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1349发布日期:2019-11-06 00:2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积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积木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青睐的一种益智玩具,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幼儿园及学校在教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孩子独立的思考及动手能力,插接式积木块是一种非常适合孩子们锻炼动手能力,促进大脑发育的玩具。通过不同形状的积木块叠合、拼接构成不同的形态,灵活多变,一款玩具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完全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积木安装时可直接用手,对准按压到位即可。在拆解时,则需要工具进行辅助,单独用手则不易拆卸下来,其中:

(1)有的积木会配备有拆件器,但需要对准后向外提拉,但容易引起其他模块一起掉落,不能精确控制积木块,十分不便;

(2)需要人手将拆件器与积木分离,在拆卸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将拆件器与积木卡合再分离,工作效率低。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积木拆解结构进行改进,以方便操作,提高拆解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积木拆解结构存在操作不便,拆解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拆装工具,包括:

支撑杆,设有工作端口;

操作杆,为一个/两个,对应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两端,所述操作杆为Z字形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平行固定形成固定段,另一端形成抓握段,所述固定段的外端也设有所述工作端口,所述工作端口为套筒端或凸台端,所述固定段的内侧面设有斜面。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两侧或同侧,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操作杆设置于同一平面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操作杆的端部分别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槽设有匹配的固定扣,螺钉穿过所述固定扣、所述固定孔和另一个所述固定扣并固定。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两端分别垂直插入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操作杆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段包括粗头段和细头段,所述粗头段和所述细头段之间采用所述斜面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端设有与积木的圆柱凸台适配的凹槽,所述凸台端与积木的卡槽适配。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置于所述操作杆上的所述固定孔为一个,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固定孔为一个/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固定段内设有斜面,抓握段在受力时向支撑杆靠拢,从而支撑杆和操作杆上的工作端口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积木牢固卡接,再向外提拉积木,积木即被拉出,操作方便,能对每一块积木单独操作,准确度高;只需要人手调整抓握力,就能与积木卡合或分离,操作方便,无需人手额外施力将积木分离,操作方便,有效提高拆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斜视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拆装工具,能够操作方便,准确度高,有效提高拆解效率。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拆装工具,包括支撑杆10和操作杆20。支撑杆10设有工作端口。操作杆20为一个/两个,对应固定在支撑杆10的一端/两端,操作杆20为Z字形结构,一端与支撑杆10平行固定形成固定段21,另一端形成抓握段22,固定段21的外端也设有工作端口,工作端口为套筒端51或凸台端52,固定段21的内侧面设有斜面211。

积木上设有圆柱凸台或卡槽,在拆解时,用手握住支撑杆10和抓握段22,将工作端口对准圆柱凸台或卡槽,套筒端51套设在圆柱凸台的外周,凸台端52伸入卡槽内;然后手部施力,由于固定段21内设有斜面211,抓握段22受力向支撑杆10靠拢,使得支撑杆10和操作杆20上的工作端口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积木牢固卡接,再向外提拉积木,积木即被拉出,操作方便,能对每一块积木单独操作,准确度高,有效提高拆解效率。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操作杆20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杆10的两侧或同侧,支撑杆10和操作杆20设置于同一平面内。将本实用新型的两端均设置工作端口,其可分别设置为套筒端51和凸台端52,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杆10和操作杆20的端部分别设有固定槽40,固定槽40内设有固定孔,固定槽40设有匹配的固定扣30,螺钉12穿过固定扣30、固定槽40和另一个固定扣30并固定。利用螺钉12将支撑杆10和操作杆20固定,加工简单成本低。

支撑杆10设有定位柱11,定位柱11的两端分别垂直插入支撑杆10和操作杆20内。定位柱11可保证操作杆20与支撑杆10在同一平面内,防止出现支撑杆10的偏移,影响加工精度。

固定段21包括粗头段和细头段,粗头段和细头段之间采用斜面211连接。斜面211的结构保证操作杆20的抓握段22在受力后,工作端口与支撑杆10的工作端口之间的间距变大(或变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卡在积木上,方便下一步的提拉动作。

套筒端51设有与积木的圆柱凸台适配的凹槽,凸台端52与积木的卡槽适配,用于为积木的两种连接结构分别配合,用于灵活性。

置于操作杆20上的固定孔为一个,置于支撑杆10上的固定孔为一个/两个。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支撑杆10上的固定孔为一个。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种,支撑杆10上的固定孔为两个。由于操作杆20在使用过程中,会与支撑杆10之间发生角度变化,因此相对支撑杆10来说,不需要设置过多的固定孔,保证操作杆20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固定段内设有斜面,抓握段在受力时向支撑杆靠拢,从而支撑杆和操作杆上的工作端口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积木牢固卡接,再向外提拉积木,积木即被拉出,操作方便,能对每一块积木单独操作,准确度高;只需要人手调整抓握力,就能与积木卡合或分离,操作方便,无需人手额外施力将积木分离,操作方便,有效提高拆解效率。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