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5936发布日期:2019-10-12 23:4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是具有安全,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

中国专利CN108222683A公开了一种带有距离感应自动上锁功能的智能锁,包括前壳、后壳和锁体,前壳安装在防盗门外侧,后壳安装在防盗门内侧,锁体安装在防盗门内部,前壳表面设有距离感应器、触摸按键屏和指纹识别器;后壳上设有距离感应器、人脸识别器和电池仓;前壳内设有智能锁控制器、距离感应器、触摸按键屏和指纹识别器输出端均与智能锁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智能锁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锁体电连接。当距离感应器探测人在门前超过限定的距离,即可实现自动上锁功能,后壳上的人脸识别器用于识别成年人面部信息才可以从室内开启门锁,防止儿童自己开启门锁,自行走出。

然而,除了人脸识别器以外,有些儿童在玩耍过程中会对智能锁的钥匙孔和旋钮进行随意的操作,旋钮和钥匙孔容易下幼童操作的过程中造成损坏,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开锁和闭锁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所述智能锁包括:外置面板、内置面板和锁体,所述外置面板固定在所述锁体的外侧,所述内置面板固定在所述锁体的内侧,所述外置面板包括:外基座、识别机构、外把手和钥匙锁,所述识别机构嵌入在外基座的前表面并且靠近所述外基座上端的位置,所述外把手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基座的前表面,所述钥匙锁从所述外基座的内部延伸至所述外基座的前表面,所述外把手遮盖所述钥匙锁,所述钥匙锁与所述锁体连接;所述识别机构包括:外电路板、面部识别器、显示器、距离感应器和指纹识别器,所述外电路板、所述面部识别器和所述距离感应器位于所述外基座的内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指纹识别器暴露在所述外基座的前表面,所述面部识别器、所述显示器、所述距离感应器和所述指纹识别器分别与所述外电路板的电路形成电连接;所述内置面板包括:内基座、电池盒、内把手、反锁旋钮、应急旋钮、内电路板和驱动器,所述电池盒嵌入在所述内基座的后表面,所述内把手固定在所述内基座的后表面,所述反锁旋钮和所述应急旋钮都从所述内基座的内部延伸至外部,所述内电路板和所述驱动器都位于所述内基座的内部,所述反锁旋钮、所述应急旋钮和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锁体连接,所述驱动器上具有电机,所述外电路板的电路和所述内电路板的电路都与所述电机形成电连接,所述外电路板的电路和所述内电路板的电路都与所述电池盒的电极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把手包括:外手柄、轴套和挡板,所述轴套的前端与所述外手柄形成固定,所述后端与所述挡板形成固定,所述挡板遮挡所述钥匙锁,所述外基座中具有把手转轴,所述把手转轴插入所述轴套中。

进一步,所述内把手包括:内手柄和开锁按键,所述内手柄固定在所述内基座的后表面,所述开锁按键位于所述内手柄的后端,所述开锁按键与所述内电路板的电路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池盒包括:电池和两个应急开关,所述外电路板的电路通过一个应急开关与所述电池的电极形成电连接,所述内电路板电路通过另一个应急开关与所述电池的电极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应急旋钮包括:旋钮主体、轴套、旋转弹簧、插销、复位弹簧和弹簧座,所述旋钮主体与所述轴套之间形成共轴连接,所述旋转弹簧固定在所述内基座的内部,所述轴套与所述旋转弹簧接合,所述插销横向贯穿所述轴套,所述弹簧座固定在所述内基座的内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压与所述旋钮主体和所述弹簧座抵接。

进一步,所述锁体包括:固定座、锁芯、锁舌和反锁舌,所述外置面板固定在固定座的外侧,所述内置面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内侧,所述锁芯嵌入在所述固定座中,所述钥匙锁、所述应急旋钮和所述驱动器分别通过所述锁芯与所述锁舌连接,所述反锁旋钮通过所述锁芯与所述反锁舌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具有上述结构的智能锁,不仅稳定性和可靠性强,安全性和方便性高,而且能防止幼童在玩耍的过程中造成损坏,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智能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外置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外置面板的内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外把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内置面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内置面板的内部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应急旋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锁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锁,如图1所示,智能锁包括:外置面板1、内置面板2和锁体3,外置面板1固定在锁体3的外侧,内置面板2固定在锁体3的内侧,锁体3位于门板内部,通过外置面板1和内置面板2控制锁体3进行开锁和闭锁操作。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外置面板1包括:外基座11、识别机构12、外把手 13、外喇叭14和钥匙锁15,识别机构12嵌入在外基座11的前表面并且靠近外基座11上端的位置,外把手13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基座11的前表面,外喇叭14 位于外基座11的内部,钥匙锁15从外基座11的内部延伸至外基座11的前表面,外把手13遮盖钥匙锁15,钥匙锁15与锁体3连接。其中,外喇叭14用于输出声音,钥匙锁15用于实现钥匙开锁操作。

具体地,识别机构12包括:外电路板121、面部识别器122、显示器123、距离感应器124和指纹识别器125,外电路板121、面部识别器122和距离感应器124位于外基座121的内部,显示器123和指纹识别器125暴露在外基座121 的前表面,面部识别器122、显示器123、距离感应器124和指纹识别器125分别与外电路板121的电路形成电连接。此外,外喇叭14也与电路板127的电路形成电连接。其中,对于外电路板121上实现面部识别、显示、距离检测、指纹识别和声音输出的功能电路,与现有技术中的功能电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面部识别器122用于进行面部拍摄并识别开锁功能;显示器123用于显示面部识别器122所拍摄的用户的面部,方便用户调整角度;距离感应器124用于探测用户的距离,在用户离开后实现自动闭锁功能;指纹识别器125用于实现指纹识别开锁功能。

如图4所示,外把手13包括:外手柄131、轴套132和挡板133,轴套132 的前端与外手柄131形成固定,后端与挡板133形成固定,挡板133遮挡钥匙锁15,外基座11中具有把手转轴110,把手转轴110插入轴套132中。挡板133 的遮挡使钥匙锁15具有隐蔽性,不熟悉该智能锁结构的人无法得知钥匙锁15 的位置。用户在需要使用钥匙开锁使,只需要旋转外把手13即可看到钥匙锁15。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内置面板2包括:内基座21、电池盒22、内把手23、反锁旋钮24、应急旋钮25、内电路板26、驱动器27和内喇叭28,电池盒22 嵌入在内基座21的后表面,内把手23固定在内基座21的后表面,反锁旋钮24 和应急旋钮25都从内基座21的内部延伸至外部,内电路板26、驱动器27和内喇叭27都位于内基座21的内部。反锁旋钮24、应急旋钮25和驱动器27分别与锁体3连接,驱动器27上具有电机,外电路板121的电路和内电路板26的电路都与电机形成电连接,此外,外电路板121的电路和内电路板26的电路都与电池盒22的电极形成电连接。电池盒22用于向外电路板121和内电路板26 供电,应急旋钮25用于实现应急开锁的操作,反锁旋钮24和驱动器27都用于实现锁体3的开锁和闭锁操作,外电路板121和内电路板26分别在门的外侧和内侧实现对驱动器的控制,内喇叭28用于输出声音。

具体地,内把手23包括:内手柄231和开锁按键232,内手柄231固定在内基座21的后表面,开锁按键232位于内手柄231的后端,开锁按键232与内电路板26的电路形成电连接。用户在门的内侧可以通过开锁按键232进行开锁操作。

具体地,电池盒22包括:电池221和两个应急开关222,外电路板121的电路通过一个应急开关222与电池221的电极形成电连接,内电路板26电路通过另一个应急开关222与电池221的电极形成电连接。用户可以利用两个应急开关222的断开来解除外电路板121或内电路板26对锁体3的控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7所示,应急旋钮26包括:旋钮主体261、轴套262、旋转弹簧263、插销264、复位弹簧265和弹簧座266。旋钮主体261与轴套262之间形成共轴连接,旋转弹簧263固定在内基座21的内部,轴套262与旋转弹簧 263接合,插销264横向贯穿轴套262,弹簧座266固定在内基座21的内部,复位弹簧265的两端分压与旋钮主体261和弹簧座266抵接。插销264可以防止轴套262与锁体3连接,在拔出插销264之前,即使幼童旋转应急旋钮26,也无法对锁体3进行操作。当用户需要进行应急开锁时,可以拔出插销264,按下旋钮主体261,使轴套262与锁体3连接,旋转旋钮主体261来进行应急开锁连接;当开锁完成后,旋转弹簧263转动旋钮主体261使其恢复至原来的角度,复位弹簧265推动旋钮主体261使其复位。

如图8所示,锁体3包括:固定座31、锁芯32、锁舌33和反锁舌34,外置面板1固定在固定座31的外侧,内置面板2固定在固定座31的内侧,锁芯 32嵌入在固定座31中。锁芯32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的锁芯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钥匙锁15、应急旋钮25和驱动器27分别通过锁芯与锁舌33连接,反锁旋钮26通过锁芯与反锁舌34连接。

可见,具有上述结构的智能锁,不仅稳定性和可靠性强,安全性和方便性高,而且能防止幼童在玩耍的过程中造成损坏,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