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角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7057发布日期:2019-08-06 23:1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角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螺丝拆、卸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角螺丝刀。



背景技术:

螺丝刀是一种常用的装配、维修工具,其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在实际的装配及维修过程中,如果遇到螺栓螺钉处于狭窄空间内的情况,常用的直杆螺丝刀与棘轮螺丝刀往往由于空间尺寸限制,该类型螺丝刀无法进入操作空间,故而不能完成螺栓螺钉的拆装。

因此,如何快捷方便地实现该类螺栓螺钉的拆装,成为装配、维修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220227263.2,专利名称为一种医用组合型万向螺丝刀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刀头和刀杆可随意成角,方便在狭窄空间中操作的螺丝刀。

进一步优化螺丝刀的结构设计,以使得其在运用过程中能够更为便捷的完成螺丝拆、装操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螺丝刀的结构设计,以使得其在运用过程中能够更为便捷的完成螺丝拆、装操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角螺丝刀。本转角螺丝刀的结构设计不仅使用方便、可控精度高,同时对操作空间的依赖性更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角螺丝刀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转角螺丝刀,包括螺丝刀柄及安装在螺丝刀柄上的螺丝刀头,所述螺丝刀头为夹持螺丝刀刀头端的夹具或为螺丝刀刀头端,还包括输入轴及换向件,所述输入轴安装于螺丝刀柄上,且输入轴的输出端通过换向件与螺丝刀头相连,所述换向件作为输入轴与螺丝刀头之间的转矩传递件,且换向件用于实现换向传动;

在转角螺丝刀工作时,所述输入轴及螺丝刀头各自均绕自身轴线旋转。

现有技术中,针对转角螺丝刀的结构设计,如申请号为201220227263.2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现有技术中虽然实现了转动换向传动,方便在狭窄空间中操作的螺丝刀,但在实际运用时,由于不仅需要为螺丝刀施加转矩,同时由于万向节作为螺丝刀刀柄端与刀头端的中间连接件,为防止螺帽与螺丝刀的配合失效或出现螺帽过度损伤的情况,故需要刻意控制螺丝刀头上安装的螺丝刀与螺丝帽的配合情况,故现有转角螺丝刀在被使用时,对其的控制使得其的使用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同时现有技术中,转角螺丝刀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在使用时,其实际上需要以螺丝刀的刀头作为转动原点,整体旋转才能够完成螺丝的拆卸,故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所需操作空间大的问题。所述刀头端即为螺丝刀刀头端,亦被称为螺丝刀的刀头。

本方案中,所述螺丝刀头直接作为所述刀头或作为夹持所述刀头的夹具,所述换向件作为螺丝刀头与输入轴的中间连接件且用于实现换向传动,所述输入轴作为本转角螺丝刀在工作时螺丝刀头所需转矩的输入部件,即通过换向件传递给螺丝刀头,所述螺丝刀柄用于为所述螺丝刀头及输入轴提供安装位置,以实现螺丝刀头与输入轴的相对位置固定。

本方案中,设置为:在转角螺丝刀工作时,所述输入轴及螺丝刀头各自均绕自身轴线旋转,即在具体运用时,仅需要向输入轴施加使得输入轴绕自身旋转的转矩,通过换向件的换向传动,使得转矩被传递至螺丝刀头上,以使得螺丝刀头绕自身轴线旋转,完成相应螺丝的拆、装。这样,操作人员在具体使用时,由于螺丝刀柄相当于为刚性支架,故只需要完成刀头与螺丝的配合并稳定螺丝刀柄在空间中的位置后向输入轴施加转矩即可,不存在需要再额外控制螺丝刀头相对于螺丝刀柄的朝向的问题,故采用本方案,从位置或状态控制上讲,其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该特点亦可使得刀头与螺帽的配合精度更高且在整个拆、装过程中配合精度更稳定,这样可达到保护螺帽和提高操作效率的目的。进一步的,由于螺丝刀完成螺丝拆、装不涉及到螺丝刀柄的转动,故采用本方案,在完成螺丝拆、装时对操作空间大小的依赖性更低。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输入轴及螺丝刀头在螺丝刀柄上的具体安装形式,设置为:所述输入轴及螺丝刀头均通过设置在螺丝刀柄上的孔道安装于螺丝刀柄上;

用于与输入轴配合的孔道的轴线与输入轴的轴线共线;

用于与螺丝刀头配合的孔道的轴线与螺丝刀头的轴线共线。采用本方案,即通过所述孔道约束对应输入轴及螺丝刀头在螺丝刀柄上的运动状态:通过孔道限定输入轴、螺丝刀头两者均均能在对应孔道内转动。

为优化本转角螺丝刀在使用时的受力,设置为:所述螺丝刀头的外形呈侧面设置有台阶面的阶梯轴状,且所述台阶面朝向螺丝刀头的后侧;

所述螺丝刀柄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台阶面的端面。本方案中,所述螺丝刀头的前侧即为用于夹持刀头的一侧或为刀头上设置有刃口的一侧,所述后侧即为所述前侧的对侧。由于螺丝刀在具体运用时,需要保持刀头上刃口与螺丝螺帽上槽体一定的正压力,采用本方案,旨在通过所述台阶面与端面相接触,通过端面支撑台阶面的方式,避免相应力影响换向件、输入轴以及相应配合精度等。

作为换向件其中一种易于实现的方式:所述换向件为一端与输入轴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螺丝刀头的输入端相连的软轴。采用本方案,可使得本转角螺丝刀设置成本尽可能低。

作为换向件其中一种易于实现的方式:所述换向件为输入端与输入轴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螺丝刀头的输入端相连的万向节。相较于软轴,采用万向节作为换向件可使得本转角螺丝刀结构紧凑且重量轻,本方案还具有装配方便的特点。

为使得输入轴与螺丝刀头两者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得更大,以达到进一步减小本转角螺丝刀工作对空间大小的要求,设置为:所述万向节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且万向节之间依次串联。具体运用时,相邻两万向节可通过中间轴形成串联关系。

作为换向件其中一种易于实现的方式:所述换向件为串联在螺丝刀头与输入轴之间的齿轮组。此方式结构简单,但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对齿轮组的尺寸及装配精度要求高。

作为一种方便向输入轴上施加转矩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输入轴上还连接有用于向输入轴施加转矩的滚轮,所述滚轮的轴线与输入轴的轴线共线。采用本方案,通过转动滚轮,即可将转矩施加在输入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丝刀柄包括第一柄段及第二柄段,所述第一柄段为其上设置有拐点的弯折杆状结构,拐点的一侧为第一杆段,拐点的另一侧为第二杆段;

螺丝刀头安装于第一杆段的自由端上;

输入轴安装在第二杆段上;

第二杆段上还设置有槽状空间,所述滚轮局部嵌入所述槽状空间内,滚轮的轴线方向沿着第二杆段的长度方向;

所述滚轮上设置有轴线与滚轮轴线共线的孔道,输入轴嵌入所述孔道中,滚轮与输入轴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销轴;

所述第一柄段的后端与第二柄段相连接,且第一柄段呈扁平杆状,第二柄段呈圆柱状;

滚轮的轴线与第二柄段的轴线平行,滚轮位于第二柄段的前端。本方案中,设置为螺丝刀柄为包括第一柄段及第二柄段的分体式设计,且第一柄段呈扁平杆状,第二柄段呈圆柱状,这样,第一柄段的结构设计旨在提高其嵌入狭小空间的能力,第二柄段的结构设计旨在方便握持本转角螺丝刀和提高握持的舒适性;所述第二销轴通过受剪在滚轮与输入轴之间传递转矩;完成装配后,相当于滚轮位于拐点后侧段落的中部且位于第二柄段的前端,这样,使用者可单手使用本转角螺丝刀:如利用大拇指拨动滚轮即可。针对换向件与螺丝刀头连接的方案,亦可采用设置销轴的方式,如换向件与螺丝刀头之间设置第一销轴;换向件与输入轴的输出端的连接方式亦可采用如设置第三销轴的方式。作为优选,为减小第一柄段的材料用量和减小本方案的体积,设置为所述槽状空间由第二杆段弯折形成。在采用在第一柄段上设置孔道装配输入轴时,设置为输入轴上用于穿设滚轮的轴段横跨槽状空间,且所述轴段两侧的输入轴段落上均具有孔道对输入轴的支撑点。

作为一种方便加工和装配的实现方式,设置为:所述第二柄段为空心杆,第二杆段的后端穿过所述空心杆,且第二杆段的自由端通过固定垫片和连接螺钉与第二柄段的后端形成螺钉连接关系。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所述螺丝刀头直接作为所述刀头或作为夹持所述刀头的夹具,所述换向件作为螺丝刀头与输入轴的中间连接件且用于实现换向传动,所述输入轴作为本转角螺丝刀在工作时螺丝刀头所需转矩的输入部件,即通过换向件传递给螺丝刀头,所述螺丝刀柄用于为所述螺丝刀头及输入轴提供安装位置,以实现螺丝刀头与输入轴的相对位置固定。

本方案中,设置为:在转角螺丝刀工作时,所述输入轴及螺丝刀头各自均绕自身轴线旋转,即在具体运用时,仅需要向输入轴施加使得输入轴绕自身旋转的转矩,通过换向件的换向传动,使得转矩被传递至螺丝刀头上,以使得螺丝刀头绕自身轴线旋转,完成相应螺丝的拆、装。这样,操作人员在具体使用时,由于螺丝刀柄相当于为刚性支架,故只需要完成刀头与螺丝的配合并稳定螺丝刀柄在空间中的位置后向输入轴施加转矩即可,不存在需要再额外控制螺丝刀头相对于螺丝刀柄的朝向的问题,故采用本方案,从位置或状态控制上讲,其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该特点亦可使得刀头与螺帽的配合精度更高且在整个拆、装过程中配合精度更稳定,这样可达到保护螺帽和提高操作效率的目的。进一步的,由于螺丝刀完成螺丝拆、装不涉及到螺丝刀柄的转动,故采用本方案,在完成螺丝拆、装时对操作空间大小的依赖性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转角螺丝刀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为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转角螺丝刀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转角螺丝刀一个具体实施例在一个具体运用场合的状态图,该状态图用于反映所述转角螺丝刀的前端穿过间隙,且完成对相应螺丝的拆、装不依赖于螺丝各径向方向的空间大小。

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螺丝刀头,2、第一销轴,3、换向件,4、中间轴,5、第一柄段,6、输入轴,7、滚轮,8、第二销轴,9、第二柄段,10、连接螺钉,11、固定垫片,w1、前阻挡面,w2、后阻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转角螺丝刀,包括螺丝刀柄及安装在螺丝刀柄上的螺丝刀头1,所述螺丝刀头1为夹持螺丝刀刀头端的夹具或为螺丝刀刀头端,还包括输入轴6及换向件3,所述输入轴6安装于螺丝刀柄上,且输入轴6的输出端通过换向件3与螺丝刀头1相连,所述换向件3作为输入轴6与螺丝刀头1之间的转矩传递件,且换向件3用于实现换向传动;

在转角螺丝刀工作时,所述输入轴6及螺丝刀头1各自均绕自身轴线旋转。

现有技术中,针对转角螺丝刀的结构设计,如申请号为201220227263.2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现有技术中虽然实现了转动换向传动,方便在狭窄空间中操作的螺丝刀,但在实际运用时,由于不仅需要为螺丝刀施加转矩,同时由于万向节作为螺丝刀刀柄端与刀头端的中间连接件,为防止螺帽与螺丝刀的配合失效或出现螺帽过度损伤的情况,故需要刻意控制螺丝刀头1上安装的螺丝刀与螺丝帽的配合情况,故现有转角螺丝刀在被使用时,对其的控制使得其的使用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同时现有技术中,转角螺丝刀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在使用时,其实际上需要以螺丝刀的刀头作为转动原点,整体旋转才能够完成螺丝的拆卸,故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所需操作空间大的问题。所述刀头端即为螺丝刀刀头端,亦被称为螺丝刀的刀头。

本方案中,所述螺丝刀头1直接作为所述刀头或作为夹持所述刀头的夹具,所述换向件3作为螺丝刀头1与输入轴6的中间连接件且用于实现换向传动,所述输入轴6作为本转角螺丝刀在工作时螺丝刀头1所需转矩的输入部件,即通过换向件3传递给螺丝刀头1,所述螺丝刀柄用于为所述螺丝刀头1及输入轴6提供安装位置,以实现螺丝刀头1与输入轴6的相对位置固定。

本方案中,设置为:在转角螺丝刀工作时,所述输入轴6及螺丝刀头1各自均绕自身轴线旋转,即在具体运用时,仅需要向输入轴6施加使得输入轴6绕自身旋转的转矩,通过换向件3的换向传动,使得转矩被传递至螺丝刀头1上,以使得螺丝刀头1绕自身轴线旋转,完成相应螺丝的拆、装。这样,操作人员在具体使用时,由于螺丝刀柄相当于为刚性支架,故只需要完成刀头与螺丝的配合并稳定螺丝刀柄在空间中的位置后向输入轴6施加转矩即可,不存在需要再额外控制螺丝刀头1相对于螺丝刀柄的朝向的问题,故采用本方案,从位置或状态控制上讲,其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该特点亦可使得刀头与螺帽的配合精度更高且在整个拆、装过程中配合精度更稳定,这样可达到保护螺帽和提高操作效率的目的。进一步的,由于螺丝刀完成螺丝拆、装不涉及到螺丝刀柄的转动,故采用本方案,在完成螺丝拆、装时对操作空间大小的依赖性更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输入轴6及螺丝刀头1在螺丝刀柄上的具体安装形式,设置为:所述输入轴6及螺丝刀头1均通过设置在螺丝刀柄上的孔道安装于螺丝刀柄上;

用于与输入轴6配合的孔道的轴线与输入轴6的轴线共线;

用于与螺丝刀头1配合的孔道的轴线与螺丝刀头1的轴线共线。采用本方案,即通过所述孔道约束对应输入轴6及螺丝刀头1在螺丝刀柄上的运动状态:通过孔道限定输入轴6、螺丝刀头1两者均均能在对应孔道内转动。

为优化本转角螺丝刀在使用时的受力,设置为:所述螺丝刀头1的外形呈侧面设置有台阶面的阶梯轴状,且所述台阶面朝向螺丝刀头1的后侧;

所述螺丝刀柄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台阶面的端面。本方案中,所述螺丝刀头1的前侧即为用于夹持刀头的一侧或为刀头上设置有刃口的一侧,所述后侧即为所述前侧的对侧。由于螺丝刀在具体运用时,需要保持刀头上刃口与螺丝螺帽上槽体一定的正压力,采用本方案,旨在通过所述台阶面与端面相接触,通过端面支撑台阶面的方式,避免相应力影响换向件3、输入轴6以及相应配合精度等。

作为换向件3其中一种易于实现的方式:所述换向件3为一端与输入轴6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螺丝刀头1的输入端相连的软轴。采用本方案,可使得本转角螺丝刀设置成本尽可能低。

作为换向件3其中一种易于实现的方式:所述换向件3为输入端与输入轴6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螺丝刀头1的输入端相连的万向节。相较于软轴,采用万向节作为换向件3可使得本转角螺丝刀结构紧凑且重量轻,本方案还具有装配方便的特点。

为使得输入轴6与螺丝刀头1两者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设置得更大,以达到进一步减小本转角螺丝刀工作对空间大小的要求,设置为:所述万向节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且万向节之间依次串联。具体运用时,相邻两万向节可通过中间轴4形成串联关系。

作为换向件3其中一种易于实现的方式:所述换向件3为串联在螺丝刀头1与输入轴6之间的齿轮组。此方式结构简单,但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对齿轮组的尺寸及装配精度要求高。

作为一种方便向输入轴6上施加转矩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输入轴6上还连接有用于向输入轴6施加转矩的滚轮7,所述滚轮7的轴线与输入轴6的轴线共线。采用本方案,通过转动滚轮7,即可将转矩施加在输入轴6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丝刀柄包括第一柄段5及第二柄段9,所述第一柄段5为其上设置有拐点的弯折杆状结构,拐点的一侧为第一杆段,拐点的另一侧为第二杆段;

螺丝刀头1安装于第一杆段的自由端上;

输入轴6安装在第二杆段上;

第二杆段上还设置有槽状空间,所述滚轮7局部嵌入所述槽状空间内,滚轮7的轴线方向沿着第二杆段的长度方向;

所述滚轮7上设置有轴线与滚轮7轴线共线的孔道,输入轴6嵌入所述孔道中,滚轮7与输入轴6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销轴8;

所述第一柄段5的后端与第二柄段9相连接,且第一柄段5呈扁平杆状,第二柄段9呈圆柱状;

滚轮7的轴线与第二柄段9的轴线平行,滚轮7位于第二柄段9的前端。本方案中,设置为螺丝刀柄为包括第一柄段5及第二柄段9的分体式设计,且第一柄段5呈扁平杆状,第二柄段9呈圆柱状,这样,第一柄段5的结构设计旨在提高其嵌入狭小空间的能力,第二柄段9的结构设计旨在方便握持本转角螺丝刀和提高握持的舒适性;所述第二销轴8通过受剪在滚轮7与输入轴6之间传递转矩;完成装配后,相当于滚轮7位于拐点后侧段落的中部且位于第二柄段9的前端,这样,使用者可单手使用本转角螺丝刀:如利用大拇指拨动滚轮7即可。针对换向件3与螺丝刀头1连接的方案,亦可采用设置销轴的方式,如换向件3与螺丝刀头1之间设置第一销轴2;换向件3与输入轴6的输出端的连接方式亦可采用如设置第三销轴的方式。作为优选,为减小第一柄段5的材料用量和减小本方案的体积,设置为所述槽状空间由第二杆段弯折形成。在采用在第一柄段5上设置孔道装配输入轴6时,设置为输入轴6上用于穿设滚轮7的轴段横跨槽状空间,且所述轴段两侧的输入轴6段落上均具有孔道对输入轴6的支撑点。

作为一种方便加工和装配的实现方式,设置为:所述第二柄段9为空心杆,第二杆段的后端穿过所述空心杆,且第二杆段的自由端通过固定垫片11和连接螺钉10与第二柄段9的后端形成螺钉连接关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