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9459发布日期:2020-09-01 18:3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扣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卡扣海绵圈垫穿戴设备,具体涉及该穿戴设备的卡扣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文献cn208778410u公开了一种防震汽车门板卡扣,包括卡槽部和卡孔部,卡槽部和卡孔部固定连接,卡槽部适于进入装饰板的卡槽,卡孔部适于进入门板的钣金孔;卡槽部和卡孔部之间设置有裙摆,裙摆由内往外从卡槽部向卡孔部倾斜;卡孔部呈梭形结构;卡孔部顶端设置有导向尖,导向尖由中间向四周发散并形成尖塔状;卡孔部两侧开设有两个弹性槽,两个弹性槽内侧形成一个支撑柱,两个弹性槽外侧形成两个弹性片,支撑柱上开设有空心槽,空心槽贯穿支撑柱,弹性片下端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开设于弹性片外壁并向内凹陷;卡孔部底端设置有弹性垫,弹性垫卡设于内凹槽内且放置于裙摆上,弹性垫采用海绵制成(即海绵垫)。目前,这种卡扣上的海绵垫大都采用人工手动穿戴,为提高海绵垫穿戴效率,发明人开发了一款海绵垫穿戴设备,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够用于该穿戴设备的卡扣进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扣进料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扣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转盘边缘并能够随转盘转动的卡扣携带件,设置在转盘外侧的卡扣送料轨道,设置在靠近送料轨道末端和转盘处并用于将卡扣推至卡扣携带件上的推料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料板和纵向设置的推杆,料板和推杆分别采用气缸驱动;送料轨道运行过程中,送料轨道上紧挨成列的卡扣按序前移,相邻卡扣之间具有挤压力,位于送料轨道末端的卡扣在后续挤压力的作用下被推送至料板上,随后连接料板的气缸a动作并将料板向前推移,料板上的卡扣随料板前移;当转盘转动至卡扣携带件上的限位缺口正对推杆和料板上的卡扣时,连接推杆的气缸b动作将卡扣从料板上推至卡扣携带件上的限位缺口内。

作为优选,在料板上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上端与送料轨道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优选,转盘边缘均匀布置有3-12套卡扣携带件,每套卡扣携带件上设置有四个限位缺口。

作为优选,共设置有两套推料机构,两套推料机构中线的延长线交汇于转盘中心。

作为优选,每套推料机构的料板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每套推料机构包括两个气缸b和两个推杆。限位槽和前述限位缺口用于容纳卡扣,能够防止卡扣掉落。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进料机构还包括传感器,当传感器感应到料板上有卡扣后,气缸a动作并将料板向前推移。

作为优选,转盘采用间歇式转动的转盘,且每当转盘转动“360°/卡扣携带件数量”的角度后,转盘停止转动,待料板上的卡扣被推至卡扣携带件的限位缺口内后,转盘再次转动“360°/卡扣携带件数量”的角度。

作为优选,两个推杆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限位槽之间的距离,两个限位槽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限位缺口之间距离的两倍。

作为优选,在位于限位缺口附近的卡扣携带件上端面,和/或位于限位槽附近的料板上端面设置防滑层,这样能够进一步防止卡扣滑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卡扣进料机构用于卡扣海绵圈垫穿戴设备,能够顺利将送料轨道上的卡扣送至转盘的卡扣携带件上,能够将卡扣从直线运动转为圆周运动,便于后续的卡扣海绵垫穿戴;本实用新型卡扣进料机构送料连续性好,进料效率高,使用过程中几乎不存在卡扣掉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卡扣进料机构俯向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卡扣进料机构侧向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卡扣进料机构的推料机构俯向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卡扣进料机构的推料机构侧向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卡扣进料机构的气缸a连接料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改进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

一种卡扣进料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转盘1边缘并能够随转盘1转动的卡扣携带件2,设置在转盘1外侧的卡扣送料轨道3,设置在靠近送料轨道3末端和转盘1处并用于将卡扣4推至卡扣携带件2上的推料机构。转盘1中心开设有孔,通过孔将转盘1套设在动力系统12的输出转轴11上,动力系统12运行时带动转盘1转动,卡扣携带件2则跟随转盘1同步转动。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推料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料板5和纵向设置的推杆6,料板5和推杆6分别采用气缸驱动;送料轨道3运行过程中,送料轨道3上紧挨成列的卡扣4按序前移,相邻卡扣4之间具有挤压力,位于送料轨道3末端的卡扣4在后续挤压力的作用下被推送至料板5上,随后连接料板5的气缸a7动作并将料板5向前推移,料板5上的卡扣41(本实施例中,位于料板5上的卡扣称之为卡扣41)随料板5前移;当转盘1转动至卡扣携带件2上的限位缺口8正对推杆6和料板5上的卡扣41时,连接推杆6的气缸b9动作将卡扣41从料板5上推至卡扣携带件2上的限位缺口8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气缸a7位于料板5下方,气缸a7的伸缩杆71连接连接板72,连接板72还连接料板5,伸缩杆71与料板5平行。气缸a7动作过程中,伸缩杆71伸长时,带动料板5和卡扣41右移;伸缩杆71收缩时,带动料板5左移。

其中,料板5上设置有限位槽10,且限位槽10上端和送料轨道3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这样的结构更容易将卡扣送至料板5上。

本实施例中,转盘1边缘均匀布置有3-12套卡扣携带件2,每套卡扣携带件2上设置有四个限位缺口8。

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两套推料机构,两套推料机构中线的延长线交汇于转盘1中心,两套推料机构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卡扣携带件2处。

本实施例中,每套推料机构的料板5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10,每套推料机构包括两个气缸b9和两个推杆6。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进料机构还包括传感器,当传感器感应到料板5上有卡扣41后,气缸a7动作并将料板5向前推移。

其中,转盘1采用间歇式转动的转盘1,且每当转盘1转动“360°/卡扣携带件2数量”的角度后,转盘1停止转动,待料板5上的卡扣41被推至卡扣携带件2的限位缺口8内后,转盘1再次转动“360°/卡扣携带件2数量”的角度。当卡扣携带件2数量为8套时,当转盘1转动45°后,转盘1停止转动,待料板5上的卡扣41被推至卡扣携带件2的限位缺口8内后,转盘1再次转动45°的角度,并按此动作进行下一工序。

本实施例中,两个推杆6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限位槽10之间的距离,两个限位槽10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限位缺口8之间距离的两倍。

其中,在位于限位缺口8附近的卡扣携带件2上端面,和/或位于限位槽10附近的料板5上端面设置防滑层,防滑层可以采用粘接在卡扣携带件2上端面的美纹纸。

使用时,可以通过震动料盘将卡扣源源不断地送至送料轨道3上,并在送料轨道3紧排成列;随着连续不断的上料,送料轨道3上紧挨成列的卡扣4按序前移,相邻卡扣4之间具有挤压力,位于送料轨道3末端的卡扣4在后续挤压力的作用下被推送至料板5上,随后连接料板5的气缸a7动作并将料板5向前推移,料板5上的卡扣41随料板5前移;当转盘1转动至卡扣携带件2上的限位缺口8正对推杆6和料板5上的卡扣41时,连接推杆6的气缸b9动作将卡扣41从料板5上推至卡扣携带件2上的限位缺口8内;随后,转盘1转动预设角度(如45°),限位缺口8装有卡扣的卡扣携带件2也跟着转动预设角度移至下一工位,装有卡扣的前一卡扣携带件2则转动到推料机构正前方,等待推料机构将卡扣推入该卡扣携带件2的限位缺口8内,如此往复进行卡扣上料。

该卡扣进料机构用于卡扣海绵圈垫穿戴设备,能够顺利将送料轨道上的卡扣送至转盘的卡扣携带件上,能够将卡扣从直线运动转为圆周运动,便于后续的卡扣海绵垫穿戴;该卡扣进料机构送料连续性好,进料效率高,使用过程中几乎不存在卡扣掉落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