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及其无钉易拆装夹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0201发布日期:2019-05-22 03:4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刀具及其无钉易拆装夹扣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刀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具及其无钉易拆装夹扣。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刀具通常包括刀体及用于保护刀体的手柄。为便于刀具的携带,一些刀具在手柄上配备有夹扣。现有技术的夹扣,通常是利用螺钉固定在手柄的外表面上,拆装繁琐,并且在拆下夹扣后会在手柄外表面留下安装槽或安装孔,影响刀具的外观。一些刀具上的夹扣,虽不需要螺钉固定,但拆卸时需要额外的辅助工具,辅助工具容易丢失且携带不便。此外,其在取下夹扣后,也会在刀具的外板上留下通孔,存在影响刀具的外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钉易拆装夹扣,其无需外部工具辅助即可将其从与之连接的物件上取下,拆卸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钉易拆装夹扣,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一物件上,所述无钉易拆装夹扣包括夹片、插片及连接部,所述夹片及所述插片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夹片及所述插片,所述夹片用于设置在所述物件外,所述插片用于插接在所述物件内,所述夹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所述插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持臂及第二卡持臂,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一夹臂及所述第一卡持臂,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夹臂及所述第二卡持臂;所述第一夹臂的自由末端及第二夹臂的自由末端通过连接本体连接在一起和/或所述第一卡持臂的自由末端及第二卡持臂的自由末端通过连接本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卡持臂背向所述第二卡持臂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用于与所述物件卡接;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受力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带动所述第一卡持臂及所述第二卡持臂相互靠近,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物件脱离卡接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持臂背向所述第一卡持臂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部及所述第二卡持部均为凸起或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持部及所述第二卡持部均靠近连接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臂背向所述第二夹臂的侧面及所述第二夹臂背向所述第一夹臂的侧面均设有防滑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刀具,包括手柄、无钉易拆装夹扣及装设在该手柄上的刀体,所述手柄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无钉易拆装夹扣包括夹片、插片及连接部,所述夹片及所述插片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夹片及所述插片,所述夹片用于设置在所述手柄外,所述插片用于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所述夹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所述插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持臂及第二卡持臂,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一夹臂及所述第一卡持臂,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夹臂及所述第二卡持臂;所述第一夹臂的自由末端与第二夹臂的自由末端通过连接本体连接在一起和/或所述第一卡持臂的自由末端与第二卡持臂的自由末端通过连接本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卡持臂背向所述第二卡持臂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受力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带动所述第一卡持臂及所述第二卡持臂相互靠近,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脱离卡接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内侧面凹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贯通所述手柄的一端以形成一插接口,所述插接槽包括底壁及环绕连接于所述底壁周缘的端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通过所述端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形成所述插接口,所述第一卡接部设于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插片经由所述插接口插接于所述插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手柄及第二手柄,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手柄的内侧面和/或所述第二手柄的内侧面上,所述刀体通过连接轴转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一手柄及所述第二手柄之间,所述刀体的根部间隔设有第一止位槽及第二止位槽,所述第一手柄及第二手柄之间还连接有止位钉,所述止位钉在所述刀体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所述第一止位槽相抵,所述止位钉在所述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与所述第二止位槽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上设有线锁锁片,所述线锁锁片能够受力沿所述刀具的厚度方向弹性摆动,以在所述刀体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所述刀体根部配合以锁定刀体。

进一步地,所述线锁锁片包括锁片本体及限位块,所述锁片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及锁定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手柄一体连接,所述锁定端用于在所述刀体处于打开状态时与所述刀体根部相抵以锁定刀体;所述限位块装设在所述锁定端的内侧面,并在所述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与所述第一手柄的内侧相抵,以限制所述线锁锁片的摆动范围。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拆卸夹扣时,通过按压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使得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互靠近以带动第一卡持臂及第二卡持臂相互靠近,进而使得第一卡持臂上的第一卡持部与刀具手柄等物件上的第一卡接部脱离卡接状态,即可将夹扣从刀具手柄等物件上拆下,拆卸过程无需外部工具辅助,使用更为方便。由于与夹扣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持部、插接槽均设置在手柄的内侧面上,夹扣拆卸后不会影响手柄的外观。

2、无钉易拆装夹扣安装时,只需要将无钉易拆装夹扣的插片插入手柄等物件的插接槽内,利用弹力使得第一卡持臂上的第一卡持部与刀具手柄等物件上第一卡接部保持卡接状态,无需拧动螺钉,安装更加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刀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刀具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刀具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刀具的分解图。

图5为图4所示刀具去掉第二手柄及背板后的主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刀具的部分结构图。

图7为图5所示刀具去掉无钉易拆装夹扣及限位块后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无钉易拆装夹扣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无钉易拆装夹扣的右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无钉易拆装夹扣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刀具在去掉第一手柄后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刀具、2-手柄、21-第一手柄、212-限位槽、213-插接槽、211-底壁、214-端壁、215-第一侧壁、216-第二侧壁、217-插接口、218-第一卡接部、219-第二卡接部、23-第二手柄、25-背板、27-线锁锁片、271-锁片本体、272-限位块、273-连接端、274-锁定端、275-安装槽、276-限位板、277-抵接凸起、278-固定孔、279-定位珠、3-连接轴、4-刀体、42-锁定孔、44-第一止位槽、46-第二止位槽、6-无钉易拆装夹扣、61-防滑部、62-夹片、621-第一夹臂、623-第二夹臂、64-插片、641-第一卡持臂、643-第二卡持臂、66-连接部、661-第一连接臂、663-第二连接臂、67-连接本体、68-第一卡持部、69-第二卡持部、7-止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刀具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刀具100为线锁折刀,包括手柄2、刀体4及无钉易拆装夹扣6,刀体4的一端与手柄2转动连接,无钉易拆装夹扣6可拆卸地装设在手柄2上。

请一并参见图2至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2包括第一手柄21、第二手柄23及背板25。第一手柄21与第二手柄23相对设置,背板25装设在第一手柄21与第二手柄2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板25通过螺钉与第一手柄21及第二手柄23固定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背板25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一手柄21及第二手柄23固定连接。第一手柄21上设有线锁锁片27,线锁锁片27能够受力沿刀具100的厚度方向弹性摆动,用于在刀体4处于打开状态时与刀体4根部相抵以锁定刀体4。

请参见图5至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线锁锁片27包括锁片本体271及限位块272,锁片本体271包括相对设置的连接端273及锁定端274。连接端273与第一手柄21一体连接,锁定端274用于在刀体4处于打开状态时与刀体4根部相抵以锁定刀体4。限位块272装设在锁定端274的内侧面,并用于在刀体4处于关闭状态时与第一手柄21的内侧相抵,以限制线锁锁片27的摆动范围,具体为:锁定端274的内侧面凹设有安装槽275,第一手柄2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限位槽212,限位槽212与安装槽275连通;限位块272包括限位板276及抵接凸起277,限位板276通过螺钉等机构固定在安装槽275内,抵接凸起277凸设于限位块272面向限位槽212的一侧。线锁锁片27受力能够沿刀具100的厚度方向在一解锁位置及一锁定位置之间弹性摆动,线锁锁片27位于解锁位置时,抵接凸起277位于限位槽212内,以防止线锁锁片27继续向外摆动,防止线锁锁片27因摆动幅度过大而容易出现弹性失效的问题,以延长刀具100的使用寿命;线锁锁片27位于锁定位置时,抵接凸起277脱离限位槽212,且线锁锁片27的锁定端274抵接在刀体4的根部,避免打开的刀体4沿图5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回收而压伤手指。限位板276面向第二手柄23的侧面还开设有固定孔278,固定孔278内还压装有定位珠279,定位珠279优选采用钢珠。刀体4面向第一手柄21的侧面凹设有与定位珠279配合使用的锁定孔42(图11)。当刀体4处于关闭状态时,刀体4上的锁定孔42与定位珠279卡接,以锁定刀体4,防止刀体4随意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孔42位于第一手柄21与第二手柄23形成的空间内,以提高刀具100的外观美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刀体4通过连接轴3转动地装设在第一手柄21及第二手柄23之间。刀体4的刀根部间隔设有第一止位槽44及第二止位槽46。第一手柄21及第二手柄23之间还连接有止位钉7。止位钉7在刀体4处于打开状态时与刀体4的第一止位槽44相抵,以防止刀体4沿图5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刀体4维持在所需要的切割角度;止位钉7在刀体4处于关闭状态时与刀体4的第二止位槽46相抵,以避免刀体4的刀刃与背板25接触而导致刀刃损伤。

第一手柄21的内侧面凹设有插接槽213,在本实施方式中,插接槽213位于第一手柄21远离连接轴3的一端。插接槽213贯通第一手柄21远离连接轴3的一端以形成一插接口217。插接槽213包括底壁211及环绕连接于底壁211周缘的端壁214、第一侧壁215及第二侧壁216,第一侧壁215及第二侧壁216相对设置,第一侧壁215与第二侧壁216的一端通过端壁214连接,第一侧壁215与第二侧壁216的另一端形成所述插接口217。第一侧壁215上设有第一卡接部218,第二侧壁216上设有第二卡接部21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部218及第二卡接部219均为凹槽。

请一并参见图8至图10,无钉易拆装夹扣6包括夹片62、插片64及连接部66。夹片62及插片64相对设置,连接部66连接夹片62及插片64。夹片62用于设置在手柄2外,插片64用于插接在手柄2内。

夹片6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621及第二夹臂623,连接部6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臂661及第二连接臂663,插片6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持臂641及第二卡持臂643,第一连接臂661连接第一夹臂621及第一卡持臂641,第二连接臂663连接第二夹臂623及第二卡持臂64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臂621的自由末端与第二夹臂623的自由末端通过连接本体67连接在一起,第一卡持臂641的自由末端与第二卡持臂643的自由末端也通过连接本体67连接在一起。优选地,连接本体67大致呈板状结构,连接本体67、第一夹臂621、第二夹臂623、第一连接臂661、第二连接臂663、第一卡持臂641、第二卡持臂643之间一体连接。第一卡持臂641背向第二卡持臂643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持部68,第二卡持臂643背向第一卡持臂641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持部69,且第一卡持部68及第二卡持部69均靠近连接部66设置,所谓的靠近,指的是在连接部66及连接本体67两个位置之间,第一卡持部68及第二卡持部69更偏向于连接部6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持部68及第二卡持部69均为凸起,其中,第一卡持部68用于与第一卡接部218卡接,第二卡持部69用于与第二卡接部219卡接。第一夹臂621与第二夹臂623受力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带动第一卡持臂641及第二卡持臂643相互靠近,进而使得第一卡持部68与第一卡接部218、第二卡持部69与第二卡接部219脱离卡接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臂621背向第二夹臂623的侧面及第二夹臂623背向第一夹臂621的侧面均还设有防滑部61,防滑部61上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地,第一手柄21、线锁锁片27及无钉易拆装夹扣6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以使得其具有较佳的强度及弹性形变能力。

拆卸夹扣时,通过按压第一夹臂621与第二夹臂623,使得第一夹臂621与第二夹臂623相互靠近以带动第一卡持臂641及第二卡持臂643相互靠近,进而使得第一卡持臂641上的第一卡持部68与手柄2上第一卡接部218脱离卡接状态,第二卡持臂643上的第二卡持部69与手柄2上第二卡接部219脱离卡接状态,即可将夹扣从手柄2上拆下,拆卸过程无需外部工具辅助,使用更为方便。由于与夹扣配合使用的第一卡持部68、第二卡持部69及插接槽213均设置在手柄2的内侧面上,夹扣拆卸后不会影响手柄2的外观。

无钉易拆装夹扣6安装时,只需要将无钉易拆装夹扣6的插片64经由插接口217插入手柄2等物件的插接槽213内,利用弹力使得第一卡持臂641上的第一卡持部68与刀具100手柄2等物件上第一卡接部218保持卡接状态,同时,使得第二卡持臂643上的第一卡持部69与刀具100手柄2等物件上第二卡接部219保持卡接状态,安装更加快捷方便。

无钉易拆装夹扣6通过设置在第一卡持臂641上的第一卡持部68与第二卡持臂643上的第二卡持部69与手柄2卡接,使得无钉易拆装夹扣6与手柄2的连接更为稳固。第一卡持部68及第二卡持部69均靠近连接部66设置,能够使得操作者在拆卸夹扣时更为省力。

通过第一手柄21内侧面设置插接槽213,不仅能够使得无钉易拆装夹扣6与刀具100的组装更加紧凑,而且还能够利用插接槽213对无钉易拆装夹扣6进行进一步的定位,使得无钉易拆装夹扣6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

可以理解,刀具100不限为线锁折刀,也可以是背锁折刀或直柄刀。无钉易拆装夹扣6不限于用在刀具100上,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需携带的物件上。手柄2不限于刀具100的手柄2,也可以是其他需携带物件的手柄。

可以理解,刀体4也可以通过铰链等与手柄2实现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手柄2的形状及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其可根据刀具100的形状进行相应的变形。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在第一卡持臂641上设置第一卡持部68,此时,手柄2上对应只设有第一卡接部218。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卡持部68或第二卡持部69设为凹槽,第一卡接部218或第二卡接部219相应设为与该凹槽配合使用的凸起。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将第一夹臂621的自由末端及第二夹臂623的自由末端通过连接本体67连接在一起,或者仅将第一卡持臂641的自由末端及第二卡持臂643的自由末端通过连接本体67连接在一起。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接槽213可以省略,此时,第一手柄21的内侧面上可设有凸块,凸块上凹设有与第一卡接部218,该第一卡接部218用于与无钉易拆装夹扣6的第一卡持部68卡接。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持部68、第二卡持部69也可以在设置在第二手柄23的内侧面上,或者在第一手柄21的内侧面及第二手柄23的内侧面均设置第一卡持部68、第二卡持部69,此时,无钉易拆装夹扣6可选择性地安装在第一手柄21或第二手柄23上。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