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定位的千斤顶式拉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8852发布日期:2019-06-21 23:06阅读:1187来源:国知局
易于定位的千斤顶式拉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马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易于定位的千斤顶式拉马。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千斤顶拉马,其结构包括有:顶推座和穿设在顶推座中的千斤顶以及与顶推座活动铰接(或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一组钩爪(两爪式或三爪式),千斤顶的顶推杆的端部设置有顶推头,现有的顶推头通常为锥形结构,定位时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不利于定位;且现有技术中的千斤顶拉马大多无法根据实际被拉动物件的大小尺寸以更换顶推头,只能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整个千斤顶拉马以达到使用需求,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且增加了生产制作的成本。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定位的千斤顶式拉马,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定位,便于更换顶针,可适用于不同大小尺寸的顶针,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定位的千斤顶式拉马,包括千斤顶主体和周向均匀间距安装于千斤顶主体上的至少两个钩爪;该千斤顶主体的顶推杆的端部具有顶针;该顶针的一端连接于千斤顶上,另一端的端部具有顶推平面;

该顶推杆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螺纹,该顶针具有第二连接螺纹,第一连接螺纹与第二连接螺纹相连接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针的端部具有定位部,所述顶推平面形成于定位部的端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针的端部可拆卸式套装有顶推管,所述顶推平面形成于顶推管的另一端的端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针的端部的外侧壁具有第一紧配部,所述顶推管的内侧壁具有第二紧配部,第一紧配部与第二紧配部相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千斤顶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锁固部,每个钩爪均通过第一螺丝可拆卸式锁固于相应的锁固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个锁固部上连接有连接板,每个钩爪通过第二螺丝可拆卸式锁固于相应连接板上,每个锁固部具有第一连接孔,连接板上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螺丝锁固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推杆的端部焊接有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连接螺纹形成于连接螺母上,所述顶针通过第一连接螺纹与第二连接螺纹的适配紧密连接于连接螺母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顶推杆与顶针通过螺纹连接的连接结构,使其可更换顶针,从而可适用于不同大小尺寸的顶针,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便于后期更换维修顶针;通过顶推平面的设计,使其易于定位,解决了点接触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且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整体结构稳定性更佳;通过于顶针外套设顶推管的设计,使其适用顶拉不同尺寸大小和不同位置深度的物件,大大提高了通用性,且顶推管拆装方便,易于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大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大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千斤顶主体 20、钩爪

30、顶推杆 31、第一连接螺纹

40、顶针 41、顶推平面

42、第二连接螺纹 43、定位部

50、顶推管 51、顶推平面

101、锁固部 102、连接板

103、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两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所述易于定位的千斤顶式拉马包括千斤顶主体10和周向均匀间距安装于千斤顶主体10上的至少两个钩爪20;该千斤顶主体10的顶推杆30的端部具有顶针40;该顶针40的一端连接于千斤顶上,另一端的端部具有顶推平面41;该顶推杆30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螺纹31,该顶针40具有第二连接螺纹42,第一连接螺纹31与第二连接螺纹42相连接适配。此处,通过于顶针40上设置的顶推平面41,增加了顶针40和被拉动物件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拉马在顶拉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现象,且无需对被拉动物件进行盲孔设计,保证了拉马使用的稳定可靠性,且利用千斤顶的性能,可大大提高拉马拉动的能力,解决了人工拉动拉马时难以拉动较紧机构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顶针40的端部具有定位部43,所述顶推平面41形成于定位部43的端部。还有,所述顶针40的端部可拆卸式套装有顶推管50,当使用顶推管50时,如图2、图3所示,所述顶推平面形成于顶推管50的另一端的端部;优选地,所述顶针40的端部的外侧壁具有第一紧配部,所述顶推管50的内侧壁具有第二紧配部,第一紧配部与第二紧配部相适配;所述顶推管50可套装于前述定位部43上。此处,通过顶推管50的设置,可使所述拉马能适用顶拉不同尺寸大小和不同位置深度的物件,有利于一些较为深处的物件的顶拉,大大提高了通用性,且顶推管50拆装方便,易于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及,所述千斤顶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锁固部101,每个钩爪20均通过第一螺丝可拆卸式锁固于相应的锁固部101上;每个锁固部101上连接有连接板102,每个钩爪20通过第二螺丝可拆卸式锁固于相应连接板102上,每个锁固部101具有第一连接孔,连接板102上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螺丝锁固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顶推杆30的端部焊接有连接螺母103,所述第一连接螺纹31形成于连接螺母103上,所述顶针40通过第一连接螺纹31与第二连接螺纹42的适配紧密连接于连接螺母103上。此处,通过连接螺母103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顶针40(即不同顶推平面41的顶针40),大大提高了顶推杆30的适用能力,有利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顶推杆与顶针通过螺纹连接的连接结构,使其可更换顶针,从而可适用于不同大小尺寸的顶针,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便于后期更换维修顶针;通过顶推平面的设计,使其易于定位,解决了点接触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且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整体结构稳定性更佳;通过于顶针外套设顶推管的设计,使其适用顶拉不同尺寸大小和不同位置深度的物件,大大提高了通用性,且顶推管拆装方便,易于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