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1081发布日期:2019-10-19 02: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包括通过连接臂组件相互铰接开闭的铰杯(1)和固定支架(2),其特征在于:连接臂组件至少包括第一连接臂(3),第一连接臂(3)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2)、铰杯(1)转动连接,固定支架(2)上还设置有弹性组件和阻尼器,第一连接臂(3)上还设置有弹性作用部(4)和阻尼作用部(5);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在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铰接开闭一定位置时通过弹性作用部(4)与弹性组件相互作用,以实现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的弹性铰接开闭;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在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铰接闭合一定位置时至少通过阻尼作用部(5)与阻尼器相互侧向作用,以实现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的阻尼铰接闭合;其中,阻尼作用部(5)与阻尼器之间相互侧向作用的位置设置有弧形位,阻尼作用部(5)与阻尼器之间通过弧形位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或面接触式相互侧向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自动复位式阻尼器,固定支架(2)上设置有装配部(6)和限位部(7),阻尼器通过装配部(6)设置在固定支架(2)上、且在自然状态下自动复位在限位部(7)上,并在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铰接闭合一定位置时与阻尼作用部(5)之间通过弧形位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或面接触式相互侧向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作用部(5)上设置有阻尼作用弧形位(8),该阻尼作用弧形位(8)由至少一段偏心圆弧构成,阻尼作用部(5)在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铰接闭合一定位置时通过阻尼作用弧形位(8)与阻尼器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或面接触式相互侧向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3)一端与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且其转动轴心为A点,阻尼作用部(5)设置在第一连接臂(3)中部、且通过阻尼作用弧形位(8)与阻尼器相互侧向作用,二者相互侧向作用的位置为B点,A点和B点的直线长度跟随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阻尼铰接闭合的位置逐渐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至少包括缸体(9)和活塞杆(10);所述的阻尼作用部(5)在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铰接闭合一定位置时通过阻尼作用弧形位(8)与缸体(9)或活塞杆(10)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或面接触式相互侧向作用,阻尼器压缩并产生阻尼力,以实现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的阻尼铰接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9)一端通过装配部(6)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2)上,活塞杆(10)一端滑动伸缩在缸体(9)另一端,活塞杆(10)另一端在自然状态下自动复位在限位部(7)上;所述的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铰接闭合一定位置时,第一连接臂(3)至少通过阻尼作用部(5)的阻尼作用弧形位(8)作用在活塞杆(10)上,活塞杆(10)通过第一连接臂(3)的作用朝缸体(9)的方向滑动,阻尼器压缩并产生阻尼力,以实现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的阻尼铰接闭合;其中,阻尼作用部(5)至少在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铰接打开一定位置时与活塞杆(10)相互脱离,活塞杆(10)与阻尼作用部(5)脱离时自动复位在限位部(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0)上还设置有活塞弧形位(11),该活塞弧形位(11)由至少一段圆弧构成;所述的阻尼作用部(5)在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铰接闭合一定位置时通过阻尼作用弧形位(8)与活塞杆(10)的活塞弧形位(11)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或面接触式相互侧向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引导件(12)和弹性件(13),弹性引导件(12)套设在弹性件(13)上,弹性件(13)一端弹性作用在固定支架(2)上,另一端弹性作用在弹性引导件(12)上;所述固定支架(2)上还设置有传动件(14),传动件(14)转动设置在固定支架(2)、且其上设置有传动作用部(15)和连臂作用部(16);所述的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铰接开闭一定位置时,弹性引导件(12)通过弹性件(13)弹性活动在固定支架(2)上、且产生弹性作用力作用在传动作用部(15)上,传动件(14)通过弹性引导件(12)的作用弹性转动在固定支架(2)上、且通过连臂作用部(16)作用在弹性作用部(4)上,以实现铰杯(1)相对固定支架(2)的弹性铰接开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臂(17),第二连接臂(17)一端与铰杯(1)转动连接、且其转动轴心为C点,第二连接臂(17)另一端与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的铰杯(1)通过第一、第二连接臂的配合铰接开闭在固定支架(2)上;所述的第一连接臂(3)一端与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且其转动轴心为A点,第一连接臂(3)一端与铰杯(1)转动连接、且其转动轴心为D点;其中,传动件(14)在固定支架(2)上转动的轴心位于C点、D点、A点三者连一直线的延长线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埋入式铰链的阻尼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引导件(12)与传动作用部(15)之间相互作用的位置、和/或连臂作用部(16)与弹性作用部(4)之间相互作用的位置设置有弧形位;所述的弹性引导件(12)与传动作用部(15)之间、和/或连臂作用部(16)与弹性作用部(4)之间通过弧形位点接触式、或线接触式、或面接触式相互作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