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7017发布日期:2019-08-16 21:39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工具。



背景技术:

气动工具主要是利用压缩空气带动气动马达而对外输出动能工作的一种工具。风炮是气动工具的一种,因为它工作的时候噪音比较大如炮声,故而得名,也称作气动扳手。气动板手也称为是棘轮板手及电动工具总合体,主要是一种以最小的消耗提供高扭矩输出的工具。它通过持续的动力源让一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加速旋转,然后瞬间撞向出力轴,从而可以获得比较大的力矩输出。它的动力来源是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当压缩空气进入风炮气缸之后带动里面的叶轮转动而产生旋转动力。风镐也是气动工具的一种,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利用冲击作用破碎坚硬物体的手持施工机具,因此要求结构紧凑,携用轻便。风镐由配气机构、冲击机构和镐钎等组成。冲击机构是一个厚壁气缸,内有一冲击锤可沿气缸内壁作往复运动。镐钎的尾部插入气缸的前端,气缸后端装有配气阀箱。

当前一些气动工具存有以下几点弊端:1、质量重(特别是一寸风炮);2、寿命短,传统的偏心气缸用的是粉末冶金材料,其强度和耐磨性较差;3、噪音大,传统的气动扳手,其高压气体直接排出机体,产生的爆鸣声较大;4、扭力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壳体内设置有偏心腔、工作气缸采用无缝钢管制成、整体的强度和耐磨性好、工作噪声低的气动工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工具,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冲击组、转子轴、工作气缸和换向调节阀,所述工作气缸套装在所述转子轴上;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冲击组偏心的偏心腔,所述转子轴两端安装有偏心的偏心前端盖和偏心后端盖,所述工作气缸、所述偏心前端盖和所述偏心后端盖分别定位安装在所述偏心腔内;所述工作气缸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正向进气槽和反向进气槽,所述工作气缸顶部横向均布有多个过气孔,所述偏心腔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正向工作时,外部的高压气体依次经所述壳体的进气口、所述正向进气槽、所述过气孔和所述排气通道,从所述壳体的出气口排出。外部的高压气体需要绕经所述工作气缸外侧的排气通道才能从所述出气口排出,通过多个所述过气孔的降音缓冲,没有了爆鸣声的直接排出,明显降低了噪音污染,符合当前环保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正向进气槽对应的正向进气孔以及与所述反向进气槽对应的反向进气孔;正向工作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正向进气孔连通;反向工作时,转动所述换向调节阀,使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反向进气孔连通,外部的高压气体依次经所述壳体的进气口、所述反向进气槽、所述过气孔和所述排气通道,从所述壳体的出气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放置所述冲击组的安装腔,所述偏心腔与所述安装腔偏心设置;所述冲击组通过花键配合与所述转子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轴上环形等间距分布有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腔上设置有定向槽,所述工作气缸顶部设置有定向凸缘,所述定向凸缘置于所述定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前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定向槽配合的端盖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壳体与所述转子轴之间安装有前端轴承,所述转子轴与偏心后端盖之间安装有后端轴承;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冲击组之间安装有缓冲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气缸为无缝钢管,传统的气缸是偏心设置的,因此只能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成,而工作时转子轴上的叶片会与气缸进行接触摩擦,因此粉末冶金制成的气缸的强度和耐磨性较差,本实施例中的工作气缸是不偏心的,通过偏心前端盖和偏心后端盖安装在壳体的偏心腔内,因此工作气缸的腔体无需设置成偏心状,可以由不锈钢无缝钢管制成,在同等强度下可以明显减少体积,减少整体的重量,这部分减少的体积可以增加在转子轴的直径上,这样就可以有更大体积的转子,就有了更大的动力去驱动冲击组,可以输出更大的扭力。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的工作气缸通过偏心前端盖和偏心后端盖安装在壳体的偏心腔内,工作气缸的强度和耐磨性好;工作时高压气体需要经过过气孔和排气通道再从壳体的出气口排出,能够有效降低噪音,明显降低了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壳体剖切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工作气缸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壳体偏心腔一侧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略去后端盖和偏心后端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壳体、2为冲击组、3为转子轴、4为工作气缸、5为换向调节阀、6为偏心腔、7为偏心前端盖、8为偏心后端盖、9为正向进气槽、10为反向进气槽、11为过气孔、12为排气通道、13为进气口、14为出气口、15为正向进气孔、16为反向进气孔、17为安装腔、18为叶片、19为定向槽、20为定向凸缘、21为端盖凸缘、22为前端盖、23为后端盖、24为前端轴承、25为后端轴承、26为缓冲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工具,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冲击组2、转子轴3、工作气缸4和换向调节阀5,工作气缸4套装在转子轴3上;参阅图6和图7,壳体1一端设置有与冲击组2偏心的偏心腔6,转子轴3两端安装有偏心的偏心前端盖7和偏心后端盖8,工作气缸4、偏心前端盖7和偏心后端盖8分别定位安装在偏心腔6内;工作气缸4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正向进气槽9和反向进气槽10,工作气缸4顶部横向均布有多个过气孔11,偏心腔6两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排气通道12;正向工作时,外部的高压气体依次经壳体1的进气口13、正向进气槽9、过气孔11和排气通道12,从壳体1的出气口14排出。外部的高压气体需要绕经工作气缸4外侧的排气通道12才能从出气口14排出,通过多个过气孔11的降音缓冲,没有了爆鸣声的直接排出,明显降低了噪音污染,符合当前环保趋势。

参阅图2和图6,壳体1上设置有与正向进气槽9对应的正向进气孔15以及与反向进气槽10对应的反向进气孔16;正向工作时,进气口13与正向进气孔15连通;反向工作时,转动换向调节阀5,使进气口13与反向进气孔16连通,外部的高压气体依次经壳体1的进气口13、反向进气槽10、过气孔11和排气通道12,从壳体1的出气口14排出。

参阅图4,壳体1上设置有放置冲击组2的安装腔17,偏心腔6与安装腔17偏心设置;冲击组2通过花键配合与转子轴3连接。

参阅图1和图2,转子轴3上环形等间距分布有叶片18,叶片在工作气缸内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气动工具的工作原理相同。

参阅图3、图4和图5,偏心腔6上设置有定向槽19,工作气缸4顶部设置有定向凸缘20,定向凸缘20置于定向槽19内。

参阅图1,偏心前端盖7上设置有与定向槽19配合的端盖凸缘21。

参阅图1和图2,壳体1上安装有前端盖22和后端盖23,壳体1与转子轴3之间安装有前端轴承24,转子轴3与偏心后端盖8之间安装有后端轴承25;前端盖22与冲击组2之间安装有缓冲垫圈26。

其中,工作气缸4为无缝钢管。传统的气缸是偏心设置的,因此只能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成,而工作时转子轴上的叶片会与气缸进行接触摩擦,因此粉末冶金制成的气缸的强度和耐磨性较差,本实施例中的工作气缸是不偏心的,通过偏心前端盖和偏心后端盖安装在壳体的偏心腔内,因此工作气缸的腔体无需设置成偏心状,可以由不锈钢无缝钢管制成,在同等强度下可以明显减少体积,减少整体的重量,这部分减少的体积可以增加在转子轴的直径上,这样就可以有更大体积的转子,就有了更大的动力去驱动冲击组,可以输出更大的扭力。

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的工作气缸通过偏心前端盖和偏心后端盖安装在壳体的偏心腔内,工作气缸的强度和耐磨性好;工作时高压气体需要经过过气孔和排气通道再从壳体的出气口排出,能够有效降低噪音,明显降低了噪音污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