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门电吸锁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9661发布日期:2019-11-13 01:3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汽车尾门电吸锁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和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尾门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动开关门,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用车观念的更新,配备电动尾门可使消费者更加能体验到汽车的档次、舒适性和方便性。因此,汽车尾门由手动操作改为电动操作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公开号为cn10659315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的自吸锁扣,包括底板、锁扣环以及活动板,活动板的边沿处连接有拉索,该拉索与驱动机构连接,活动板与底板之间设有拉簧;当需要关闭汽车尾门时,汽车尾门上的锁栓与锁扣环相扣合,通过驱动机构拉动拉索,拉索带动活动板相对底板转动,进而带动锁扣环和汽车尾门朝车头的一侧运动,可实现汽车尾门的自动关闭;当需要打开汽车尾门时,驱动机构松开拉索,活动板在拉簧的作用下复位,进而带动锁扣环复位,汽车尾门上的锁栓与锁扣环解除锁定,可实现汽车尾门的自动开启。

上述汽车尾门自吸锁扣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拉索拉动活动板,拉索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变形、松弛,而无法将锁扣环拉到位,导致汽车尾门无法锁紧;2、采用拉簧带动活动板复位,拉簧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弹性力衰减,而使锁扣环无法完全回复至适于与汽车尾门上的锁栓相扣合的位置,也会导致汽车尾门无法锁紧。因此,上述汽车尾门自吸锁扣性能不稳定,长期使用后,存在无法将汽车尾门锁紧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和汽车,该汽车尾门电吸锁性能稳定,能够保证汽车尾门的有效锁紧。

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包括:

底板,设有第一直线槽和第一弧形槽;

活动板,层叠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活动板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一弧形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

锁钩,铰接于所述活动板;以及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可动连接件,所述可动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可动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可动连接件做伸缩运动,以带动所述活动板沿所述第一弧形槽转动的同时沿所述第一直线槽滑移。

上述汽车尾门电吸锁通过底板安装于车身本体上,汽车尾门上设有与该汽车尾门电吸锁配合的锁栓,当锁栓与锁钩扣合后,驱动装置驱动可动连接件朝向活动板伸出,可动连接件对活动板产生推力,活动板在第一弧形槽及第一直线槽的多重限位作用下,可相对底板沿第一直线槽滑移,进而使得活动板上的锁钩可带动汽车尾门运动,而可将汽车尾门关紧。当需要打开汽车尾门时,驱动装置驱动可动连接件反向收缩,可动连接件带动活动板复位,进而使活动板上的锁钩复位,锁栓与锁钩解锁后,便可将汽车尾门打开。本发明的汽车尾门电吸锁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可动连接件进行伸缩运动,便可实现活动板的转动和复位,由于可动连接件为刚性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形变、松弛,同时也避免了采用拉簧复位而存在弹性力衰减的情况,因此性能更为稳定,长时间使用后,依然能够保证汽车尾门的有效锁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动连接件与所述活动板的其中一者设有连接槽,另一者设有与所述连接槽滑动配合的连接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呈与所述第一直线槽平行延伸的条形槽,所述可动连接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直线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可动连接件的伸缩方向相平行的导向槽,所述可动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设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齿轮组,所述可动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组啮合传动的齿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收容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齿轮组的盒体,所述盒体上设有供所述可动连接件伸出的窗口,所述盒体固定于所述底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所述活动板通过铆接件连接,所述活动板上设有供所述铆接件穿置的避让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钩包括连接杆、第一折弯杆和第二折弯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活动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折弯杆和所述第二折弯杆分别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朝向所述活动板折弯,所述第一折弯杆与所述活动板铰接,所述第一折弯杆的端部贯穿所述活动板而形成所述第一滑块,所述底板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直线槽延伸方向相重合的第二直线槽,所述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折弯杆滑动配合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折弯杆的端部穿过所述活动板并与所述第二直线槽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杆和/或所述第二折弯杆上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周面设有与所述活动板卡接的环形槽。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尾门及如上所述的汽车尾门电吸锁,所述汽车尾门设有与所述汽车尾门电吸锁配合的锁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尾门电吸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汽车尾门电吸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汽车尾门电吸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汽车尾门打开时,汽车尾门电吸锁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汽车尾门闭合时,汽车尾门电吸锁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汽车尾门电吸锁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汽车尾门电吸锁的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10、底板,11、第一直线槽,12、第一弧形槽,13、导向槽,14、第二直线槽,20、活动板,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连接柱,24、避让孔,25、第二弧形槽,30、锁钩,31、连接杆,32、第一折弯杆,33、第二折弯杆,34、轴套,341、环形槽,40、驱动装置,50、可动连接件,51、连接槽,52、导向柱,60、铆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包括底板10、活动板20、锁钩30和驱动组件。底板10设有第一直线槽11和第一弧形槽12;活动板20层叠于底板10上,活动板20的底面设有与第一直线槽11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21,以及与第一弧形槽12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22;锁钩30铰接于活动板20;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40和可动连接件50,可动连接件50的一端与驱动装置40连接,可动连接件50的另一端与活动板20传动连接,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可动连接件50做伸缩运动,以带动活动板20沿第一弧形槽12转动的同时沿第一直线槽11滑移。

具体地,底板10可起到对各零部件的支撑作用,同时底板10还可用于将电吸锁整体固定于车身本体上。底板10与活动板20均可采用钣金件制成,且可通过调整底板10及活动板20的厚度来调整电吸锁的整体强度,更容易满足国标强度需求。活动板20上设置有供锁钩30铰接的铰接孔,锁钩30用于与汽车尾门的锁栓配合,锁钩3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保证在活动板20的带动下锁钩30可产生沿车身本体前后方向的直线位移即可。例如,可将锁钩30设置成柱状,锁钩30铰接于活动板20上,锁钩30的端部穿过活动板20而形成第一滑块21,如此,便可保证活动板20运动的同时,锁钩30可沿第一直线槽11滑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锁钩30的端部也可不穿过活动板20,只需在活动板20的底面对应锁钩30的部位设置第一滑块21即可。可动连接件50采用具有较高刚度的材质制成,不易产生形变,例如可采用铁材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制成。当底板10安装于车身本体后,第一直线槽11的延伸方向与车身本体的前后方向一致,(此处的“前方”指的是靠近车头的一侧,“后方”指的是靠近车尾的一侧),活动板20沿第一直线槽11滑移的同时,可带动锁钩30相对底板10产生直线位移,汽车尾门上的锁栓与锁钩30扣合后,锁钩30带动锁栓朝车身本体的前侧移动便可将汽车尾门锁紧。

上述汽车尾门电吸锁通过底板10安装于车身本体上,汽车尾门上设有与该汽车尾门电吸锁配合的锁栓,当锁栓与锁钩30扣合后,驱动装置40驱动可动连接件50朝向活动板20伸出,可动连接件50对活动板20产生推力,活动板20在第一弧形槽12及第一直线槽11的多重限位作用下,可相对底板10沿第一直线槽11滑移,进而使得活动板20上的锁钩30可带动汽车尾门运动,而可将汽车尾门关紧。当需要打开汽车尾门时,驱动装置40驱动可动连接件50反向收缩,可动连接件50带动活动板20复位,进而使活动板20上的锁钩30复位,锁栓与锁钩30解锁后,便可将汽车尾门打开。本发明的汽车尾门电吸锁通过驱动装置40驱动可动连接件50进行伸缩运动,便可实现活动板20的转动和复位,由于可动连接件50为刚性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形变、松弛,同时也避免了采用拉簧复位而存在弹性力衰减的情况,因此性能更为稳定,长时间使用后,依然能够保证汽车尾门的有效锁紧。

此外,背景技术中的汽车尾门自吸锁扣采用拉索驱动活动板,当汽车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需要设置锁定机构对拉索进行锁定以保持拉力,否则拉索会回弹,而导致汽车尾门无法锁紧。本发明的汽车尾门电吸锁采用可动连接件50驱动活动板20,可动连接件50为刚性结构,无需配置额外的锁定机构对可动连接件50进行锁定,结构更为简单,稳定性更高。

其中,可动连接件50与活动板20的传动连接形式有多种。例如,可动连接件50与活动板20的其中一者设有连接槽51,另一者设有与连接槽51滑动配合的连接柱23,当可动连接件50做伸缩运动时,通过连接柱23与连接槽51的滑动配合,而可带动活动板20运动。又例如,可动连接件50与活动板20之间还可通过连杆机构传动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动连接件50上设有连接槽51,活动板20的顶面设有与连接槽51滑动配合的连接柱23,连接槽51呈与第一直线槽11平行延伸的条形槽,可动连接件50的伸缩方向与第一直线槽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当底板10安装于车身本体后,第一直线槽11沿车身本体的前后方向延伸,驱动装置40及可动连接件50位于第一直线槽11的侧部。如图4所示,在开门状态下,可动连接件50处于收缩位置,连接柱23位于连接槽51的前端,活动板20的第一滑块21位于第一直线槽11的后端;如图5所示,在汽车尾门锁紧过程中,驱动装置40驱动可动连接件50朝向活动板20伸出,连接柱23滑动至连接槽51的后端,活动板20产生沿第一弧形槽12运动的弧形位移,以及沿第一直线槽11运动的直线位移,从而使锁钩30相对底板10朝前侧滑移。将驱动装置40及可动连接件50设于第一直线槽11的侧部,在保证锁钩30相对底板10具有足够运动行程的同时,可有效节省车身前后方向的安装空间,从而可很好地适用于前后方向安装空间较小的车型。此外,通过驱动装置40与可动连接件50的配合将活动板20的旋转位移转换成锁钩30的直线位移,可以减小汽车尾门关闭时瞬间的力量,实现缓慢关门。

请参照图3,进一步地,底板10上设有与可动连接件50的伸缩方向相平行的导向槽13,可动连接件50上设有与导向槽13滑动配合的导向柱52。通过导向柱52与导向槽13的配合,对可动连接件50的伸缩运动进行导向,使得可动连接件50的伸缩运动更为平稳,以保证活动板20的运动更为顺畅。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40包括驱动电机及设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齿轮组,可动连接件50上设有与齿轮组啮合传动的齿牙。通过驱动电机与齿轮组的配合实现可动连接件50的直线伸缩运动,结构简单,传动可靠。此外,可动连接件50为刚性结构,在汽车行驶发生颠簸时,不会产生形变,从而不会对齿轮组件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可有效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驱动装置40还包括用于收容驱动电机和齿轮组的盒体,盒体上设有供可动连接件50伸出的窗口,盒体固定于底板10。通过盒体一方面可方便地将驱动电机与底板10连接,另一方面还可对驱动电机和齿轮组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盒体与底板10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铆接等方式装配于一体。

请参照图1、图3及图7,在一实施例中,底板10与活动板20通过铆接件60连接,活动板20上设有供铆接件60穿置的避让孔24。具体地,铆接件60可为铆钉,底板10上设有与铆接件60连接的连接孔,装配时,将活动板20层叠于底板10上,再将铆接件60穿置于避让孔24和连接孔中,便可将活动板20与底板10连接于一体,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避让孔24的具体形状可根据活动板20的运动轨迹进行设置,只要保证活动板20运动过程中不会与铆接件60产生干涉即可。铆接件60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以提升装配稳定性,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铆接件60有两个。可选地,铆接件60的中部设有可供紧固件(如螺钉或螺栓)穿置的贯穿孔,通过紧固件可方便地将该汽车尾门电吸锁整体安装至车身本体上。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锁钩30包括连接杆31、第一折弯杆32和第二折弯杆33,连接杆31与活动板20相对设置,第一折弯杆32和第二折弯杆33分别自连接杆31的两端朝向活动板20折弯,第一折弯杆32与活动板20铰接,第一折弯杆32的端部贯穿活动板20而形成第一滑块21,底板10还设有与第一直线槽11延伸方向相重合的第二直线槽14,活动板20上设有与第二折弯杆33滑动配合的第二弧形槽25,第二折弯杆33的端部穿过活动板20并与第二直线槽14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锁钩30呈u型设置而具有两个端部,通过第一直线槽11与第二直线槽14分别对第一折弯杆32和第二折弯杆33的端部进行限位,以保证在活动板20转动的过程中,锁钩30整体可保持直线运动。活动板20上的第二弧形槽25可对第二折弯杆33起到避让作用,以保证活动板20转动过程中不会与锁钩30产生干涉。具体地,在开门状态下,如图4所示,第一折弯杆32的端部位于第一直线槽11的后端,第二折弯杆33的端部位于第二直线槽14的后端,此时,第二折弯杆33位于第二弧形槽25的一端;当汽车尾门上的锁栓与锁钩30扣合后,驱动组件驱动活动板20运动,进而可使第一折弯杆32及第二折弯杆33分别沿第一直线槽11及第二直线槽14滑动至前端,锁钩30带动汽车尾门朝前侧(靠近车头的一侧)运动,而可将汽车尾门锁紧,此时,第二折弯杆33位于第二弧形槽25的另一端。此外,在开门状态和关门状态下,第二弧形槽25的弧心与锁钩30的受力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而可实现自锁功能。

进一步地,第一折弯杆32和/或第二折弯杆33上设有轴套34,轴套34的周面设有与活动板20卡接的环形槽341。通过轴套34上的环形槽341与活动板20卡接,而可对锁钩30在垂直于活动板20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位,以保证锁钩30与活动板20的装配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直线槽11和/或第二直线槽14延伸至底板10的边缘形成缺口。例如,如图6所示,第一直线槽11呈前端开口的缺口槽,第二直线槽14呈封闭槽,如此,在不增加活动板20尺寸的情况下,可使得锁钩30具有较大的运动行程。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汽车尾门及汽车尾门电吸锁,所述汽车尾门设有与所述汽车尾门电吸锁配合的锁栓。其中,该汽车尾门电吸锁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技术方案,因而至少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