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铰链意式装甲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3745发布日期:2020-01-10 15:5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暗铰链意式装甲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甲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暗铰链意式装甲门。



背景技术:

装甲门是高档次的进户门,主要特点是不采用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而是在钢质进户门的表面增加一层木饰面,这样即保证了进户门的安全要素,又大大提高了门的档次,使进户门不再是冷冰的钢质质感,而是具有了木头的温馨特性,同时,还可以与室内装修更好地协调,目前市场上的意式装甲门均采用明装铰链,这种铰链严重影响了门的整体性能,降低了门的使用效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化定制的出现,人们对事物的外观越来越重视,铰链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暗铰链意式装甲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暗铰链意式装甲门,包括门框、门扇和明铰链,所述门框的一侧与暗铰链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门扇的一侧与暗铰链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门框的一侧与门扇的一侧通过暗铰链铰接,所述暗铰链的外表面设置有铰链罩,所述铰链罩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互垂直交叉,所述铰链罩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镀锌钢,所述所述第一加强筋为横向条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筋至少设置有两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镀锌钢,所述第二加强筋为纵向条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至少设置有两条。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罩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铰链罩的内部销轴两端与暗铰链转动连接,所述铰链罩的顶部为开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形状大小与铰链罩的顶部为开口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盖板的材质为螺纹钢,所述盖板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暗铰链相对于门框为可旋转结构,所述暗铰链设置于门框内部,所述暗铰链的材质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非常适合意式装甲门使用,通过设置有暗铰链和铰链罩的配合操作方式,并在盖板的配合下,当门扇关闭状态下,暗铰链将全部隐藏在门框内,在门内外两侧均看不到任何的铰链,门扇开启时,暗铰链从门框内部旋转出来,此时在门扇侧面才能看到铰链,有效防止暗铰链长时间暴露在外面,通过铰链罩可以有效对暗铰链进行保护,防止暗铰链受损,简单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铰链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框;2、门扇;3、暗铰链;4、明铰链;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铰链罩;8、盖板;9、第三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暗铰链意式装甲门,包括门框1、门扇2和明铰链4,所述门框1的一侧与暗铰链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门扇2的一侧与暗铰链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门框1的一侧与门扇2的一侧通过暗铰链3铰接,所述暗铰链3的外表面设置有铰链罩7,所述铰链罩7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和第二加强筋6,所述第一加强筋5和第二加强筋6相互垂直交叉,所述铰链罩7的顶部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加强筋9。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5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镀锌钢,所述所述第一加强筋5为横向条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筋5至少设置有两条,通过第一加强筋5可以增加铰链罩7的保护。

其中,所述第二加强筋6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镀锌钢,所述第二加强筋6为纵向条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6至少设置有两条,通过第二加强筋6可以进一步加强铰链罩7的承压能力。

其中,所述铰链罩7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铰链罩7的内部销轴两端与暗铰链3转动连接,所述铰链罩7的顶部为开口结构,通过铰链罩7可以有效对暗铰链3进行保护。

其中,所述盖板8的形状大小与铰链罩7的顶部为开口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盖板8的材质为螺纹钢,所述盖板8为方形结构,通过盖板8可以进一步加强铰链罩7的强度,防止变形。

其中,所述暗铰链3相对于门框1为可旋转结构,所述暗铰链3设置于门框1内部,所述暗铰链3的材质为不锈钢,通过暗铰链3可以有效提高门的使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暗铰链意式装甲门,使用时,使用人员将门扇2关闭状态下,暗铰链3将全部隐藏在门框1内,在门内外两侧均看不到任何的铰链,门扇2开启时,暗铰链3从门框1内部旋转出来,此时在门扇2侧面才能看到铰链,有效防止暗铰链3长时间暴露在外面,通过铰链罩7可以有效对暗铰链3进行保护,防止暗铰链3受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