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芯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6592发布日期:2020-03-13 06:2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锁芯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锁芯总成。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

请参见图1,公开号为cn20712220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源智能挂锁,用于通过匹配的钥匙使用,其包括具有容置腔的锁体、安装于锁体内的驱动装置及锁梁组件,驱动装置包括位于锁体内的锁芯、与锁芯连接的锁舌及锁芯连接器、安装于锁芯内的电机、内销及主板。锁舌与锁梁组件抵触,电机、主板与锁芯连接器电连接,电机与内销抵接,锁芯连接器上安装有可活动的若干弹珠。解锁时,锁芯连接器接受到钥匙插入后向主板、电机供电,钥匙与主板建立通信验证权限,权限验证通过是主板控制电机转动,锁芯受到钥匙转动的带动带动内销退出锁体,同时使锁舌与锁粱组件分离完成解锁。上述无源智能挂锁,操作简单便捷,按下锁梁后可以自动上锁,而且设有防脱的弹珠,避免出现忘锁现象,安全性高。

请参见图2,公告号为cn20615837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锁胆包括解锁帽1'、配合盖2'、硬球3'(相对于活动块)、硬球推动部(相对于推动部)、电机5'。当电机工作时,推动部推动硬球从通孔向解锁帽移动并抵靠外硬球限位部,硬球的一部分位于盲孔内,凸轮盖咬合解锁帽。进而使用者通过扭转电机外壳使解锁帽转动,本实用新型所需消耗电量低,结构紧凑。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锁具是将锁芯及其余各零件逐个组装在锁体内,组装麻烦;锁体的精度加工有误差时,容易导致零件移位,影响挂锁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锁芯总成,容易组装及控制精度,提高智能锁具的使用性能。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锁芯总成,包括:电机、套设在该电机定子上端的配合盖、与该配合盖上端转动连接的解锁帽、活动块、推动部,所述电机外固定有固定套,该固定套下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套外周面中部开设有用于和锁具的锁体转动连接轴向固定的连接凹槽,所述固定架固定有与所述电机电连接的电池和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验证模块,所述验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息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验证通过则通过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电机工作一定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用于采集信息的指纹传感器、蓝牙天线、密码键盘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所述固定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部为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连接固定的凸轮,所述电机定子还连接固定有凸轮限位部,所述凸轮具有凸出的挤压部和容纳部分活动块的凹陷部,所述凸轮还具有与凸轮限位部配合使凸轮仅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的配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部为具有螺孔的转动螺母,所述电机的转子连接固定有容纳在所述螺孔内的螺杆,所述螺杆转动时所述转动螺母在所述螺杆轴线方向移动,所述转动螺母包括圆柱形的挤压部、防掉落部以及从挤压部向防掉落部直径逐渐缩小的过渡段,挤压部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所述配合盖内径、所述防掉落部直径加所述活动块直径小于所述配合盖外径且大于所述配合盖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部与所述配合盖之间具有复位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块为球形结构或柱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固定有旋钮手柄的外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盖外表面开设有定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锁芯总成设置了电机、电路板以及电池可以驱动解锁部实现电子锁芯的配合盖与解锁帽是否连接,进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旋转手柄与锁具的钢球或锁舌配合、实现锁具的锁定状态和开锁状态;在组装过程中,可先将智能锁芯总成组装好、校验好后再安装在锁体内,安装简便且锁体只需开设容纳智能锁芯总成的腔室即可,结构简单,更易于加工及控制组装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不直接驱动钢球或锁舌而推动部实现解锁帽与旋转手柄的连接,使用者通过旋转手柄实现开锁或解锁,电机功耗低,电池容量需求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无源智能挂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无源智能挂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述为图3的电子锁芯总成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述为图3的电子锁芯总成的爆炸图。

图6所述为图5的电子锁芯总成的推动部和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子锁芯总成的截面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带旋钮手柄的智能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带旋钮手柄的智能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见图3-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子锁芯总成包括:配合盖2、与配合盖2上端转动连接的解锁帽1、活动块3、推动部4、容纳在配合盖2内的电机5。

解锁帽1为杯形结构,解锁帽1的内部侧壁为圆周面。解锁帽1的外部侧面或顶面固定有用于执行解锁动作的凸起或凹陷12。解锁帽1的内壁开设有与活动块3位置对应的凹陷11。凹陷11的深度可以小于活动块3直径。配合盖2开设有与活动块3位置对应的通孔21,推动部4由电机5驱动,电机5工作时,推动部4可推动活动块3,使活动块3的一部分容纳在凹陷31内,另一部分容纳在通孔21内;当电机5不工作时,活动块3完全位于通孔21内,配合盖2可相对于解锁帽1自由旋转。配合盖2和电机通过销钉22连接固定。

此外本实施例还具有固定在电机5的定子的固定套6,该固定套6下端固定有固定架7,固定套6外周面中部开设有用于和锁具的锁体转动连接轴向固定的连接凹槽61,固定架固定有与电机5电连接的电池84和电路板8。固定套6和固定架7为一体成型结构。固定套6外表面开设有定位孔63。固定架7具有和旋转手柄外壳连接的耳板。

活动块3可采用圆球形或圆柱形结构,推动部4为与电机5的转子连接固定的凸轮,电机5定子还连接固定有凸轮限位部51,凸轮4具有凸出的挤压部41和容纳部分活动块3的凹陷部42,凸轮4还具有与凸轮限位部51配合使凸轮仅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的配合部43。凸轮4套装在电机5的输出轴外,配合盖2套装在凸轮4外,同时配合盖2与电机5的定子连接固定,解锁帽1容纳部分的配合盖2和电机5的输出轴。推动部4与配合盖2之间具有复位弹簧9。电路板8设有验证模块,验证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信息与设定信息进行比较,验证通过则通过驱动电路驱动电机5工作一定时间。电路板8设有用于采集信息的指纹传感器81、蓝牙天线(图未示)、密码键盘82、及数据接口83。

请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子锁芯总成中,推动部4为具有螺孔的转动螺母,电机5的转子连接固定有容纳在螺孔内的螺杆,螺杆转动时转动螺母在螺杆轴线方向移动,转动螺母包括圆柱形的挤压部44、防掉落部45以及从挤压部44向防掉落部45直径逐渐缩小的过渡段,挤压部44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配合盖2内径、防掉落部45直径加活动块3直径小于配合盖2外径且大于配合盖2内径。

请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带旋钮手柄的智能锁具,包括:锁体10、容纳在锁体10内的电子锁芯总成、钢球101,固定架7固定有旋转手柄的外壳105,锁体10固定有在连接凹槽22内的销钉103,配合盖2与锁体10转动连接,为了方便装配,锁芯设有与定位孔63配合的定位销105。

请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带旋钮手柄的智能锁具中,解锁帽1用于和锁舌102配合实现锁定和解锁。

当电机工作时,推动部推动活动块从通孔向解锁帽移动并抵靠活动块,活动块的一部分位于盲孔内,配合盖2咬合解锁帽。进而使用者通过扭转电机外壳107使解锁帽1转动,本实用新型所需消耗电量低,结构紧凑。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锁芯总成可以应用于挂锁外的智能大门锁、智能家具锁、智能抽屉锁、智能自行车锁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锁芯总成设置了电机、电路板以及电池可以驱动解锁部实现电子锁芯的配合盖与解锁帽是否连接,进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旋转手柄与锁具的钢球或锁舌配合、实现锁具的锁定状态和开锁状态;在组装过程中,可先将智能锁芯总成组装好、校验好后再安装在锁体内,安装简便且锁体只需开设容纳智能锁芯总成的腔室即可,结构简单,更易于加工及控制组装的精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