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捷的切陈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4010发布日期:2019-11-15 22:49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捷的切陈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快捷的切陈皮装置。



背景技术:

陈皮,又称橘皮,在制作时剥取果皮,用刀将其剥成三瓣,晒干或低温干燥而成,当中又以新会陈皮较为出名。剥皮时,一般的方法是用刀将橘皮切成三瓣,但是不能切断,使其能够保持美观,有卖相,同时,也能够方便人们对橘皮进行加工,以及使晒干后的陈皮能够便于储存。但是,现有的方法一般是人工把一整张的橘皮剥下,在剥一张橘皮的过程中,由于手部力量控制的不好,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就会使剥下来的三瓣橘皮大小不一,或者将整张橘皮切断,这样的话,就不利于陈皮的形成或者干燥,同时也使美观度降低,降低了产品的卖相。另外由于是人工用刀剥皮,速度相对而言较慢,如果是量多的话,人工剥的时间一长就容易累,就不是非常的方便。而现有的一些剥橘子皮的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一只手来使用装置,另一只手来拿要被剥皮的橘子,这样的话操作起来也不是非常的方便,反而减慢了剥橘子皮的速度。

而现有的将橘子放在筒身上,将依靠弹簧将筒身向刀片方向推进的剥皮器也是有的,但是这种剥皮器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靠弹簧自身的弹性来实现对橘子皮的切割,无法施加外力。一旦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弹簧发生疲劳失效后,对橘子皮的切割就会受到限制,甚至出现橘子卡在刀片上但是无法实现切割的情况出现。使用效果不稳定,且无法根据橘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割的调整,适应性和稳定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捷的切陈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切除装置、支撑座、支撑板和立柱,所述支撑板设于支撑座的上方;所述的切除装置包括:踏板、拉杆、筒身、弹簧、横杆、支杆、刀片和推块,所述的踏板两侧与支撑座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的立柱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所述筒身设于所述立柱的左右两侧,所述筒身上与所述立柱对应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的推块设于筒身内部的上端,所述的横杆横设于立柱上方且两端穿过开口与所述的推块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杆呈竖直状态悬挂于横杆中部下方,所述的刀片设于支杆下端,且设于所述筒身的上方,所述的拉杆设于筒身内且上端与推块下端固定连接,拉杆下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向下延伸,与所述踏板的前方连接,所述的弹簧设于筒身内且套于拉杆外。

所述的开口上端头到立柱的上端空有距离。

所述的弹簧下端抵在支撑板上端,所述的弹簧上端抵在推块下端,所述支撑板上位于立柱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径小于弹簧内径,所述的拉杆下端穿过通孔往下延伸,与踏板前方连接。所述的弹簧呈舒展状态时,踏板的前方处于高处位置;所述的弹簧呈舒展状态时,刀片下端到立柱上端面空有距离。

所述踏板的后方位置两侧各设有一处向外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的支撑座上与第一转轴对应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内径大于第一转轴外径,所述的第一转轴置于第一通孔内,所述的踏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所述踏板前方的拉杆处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上下贯通踏板。

所述的拉杆下端置于踏板前方的凹槽内,所述的拉杆下端两侧各设有一处向外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踏板前方位置上与第二转轴对应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内径大于第二转轴外径,所述的第二转轴置于第二通孔内,所述的拉杆下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踏板前方转动连接。

所述的立柱上端面上设有凹坑。

所述的刀片竖直设置呈圆形阵列设于所述支杆下方且与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刀片设有若干片,每片刀片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的刀片竖向横截面呈“u”形,每个刀片之间上方的尾端相互重合,每个刀片之间的下方尾端相互重合,所述刀片上方的尾端与所述的支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刀片数量为三个。

所述的推块外壁与筒身内壁贴合且可相对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人工用刀剥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将剥下来的三瓣橘子皮的外观及形状控制的比较规则,并且不会切断,这样的话就能够得到一张完整的橘子皮,从而保证了橘子皮的美观,同时也有利于陈皮的形成和增加陈皮的卖相。另外本装置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使用方法简单,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用脚踩住踏板,踏板带动切除装置运动,然后将橘子放在立柱上,切除装置上下运动就能将橘子切好。这样在加工的时候就不需要像传统的一些装置一样一只手使用装置,另一只手拿橘子比较的麻烦的情况。在剥皮的时候速度相较于人工用刀剥,本装置能够较为快速的把橘子皮切好,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筒身局部剖后“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的竖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切除装置、支撑座2、支撑板4和立柱5,所述支撑板4设于支撑座2的上方;所述的切除装置包括:踏板1、拉杆3、筒身6、弹簧11、横杆10、支杆8、刀片7和推块9,所述的踏板1两侧与支撑座2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的立柱5设于所述支撑板4的中部,所述筒身6设于所述立柱5的左右两侧,所述筒身6上与所述立柱5对应的侧边设有开口601,所述的推块9设于筒身6内部的上端,所述的横杆10横设于立柱5上方且两端穿过开口601与所述的推块9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杆8呈竖直状态悬挂于横杆10中部下方,所述的刀片7设于支杆8下端,且设于所述筒身的上方,所述的拉杆3设于筒身6内且上端与推块9下端固定连接,拉杆3下端穿过所述支撑板4向下延伸,与所述踏板1的前方连接,所述的弹簧11设于筒身6内且套于拉杆3外。

所述的开口601上端头到立柱的上端空有距离。

所述的弹簧11下端抵在支撑板4上端,所述的弹簧11上端抵在推块9下端,所述支撑板上位于立柱的内部设有通孔401,所述的通孔401内径小于弹簧11内径,所述的拉杆3下端穿过通孔401往下延伸,与踏板1前方连接。所述的弹簧11呈舒展状态时,踏板1的前方处于高处位置,这样将踏板1的前方往下踩时,弹簧11才会被压缩,产生弹力;所述的弹簧11呈舒展状态时,刀片7下端到立柱5上端面空有距离,空出的距离才能使橘子放在立柱5上的凹坑501处。

所述踏板1的后方位置两侧各设有一处向外延伸的第一转轴101,所述的支撑座2上与第一转轴101对应处设有第一通孔201,所述的第一通孔201内径大于第一转轴101外径,所述的第一转轴101置于第一通孔201内,所述的踏板1通过第一转轴101与支撑座2转动连接。

所述踏板1前方的拉杆3处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上下贯通踏板1。

所述的拉杆3下端置于踏板1前方的凹槽内,所述的拉杆3下端两侧各设有一处向外延伸的第二转轴301,所述踏板1前方位置上与第二转轴301对应处设有第二通孔102,所述的第二通孔102内径大于第二转轴301外径,所述的第二转轴301置于第二通孔102内,所述的拉杆3下端通过第二转轴301与踏板1前方转动连接。

所述的立柱5上端面上设有凹坑501,设置的凹坑501,可以使刀片7在切到凹坑501的边缘时将不能继续向下切,从而保证了不会将橘子皮的完整,不会切断;同时,也能够使橘子在放入到凹坑501内时候,不会滑走或者滚走。

所述的刀片7竖直设置呈圆形阵列设于所述支杆8下方且与支杆8固定连接,所述的刀片7设有若干片,每片刀片7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的刀片7竖向横截面呈“u”形,每个刀片7之间上方的尾端相互重合,每个刀片7之间的下方尾端相互重合,所述刀片7上方的尾端与所述的支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刀片7数量为三个,这样在切的时候,就能够将橘子切成三瓣。

所述的推块9外壁与筒身6内壁贴合且可相对移动;橘子放在立柱5上,推块9上下移动,将橘子切成三瓣。

作用原理:使用时先将需要切片的橘子放在凹坑501上。由于立柱5上设有凹坑501,橘子放在上面后就不会滑走或者滚走。然后将踏板1的高处往下踩,由于拉杆3的下端与踏板1的前方连接,踏板1前方往下运动时,带动拉杆3往下运动,拉杆3的上端将推块9往下拉。由于弹簧11设于筒身6内且套于拉杆3外,弹簧11的下端抵在支撑板4上端,弹簧11的上端抵在推块9的下端,这样推块9往下运动时,弹簧11将被压缩,积聚弹力。由于横杆10设于立柱5上方且两端穿过立柱侧边的开口601与推块9侧边固定连接,刀片7设于立柱5正上方的支杆8下端,这样的话,推块9往下运动时,带动横杆10往下运动,横杆10带动刀片7往下运动。由于橘子就放在立柱5上端的凹坑501上,刀片7往下运动时,就会切到橘子。由于凹坑501的边缘到凹坑501的底部是有距离的,这样刀片7在切到凹坑501边缘的时候,将不能够继续往下切,从而保证了不会将橘子皮切断,保持了橘子皮的完整性。切好后将脚松开,弹簧由于之前压缩时产生的弹力,将推块9、横杆10、支杆8、刀片7往上移,然后将切好的橘子拿开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