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3041发布日期:2020-02-14 16:3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安全门一般配有防盗锁,可在一定时间内抵抗一定条件下非正常开启。其中智能防盗锁区别于传统机械,是指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可通过指纹、密码等识别方式进行快捷安全开锁,在银行、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锁的控制芯片只有在通电情况才能正常运行,一旦智能锁内置的电池电量不足,可将钥匙插入智能锁的机械锁孔手动开启锁体,但是现有智能锁的机械锁孔大多暴露在外界,容易产生恶意阻塞锁孔、破坏锁芯等现象,影响了智能锁的安全使用,虽然目前有些智能锁的锁孔处安装有遮板,但是这种传统的遮盖方式其隐蔽性有限,不方便人们的使用。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锁孔暴露在外界,容易产生恶意阻塞锁孔、破坏锁芯等现象,影响了智能锁的安全使用,隐蔽性有限,不方便使用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包括:前壳体、锁芯、锁体、后壳体、光学指纹头、按键板、把手、挡板、转轴、连杆、销柱、弹簧、机械锁孔;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设置有锁体,且锁体上设置有锁芯;所述前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光学指纹头及按键板,且光学指纹头及按键板与前壳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前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与前壳体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的下方设置有挡板,且挡板通过螺钉与前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挡板及前壳体伸入前壳体内部,且转轴的顶端与连杆的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前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把手移动的销柱,且销柱与前壳体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销柱的另一端与连杆相铰接,且销柱通过弹簧与前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弹簧套接在销柱的外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前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所述把手由手柄及滑座构成,且所述手柄的外形呈l形状,所述滑座的外形呈c形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所述前壳体的两侧开设有与把手相配合的条形滑槽,且所述滑槽的中部开设有销柱相配合的贯穿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所述销柱共设置有两处,且销柱呈对称式设置在前壳体上,销柱一端为长方体状结构设置,销柱的另一端为圆柱状结构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所述前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转轴的套筒,且所述套筒与前壳体连为一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所述后壳体内设置有pcb板及蓄电池,且所述pcb板分别与光学指纹头、按键板及锁体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销钉,且转轴截面的外形呈i形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由手柄及滑座构成,且所述手柄的外形呈l形状,所述滑座的外形呈c形状的设置,可通过滑座竖向滑动把手,实现机械锁孔的隐藏与外露。

2、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壳体的两侧开设有与把手相配合的条形滑槽,且所述滑槽的中部开设有销柱相配合的贯穿通孔的设置,滑槽内的销柱可对把手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人们的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上设置有销钉,且转轴截面的外形呈i形状的设置,保证前壳体上的转轴可靠回转,方便转轴的转动。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易于装配,安全性强,隐蔽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壳体1、锁芯2、锁体3、后壳体4、光学指纹头5、按键板6、把手7、挡板8、转轴9、连杆10、销柱11、弹簧12、机械锁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包括:前壳体1、锁芯2、锁体3、后壳体4、光学指纹头5、按键板6、把手7、挡板8、转轴9、连杆10、销柱11、弹簧12、机械锁孔13;前壳体1与后壳体4之间设置有锁体3,且锁体3上设置有锁芯2;前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光学指纹头5及按键板6,且光学指纹头5及按键板6与前壳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前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把手7,且把手7与前壳体1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把手7的下方设置有挡板8,且挡板8通过螺钉与前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转轴9贯穿挡板8及前壳体1伸入前壳体1内部,且转轴9的顶端与连杆10的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前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把手7移动的销柱11,且销柱11与前壳体1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销柱11的另一端与连杆10相铰接,且销柱11通过弹簧12与前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弹簧12套接在销柱11的外侧,且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弹簧12、前壳体1固定连接。

具体的,把手7由手柄及滑座构成,且手柄的外形呈l形状,滑座的外形呈c形状,手柄呈竖向设置在滑座上,可减小人们因磕碰手柄而受伤,同时竖向滑动把手7,实现机械锁孔13的隐藏与外露。

具体的,前壳体1的两侧开设有与把手7相配合的条形滑槽,且滑槽的中部开设有销柱11相配合的贯穿通孔,滑槽内的销柱可对把手7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他人随意推动把手7而引起机械锁孔13外露,保证锁体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销柱11共设置有两处,且销柱11呈对称式设置在前壳体1上,销柱11一端为长方体状结构设置,销柱11的另一端为圆柱状结构设置。

具体的,前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转轴9的套筒,且套筒与前壳体1连为一体,套筒与转轴9为间隙配合,方便转轴9的回转。

具体的,后壳体4内设置有pcb板及蓄电池,且pcb板分别与光学指纹头5、按键板6及锁体3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转轴9上设置有销钉,且转轴9截面的外形呈i形状,保证前壳体1上的转轴9可靠回转,同时可通过转轴9的底部拧动转轴9。

具体实施步骤:

人们使用该智能锁时,可通过光学指纹头5进行指纹录入,通过按键板6进行密码录入,pcb板根据光学指纹头5及按键板6采集的数据控制锁体3的开启与闭合,当智能锁内置的蓄电池电量不足,导致光学指纹头5及按键板6无法正常使用时,可旋拧前壳体1底部的转轴9,转轴9通过连杆10拉动销柱11,销柱11带动弹簧12拉伸,使销柱11沿水平方向缩入,此时销柱11可解除对把手7的限位作用,向上推动把手7,使前壳体1上的机械锁孔13暴露出来,可通过机械锁孔13将钥匙插入锁芯2,手拉把手7将安全门开启,机械开锁结束后,为了避免机械锁孔13暴露在外界,可向下推动把手7使其移动至初始位置,当把手7移动至前壳体1的底部时,弹簧12恢复原状,带动销柱11沿水平方向伸出滑槽,滑槽内的销柱可对把手7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他人随意推动把手7而引起机械锁孔13外露,保证智能锁的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该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通过把手由手柄及滑座构成,且所述手柄的外形呈l形状,所述滑座的外形呈c形状的设置,可通过滑座竖向滑动把手,实现机械锁孔的隐藏与外露;通过前壳体的两侧开设有与把手相配合的条形滑槽,且所述滑槽的中部开设有销柱相配合的贯穿通孔的设置,滑槽内的销柱可对把手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人们的使用;通过转轴上设置有销钉,且转轴截面的外形呈i形状的设置,保证前壳体上的转轴可靠回转,方便转轴的转动;通过对一种安全门智能锁控制设备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易于装配,安全性强,隐蔽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