并提示乘客对休闲娱乐类型进行选择,其中休闲娱乐类型包括聊天、上网、看视频或者听音乐等,然后根据乘客选择的休闲娱乐类型生成至少一个推荐内容。

具体地,若步骤S3中生成的推荐内容为多个时,则在执行步骤S4时,乘客需要通过人机交互装置4对推荐内容进行选择;若步骤S3中生成的推荐内容为一个时,则在执行步骤S4时,乘客仅需通过人机交互装置4对推荐内容进行确认即可。

具体地,步骤S5中,若乘客所选择的推荐内容中包括的目的地数量为多个,则导航装置103将结合多个目的地的位置信息确定较优化的行径路线,并通过触摸显示屏41显示路线信息,并提示乘客对路线信息进行确认或者选择。当乘客确定路线信息后,语音设备42则提示乘客选择服务类型,其中服务类型包括引导服务和搭载服务,若乘客的选择为引导服务,则直接按照行径路线引导乘客到达相应的目的地;若乘客的选择为搭载服务,则继续提示乘客选择搭载服务类型,当乘客确定搭载服务类型后,其中搭载服务包括搭载行李、搭载乘客以及搭载行李和乘客三种类型,当乘客确定搭载服务类型后,则需要将可拆挂式小拖车套挂在机器人的底座1上,然后按照行径路线搭载乘客和/或行李到达相应的目的地。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