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3066发布日期:2020-05-15 15:5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



背景技术:

模切工艺是包装印刷品最常用到的一道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圈装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的作用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通常模切压痕工艺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同一个模板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工艺,简称为模切。

现有的模切机包括沿纸张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凹凸工位、压痕工位和模切工位,在使用时由位于凹凸工位前的定位输送机构进行送纸,再由模切工位进行切割,由于定位输送机构位于凹凸工位处,在设备长期使用后易产生误差,导致模切工位切割纸张精准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减小模切生产过程中,纸张模切的误差的目的,通过在模切工位与压痕工位之间设置定位输送机构,解决了现有模切机切纸过程中误差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凹凸工位、压痕工位和模切工位,所述凹凸工位前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所述模切工位与压痕工位之间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所述定位输送机构包括送纸辊组和色标光电眼,所述色标光电眼与送纸辊组的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凹凸工位、压痕工位和模切工位均参考现有设备进行设计,在使用时通过位于凹凸工位前的定位输送机构对纸张进行输送和定位,其中送纸辊组主要负责对纸张的输送,而色标光电眼主要负责扫描纸张上的光标,色标光电眼扫描到光标后将电信号输送去处理器,再由处理器控制送纸辊组的驱动机构,负责控制送纸辊组的送纸过程,通过第一个定位输送机构可实现对纸张的初步定位,纸张经过凹凸工位和压痕工位后由位于模切工位之前的定位输送机构进行定位输送,此处定位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与第一个定位输送机构相同,在第二个定位输送机构的定位作用下,确保由模切机切割的纸张精准,减少切割误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减小模切生产过程中,纸张模切的误差的目的,通过在模切工位与压痕工位之间设置定位输送机构,解决了现有模切机切纸过程中误差较大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送纸辊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牵引上轴和牵引下轴,所述牵引上轴和牵引下轴通过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色标光电眼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牵引上轴和牵引下轴上套设有橡胶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色标光电眼与送纸辊组沿纸张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色标光电眼采用ks-wg32型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减小模切生产过程中,纸张模切的误差的目的,通过在模切工位与压痕工位之间设置定位输送机构,解决了现有模切机切纸过程中误差较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送纸辊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牵引上轴和牵引下轴,所述牵引上轴和牵引下轴通过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色标光电眼电性连接。

(3)本实用新型中牵引上轴和牵引下轴上套设有橡胶套,通过橡胶套增加牵引上轴和牵引下轴与纸张的摩擦力,编缓冲两者之间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切工位,2压痕工位,3凹凸工位,4牵引上轴,5牵引下轴,6色标光电眼,7纸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凹凸工位3、压痕工位2和模切工位1,所述凹凸工位3前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所述模切工位1与压痕工位2之间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所述定位输送机构包括送纸辊组和色标光电眼6,所述色标光电眼6与送纸辊组的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凹凸工位3、压痕工位2和模切工位1均参考现有设备进行设计,在使用时通过位于凹凸工位3前的定位输送机构对纸张7进行输送和定位,其中送纸辊组主要负责对纸张7的输送,而色标光电眼6主要负责扫描纸张7上的光标,色标光电眼6扫描到光标后将电信号输送去处理器,再由处理器控制送纸辊组的驱动机构,负责控制送纸辊组的送纸过程,通过第一个定位输送机构可实现对纸张7的初步定位,纸张7经过凹凸工位3和压痕工位2后由位于模切工位1之前的定位输送机构进行定位输送,此处定位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与第一个定位输送机构相同,在第二个定位输送机构的定位作用下,确保由模切机切割的纸张7精准,减少切割误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减小模切生产过程中,纸张7模切的误差的目的,通过在模切工位1与压痕工位2之间设置定位输送机构,解决了现有模切机切纸过程中误差较大的问题。

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凹凸工位3、压痕工位2和模切工位1,所述凹凸工位3前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所述模切工位1与压痕工位2之间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所述定位输送机构包括送纸辊组和色标光电眼6,所述色标光电眼6与送纸辊组的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送纸辊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牵引上轴4和牵引下轴5,所述牵引上轴4和牵引下轴5通过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色标光电眼6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伺服电机控制牵引上轴和牵引下轴的转动,并在色标光电眼的作用下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控制纸张的输送。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牵引上轴4和牵引下轴5上套设有橡胶套,通过橡胶套增加牵引上轴和牵引下轴与纸张的摩擦力,编缓冲两者之间的冲击力。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色标光电眼6与送纸辊组沿纸张7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色标光电眼6采用ks-wg32型号,色标光电眼扫描纸张的色标后输出信号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为现有印刷中常用的技术手段,故此处不再赘述其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凹凸工位(3)、压痕工位(2)和模切工位(1),所述凹凸工位(3)前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工位(1)与压痕工位(2)之间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所述定位输送机构包括送纸辊组和色标光电眼(6),所述色标光电眼(6)与送纸辊组的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纸辊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牵引上轴(4)和牵引下轴(5),所述牵引上轴(4)和牵引下轴(5)通过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色标光电眼(6)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上轴(4)和牵引下轴(5)上套设有橡胶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标光电眼(6)与送纸辊组沿纸张(7)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标光电眼(6)采用ks-wg32型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模切尺寸标准的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凹凸工位、压痕工位和模切工位,所述凹凸工位前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所述模切工位与压痕工位之间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所述定位输送机构包括送纸辊组和色标光电眼,所述色标光电眼与送纸辊组的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减小模切生产过程中,纸张模切的误差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坤;胡柏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宽窄印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彩制版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