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8772发布日期:2020-04-24 21:3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隧道重载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中,长大隧道内需要加强无砟轨道与隧道内填充层之间的粘结力,在洞口段(0≤l≤50m范围内)每块道床板(6.6m)下需要植筋10排,每排5根;在洞口段(50<l≤200m范围内)每块道床板(6.6m)下需要植筋5排,每排5根;洞内段(l>200m范围内)每块道床板(6.6m)下需要植筋3排,每排5根。由于道床板钢筋较多,布置比较密,因此对于植筋孔的要求误差较小(±5mm),按照传统施工方法钻孔时偏位较大(>±5mm),且速度较慢,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隧道弹性支撑块无砟轨道植筋钻孔施工速度慢,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与植筋的钻孔位置匹配的通孔,定位板设有通孔的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植筋钻孔的里程处对应的缝隙,定位板的设有通孔的表面设有把手。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五个。

所述缝隙的长度为2cm,宽度为1mm。

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个,沿着定位板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定位板对应的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

所述通孔、缝隙和把手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使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施工效率,可确保钻孔的定位的准确,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植筋孔的布置示意图一;

图3为植筋孔的布置示意图二;

图4为植筋孔的布置示意图三;

其中:1-定位板;2-通孔;3-缝隙;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包括定位板1,所述定位板1的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与植筋的钻孔位置匹配的通孔2,定位板1设有通孔2的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植筋钻孔的里程处对应的缝隙3,定位板1的设有通孔2的表面设有把手4。

所述通孔2的数量为五个。

所述缝隙3的长度为2cm,宽度为1mm。

所述把手4的数量为两个,沿着定位板1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所述把手4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定位板1对应的相邻的两个通孔2之间。

所述通孔2、缝隙3和把手4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先用墨斗弹线,确定同一个里程5个植筋孔的纵向位置,然后2人把本实用新型装置放置在仰拱上,使得缝隙对准隧道内仰拱上利用墨线画出的植筋钻孔的里程处,用红油漆把植筋孔位置标识出来,然后用冲击钻钻孔,确保位置的准确性。使用本实用新型形成的孔位偏差在5mm范围内。

其中,定位板的长度为2800mm,宽度为100mm,厚度为3mm,根据植筋的位置,钻出5个φ30mm的圆孔,在定位板的两端切出宽度为1mm,长度为2cm的缝隙,在定位板上利用两根50cm长,φ6mm的钢筋弯成提手形状,焊接在圆孔中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1),所述定位板(1)的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与植筋的钻孔位置匹配的通孔(2),定位板(1)设有通孔(2)的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植筋钻孔的里程处对应的缝隙(3),定位板(1)的设有通孔(2)的表面设有把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的数量为五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3)的长度为2cm,宽度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的数量为两个,沿着定位板(1)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定位板(1)对应的相邻的两个通孔(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缝隙(3)和把手(4)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技术总结
一种固定植筋钻孔位置的装置,属于隧道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可解决隧道弹性支撑块无砟轨道植筋钻孔施工速度慢,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与植筋的位置匹配的通孔,定位板设有通孔的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植筋钻孔的里程处对应的缝隙,定位板的设有通孔的表面设有把手。使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施工效率,可确保钻孔的定位的准确,节约了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杜传球;刘东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