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具部件的组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5304发布日期:2019-06-11 23:0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锁具部件的组装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锁芯固定式十字机械防盗锁”(zl201410020215.x)专利的核心技术正在开发应用,其主要特点是:技术无法开启锁具;凸轮机构有过载保护装置,执手能空转;锁芯位于门扇内,并有防撬板和防钻片保护而具有普通防盗锁不具备的防强开工具破坏功能。

伴随技术开发,后期研发的多项专利产品,包括“与指纹锁配套的锁芯固定式十字机械防盗锁”(zl201610990489.0)、“一种指纹锁的凸轮机构”(zl201611045195.7)、“双插式防盗门及外挂式锁闭装置”(zl201610129609.8)、“一种防盗锁的转动环强制复位装置”(zl201710390280.5)、“止动式执手自动复位及空转装置”(zl201710393215.8)、“指纹锁的凸轮机构及转动环强制复位装置”(zl201710435512.4)、“指纹锁的单离合器凸轮机构”(申请号201810363492.9)等,均设有凸轮机构,并且均包含过载保护能装置、执手能空转。如果缺少这一专门技术,则上述所有产品均无安全可言,因此,凸轮机构的过载保护装置是个重要部件。

所述过载保护装置是凸轮机构的一部分,在结构上主要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方式主要包括凸轮轴、主动片、扣盖、凸轮体、钢珠和碰珠弹簧,凸轮体上沿轴向设置多个碰珠滑道,主动片与凸轮轴同步转动,主动片两侧分别为扣盖和凸轮体,二者通过6个螺钉连接,缺点是部件较多,成本相对较高,组装过程也比较麻烦;第二种方式主要包括圆台轴、凸轮体、钢珠和碰珠弹簧,圆台轴上沿径向设置4个碰珠滑道并均匀分布,优点是节省空间、部件少、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上述后期开发产品的凸轮机构过载保护装置,均采用第二种的径向设置方式。但第二种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即圆台轴与凸轮体相互装配时比较困难,原因是圆台轴需要从四个方向装入碰珠弹簧和钢珠,并使4个钢珠同时压缩至圆台轴内,才能将圆台轴整体插入凸轮体,不借助专用工具或设备,单纯依靠手工操作难以完成,尤其碰珠弹簧的弹力较强时,手工装配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径向设置的凸轮机构过载保护装置的手工装配困难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锁具部件的组装工具。借助该工具,将碰珠弹簧和钢珠从四个方向压缩至圆台轴内的过程以及圆台轴最终插入凸轮体的过程,均简单易行、轻便快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锁具部件的组装工具,用于将一种锁具的圆台轴、碰珠弹簧和钢珠装入凸轮体,其中,圆台轴的一侧端部设有短轴a,圆台轴的轴心线上设有方形通孔,圆台轴沿径向设有均匀分布的4个碰珠滑道,用于分别活动装配1个碰珠弹簧和1个钢珠,碰珠弹簧未压缩时的长度大于碰珠滑道的长度,凸轮体一侧端部设有短轴b,凸轮体另一侧为环形体,该环形体的内圆面与圆台轴的外圆面活动装配,环形体上对应各碰珠滑道设有4个止动通孔,止动通孔的直径小于钢珠直径,装配后各钢珠的一部分进入对应的止动通孔,其特征是:所述组装工具包括底座、推挤架、压盘和压片,其中,底座上部的中心设有圆柱形凹槽,该凹槽的直径大于凸轮体的短轴b的直径,凹槽的深度大于短轴b的长度,即当凸轮体以短轴b朝下的方向放于底座上时,短轴b位于底座的凹槽中,推挤架由底盘和4个推板组成,底盘位于推挤架的下部,为圆环片状,底盘的内圆面直径与凸轮体的环形体的外圆面直径相同或留有一定的配合间隙,底盘上部固定的4个推板均与底盘垂直,并且相对于底盘均匀分布,各推板在垂直方向呈上窄下宽的楔形,其中,推板外侧边缘为垂直方向,推板内侧边缘分为两部分,其上部的内侧边缘为倾斜方向,其下部的内侧边缘为垂直方向,并且每两个相对的推板下部的内侧边缘的间距等于圆台轴的外圆面直径或留有一定配合间隙,压盘中部为圆环片状,周围设有均匀分布的4个长柄,压盘的中心为中心通孔,该中心通孔的直径与圆台轴的外圆面直径相同或留有一定配合间隙,各长柄的上部对准压盘的中心通孔的轴心线均设有1个通透的推挤滑道,该推挤滑道的深度、宽度与钢珠直径均相同或留有一定的配合间隙,每个推挤滑道的底部对应位置还分别设有1个止动浅槽,每个推挤滑道的底部中心线上从内向外分别设有1个矩形开口,该矩形开口的宽度与推板的厚度相同或留有一定配合间隙,矩形开口的长度不小于推板下部的宽度,压盘的上部对应位置设有若干个螺孔,压片共有4个,每个压片为四分之一圆环片形状,各压片上设有通孔,压片通过螺栓及该通孔与压盘固定装配,并且每2个压片端部之间为一窄缝,该窄缝与对应的矩形开口平行、宽度相同,并且处于同一垂线上,4个压片围成的间断的内圆面的直径不小于压盘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垫片为圆柱形,其直径小于压盘的中心通孔的直径,当将压盘放在平面上,垫片位于压盘的中心通孔中,圆台轴以短轴a朝上的方向插入压盘的中心通孔,并使圆台轴的碰珠滑道对准压盘的推挤滑道,则碰珠滑道的下部边缘与推挤滑道的底部齐平,即圆台轴的下部端面与压盘的底面的高度差等于的垫片厚度,故碰珠弹簧通过推挤滑道从外向内能够插入碰珠滑道,各钢珠再分别位于各止动浅槽中,钢珠与碰珠弹簧活动接触或保留一定间隙,并且钢珠的一半位于对应两压片之间的窄缝的下部,将推挤架放于凸轮体上,凸轮体的环形体插入底盘的内圆面之中,并使各推板对准各止动通孔,当将压盘连同圆台轴、钢珠及碰珠弹簧平移到推挤架上,使推板分别插入各对应矩形开口中,并且各钢珠位于推板顶端的内侧,再向下推动压盘或压片,直至压盘的底面与底盘的上表面接触,此时钢珠已被推板的内侧边缘推入碰珠滑道,再向下推动圆台轴,则圆台轴进入凸轮体,各个钢珠的一部分也进入止动通孔中。

上述方案中,底座上部的中心设有圆柱形凹槽,是用于容纳凸轮体的短轴b,因短轴b的直径相对凸轮体的环形体外圆面直径小得多,故底座的作用是使凸轮体能够平稳放置。若实际工作台面上设置相同的圆柱形凹槽或适当尺寸的沟槽,则可取消底座。

推挤架的底盘的内圆面直径与凸轮体的环形体的外圆面直径相同或者留有一定的配合间隙、每两个相对的推板下部的内侧边缘的间距等于圆台轴的外圆面直径或留有一定配合间隙、压盘的中心通孔的直径与圆台轴的外圆面直径相同或留有一定配合间隙,目的是使凸轮体与拟插入的圆台轴保持同轴心,便于圆台轴顺利插入凸轮体中。实际产品制作时,圆台轴、凸轮体的环形体的边缘均设有倒角,也是为了装配方便。

推板在垂直方向呈上窄下宽的楔形,其最顶端可加工成圆弧面,避免伤害人体。

每个推挤滑道的底部对应位置分别设有1个止动浅槽,用于放置钢珠,目的是当将压盘连同圆台轴、钢珠及碰珠弹簧平移到推挤架上的过程中,钢珠不致于轻易滚离原位置、影响推板的插入,同时也更防止钢珠滚落、影响工作效率。

将压盘连同圆台轴等平移到推挤架上时,直接搬运压盘即能完成,因为各碰珠弹簧一端插入碰珠滑道,另一端仍位于推挤滑道中,4个碰珠弹簧足够支撑1个圆台轴的重量。

每2个压片端部之间的窄缝,用于推板从其中通过,同时因钢珠的一半已进入窄缝的下部,2个压片的端部能防止碰珠弹簧弯曲、钢珠飞离推挤滑道而导致装配失败。

将推挤架放到凸轮体上时,各推板对准各止动通孔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即使未完全对准、存在一定偏离,因圆台轴进入凸轮体后,各钢珠在碰珠弹簧的推动下会自动滑入止动通孔,具有自动归正功能。个别情况下,若止动通孔相对推板偏离过大,则钢珠不能滑入止动通孔,但不影响圆台轴插入凸轮体,此时移开压盘和推挤架,利用四棱扳手插入圆台轴的方形通孔,轻轻拧转即可使钢珠滑入止动通孔。

垫片可粘贴在工作台上,操作时,直接将压盘扣到垫片的外围即可。

最后向下推动圆台轴,使其插入凸轮体、完成装配的过程,也可借助一个管状工具或圆木棒来完成,相比利用手指穿过各个推板的空隙而操作,更加便于发力和省力。其中,木棒的端部应加工一凹槽,用于容纳短轴a。但在钢珠压入碰珠滑道过程中,不能下压圆台轴,应向下推动压盘或压片,否则碰珠弹簧会受到剪切力,不但不会将钢珠压入碰珠滑道,相反还可能损坏碰珠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组装工具,能够轻便完成圆台轴与凸轮体的装配工作,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整个操作过程安全可靠,操作技巧易于掌握,生产效率高,并且该组装工具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下面结合图1至图18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压盘主视图;

图3:图2的俯视图;

图4:压片示意图;

图5:压盘与压片装配示意图;

图6:图5的俯视图;

图7:推挤架主视图;

图8:图7的俯视图;

图9:推挤架、凸轮体、底座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0:圆台轴、碰珠弹簧、钢珠、凸轮体与本发明工具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1:圆台轴主视图;

图12:图11的俯视图;

图13:凸轮体主视图;

图14:图13的俯视图;

图15:图14的局部剖视图;

图16:圆台轴、碰珠弹簧、钢珠与凸轮体装配后示意图;

图17:图16的俯视图;

图18:图17的局部剖视图。

各图中:1:底座,2:推挤架,3:底盘,4:推板,5:压盘,6:中心通孔,7:推挤滑道,8:止动浅槽,9:矩形开口,10:压片,11:圆台轴,12:短轴a,13:碰珠滑道,14:碰珠弹簧,15:钢珠,16:凸轮体,17:短轴b,18:环形体,19:止动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至图18所示,拟装配的部件包括圆台轴11、钢珠15、碰珠弹簧14和凸轮体16,其中,圆台轴11的一侧端部设有短轴a12,圆台轴11的轴心线上设有方形通孔,圆台轴11沿径向设有均匀分布的4个碰珠滑道13,用于分别活动装配1个碰珠弹簧14和1个钢珠15,静态下碰珠弹簧14未压缩时的长度大于碰珠滑道13的长度。凸轮体16一侧端部设有短轴b17,凸轮体16另一侧为环形体18,该环形体18的内圆面与圆台轴11的外圆面活动装配,环形体18上对应各个碰珠滑道13设有4个止动通孔19,止动通孔19的直径小于钢珠15的直径。

如图1、10所示,本发明组装工具包括底座1、推挤架2、压盘5和压片10。其中,底座1上部的中心设有圆柱形凹槽,当凸轮体16的短轴b17朝下放于底座1上时,短轴b17位于底座1的凹槽中。

如图7、8所示,推挤架2的下部为圆环片状的底盘3,底盘3的内圆面直径与凸轮体16的环形体18的外圆面直径相同或留有一定的配合间隙。底盘3的上部固定有4个推板4,各推板4均与底盘3垂直,并且相对于底盘3均匀分布。各推板4在垂直方向呈上窄下宽的楔形,其中,推板4外侧边缘为垂直方向,推板4内侧边缘分为两部分,其上部的内侧边缘为倾斜方向,其下部的内侧边缘为垂直方向,并且两个相对的推板4下部的内侧边缘的间距等于圆台轴11的外圆面直径或留有一定配合间隙。

如图2、3所示,压盘5中部为圆环片状,其内部为中心通孔6,该中心通孔6的直径与圆台轴11的外圆面直径相同或留有一定配合间隙。压盘5的周围设有均匀分布的4个长柄,各长柄的上部对准压盘5的中心通孔6的轴心线均设有1个通透的推挤滑道7,推挤滑道7的深度、宽度均与钢珠15的直径相同或留有一定配合间隙。各推挤滑道7的底部对应位置分别设有1个止动浅槽8,各推挤滑道7的底部中心线上从内向外分别设有1个矩形开口9,矩形开口9的宽度与推板4的厚度相同或留有一定配合间隙,矩形开口9的长度不小于推板4下部的宽度。压盘5的上部对应位置还设有若干个螺孔。

如图4所示,压片10共有4个,各压片10为四分之一圆环片形状(实际上不足四分之一),各压片10上设有通孔,压片10通过螺栓及该通孔与压盘5固定装配,并且装配后每2个压片10端部之间留有一个窄缝,该窄缝与对应的矩形开口9平行、宽度相同,并且处于同一垂线上,4个压片10围成的间断的内圆面的直径不小于压盘5的中心通孔6的直径。

垫片为圆柱形,其直径小于压盘5的中心通孔6的直径。垫片的厚度按下述原则确定:

将压盘5放在平面上,将垫片放在压盘5的中心通孔6中,将圆台轴11以短轴a12朝上的方向插入中心通孔6中,并使圆台轴11的碰珠滑道13对准压盘5的推挤滑道7,圆台轴11的下部端面与垫片接触,此时碰珠滑道13的下部边缘与推挤滑道7的底部齐平。目的是便于将碰珠弹簧14穿过推挤滑道7从外向内插入碰珠滑道13中。

如图3、10所示,止动浅槽8为长圆孔形状,各止动浅槽8的位置按下述原则确定:

当碰珠弹簧14已完全推入碰珠滑道13中、将钢珠15放于各止动浅槽8中后,钢珠15只与碰珠弹簧14活动接触或保留一定间隙,并且钢珠15的一半位于对应两压片10之间的窄缝的下部。止动浅槽8的深度为1~1.5毫米。

组装全过程如下:

1.将凸轮体16以短轴b17朝下方向放在底座1上,短轴b17位于底座1的凹槽中;

2.将推挤架2放在凸轮体16上,其中,凸轮体16的环形体18插入底盘3的内圆面之中,各推板4对准各止动通孔19;

3.将压盘5放在平台上,将垫片放在压盘5的中心通孔6中;

4.将圆台轴11以短轴a12朝上的方向插入压盘5的中心通孔6中,并使碰珠滑道13对准推挤滑道7;

5.将碰珠弹簧14穿过推挤滑道7从外向内插入碰珠滑道13中,将各钢珠15放于各止动浅槽8中;

6.将压盘5连同圆台轴11、碰珠弹簧14、钢珠15平移到推挤架2上,并使各推板4分别插入各矩形开口9中;

7.向下推动压盘5或压片10,直至压盘5的底面与底盘3的上表面接触;

8.利用手指穿过推板4的间隙向下推动圆台轴11,或者利用一个圆管向下推动圆台轴11,则圆台轴11进入凸轮体16,各个钢珠15的一部分也进入止动通孔19,完成圆台轴11与凸轮体16的装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