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斛培养基制备用土豆切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3535发布日期:2020-03-20 05:5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斛培养基制备用土豆切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斛培养基制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斛培养基制备用土豆切片机,用于石斛培养基原料土豆的切片作业。



背景技术:

在石斛的人工培育种植中,石斛幼苗的培育至关重要,培养基的制备关系到石斛幼苗的生根发芽、成活率和健康状况等,土豆,又名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其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也常作为各类培养基原料使用,石斛培养基中加入土豆,培养出来的石斛幼苗根茎粗壮、成活率高。

因此,在石斛人工培育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土豆,人工切片,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市面上的土豆片机,结构复杂,成本高,通常都需要成千上万。公开号为108858386a的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土豆切片装置,虽然结构上也比较简单,造价成本不高,一次可以节多个土豆,但相对来说,切片效率还是比较低下,难以满足石斛种植中大量土豆使用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根据石斛人工种植在进行石斛幼苗培育过程中,培养基制备时对原料土豆的处理,创新设计出一种土豆切片机,其切片效率高,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片效率高,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石斛培养基制备用土豆切片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斛培养基制备用土豆切片机,包括架体、底座、转筒和电机,所述底座设置在架体上,底座为圆盘形结构,其周侧设置有竖向切片刀,底座中心具有通孔,电机设置在底座下方,其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与转筒中心连接,转筒顶部具有竖直的进料口部,进料口部通过轴承与架体顶部旋转连接,转筒侧壁下端设置有水平的出料口部,出料口部与所述切片刀间隙配合并相对旋转运动,实现切片功能。

所述转筒内设置有弧形纵板,弧形纵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出料口部连接。

所述转筒内底面中心设置有缓冲垫。

所述切片刀具有尾翼弧形板,尾翼弧形板的尾端与底座侧边具有一定距离。

所述尾翼弧形板的尾端与底座间距离可调。

所述架体顶部还通过支撑杆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进料口部内。

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底座间通过轴承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转筒旋转,放入转筒内的土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出料口部随其旋转,旋转过程中,经过切片刀时,切片刀将土豆切片,切片刀可以布设为多片,土豆在出料口部承转筒转一周,可实现多次切片,快速、简便、高效。进一步地,通过在转筒内设置弧形纵板,起到导向作用,便于转筒旋转时,土豆快速进入出料口部,通过在切片刀后侧设置尾翼弧形板,便于控制切片厚度,并进一步通过调节尾翼弧形板后端与底座的间距实现调节土豆切片厚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极大地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和成本,土豆切片效率高,一台设备即可有效满足企业石斛幼苗培育中培养基制备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话例二中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看图1-2,一种石斛培养基制备用土豆切片机,包括架体1、底座14、转筒11和电机10,架体1包括底部设置的支腿8,所述底座14设置在架体1上,电机10设置在底座14下方与底座14的底面固定连接,转筒11设置在底座14上方,底座14为圆盘形结构,其周侧布设有竖向切片刀6,底座14中心具有通孔,电机10的输出轴9穿过所述通孔与转筒11的底面中心连接,通过电机10驱动转筒11旋转,输出轴9与底座14间通过轴承座连接,利用旋转并起到稳定支撑作用。

转筒11顶部具有竖直的进料口部,进料口部为圆筒形结构,进料口部通过轴承3与架体1顶部旋转连接,所述架体1顶部还通过支撑杆设置有进料斗4,进料斗4顶部为喇叭敞口,下端为圆筒结构并向下延伸至所述进料口部内,二者轴向错位、径向间隙配合,方便土豆进料。所述转筒11内底面中心设置有缓冲垫2,从进料口部进入的土豆首先落在缓冲垫2上,避免土豆被碰损。

所述转筒11内设置有弧形纵板15,弧形纵板15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出料口部5的边缘连接,底部与转筒11的底面连接,从而使转筒11旋转时,弧形纵板15对离心力作用的土豆起到引流导向作用。

转筒11侧壁下端设置有水平的出料口部5,出料口部5与所述切片刀6间隙配合并相对旋转运动,进入出料口部5的土豆随出料口部5旋转,旋转过程中经过切片刀6,露出的部分即可被切片刀6切下,实现切片功能。

所述切片刀6具有尾翼弧形板12,尾翼弧形板12的尾端与底座14侧边具有一定距离,尾翼弧形板12对离心的土豆起到阻挡作用,实现对土豆切片厚度的控制,并且尾翼弧形板12从切片刀6处向外逐渐外扩,切片过程中对切下的土豆片形成一个推力,使其快速排出。

所述架体1上与切片刀6对应设置有切处出料导管7,方便收集切下的土豆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尾翼弧形板12的尾端与底座14间距离可调,参看图3和4,本实施例的尾翼弧形板12与底座14的侧部通过一螺栓连接,螺栓设置在底座14侧壁,穿过尾翼弧形板12,并依次于螺栓上套设一垫片和螺纹连接一螺帽,尾翼弧形板12具有向外侧张开的趋势,通过旋转调节螺帽,调节尾翼弧形板12尾端的张开大小,实现对尾翼弧形板12的尾端与底座14间距离的调节,即尾翼弧形板12的尾端与出料口部5及下一切片刀6间径向间距的调节,转筒11旋转过程中,离心的土豆向尾翼弧形板12运动,压在尾翼弧形板12上,尾翼弧形板12对离心的土豆形成阻挡,随着旋转和尾翼弧形板12间距的增大,露出部分的土豆厚度增加,于尾翼弧形板12尾端达到最厚,即控制厚度,实现对土豆切片厚度的调节控制。

本实施新型使用时,调节好尾翼弧形板12的尾端与底座14间距离,在出料导管7处放设接料筒,打开电机电源,将土豆倒入进料斗4内,土豆落入转筒11中,转筒11旋转,对土豆形成离心作用,土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出料口部随其旋转,旋转过程中,经过切片刀时,切片刀将土豆切片,即可实现快速高效的土豆切片。

尽管已经示例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对于本领的普通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说有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案限定,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