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大厢翻转轴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2500发布日期:2020-02-04 10:21阅读:2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卸车大厢翻转轴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轴拆卸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快速拆卸自卸车大厢翻转轴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卸车大厢翻转轴由于自身设计有原因,无法添加润滑脂进行润滑,由于长时间缺少润滑,会造成车辆翻转轴的磨损和偏磨,从而使车辆容易侧翻,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但是,在拆卸翻转轴时,通常使用大锤和撬杠对翻转轴进行敲打,费时费力,然而采用气割进行烘烤,效果不佳,后又需要使用千斤顶顶大厢底部,调整轴心的统一,还需要在用大锤进行敲打,需要7个小时才能完成一个翻转轴的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拆卸自卸车大厢翻转轴拆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车大厢翻转轴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顶轴、固定板、轴帽和伸缩杆;所述外套筒设有两端开口的空腔,所述固定板设有中心通孔,所述外套筒的左端插在固定板的中心通孔,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螺纹通孔;所述顶轴的左端插在外套筒的空腔内,顶轴的右半部分设有一轴环,所述轴帽设有一端开口的空腔,顶轴的右端插在轴帽的空腔中,所述轴帽与轴环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伸缩杆内杆的上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外套筒穿过支撑板的通孔,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上设有两限位环,两限位环将支撑板夹在中间。

上述伸缩杆内杆的上端与肋板连接,肋板顶在外套筒的下端。

上述外套筒的外壁上设有长条形通孔。

上述顶轴的外侧套有缓冲弹簧和缓冲环,缓冲弹簧的左端与外套筒的右端连接,右端与缓冲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使用本装置拆卸翻转轴省时省力;

2、本装置具有缓冲装置,能够防止用力过猛,造成车体损坏,也能够防止反作用力过大,震伤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为了叙述方便,以本装置安装固定板1的一端为左端,另一端为右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筒2、顶轴7、固定板1、轴帽10和伸缩杆12。

所述外套筒2设有两端开口的空腔,所述固定板1设有中心通孔,所述外套筒2的左端插在固定板1的中心通孔,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多个螺纹通孔,通过螺丝能够将固定板1固定在大厢翻转轴的一侧。

所述顶轴7的左端插在外套筒2的空腔内,顶轴7的右半部分设有一轴环8,所述轴帽10设有一端开口的空腔,顶轴7的右端插在轴帽10的空腔中,所述轴帽10与轴环8之间通过压缩弹簧9连接。所述压缩弹簧9具有缓冲作用,能够防止用力过猛,造成车体损坏,也能够防止反作用力过大,震伤操作人员。

所述伸缩杆12内杆的上端与肋板11连接,所述肋板11顶在外套筒2的下端。所述外套筒2的外壁上设有长条形通孔,由于顶轴7在运动过程中与外套筒2的内壁不断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长条形通孔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

所述伸缩杆12内杆的上端与支撑板4连接,所述支撑板4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外套筒2穿过支撑板4的通孔,所述外套筒2的外壁上设有两限位环3,两限位环3将支撑板4夹在中间。

所述顶轴7的外侧套有缓冲弹簧5和缓冲环6,所述缓冲弹簧5的左端与外套筒2的右端连接,右端与缓冲环6连接。所述缓冲弹簧5的作用为,当顶轴7将翻转轴顶出后,而无法及时收力,使轴帽10撞击外套筒2,使外套筒2损坏。

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装置时,使用螺丝将固定板1固定在大厢翻转轴的一侧,调节伸缩杆12,使外套管与地面水平,不断夯打轴帽10的右端,使顶轴7向左运动,将翻转轴顶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