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滑动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8585发布日期:2020-02-21 20:5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滑动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门型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滑动轨道。



背景技术:

拉门是室内常用的结构,其可便于室内通风、采光。现有的拉门轨道是用轻型的铝合金型材制成的,铝合金质量轻并且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然而,由于铝材或者铝合金质轻、延展性强,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外力影响变形,导致其内部包覆的结构在外力撞击下变形损坏,造成拉门轨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滑动轨道,其可加强轨道的抗载荷能力、防撞击能力,受到外力后轨道不会轻易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撞滑动轨道,包括:

设于屋顶的上顶件,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上设有多个上角件;

设于地面的下底件,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多个下角件;

滑件,所述滑件一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设于上角件或下角件上;

减震组件,包括多个弹簧、设于弹簧两端的侧板,所述侧板一处设于上底板或下底板上,另一处设于滑槽端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拉门受到冲击,其载荷必然会通过滑件传递至上底件或下底件上,滑件会随载荷方向做相应的摆动;在摆动过程中,滑槽一处槽壁的端部会挤压侧板,另一处槽壁的端部会拉伸侧板,相应的两处弹簧会被挤压和拉伸,产生相反方向的弹力,阻碍滑件的摆动,从而使滑件和上底板或下底板之间具有一定的抗载荷、抗震防撞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下角件横截面呈倒置的“山”字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山”字形由横纵布置铝线一体成型制成,其顶部不会轻易变形;在拉门受到冲击后,“山”字形自身结构就可为拉门提供一定的抗载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两侧均设有踢脚线,所述踢脚线与上角件或下角件同侧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底板上的踢脚线可避免行人踢到下角件,上底板上的踢脚线可防止位于上顶件两侧的滑件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下底板垂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下角件异侧布置,所述加强板与下底板之间设有加强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底件是承重部件,加强板的设置方向和重力方向平行,其末端可支撑在地面上,加强下底件的承重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下底板和上底板两侧均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上角件或下角件异侧布置;所述下底板及其上的延伸板与加强板之间或加强板相互之间组成第一水泥槽;所述上底板及其上的延伸板相互之间组成第二水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水泥槽和第二水泥槽用于放置水泥,以将下底件或上顶件粘接在地面或屋顶上,以增强下底件或上顶件的抗载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板远离上底板或下底板的一端均设有回折板,所述回折板朝向上底板中心或下底板中心设置,所述回折板远离上底板或下底板的一侧设有密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用于封闭回折板和地面或屋顶之间的缝隙,避免第一水泥槽或第二水泥槽受外界腐蚀而失效;密封条具有一定的弹性,也可缓冲下底件或上顶件受到的载荷。

进一步的,所述滑件内设有多个加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可加强滑件的强度,以加强滑件的抗载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滑件内远离滑槽的一端设有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槽用于装夹玻璃板或铝板。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转动设有滑轮,滑轮底部抵触在下角件顶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可便于滑件在下底件上滑动,并且因为滑轮的存在,使滑槽的槽底间接连接在下角件上,有利于增强滑件和下底件装配结构的抗载荷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拉门受到冲击后,滑件会随载荷方向做相应的摆动,在摆动过程中,滑槽一处槽壁的端部会挤压侧板,另一处槽壁的端部会拉伸侧板,相应的两处弹簧会被挤压和拉伸,产生相反方向的弹力,阻碍滑件的摆动;2.下底件上“山”字形的下角件、加强板、加强槽、密封条均可加强下底件的强度,增强其抗载荷抗撞能力;3.下底件通过其上角件、延伸板、密封条增强其自身的抗载荷抗撞能力;4.滑件上通过加固板以加强其自身的强度,并且还通过滑轮增强滑件和下底件装配结构的抗载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顶件;11、上底板;111、上角件;112、第二水泥槽;2、下底件;21、下底板;211、下角件;212、踢脚线;213、加强板;214、加强槽;215、延伸板;2151、回折板;2152、密封条;216、第一水泥槽;3、滑件;31、滑槽;311、滑轮;32、夹槽;33、加固板;4、减震组件;41、弹簧;42、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滑动轨道,包括:设于屋顶的上顶件1、设于地面的下底件2、设于上顶件1或下底件2的多个滑件3。下底件2包括下底板21,下底板21上一体成型有多个下角件211,下角件211横截面呈倒置的“山”字形设置。“山”字形由横纵布置铝线一体成型制成,其顶部不会轻易变形;在拉门受到冲击后,“山”字形自身结构就可为拉门提供一定的抗载荷能力。

下底板21两侧还一体成型有踢脚线212,踢脚线212垂直于下底板21设置,且与下角件211同侧布置,其可避免行人踢到下角件211。下底板21上还一体成型有加强板213,加强板213也垂直于下底板21设置,并且加强板213与下角件211异侧布置,加强板213与下底板21之间还一体成型有加强槽214,下底件2是承重部件,加强板213的设置方向和重力方向平行,其末端可支撑在地面上,加强下底件2的承重能力。

下底板21两侧一体成型有延伸板215,延伸板215与下角件211异侧布置。下底板21及其上的延伸板215与加强板213之间或加强板213相互之间组成第一水泥槽216,第一水泥槽216用于放置水泥,以将下底件2粘接在地面上,以增强下底件2的抗载荷能力。延伸板215远离下底板21一体成型有回折板2151,回折板2151朝向下底板21中心设置,回折板2151远离下底板21一侧粘接有密封条2152。密封条2152用于封闭回折板2151和地面之间的缝隙,避免第一水泥槽216受外界腐蚀而失效;密封条2152具有一定的弹性,也可缓冲下底件2受到的载荷。

上顶件1包括上底板11,上底板11上一体成型有与下角件211数量相对应的上角件111。上顶件1与上角件111相背的一侧两端也一体成型有延伸板215,延伸板215相互之间和上底板11顶部组成第二水泥槽112。第二水泥槽112内也设有水泥,用于将上顶件1粘接在屋顶上。并且延伸板215上也一体成型有朝向上底板11中心设置的回折板2151,回折板2151与屋顶之间也粘接有密封条2152。

上底板11或下底板21上设有减震组件4,其包括多个弹簧41、过盈装配于弹簧41两端的两处侧板42,侧板42一处粘接于上底板11或下底板21上,另一处粘接在滑槽31端部上。若拉门受到冲击,其载荷必然会通过滑件3传递至上底件或下底件2上,滑件3会随载荷方向做相应的摆动;在摆动过程中,滑槽31一处槽壁的端部会挤压侧板42,另一处槽壁的端部会拉伸侧板42,相应的两处弹簧41会被挤压和拉伸,产生相反方向的弹力,阻碍滑件3的摆动,从而使滑件3和上底板11或下底板21之间具有一定的抗载荷、抗震防撞能力。

滑件3一端一体成型有滑槽31,滑槽31设于上角件111或下角件211上;另一端一体成型有用于装夹玻璃或铝板的夹槽32;滑件3上还一体成型有加固板33,其设于夹槽32和滑槽31之间,可加强滑件3的强度,以加强滑件3的抗载荷能力。装配下角件211上的滑件3内转动设有滑轮311,滑轮311底部抵触在下角件211顶部上。滑轮311可便于滑件3在下底件2上滑动,并且因为滑轮311的存在,使滑槽31的槽底间接连接在下角件211上,有利于增强滑件3和下底件2装配结构的抗载荷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拉门受到载荷后,载荷通过滑件3传递至上顶件1或下底件2上,滑件3会随载荷方向做相应的摆动;在摆动过程中,滑槽31两个侧壁端部会分别使与二者相连的减震组件4中的弹簧41挤压和拉伸,产生相反方向的弹力,阻碍滑件3的摆动;同时下底件2、上顶件1和滑件3依托自身的结构可抵抗载荷而不发生变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次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