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固接用出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6834发布日期:2020-02-14 22:40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模板固接用出钉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钉器,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固接用出钉器。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木质建筑模板,是一种人造板。用涂胶后的单板按木纹方向纵横交错配成的板坯,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条件下压制而成,层数一般为奇数,少数也有偶数,纵横方向的物理、机械性质差异较小,常用的有三合板、五合板等。

目前在楼面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木质建筑模板在楼面上拼接,并且使用铁钉对两块模板进行固接,现在一般是操作者使用塑料桶装满铁钉,然后一只手拿出铁钉,并使铁钉的尖头朝下,然后操作者使用榔头敲打铁钉上部,将铁钉钉入模板内。

操作者移动塑料桶时易将塑料桶碰倒,从而倒出塑料桶内的铁钉,钉入铁钉的时候,使用榔头易砸到操作者的手,而且需要一只手不停的从塑料桶内拿出铁钉,如此操作比较繁琐,而且,通过手持铁钉,在将铁钉钉入模板时易将铁钉砸弯,砸弯后需要将铁钉拔出,重新钉入直的铁钉,如此便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无需使用塑料桶装铁钉,避免了铁钉倒出,需要手持铁钉,避免了榔头砸到操作者的手,并且将铁钉钉入模板时,提高工作效率,不会将铁钉砸弯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需要使用塑料桶装铁钉,需要一只手不停的从塑料桶内拿出铁钉,操作比较繁琐,通过手持铁钉,在将铁钉钉入模板时易将铁钉砸弯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使用塑料桶装铁钉,避免了铁钉倒出,需要手持铁钉,避免了榔头砸到操作者的手,并且将铁钉钉入模板时,不会将铁钉砸弯的建筑模板固接用出钉器。

一种建筑模板固接用出钉器,包括有空心把手和壳体,空心把手右侧安装有壳体,壳体与空心把手连通,还包括有活动杆、第一弹簧、推料板和驱动装置,壳体内上部前后两侧均水平开有横槽,其中所述横槽用于卡紧铁钉,空心把手内滑动式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左部与空心把手内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活动杆右端安装有推料板,推料板位于壳体内,其中所述推料板用于推动铁钉,壳体右方设有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铁钉钉入模板。

进一步说明,驱动装置包括有盖子、推料杆、第二弹簧、套筒、活动块、第三弹簧、滚轴、一字槽板、第四弹簧、卡板、滑块、第五弹簧、第六弹簧、卡杆和n型架,壳体右侧下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盖子,盖子底部开有出料口,盖子上部滑动式设有推料杆,推料杆与盖子外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盖子内开有u型孔,盖子内右侧面上部滑动式设有套筒,套筒内滑动式设有活动块,活动块右端与套筒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u型孔内右方前后两侧均设有滚轴,套筒右端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两个一字槽板,滚轴位于一字槽板内,一字槽板右侧面与u型孔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前方一字槽板的前端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卡板,后方一字槽板的后端也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卡板,壳体右侧上部前后两部均开有开孔,前方开孔的后侧面开有滑槽,后方开孔的前侧面也开有滑槽,前后两个滑槽内均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前方滑块的前侧面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六弹簧,前方的第六弹簧末端连接有卡杆,后方滑块的后侧面也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六弹簧,后方的第六弹簧末端也连接有卡杆,卡杆与卡板配合,卡杆上部安装有n型架,n型架穿过壳体上部,推料杆右侧均匀间隔开有卡槽,卡槽与活动块配合,壳体右方上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通孔。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有滑杆、弧形板、第七弹簧、凸起和活动板,空心把手内顶部右方开有开槽,空心把手外顶部右方滑动式设有滑杆,滑杆底端安装有弧形板,弧形板位于空心把手内,弧形板外顶部与空心把手内顶部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七弹簧,弧形板内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凸起,活动杆上部均匀间隔的开有凹槽,凹槽与凸起配合,滑杆顶端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位于空心把手外。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连杆和橡胶板,后方卡杆的后侧面连接有连杆,连杆穿过后方的通孔,连杆的后端安装有橡胶板,前方卡杆的前侧面也连接有连杆,连杆穿过前方的通孔,连杆的前端安装有橡胶板。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水平杆、异形杆和导向轮,n型架上部左侧安装有水平杆,水平杆左部开有斜槽,活动板顶部右方安装有异形杆,异形杆右部底端安装有导向轮,导向轮与斜槽接触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横槽可卡住多个铁钉,如此无需操作者携带大量的铁钉,可避免铁钉掉落,通过第一弹簧与推料板的配合便可使铁钉推入盖子内,再使用榔头敲打推料杆便可将铁钉钉入模板,如此可快速,方便的在模板上钉入铁钉,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空心把手,2、壳体,3、横槽,4、活动杆,5、第一弹簧,6、推料板,7、驱动装置,71、盖子,72、出料口,73、推料杆,74、第二弹簧,75、u型孔,76、套筒,77、活动块,78、第三弹簧,79、滚轴,710、一字槽板,711、第四弹簧,712、卡板,713、开孔,714、滑槽,715、滑块,716、第五弹簧,717、第六弹簧,718、卡杆,719、n型架,7110、卡槽,7111、通孔,8、卡紧机构,81、开槽,82、滑杆,83、弧形板,84、第七弹簧,85、凸起,86、凹槽,87、活动板,9、连杆,10、橡胶板,11、水平杆,12、斜槽,13、异形杆,14、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实施例1

一种建筑模板固接用出钉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空心把手1、壳体2、活动杆4、第一弹簧5、推料板6和驱动装置7,空心把手1右侧安装有壳体2,壳体2与空心把手1连通,壳体2内上部前后两侧均水平开有横槽3,其中所述横槽3用于卡紧铁钉,空心把手1内滑动式设有活动杆4,活动杆4左部与空心把手1内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活动杆4右端安装有推料板6,推料板6位于壳体2内,其中所述推料板6用于推动铁钉,壳体2右方设有驱动装置7,其中所述驱动装置7用于驱动铁钉钉入模板。

驱动装置7包括有盖子71、推料杆73、第二弹簧74、套筒76、活动块77、第三弹簧78、滚轴79、一字槽板710、第四弹簧711、卡板712、滑块715、第五弹簧716、第六弹簧717、卡杆718和n型架719,壳体2右侧下部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盖子71,盖子71底部开有出料口72,盖子71上部滑动式设有推料杆73,推料杆73与盖子71外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4,盖子71内开有u型孔75,盖子71内右侧面上部滑动式设有套筒76,套筒76内滑动式设有活动块77,活动块77右端与套筒76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8,u型孔75内右方前后两侧均设有滚轴79,套筒76右端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两个一字槽板710,滚轴79位于一字槽板710内,一字槽板710右侧面与u型孔75内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711,前方一字槽板710的前端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卡板712,后方一字槽板710的后端也通过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卡板712,壳体2右侧上部前后两部均开有开孔713,前方开孔713的后侧面开有滑槽714,后方开孔713的前侧面也开有滑槽714,前后两个滑槽714内均滑动式设有滑块715,滑块715与滑槽714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716,前方滑块715的前侧面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六弹簧717,前方的第六弹簧717末端连接有卡杆718,后方滑块715的后侧面也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六弹簧717,后方的第六弹簧717末端也连接有卡杆718,卡杆718与卡板712配合,卡杆718上部安装有n型架719,n型架719穿过壳体2上部,推料杆73右侧均匀间隔开有卡槽7110,卡槽7110与活动块77配合,壳体2右方上部前后两侧均开有通孔7111。

本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使用本装置时,操作者先打开盖子71,操作者再将铁钉放入壳体2内,铁钉的上部位于横槽3内,铁钉便可将推料板6往左推动,推料板6便可带动活动杆4往左移动,第一弹簧5随之压缩,壳体2内放满铁钉后,操作者再盖上盖子71,通过卡板712和卡杆718,卡板712可与卡杆718接触,在第六弹簧717的作用下,便可使卡杆718卡入卡板712内,如此便可使盖子71卡在壳体2上,在第一弹簧5的作用下,壳体2内的铁钉可被推入盖子71内,通过推料杆73可挡住铁钉,操作者握住空心把手1,使本装置下部紧贴模板,操作者再使用榔头敲打推料杆73,推料杆73便可推动铁钉往下钉入模板内,第二弹簧74随之压缩,在第三弹簧78与活动块77的作用下,通过活动块77与卡槽7110的配合可卡住推料杆73,即使推料杆73一次性不能将铁钉敲击到位,推料杆73也不会继续往上移动,如此便可使本装置使用更加的方便,当铁钉完全敲入模板内后,操作者将本装置拿起,再将n型架719往左拨动,n型架719即可带动卡杆718往左移动,卡杆718即可带动卡板712往左移动,滑块715即可在滑槽714内往左移动,第五弹簧716随之压缩,卡板712可拉动一字槽板710摆动,第四弹簧711随之拉伸,一字槽板710即可带动套筒76往右移动,套筒76即可带动活动块77往右移动,如此便可使得活动块77与卡槽7110脱离,在第二弹簧74的作用下,即可使得推料杆73往上复位,操作者松开n型架719后,在第四弹簧711的作用下,即可使得一字槽板710复位,从而可带动套筒76与活动块77复位,在第五弹簧716的作用下,卡杆718也可复位,从而可方便卡板712下一次卡入,如此可方便本装置的下一次使用,当推料杆73复位后下一枚铁钉即可推入盖子71内,如此操作者便可再次将铁钉钉入模板内,当需要打开盖子71时,操作者将手指伸入通孔7111内,并按动卡杆718往内移动,第六弹簧717随之压缩,如此便可使卡杆718松开对卡板712的固定,如此操作者便可打开盖子71,操作者松开对卡杆718的压制后,在第六弹簧717的作用下,便可使得卡杆718复位,如此便可方便盖子71下一次盖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有卡紧机构8,卡紧机构8包括有滑杆82、弧形板83、第七弹簧84、凸起85和活动板87,空心把手1内顶部右方开有开槽81,空心把手1外顶部右方滑动式设有滑杆82,滑杆82底端安装有弧形板83,弧形板83位于空心把手1内,弧形板83外顶部与空心把手1内顶部之间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七弹簧84,弧形板83内顶部均匀间隔设有凸起85,活动杆4上部均匀间隔的开有凹槽86,凹槽86与凸起85配合,滑杆82顶端安装有活动板87,活动板87位于空心把手1外。

本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在往壳体2内装入铁钉时,铁钉可推动推料板6与活动杆4往左移动,当活动杆4往左移动后操作者可通过拇指按住活动板87,活动板87即可带动滑杆82往下移动,滑杆82即可带动弧形板83往下移动,第七弹簧84随之拉伸,弧形板83上的凸起85便可与活动杆4上的凹槽86配合,从而可卡住活动板87,如此便能固定住推料板6,使得推料板6不会推动铁钉,进而可方便操作者往壳体2内装入铁钉,当铁钉装满后,操作者将盖子71盖上,再松开活动板87,在第七弹簧84的作用下,即可使得弧形板83往上移动,弧形板83上的凸起85便可与活动杆4上的凹槽86分离,如此便可使得推料板6往右推动铁钉。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4所示,还包括有连杆9和橡胶板10,后方卡杆718的后侧面连接有连杆9,连杆9穿过后方的通孔7111,连杆9的后端安装有橡胶板10,前方卡杆718的前侧面也连接有连杆9,连杆9穿过前方的通孔7111,连杆9的前端安装有橡胶板10。

还包括有水平杆11、异形杆13和导向轮14,n型架719上部左侧安装有水平杆11,水平杆11左部开有斜槽12,活动板87顶部右方安装有异形杆13,异形杆13右部底端安装有导向轮14,导向轮14与斜槽12接触配合。

本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当需要打开盖子71时,操作者可往内推动橡胶板10,橡胶板10即可通过连杆9带动卡杆718往内移动,通过橡胶板10可避免操作者的手指伸入通孔7111,可方便本发明的使用。

当活动板87往下移动时可带动异形杆13往下移动,异形杆13可带动导向轮14往下移动,在斜槽12与导向轮14的作用下,即可带动水平杆11往左移动,水平杆11即可带动n型架719往左移动,如此便可使得推料杆73往上移动的同时可使推料板6不会推动铁钉,如此可使推料杆73往上移动时更加的顺畅。

应当理解,以上的描述仅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变型形式将包含在本文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