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调式挡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4345发布日期:2020-09-04 13:2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活调式挡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调式挡门装置。所述活调式挡门装置可以用于限制门扇的打开角度,从而防止不法分子通过暴力的方式借助室内人员开门的瞬间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猛烈撞击门扇而强行闯入室内。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对处于开门状态的门扇进行定位,防止门扇被风吹动而随意摆动,往往在门扇与建筑墙体或地板之间设置有门挡(又称为门吸)。目前市面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门挡,例如在中国发明专利201780005834.3中公开的门挡,包括有门可承载部分和底板可承载部分。所述门可承载部分包括有磁体和挡料板,在所述挡料板上设置有向下敞开的球形凹槽。所述门可承载部分是用于安装到门扇上的,安装时在门扇的底部中钻出孔,将所述磁体安装在所述孔中,然后把所述挡料板也安装到所述门扇的底部使所述磁体保持在所述孔内。所述底板可承载部分包括有导向套筒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筒内的销,所述底板可承载部分安装在地板上。当门扇在开门方向移动时,所述磁体随门扇移动到所述底板可承载部分的上方,从而磁吸所述销向上升起而结合到所述球形凹槽上进而使门软停止。但是对于门扇而言,其最重要的是防盗功能,所以在门扇上往往都配置有安保设备。提到安保设备,大部分人马上能够联想到的是门锁。通过门锁能够将门扇保持在紧闭状态而把不法分子拒绝在门外,但是一旦门扇被打开甚至在打开的过程中,锁具就完全丧失安保作用了,此时不法分子则可以通过暴力的方式借助室内人员开门的瞬间,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猛烈撞击门扇而强行闯入室内。显然通过门锁并不能把处于打开状态或打开过程中的门扇进行定位,而专利201780005834.3中公开的门挡也是无济于事,因为这种门挡只能适用于对完全打开的门扇进行定位,而根本不能起到防止暴力闯入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面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活调式挡门装置,包括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一个部件用于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上,另一个部件用于设置在活动门扇上并能够随门扇移动,当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结合时能够限制所述门扇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位置是可调的,其中所述第一部件能够被调整到结合所述第二部件的迎挡位置以及能够被调整到避开所述第二部件的避挡位置,所述第一部件能够在所述迎挡位置与所述避挡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门扇被驱动开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迎挡位置上时,所述第一部件能够结合所述第二部件上,从而能够限制所述门扇继续开门移动;当所述门扇被驱动开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避挡位置上时,所述第一部件能够避开所述第二部件,从而所述门扇能够继续开门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可以是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上,例如是建筑物地板上、或固定设置在建筑物地板上的固定座体等,而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门扇上;又或者,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上,而所述第一部件设置在门扇上。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结合结构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是在所述第二部件上设置有收容腔,所述第一部件从下往上插接到所述第二部件的收容腔内,或者是在所述第二部件上设置有凸出设置的阻挡凸块,所述第一部件能够水平结合到所述阻挡凸块上。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的位置是可调的,当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迎挡位置上时,可以是所述第一部件随门扇移动而结合到所述第二部件上,亦可以是所述第二部件随所述门扇移动而结合到所述第一部件上;当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避挡位置上时,在所述门扇的移动过程中不会导致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结合从而也就不会影响到所述门扇的移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当所述门扇被驱动开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迎挡位置上时,所述第一部件能够结合所述第二部件上,从而能够限制所述门扇继续开门移动。这样,利用所述活调式挡门装置可以把所述门扇限制在合适的开度位置上,使室内人员可以清楚观察门外情况再确定是否继续开门,避免不法分子借助室内人员开门的瞬间,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猛烈撞击门扇而强行闯入室内,威胁室内人员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所述活调式挡门装置可以弥补所述锁具在安防方面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安防系统的整体防护性能。另外,由于当所述门扇被驱动开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避挡位置上时,所述第一部件能够避开所述第二部件,从而所述门扇能够继续开门移动。这样,在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避挡位置上的情况下,所述活调式挡门装置又能够不阻碍所述门扇的正常开合。

至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活动方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部件能够沿水平方向或竖立方向滑动,从而能够以滑动的方式完成所述迎挡位置与所述避挡位置之间的切换;或者所述第一部件能够以摆动的方式完成所述迎挡位置与所述避挡位置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有底盖板和面盖体,所述底盖板和面盖体盖合一起并在它们之间形成夹层空间,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滑动脚部,所述滑动脚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夹层空间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部件可在所述安装座上滑动,而且上述的滑动结构简洁,容易制造和安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滑动脚部上设置有第一滚珠安装腔,在所述第一滚珠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一滚珠和顶压所述第一滚珠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滚珠的部分滚珠面外露于所述第一滚珠安装腔之外并滚动贴靠在所述底盖板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所述第一滚珠可减少所述第一部件的滑行摩擦阻力,其次还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弹簧减少所述第一部件在滑行过程中的晃动,提高所述第一部件的滑行平稳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有从所述滑动脚部上从上往下延伸的主挡部,在所述主挡部上设置有竖立方向延伸的竖向腔体,在所述竖向腔体内设置有第二滚珠和顶压所述第二滚珠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滚珠的部分滚珠面穿过所述竖向腔体的腔底壁外露出来。其中,所述主挡部从上往下延伸,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主挡部具有从上往下延伸的机械结构,所述“从上往下”是按照所述第一部件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被安装到门扇上的状态定义的。此机械结构特征使所述第一部件适用于设置在门扇上,所述主挡部能够更容易地与设置在建筑物地板上的第二部件结合。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述第二滚珠和所述第二弹簧的组合,在安装时可以利用它们作为量度辅助工具让所述第二滚珠的外露面贴靠在所述第二部件上,使所述主挡部的底面部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具有间隙,从而避免所述主挡部直接接触刮划所述第二部件,而所述第二滚珠则可以减少所述主挡部的滑行摩擦阻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部件用于设置在门扇上,所述第二部件用于凸出设置在建筑物地板上,当所述门扇被驱动开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切换于所述迎挡位置上时,所述第一部件能够沿水平方向结合到所述第二部件上从而限制所述门扇继续开门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部件能够沿水平方向结合到所述第二部件上,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结合方式,例如可以是在所述第二部件为凸出设置的阻挡凸块,所述第一部件随门扇移动时结合到所述阻挡凸块上而被所述阻挡凸块阻挡从而使门扇不能继续前行,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的结合方式,但至少不会是专利201780005834.3中所提及的磁吸式上下插接方式。所述磁吸式上下插接方式存在致命的弊端,当门扇快速开门移动时,销极有可能未来得及向上升起结合到球形凹槽内,从而使门挡完全失去限制门扇继续开门移动的功能。而本发明采用的水平结合方式却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部件包括有阻挡凸台,所述阻挡凸台呈u字形从而具有左、右分置的左、右凸壁和连接在所述左、右凸壁之间的端部凸壁,所述左、右凸壁与所述端部凸壁之间形成浅凹腔,所述浅凹腔具有上部敞口和端部开口,所述第一部件能够穿过所述端部开口、上部敞口而结合到所述浅凹腔内。根据上述方案,呈u字形的所述阻挡凸台具有比较优良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更好地承受所述第一部件结合到所述第二部件上的撞击力。而当所述门扇关门移动时,所述第一部件又能够穿过所述端部开口而脱离所述第二部件,非常便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部件还包括有座底板,所述座底板构成所述浅凹腔的腔底壁。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座底板能够进一步强化所述阻挡凸台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座底板上设置有连接通孔,还包括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连接通孔把所述第二部件固定在建筑物地板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左、右凸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通孔,还包括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连接通孔把所述第二部件固定在建筑物地板上。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活调式挡门装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活调式挡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活调式挡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活调式挡门装置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用虚线部分a表示活动门扇,虚线部分b表示建筑物底板;

图5是所述第二部件9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第一部件100切换于迎挡位置c1时,门扇关门移动的动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第一部件100切换于避挡位置c2时,门扇关门移动的动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活调式挡门装置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活调式挡门装置,包括有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9,其中一个部件用于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上,另一个部件用于设置在活动门扇a上并能够随门扇a移动,当所述第一部件100与所述第二部件9结合时能够限制所述门扇a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00的位置是可调的,其中所述第一部件100能够被调整到结合所述第二部件9的迎挡位置以及能够被调整到避开所述第二部件9的避挡位置,所述第一部件100能够在所述迎挡位置与所述避挡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门扇a被驱动开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100切换于所述迎挡位置上时,所述第一部件100能够结合所述第二部件9上,从而能够限制所述门扇a继续开门移动;当所述门扇a被驱动开门并且所述第一部件100切换于所述避挡位置上时,所述第一部件100能够避开所述第二部件9,从而所述门扇a能够继续开门移动。

下面结合附图1~图4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所述第一部件100用于设置在门扇a上,而所述第二部件9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地板b上。所述第一部件100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从而能够以滑动的方式完成所述迎挡位置c1与所述避挡位置c2之间的切换。具体说,在所述门扇a上设置有安装座200,所述第一部件100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00上。所述安装座200包括有面盖体6和底盖板7,所述面盖体6和底盖板7通过螺钉8锁定并盖合一起,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夹层空间60,所述面盖体6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窗口部61。所述第一部件100包括滑动脚部2和从所述滑动脚部2上延伸出来的主挡部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脚部2与所述主挡部1之间为分体结构,它们之间通过螺钉5锁定一起,这样可以简化所述第一部件100与所述安装座200之间的安装结构和安装操作。所述滑动脚部2滑动设置在所述夹层空间60上,具体说所述滑动脚部2包括有滑动主体21和从所述滑动主体21上分别向上、下方向延伸出的一对翼部(22、23)。一对所述翼部(22、23)分别伸入并滑动设置在所述夹层空间60中,所述主挡部1滑动设置在所述窗口部61上。在所述滑动主体21上还设置有凸起柱24,在所述凸起柱24上设置有第一滚珠安装腔240,在所述第一滚珠安装腔240内设置有第一滚珠3和顶压所述第一滚珠3的第一弹簧31,所述第一弹簧31的一端顶压在所述第一滚珠安装腔240的腔底壁上,另一端顶压所述第一滚珠3,使所述第一滚珠3能够在所述第一滚珠安装腔240内浮动。所述第一滚珠3的部分滚珠面穿过所述第一滚珠安装腔240的腔口外露于所述第一滚珠安装腔240之外并滚动贴靠在所述底盖板7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所述第一滚珠3可减少所述第一部件100在所述安装座200上的滑行摩擦阻力,其次还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弹簧31减少所述第一部件100在滑行过程中的晃动,提高所述第一部件100的滑行平稳度。这样用脚踢推所述主挡部1即可轻便地调整所述第一部件10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除此之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100还可以是在竖立方向上滑动;又或者如图8所示,第一部件100a还可以摆动设置在安装座200a上,所述第一部件100a能够以摆动的方式完成所述迎挡位置与所述避挡位置之间的切换。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主挡部1从上往下延伸,在所述主挡部1上设置有竖立方向延伸的竖向腔体10,在所述竖向腔体10内设置有第二滚珠4、第二弹簧41和安装螺母42。所述安装螺母42旋接在所述竖向腔体10的上口部防止所述第二滚珠4和所述第二弹簧41脱离所述竖向腔体10。所述第二弹簧41的一端顶压在所述安装螺母42上,另一端顶压在所述第二滚珠4上,使所述第二滚珠4能够在所述竖向腔体10上上下浮动。所述第二滚珠4的部分滚珠面穿过所述竖向腔体10的腔底壁外露出来,但是不能完全穿过所述竖向腔体10的腔底壁而脱离所述竖向腔体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述第二滚珠4和所述第二弹簧41的组合,在安装时可以利用它们作为量度辅助工具让所述第二滚珠4的外露面贴靠在所述第二部件9上,使所述主挡部1的底面部与所述第二部件9之间具有间隙,从而避免所述主挡部1直接接触刮划所述第二部件9,而所述第二滚珠4则可以减少所述主挡部1在所述第二部件9上的滑行摩擦阻力。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部件9包括有凸出设置的阻挡凸台90,所述阻挡凸台90呈u字形从而具有左、右分置的左、右凸壁(901、902)和连接在所述左、右凸壁(901、902)之间的端部凸壁903,所述左、右凸壁(901、902)与所述端部凸壁903之间形成浅凹腔91,所述浅凹腔91具有上部敞口911和端部开口912,所述第一部件100能够穿过所述端部开口912、上部敞口911而结合到所述浅凹腔91内。根据上述方案,呈u字形的所述阻挡凸台90具有比较优良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更好地承受所述第一部件100结合到所述第二部件9上时产生的撞击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件9还包括有座底板92,所述座底板92构成所述浅凹腔91的腔底壁。所述座底板92能够进一步强化所述阻挡凸台90的结构强度。在所述座底板92上设置有连接通孔(921、922),还包括有紧固件(图中未画出),所述紧固件能够分别穿过所述连接通孔(921、922)把所述第二部件9固定在建筑物地板b上。

除此之外,所述第二部件9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例如图5所示的结构,为了便于区别把图5所示的第二部件标记为第二部件9a。所述第二部件9a与所述第二部件9具有类似的结构,下面着重介绍它们的主要区别点。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部件9a的阻挡凸台90a的端部凸壁903a的壁厚远大于左、右凸壁(901a、902a)的壁厚,从而能够更好地抵抗所述第一部件100的撞击力。在所述左、右凸壁(901a、902a)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通孔(9011a、9021a),还包括有紧固件(图中未画出),所述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连接通孔(9011a、9021a)把所述第二部件9a固定在建筑物地板b上。

下面结合图6和图7对所述活调式挡门装置的应用作详细的论述。所述安装座200设置在所述门扇a上,所述第一部件100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00上,所述第二部件9凸出设置于建筑物地板b上并位于所述门扇a开门角度q为20°的位置上。当需要把所述门扇a限制在开门角度q为20°的位置上时,用脚踢推所述第一部件100使其在所述安装座200上水平滑动并从所述避挡位置c2切换到所述迎挡位置c1。这样开门时,所述第一部件100的主挡部1能够随所述门扇a移动从而穿过所述端部开口912、上部敞口911而沿水平方向结合到所述第二部件9的端部凸壁903上,从而限制所述门扇a继续开门移动,所述门扇a被打开一道门缝,室内的人可以利用此门缝观察室外的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开门,从而可以避免不法分子借助室内人员开门的瞬间,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猛烈撞击门扇a而强行闯入室内,威胁室内人员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所述活调式挡门装置可以弥补锁具在安防方面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安防系统的整体防护性能。如果经过观察后决定不继续开门而需要关门时,可顶推所述门扇a关门移动,所述主挡部1能够穿过所述端部开口912脱离所述第二部件9而使所述门扇a实现关门。而如果经过观察后决定继续开门,仍然需要先把所述门扇a关门移动使所述主挡部1脱离所述第二部件9,然后用脚踢推所述第一部件100使其在所述安装座200上水平滑动并从所述迎挡位置c1切换到所述避挡位置c2后,所述门扇a再向开门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部件100的主挡部1则不会再沿水平方向结合到所述第二部件9的端部凸壁903上,所述门扇a可以完全打开。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合方式,例如可以是把第一部件设置在所述门扇a上,并在其上设置有收容腔,把第二部件设置在建筑物地板b上,并在其上设置可插入到所述收容腔内的插销。另外,还可以把第一部件设置在建筑物地板b上,而第二部件设置在门扇a上,此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结构需要作适配性的修改,使所述第二部件能够随门扇移动结合到所述第一部件上,而所述第一部件又不会明显凸起而把行人绊倒。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活调式挡门装置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