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门天地插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1809发布日期:2020-06-26 20:39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副门天地插销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销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副门天地插销机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对开式门由门框、主门和副门组成;天、地锁安装在副门上,天锁、地锁为插销式,需要分别上、下手动控制天、地锁的插销才能将副门进行锁紧,操作步骤多,开门、关门不方便。

公告号为cn205858000u的一种可上下联动的天地插销装置,包括:把手、齿轮轴、齿轮座、上齿条、下齿条、上连杆、下连杆、上插销锁舌以及下插销锁舌,所述齿轮轴、上齿条及下齿条安装于所述齿轮座上,所述齿轮轴与上齿条、下齿条啮合,所述把手与所述齿轮轴连接,所述上齿条与所述上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插销锁舌连接,所述下齿条与所述下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插销锁舌连接。但是上述装置内没有锁止机构,防盗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好的副门天地插销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副门天地插销机构,包括副门锁壳,所述的锁壳上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传动片、限位片和与锁壳上下滑动配合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所述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的第二齿条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的转轴上套设有控制第二齿条滑动的拨片,所述的锁壳上还设置有与其左右滑动配合的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在锁壳上往复运动且其第一端能伸出锁壳,所述的传动杆的第二端顶设在传动片上,所述的限位片的第一端与传动片转动配合,所述的限位片的第二端能限制拨片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锁壳上设置有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限位柱,所述的传动齿轮与所述的限位片均套设在第一立柱上,所述的传动片套设在第二立柱上,所述的限位柱限制传动片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立柱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的第一扭簧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二立柱和限位片上,所述的第二立柱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的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卡接在限位柱和传动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锁壳上设置有第一齿条立柱和第二齿条立柱,所述的第一齿条上开设有与第一齿条立柱相适配的第一滑动长孔和与第二齿条立柱相适配的第二滑动长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锁壳上设置有第三齿条立柱和第四齿条立柱,所述的第二齿条上开设有与第三齿条立柱相适配的第三滑动长孔和与第四齿条立柱相适配的第四滑动长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二齿条与所述的第四齿条立柱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所述的拨片与第三齿条立柱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二齿条上设置有第三立柱,所述的拨片卡接在所述的第三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传动片上设置有传动块,所述的限位片上开设有与传动块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的传动块在通孔内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传动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杆头,所述的锁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杆头相适配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杆头上设置有与锁壳卡接配合的限位台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包括副门锁壳,锁壳上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传动片、限位片和与锁壳上下滑动配合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转轴上套设有控制第一齿条滑动的拨片,锁壳上还设置有与其左右滑动配合的传动杆,传动杆在锁壳上往复运动且其第一端能伸出锁壳,传动杆的第二端顶设在传动片上,限位片的第一端与传动片转动配合,限位片的第二端能限制拨片的转动,在主门关上的情况下,传动杆推动传动片转动,传动片带动限位片转动,此时限位片限制拨片无法进行转动,副门就无法被打开,防盗性更好。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说明背景技术和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仅副门关上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仅副门关上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主门副门同时关上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转动副门把手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副门天地插销机构,包括副门锁壳1,锁壳1上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2、传动片3、限位片4和与锁壳1上下滑动配合的第一齿条5、第二齿条6,第一齿条5与第二齿条6之间设置有传动齿轮7。

锁壳1上设置有第一齿条立柱11和第二齿条立柱12,第一齿条5上开设有与第一齿条立柱11相适配的第一滑动长孔51和与第二齿条立柱12相适配的第二滑动长孔52,第一滑动长孔51套设在第一齿条立柱11上并与其滑动配合,第二滑动长孔52套设在第二齿条立柱12上并与其滑动配合,第一齿条5沿上述两个滑动长孔的轨迹限制在两个齿条立柱上滑动。

锁壳1上设置有第三齿条立柱13和第四齿条立柱14,第二齿条6上开设有与第三齿条立柱13相适配的第三滑动长孔61和与第四齿条立柱14相适配的第四滑动长孔62,第三滑动长孔61套设在第三齿条立柱13上并与其滑动配合,第四滑动长孔62套设在第四齿条立柱14上并与其滑动配合,第二齿条6沿上述两个滑动长孔的轨迹限制在两个齿条立柱上滑动,拨片21与第三齿条立柱61卡接配合。

转轴2上套设有控制第二齿条6滑动的拨片21,转轴2与把手相连接,拨片21同转轴2一起转动,第二齿条6上设置有第三立柱63,拨片21卡接在第三立柱63上且两者滑动配合,拨片21上开设有与第三立柱63卡接配合的卡槽211。

锁壳1上还设置有与其左右滑动配合的传动杆8,传动杆8的第一端设置有呈三角状的杆头81,锁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5,传动杆8在锁壳上往复运动且杆头能从开口15伸出,杆头81上设置有限位台阶82,限位台阶82与锁壳1卡接配合,传动杆8的第二端顶设在传动片3上。

限位片4的第一端与传动片3转动配合,传动片3带动限位片4转动,传动片3上设置有传动块31,限位片4上开设有与传动块31相适配的通孔41,传动块31在通孔41内活动,限位片4的上端设置有限位部42,限位片4转动到一定位置时,限位部42能限制拨片21的转动。

锁壳1上设置有第一立柱16、第二立柱17和限位柱18,传动齿轮7与限位片4均套设在第一立柱16上并与其转动连接,传动片3套设在第二立柱17上并与其转动连接,限位柱18位于传动片3的侧部,限位柱16用于限制传动片3的转动。

第一立柱16上套设有第一扭簧161,第一扭簧161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二立柱17和限位片4上,第二立柱17上套设有第二扭簧171,第二扭簧171的两端分别卡接在限位柱18和传动片3上。

第二齿条6与第四齿条立柱62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9,第二齿条6上设置有拉簧安装部63,复位拉簧9的第一端套设在拉簧安装部63上,复位拉簧9的第二端套设在第四齿条立柱62上。

如图3所示,此时主门与副门处于同时关上状态,主门将传动杆8推进副门锁壳1内,传动杆8推动传动片3转动,传动片3带动限位片4转动,限位部42位于拨片21的上方,此时是无法转动把手的,即副门无法被打开。

打开主门后,在扭簧的作用下,限位片4与传动片3复位至初始状态,传动杆8在传动片3的作用下回退,其杆头81伸出锁壳1(即图1所示状态),此时限位部42离开拨片21的上端,把手可以转动。

如图4所示,转动把手,拨片21一同转动,拨片21在第三立柱63的作用下带动第二齿条6向上滑动,在传动齿轮7的作用下,第一齿条5向下滑动,此时副门即可打开。

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副门天地插销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