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动的箱柜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2162发布日期:2019-12-31 16:1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抗震动的箱柜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动的箱柜锁。



背景技术:

箱柜锁体作为固定在门上的锁定结构,主要用于保险柜、保管箱锁定的锁体,相对普通锁体来讲,它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整个体积小,电机开门,自动锁门,防盗可靠。

现有箱柜智能锁中,由于驱动装置的功率有限,锁钩和锁栓的咬合度通常较小;因为当锁锁钩和锁栓咬合的深度太大时,需要大功率才能驱动锁栓和锁钩分离;采用常规的电机驱动时则需要电机的力足够大;若直接采用大功率的驱动装置,不仅功耗大,且锁的成本也随之提高;当锁钩和锁栓的咬合度通常较小时,在受到外界的冲击或者震动后锁钩和锁栓之间又太容易分离,即受到外界冲击后,锁容易自动打开,这就大大降低了防盗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动的箱柜锁,锁钩与锁栓之间咬合尺度大,收到外界冲击后,锁钩与锁栓之间不会轻易分离;且驱动功率小,有效抗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动的箱柜锁,包括相互卡合形成容置腔的上壳和下壳、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锁栓、锁钩和钛金属丝;所述锁栓中端通过第一扭簧与所述下壳连接,前端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高度低于与所述锁栓前端的高度,与所述锁栓前端形成台阶形结构;所述锁钩中端通过第二扭簧与所述下壳连接,前端设有外伸部;所述钛金属丝一端与所述锁钩后端连接,另一端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外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相互抵持后,实现锁止;所述钛金属丝受热后收缩,拉动所述锁钩绕所述第二扭簧旋转,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外伸部分离,实现解锁;

锁止时,所述第一延伸部顶面与外伸部底面相互贴合,且锁栓前端靠近第一延伸部的侧壁与外伸部的侧壁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锁栓端与所述锁钩侧壁贴合;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为4-4.5mm。

其中,所述锁栓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壳设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扭簧套设在第一定位杆上,所述第一定位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使得所述锁栓套设在所述第一扭簧上;所述锁钩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下壳设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扭簧套设在第二定位杆上,所述第二定位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使得所述锁钩套设在所述第二扭簧上;所述第一扭簧产生使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外伸部的扭矩;所述第二扭簧的产生使得外伸部靠近第一延伸部的扭矩。

其中,所述下壳还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锁钩后端相互抵持,限制所述锁钩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向靠近锁栓的方向运动。

其中,所述锁钩后端与所述限位柱相互抵持时,所述第一定位柱到第一延伸部的距离和第一定位柱到外伸部的距离相等。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上壳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位置对应的连接孔。

其中,下壳设有锁孔,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锁孔两侧,且所述第一定位杆到所述延伸部前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到所述锁孔的远离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侧壁的距离。

其中,所述锁钩后端在沿锁钩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调节孔,不同所述调节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距离不相等;所述钛金属丝的固定于所述调节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震动的箱柜锁,包括锁栓、锁钩和钛金属丝;锁栓中端通过第一扭簧与下壳连接,前端设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高度低于与锁栓前端的高度,与锁栓前端形成台阶形结构;锁钩中端通过第二扭簧与下壳连接,前端设有外伸部;钛金属丝一端与锁钩后端连接,另一端与加热装置连接;外伸部与第一延伸部相互抵持后,实现锁止;锁止时,第一延伸部顶面与外伸部底面相互贴合,且锁栓前端靠近第一延伸部的侧壁与外伸部的侧壁相互贴合,第一延伸部远离锁栓端与所述锁钩侧壁贴合;第一延伸部的长度为4-4.5mm;第一延伸部与外伸部恰好完全抵持在一起,两者紧紧咬合,即咬合长度为第一延伸部的长度;锁体受到震动后不被震开,稳定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钩和锁栓抵持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钩和锁栓抵持部分详细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上壳;2、下壳;3、锁钩;4、锁栓;5、钛金属丝;6、加热装置;11、锁孔;7、第一定位杆;8、第二定位杆;9、限位柱;31、外伸部;41、第一延伸部;42、第一扭簧;32、第二扭簧;33、调节孔;311、外伸部侧壁;312、外伸部底面;313、锁钩侧壁;411、第一延伸部顶面;412、第一延伸部侧壁;413、第一延伸部远离锁栓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一种抗震动的箱柜锁,包括相互卡合形成容置腔的上壳1和下壳2、容置于容置腔内的锁栓4、锁钩3和钛金属丝5;锁栓4中端通过第一扭簧42与下壳2连接,前端设有第一延伸部41;第一延伸部41的高度低于与锁栓4前端的高度,与锁栓4前端形成台阶形结构;锁钩3中端通过第二扭簧32与下壳2连接,前端设有外伸部31;钛金属丝5一端与锁钩3后端连接,另一端与加热装置6连接;外伸部31与第一延伸部41相互抵持后,实现锁止;钛金属丝5受热后收缩,拉动锁钩3绕第二扭簧32旋转,第一延伸部41与外伸部31分离,实现解锁;锁止时,第一延伸部41顶面411与外伸部31底面312相互贴合,且锁栓4前端靠近第一延伸部41侧壁412与外伸部31侧壁311相互贴合,第一延伸部41远离锁栓4端413与锁钩3侧壁313贴合;第一延伸部41的长度为4-4.5mm。

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时;第一延伸部41和外伸部31的接触面为平面;且第一延伸部41的长度为4-4.5mm;在现有的锁中,由于驱动组件功率的限制,为了正常驱动,锁栓4和锁钩3之间的相互抵触的部分一般只有2-3mm;这样在受到外界的震动冲击后,锁栓4和锁钩3之间产生小位移,即会使得锁栓4和锁钩3之间分离,锁的抗震性能差;本箱柜锁中利用加热钛金属丝5的方式,使得钛金属丝5收缩拉动锁栓4和锁钩3分离;相比于传统的电机驱动,钛金属丝5直径小,只需小功率即可加热钛金属丝5;且本箱柜锁中钛金属丝5的收缩率为4%,收缩率大于一般的记忆合金的收缩率;锁栓4前端靠近第一延伸部41的侧壁与外伸部31的侧壁相互贴合,第一延伸部41远离锁栓4端与锁钩3侧壁贴合,两者几乎无缝隙贴合在一起,在震动时,第一外伸部31和延伸部之间不会因为相互碰撞而出现损坏。

请参阅图2,锁栓4中部设有第一通孔,下壳2设有第一定位杆7,第一扭簧42套设在第一定位杆7上,第一定位杆7穿过第一通孔,使得锁栓4套设在第一扭簧42上;锁钩3中部设有第二通孔,下壳2设有第二定位杆8,第二扭簧32套设在第二定位杆8上,第二定位杆8穿过第二通孔,使得锁钩3套设在第二扭簧32上;第一扭簧42产生使第一延伸部41远离外伸部31的扭矩;第二扭簧32的产生使得外伸部31靠近第一延伸部41的扭矩;下壳2还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与锁钩3后端相互抵持,限制锁钩3在第二扭簧32的作用下向靠近锁栓4的方向运动;优选的第一扭簧42提供使得锁梁顺时针旋转的扭矩,第二扭簧32提供使得锁钩3顺时针旋转的力;限位杆9与锁钩3相互抵持后,锁钩3在第二扭簧32和限位杆9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平衡;锁栓4再与锁钩3相互抵持,实现锁止;钛金属丝5收缩拉动锁钩3逆时针旋转,锁钩3和锁栓4分离,锁栓4在第一扭簧42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离开锁止时的位置,即使锁钩3再次回到原位,仍无法与锁栓4抵持;需要手动按压锁栓4,直至锁栓4与锁钩3抵持为止,实现关锁。

在本实施例中,锁钩3后端与限位柱相互抵持时,第一定位杆7到第一延伸部41的距离和第一定位杆7到外伸部31的距离相等;即锁钩3和锁栓4抵持卡合时,第一延伸部41与外伸部31是恰好完全卡合的;第一定位杆7和第二定位杆8上均设有螺纹孔,上壳1设有与螺纹孔位置对应的连接孔;螺钉贯穿过上壳1后与螺纹孔连接;进一步限制锁栓4和锁钩3从定位柱上分离,增加整个锁的抗震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锁钩3后端在沿锁钩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调节孔33,不同调节孔33与第二通孔的距离不相等;钛金属丝5的固定于调节孔33内;钛金属丝5在拉动和锁钩转动时,第二通孔内的第二定位杆8作为转动支点,钛金属丝5的固定点距离第二定位杆8越近,拉动锁钩3所需的力越大;钛金属丝5的固定点距离第二定位杆8越远,拉动锁钩3所需的力越小;钛金属丝5与不同位置的调节孔33连接时,钛金属丝5拉动锁钩3转动幅度相应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下壳2设有锁孔11,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位于锁孔11两侧,且第一定位杆到延伸部前端的距离大于第一定位杆到锁孔11的远离第一定位杆的侧壁的距离;即锁栓4与锁钩3抵持时,一定能完全隔断锁孔11。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锁止时,第一延伸部顶面与外伸部底面相互贴合,且锁栓前端靠近第一延伸部的侧壁与外伸部的侧壁相互贴合,第一延伸部远离锁栓端与所述锁钩侧壁贴合;第一延伸部的长度为4-4.5mm;第一延伸部与外伸部恰好完全抵持在一起,两者紧紧咬合,即咬合长度为第一延伸部的长度;锁体受到震动后不被震开,稳定安全可靠;

2、本箱柜锁中利用加热钛金属丝的方式,使得钛金属丝收缩拉动锁栓和锁钩分离;相比于传统的电机驱动,钛金属丝直径小,只需小功率即可加热钛金属丝。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