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柱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2647发布日期:2019-05-24 21:0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导线柱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柱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激光器中设置有多个透镜。多个透镜设置于预设光路上,用于传播泵浦光。具体地,每个透镜与预设光路上的点对应,在放置透镜前,可使用导线柱与光路先进行校准。导线柱放置于预设光路上,导线柱的光路对准面上通过划线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直线及第二直线组成的十字形线,当泵浦光的光斑与十字形线的中心点重合时,说明泵浦光的实际传播光路与预设光路重合,则此时可撤掉导线柱,并将透镜放置于导线柱的位置。进而,在泵浦光传播的过程中,泵浦光可按照预设光路准确的照射到透镜上,并通过多个透镜之间的反射,将泵浦光输出激光器。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手工或者机器在导线柱上划线。手工及机械划线的方式合格率低,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划线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划线可靠性的导线柱划线装置。

一种导线柱划线装置,具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的所述导线柱划线装置均用于在导线柱上划线,所述导线柱划线装置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具有一呈平面的划线面,所述划线面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一位于所述划线面上的矩形开口,所述导线柱的一端可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

其中,每种型号的所述导线柱划线装置的所述限位槽具有对应的深度及开口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开口的部分边缘围绕形成有相对于所述划线面突起的承靠台,所述导线柱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承靠于所述承靠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开口的围绕边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直边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直边的两个第二直边,所述承靠台围绕所述两个第二直边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直边设置,另外一个所述第一直边形成划线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靠台呈L形,所述承靠台设置于所述矩形开口的围绕边的拐角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开口的围绕边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直边,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直边形成划线边,所述承靠台沿另外一个所述第一直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靠台在所述第一直边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直边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靠台朝向所述限位槽的表面为光滑的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承靠台的末端,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划线面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螺钉,所述承靠台的末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合,另一端伸出所述承靠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多个,所述多个限位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承靠台,并沿所述承靠台的围绕方向延伸。

上述导线柱划线装置,工作时,每种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均用于在导线柱上划线。划第一直线时,导线柱的一端收容于第一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的限位槽内以实现固定。划线时,导线柱与矩形开口的一侧边贴合,沿着侧边在导线柱上划第一直线。接着,旋转导线柱,将导线柱放置于第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的限位槽内,重复上述方法在导线柱的表面划一条与第一直线垂直的第二直线,以形成十字形线。通过使用不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在导线柱上划十字形线,操作简单且合格率高,因而具有较高的划线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三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包括夹具本体110。导线柱划线装置100具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均用于在导线柱101上划线。

夹具本体110具有一呈平面的划线面111。夹具本体110用于固定导线柱101。具体地,夹具本体110需由具有一定挺度及机械强度的塑料、金属、玻璃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从而可防止划线时夹具本体110发生变形而导致划线不合格的情况发生。

划线面111上开设有限位槽113。限位槽113具有一位于划线面111上的矩形开口112。导线柱101的一端可收容于限位槽113内。其中,每种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的限位槽113具有对应的深度及开口尺寸。限位槽113可收容导线柱101的一端,以在划线时,对导线柱101起支撑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2,具体地,导线柱划线装置100至少可包括两种型号。两种型号分别为第一型号及第二型号。导线柱101具有光路对准面。第一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用于在光路对准面上划第一直线102。第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用于在光路对准面上划第二直线103。第一直线102与第二直线103垂直,形成十字形线。在激光器中,当泵浦光的光斑与十字形线的中心重合时,则说明泵浦光的实际传播光路与预设光路重合,则此时,可将导线柱101拿开,并在该导线柱101放置的位置换上透镜。重复以上方法进行多个透镜的位置摆放,泵浦光即可按照预设的光路进行反射,并从激光器输出。

一般地,导线柱101为长方体,因此,在划线时,为保证限位槽113能够稳定地固定导线柱101,并防止导线柱101在划线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将限位槽113的矩形开口112的尺寸及限位槽113的深度与导线柱101的尺寸相匹配。

具体地,将导线柱101在三维空间内的参考尺寸分别设置为长、宽、高。导线柱101具有由长及宽围设形成的光路对准面,长、高围设形成的侧面,宽、高围设形成的底面。光路对准时,若以水平面为基准,将底面设置于水平面上,光路对准面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并与泵浦光的光斑对准。第一直线102与水平面平行,第二直线103与水平面垂直。当导线柱101设置于限位槽113内时,第一直线102与导线柱101的宽平行,第二直线103与导线柱101的长平行。

第一直线102用于光斑与导线柱101上下方向的对准。当光斑位于第一直线102的一侧时,说明光斑在上下方向发生偏移,因此可将泵浦光源上下平移,以使光斑落在第一直线102上。第二直线103用于光斑与导线柱101左右方向的对准。当光斑位于第二直线103的一侧时,说明光斑在左右方向发生偏移,通过左右移动泵浦光源,以使光斑落在第二直线103上。

具体地,第一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用于光路对准面上第一直线102的划线。将矩形开口112的第一侧边1121设置为与导线柱101的宽度的尺寸一致,矩形开口112与第一侧边1121相邻的第二侧边1122设置为与导线柱101的高度的尺寸一致,为了与后文较好的区分,在第一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中,限位槽113命名为第一限位槽113。因此,导线柱101的一端可正好卡持于第一限位槽113内,以实现固定。第一限位槽113的深度为导线柱101长度的一半,因此,导线柱10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正好伸出第一限位槽113,可进行划线。划线时,将光路对准面与导线柱101的第一侧边1121贴合,沿着第一侧边1121在光路对准面上划线,即可得到与导线柱101的宽度一致的第一直线102,且第一直线102经过导线柱101的正中心。此时,导线柱101的底面与第一限位槽113的底部贴合。

进一步地,第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用于光路对准面上划第二直线103。第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的矩形开口112具有第三侧边1123及第四侧边1124,第三侧边1123设置为与导线柱101的长的尺寸一致,第四侧边1124设置为与导线柱101的高的尺寸一致。为了与后文较好的区分,在第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中,限位槽113命名为第二限位槽113。因此,划第二直线103时,导线柱101的一端可正好卡持于第二限位槽113内,以实现固定。第二限位槽113的深度为导线柱101宽度的一半,因此,导线柱101的宽度的二分之一正好伸出限位槽113。划线时,将光路对准面与导线柱101的第三侧边1123贴合,沿着第三侧边1123在光路对准面上划线,即可得到与导线柱101的长度一致的第二直线103,且第二直线103经过导线柱101的正中心。此时,导线柱101的侧面与第二限位槽113的底部贴合。

经过两次划线,在光路对准面上可形成位于导线柱101正中心的十字形线,进而可将导线柱101用于光路的对准。故在光斑对准的过程中,可便于操作者观察光斑与十字形线的交叉点的对准情况,以通过操作泵浦光源平移,实现光路的校准。

相较于传统的手工划线或者机械划线而言,手工划线操作难度太大,划线合格率低,机械划线线条太宽,且成本较高。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通过将导线柱101的光路对准面与矩形开口112的侧边对齐,并沿着侧边进行划线,不仅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划出的线条相对传统的划线方式更细腻,合格率高,从而具有较高的划线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3,具体地,导线柱划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三型号,第三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用于在与光路对准面相邻的侧面划第三直线104,且第三直线104与第二直线103平行且相等。具体地,在划线时,若光路在上下方向已经调整完毕后,或者本身只需进行左右方向的调整时,为避免第一直线102对左右方位的调整产生干扰,可在导线柱101与光路对准面相邻的侧面设置第三直线104。第三直线104亦可单独用于光路左右方向的调整。在整个侧面上,有且仅有一条第三直线104,从而可防止其他直线在光路的调整过程中产生干扰。其中,第三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的矩形开口112具有第五侧边1125及与第五侧边1125相邻的第六侧边1126。为了与上下文较好的区分,在第三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中,限位槽113命名为第三限位槽113。导线柱101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113。第五侧边1125与导线柱101长的尺寸一致,第六侧边1126与导线柱101宽的尺寸一致,第三限位槽113的深度为导线柱101高度的二分之一。因此,第三限位槽113可将导线柱101稳定地夹持于第三限位槽113内。划线时,导线柱101的侧面与第五侧边1125对齐。沿着第五侧边1125在侧面划第三直线104。

通过设置第三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并在导线柱101上划第三直线104,可使得导线柱101在光路对准的过程中的使用更灵活多变,从而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线柱划线装置100还可以设置更多的型号,其限位槽113的深度及矩形开口112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去设置,十字形线也可以不位于导线柱101的正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矩形开口112的部分边缘围绕形成有相对于划线面111突起的承靠台114。导线柱101远离限位槽113的一端承靠于承靠台114。

承靠台114用于在划线时,对导线柱101突出于限位槽113的部分起支撑及抵靠作用。当导线柱101放置于限位槽113内划线时,导线柱101与承靠台114朝向限位槽113的侧面抵持,因此,承靠台114对导线柱101的支撑力可与操作者对导线柱101的挤压力发生抵消,以防止操作者用力过大而导致导线柱101在平行于划线面111的平面内移动,进而可避免划线发生弯折。

具体地,承靠台114可以设置于矩形开口112的一个侧边,也可以设置于矩形开口112相邻或相对的两个侧边,亦可以设置于矩形开口112的三个侧边。需要说明的是,矩形开口112至少要预留一条侧边进行划线。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矩形开口112的围绕边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直边,其中一个第一直边形成划线边,承靠台114沿另外一个第一直边设置。

因此,利用不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在光路对准面上划第一直线102、第二直线103及第三直线104时,承靠台114的支撑力与操作者的挤压力位于一条直线上,并且方向相反,可正好抵消,以维持导线柱101在划线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承靠台114沿另外一个第一直边设置,使得导线柱101在安装于限位槽113的过程中具有较小的抵挡作用,从而便于操作者将导线柱101放置于限位槽113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中,其中一个第一直边即为第一侧边1121;在第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中,其中一个第一直边即为第三侧边1123;在第三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中,其中一个第一直边即为第五侧边1125。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承靠台114在第一直边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直边的长度。

因此,导线柱101的突出部分可完全承靠于承靠台114上,从而使得承靠台114对导线柱101具有较佳的承靠及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承靠台114在第一直边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亦可等于第一直边的长度。在对承靠及支撑要求相对较宽松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承靠台114在第一直线10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小于第一直边的长度。

此外,承靠台114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具体描述的一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矩形开口112的围绕边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直边及连接两个第一直边的两个第二直边。承靠台114围绕两个第二直边及其中一个第一直边设置,另外一个第一直边形成划线边。

因此,承靠台114可包覆于除光路对准面之外的其他的侧面,并在光路对准面上进行划线。承靠台114包覆于导线柱101的其他侧面,使得导线柱101可稳定地承靠于承靠台114,从而可防止导线柱101在划线的过程中移动而影响划线的可靠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承靠台114呈L形。承靠台114设置于矩形开口112的围绕边的拐角处。

承靠台114设置于矩形开口112的围绕边的拐角处,可包覆导线柱101相邻的两个侧面。故承靠台114可对导线柱101施加两个方向相互垂直的支撑力。相互垂直的支撑力对导线柱101具有限位作用,从而可防止导线柱101在划线面111内发生移动,因而具有较佳的划线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承靠台114朝向限位槽113的表面为光滑的平面。

因此,当导线柱101承靠于承靠台114时,可避免承靠台114的表面过于粗糙而致使导线柱101的表面产生机械损伤,故使得划的十字形线清晰细腻,因而具有较佳的光路对准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柱划线装置100还包括限位件120。限位件120安装于承靠台114的末端。限位件120在划线面111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限位槽113内。

通过设置限位件120,且限位件120在划线面111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限位槽113内,因此,限位件120可对安装于限位槽113内的导线柱101产生抵挡作用,以防止导线柱101沿垂直于划线面1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导线柱划线装置100具有较佳的划线可靠性。

具体地,限位件120可以为卡扣,抵接板或者螺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20为螺钉。承靠台114的末端开设有螺纹孔130,限位件120的一端穿设于螺纹孔130,并与螺纹孔130螺合,另一端伸出承靠台114。

通过设置螺钉,将螺钉可拆卸的安装于承靠台114,因此,当将导线柱101安装于限位槽113内时,可将螺钉拆卸,以避免螺钉对导线柱101产生抵挡,导致安装难度加大。导线柱101安装完毕之后,将螺钉的一端与螺纹孔130螺合,通过控制螺钉与螺纹孔130的螺合度,可调节螺钉与导线柱101夹持的松紧度,从而可在螺钉与导线柱101抵接,防止导线柱101移动的同时,还可避免螺钉与导线柱101的表面发生过度挤压而造成导线柱101的表面产生机械损伤,因而具有较佳的光路对准精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20为多个,多个限位件120间隔设置于承靠台114,并沿承靠台114的围绕方向延伸。

通过设置多个限位件120,可在导线柱101的表面的多处位置对导线柱101施加压力,以将导向柱稳定的夹持于限位槽113内。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20为两个,两个限位件120在划线面111上的投影分别位于限位槽113相邻的拐角处。

两个限位件120在划线面111上的投影分别位于限位槽113相邻的拐角处,即将两个限位件120从导线柱101一侧的两端对导线柱101进行限位。故可防止限位件120设置于导线柱101的中部时,因对导线柱101的挤压力过大而导致导线柱101的两端翘起的情况发生,使得导线柱101部分收容于限位槽113内时具有较佳的平整度,从而便于划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120还可以不止两个,其中两个限位件120分别与导线柱101的一侧的两端进行限位,剩下的限位件120对导线柱101的中部进行限位。

上述导线柱划线装置100,工作时,每种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均用于在导线柱101上划线。划第一直线102时,导线柱101的一端收容于第一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的限位槽113内以实现固定。划线时,导线柱101与矩形开口112的一侧边贴合,沿着侧边在导线柱101上划第一直线102。接着,旋转导线柱101,将导线柱101放置于第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的限位槽113内,重复上述方法在导线柱101的表面划一条与第一直线102垂直的第二直线103,以形成十字形线。通过使用不同型号的导线柱划线装置100在导线柱101上划十字形线,操作简单且合格率高,因而具有较高的划线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