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挺柱表面处理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751发布日期:2019-11-12 23:4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门挺柱表面处理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挺柱表面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气门挺柱外表面处理作业中使用的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气门挺柱是气门传动组中的一个主要部件,挺柱是凸轮的从动件,其作用是将来自凸轮的运动和作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同时还承受凸轮所施加的侧向力并将其传给机体或气缸盖。为了提高气门挺柱的物理特性,需要在气门挺柱主体加工完成后,对其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

在对气门挺柱的外表面进行处理时,需要从气门挺柱内腔对其进行夹持,以便于处理工装有效的进行表面处理。然而,现有的工装夹紧效果并不理想,且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较多,还存在损伤挺柱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门挺柱表面处理专用夹具,实现方便、稳定、批量化对气门挺柱进行夹紧,从挺柱内腔进行自动张紧和有效支撑,实用性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气门挺柱表面处理专用夹具,包括底座板及底座板上阵列设置的若干夹具体,其特征在于:夹具体包括一端延伸形成侧壁、另一端设有倒T型滑槽的基板,以及相对布置且设于基板上的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第一夹持结构靠侧壁一侧设置,第二夹持结构滑动配合于倒T型滑槽内,第二夹持结构下部穿设有横杆,横杆穿过侧壁的杆孔后连接至连接杆,连接杆与底座板上设置的一对推送气缸的推送杆连接。

进一步,底座板上设有若干与连接杆底面滑动接触的支撑块。

进一步,第一夹持结构包括一对间隔设置于基板表面的第一支柱以及设于第一支柱顶部的第一圆弧体,第二夹持结构包括与倒T型滑槽滑动配合的倒T型滑块、连接在倒T型滑块顶端的顶推块、一对间隔设置于顶推块上的第二支柱、设于第二支柱顶部的第二圆弧体。

进一步,横杆穿设于第二夹持结构的顶推块上,并通过设于顶推块顶面的拧紧螺栓固定。

进一步,第一圆弧体和第二圆弧体的相对面均为平面,外侧面均为弧面,且弧面上设有波纹状凸起。

本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通过一对推送气缸对横杆的移动进行控制,从而有效的实现第二夹持结构的移动,方便对放置于第一圆弧体和第二圆弧体上的气门挺柱内腔进行张紧,以实现批量化的夹紧,且方便、快捷、稳定;

2、第二夹持结构滑动配合于基板上,能够稳定有效的进行横移;

3、横杆穿设于顶推块上,可方便通过拧紧螺栓对横杆进行固定;需要拆卸时,也可方便的进行拆卸;

4、第一圆弧体和第二圆弧体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有利于提高张紧时对挺柱内腔内壁的有效接触性,提高张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夹具体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气门挺柱表面处理专用夹具,包括底座板100及底座板100上阵列设置的若干夹具体200。

实施时,首先配置夹具体200。制备一端延伸形成侧壁202、另一端设有倒T型滑槽206的基板201,具体的,侧壁202和基板201一体式加工成型,再进行倒T型滑槽206的加工。具体的,侧壁202上设有用于穿设横杆205并能够与横杆205滑动配合的装配孔,倒T型滑槽206从基板201的另一端贯伸至基板201中心处。装配孔与倒T型滑槽206在竖直平面上。

在靠近侧壁202一侧设置一对第一支柱203,第一支柱203的顶端带有橡胶材质的第一圆弧体204;在倒T型滑槽206内滑动配合第二夹持结构,具体的,通过倒T型滑块207卡入倒T型滑槽206实现第二夹持结构的装配。具体的,第二夹持结构包括与倒T型滑槽206滑动配合的倒T型滑块207、连接在倒T型滑块207顶端的顶推块208、一对间隔设置于顶推块208上的第二支柱(209)、设于第二支柱209顶部的第二圆弧体210。顶推块208上设有用于穿设横杆205的穿孔且顶推块208顶面设有用于紧固横杆205的拧紧螺栓211。

优选的,第一圆弧体204和第二圆弧体210的相对面均为平面,外侧面均为弧面,且弧面上设有波纹状凸起。

将夹具体200阵列于底座板100上,并在底座板100上配置至少一对推送气缸400。具体的,推送气缸400的推送方向,与倒T型滑槽206平行;继续再底座板100上配置支撑块101以及与支撑块101滑动接触的连接杆300,并使连接杆300与推送气缸400的推送杆连接。在连接杆300的另一侧面,阵列设置若干与夹具体200数量匹配的横杆205。

横杆205穿过侧壁202,并从第一支柱203之间穿过后,穿入在顶推块208上,并利用拧紧螺栓211进行固定。

将推送气缸400设置为待启动状态。

完成夹具的初始化。

工作时:

依次将待夹持的气门挺柱置于每个夹具体200上,具体是位于每个夹具体200的第一圆弧体204和第二圆弧体210上。

放置完毕后,控制推送气缸400进行顶推,推送杆带动连接杆300朝向夹具体200移动,通过横杆205推动第二夹持结构,使第一圆弧体204和第二圆弧体210对气门挺柱的内腔形成张紧,从而实现有效且稳定的夹持,便于表面处理工装对气门挺柱的外表面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便、稳定、批量化对气门挺柱进行夹紧,从挺柱内腔进行自动张紧和有效支撑,实用性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