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料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511发布日期:2019-04-13 00:38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料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料库。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传统料库主要是用于储料,将待加工或已加工的工件放置在料库内,功能过于简单,无法实现智能化生产模式。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料库,能够实现智能排产,自动化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料库,包括主体,主体设置有置料板,置料板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卡位,主体设置有检测装置、信号指示装置和控制装置,检测装置和信号指示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检测装置包括与卡位相对应数量的检测机构,每一检测机构分别安装于一卡位内,信号指示装置包括与卡位相对应数量的信号指示灯,每一信号指示灯分别安装于一卡位内,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和到位检测感应器,主体设置有安全门,安全门设置有安全开关,到位检测感应器的感应端朝向安全门,每一检测机构和每一信号指示灯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设置于主体的一侧,控制开关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全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吸铁,安全门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自锁合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信号指示装置还包括警报灯和/或蜂鸣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警报灯选用LED灯,警报灯包括红灯和黄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设置有至少3层置料板,每一置料板设置有至少5个卡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置料板的数量为7层,所述卡位的数量为14个。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全门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接油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信号指示灯包括红灯、黄灯和绿灯。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料库,通过PLC、感应器和控制系统,配合机器人精准对点,自动识别料库储料情况,实现智能排产,自动化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料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主体、2-置料板、3-卡位、4-安全门、5-控制开关、6-自锁合页、7-信号指示装置、8-接油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料库,包括主体1,主体1设置有置料板2,置料板2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卡位3,主体1设置有检测装置、信号指示装置7和控制装置,检测装置和信号指示装置7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检测装置包括与卡位3相对应数量的检测机构,每一检测机构分别安装于一卡位3内,信号指示装置7包括与卡位3相对应数量的信号指示灯,每一信号指示灯分别安装于一卡位3内,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和到位检测感应器,主体1设置有安全门4,安全门4设置有安全开关,到位检测感应器的感应端朝向安全门4,每一检测机构和每一信号指示灯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通过PLC、感应器和控制系统,配合机器人精准对点,自动识别料库储料情况,实现智能排产,自动化检测。该设置通过到位检测感应器感应安全门4处于开门状态还是关门的状态,当安全门4处于开门状态时,到位检测感应器控制控制装置停止工作,机器人进入待机状态,当安全门4从开门状态切换到关门状态时,到位检测感应器检测到安全门4闭合后,将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机器人解除待机状态,安全性高,在打开安全门4时,确保机器人不会对料库进行取料动作。

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开关5,控制开关5设置于主体1的一侧,控制开关5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安全门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吸铁,安全门4与所述主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自锁合页6。该设置通过控制开关5对料库进行操作,当安全门4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门状态后,需要重新操作控制开关5,使料库进入工作状态。

信号指示装置7还包括警报灯和/或蜂鸣器。警报灯选用LED灯,警报灯包括红灯和黄灯。当安全门4打开时,警报灯由绿色转为黄色,处于维护状态,当安全门4关闭时,报警灯由黄色转为绿色,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主体1设置有至少3层置料板2,每一置料板2设置有至少5个卡位3。置料板2的数量为7层,所述卡位3的数量为14个。

安全门4设置有把手。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接油盘8。信号指示灯包括红灯、黄灯和绿灯。信号指示灯用于显示工件的加工情况,通过显示不同颜色来识别卡位3有无工件、待检测工件和已完成检测工件。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