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体结构及笔记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5155发布日期:2020-05-01 22:0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体结构及笔记本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锁具结构和应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锁体结构及笔记本。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办公用笔记本包括一上封面、多张记事页以及一下封面,所述的多张记事页均设在上封面与下封面之间,所述上封面的一侧边和下封面的一侧边均与多张记事页的一侧边相连接。现有的笔记本一般仅通过插片或扣子等卡紧闭合结构来连接上、下封面。

有些人又喜欢将名片、发票等票据夹在笔记本中,由于名片、票据等小物件体积小、重量轻,因此在携带过程中容易掉落,甚至丢失。此外,笔记本中的某些记录会涉及到重要的秘密或个人隐私,需要进行保密。多数笔记本没有任何卡紧闭合的结构,因此笔记本在携带过程中容易打开,导致秘密外泄。现有的一些笔记本为了达到保密的目的,会搭配较为传统的指拨式的机械密码锁,但是这类锁较为简单,容易被破密,且使用操作费时费力。另外,也有一些指纹锁已经应用于笔记本中,但是其存在上锁缺陷,这种缺陷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解锁打开笔记本后指纹锁在一定时间后自动重新上锁,当需要关合笔记本时,需要重新解锁指纹锁并在自动上锁的时间段中快速将锁体结构锁合;第二种是解锁打开笔记本后指纹锁持续处于解锁状态,笔记本可随时关合,但是关合后锁体结构并未上锁,需要重新通过指纹锁操作将锁体结构锁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锁体结构及笔记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体结构,包括锁盒组件和锁芯主体;

所述的锁盒组件包括盒体和自适应锁止组件,所述的盒体设有内腔,所述的盒体上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通槽,所述的自适应锁止组件设置在内腔中并位于通槽所在的一侧,且所述的自适应锁止组件与通槽在上下位置上部分相重叠;

所述的锁芯主体包括锁芯壳体、设置在锁芯壳体内的推块、电子锁组件、以及推钮解锁组件;

所述的推块上设有能够插入至所述通槽的锁舌,所述通槽的长度大于所述锁舌的长度,所述的推钮解锁组件与所述的推块传动连接,所述的推块与所述的锁芯壳体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

所述自适应锁止组件靠近所述锁舌的一端设有锁槽,所述锁槽的上端面形成第一锁止面,所述锁槽的下端面形成第一导向面,所述锁舌的上端设有第二导向面,所述锁舌的下端设有第二锁止面;当锁芯主体与锁盒组件相互锁止时,所述的第一锁止面与第二锁止面抵接并形成干涉配合;当进行上锁操作时,所述的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相互抵接;当锁芯主体与锁盒组件解锁分离时,锁芯主体与锁盒组件完全分离;

所述的电子锁组件包括电路板、与电路板通信连接的电子解锁模块、与电路板电连接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限位装置;

当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限位装置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的限位装置与所述的推块形成干涉配合并限制推块水平移动,当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限位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限位装置消除与所述的推块的干涉配合并使得推块能够水平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自适应锁止组件包括自适应锁块和自适应弹性件,所述自适应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内腔的腔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的自适应锁块抵接,所述的第一锁止面设置在所述自适应锁块靠近锁舌的一端上。

作为优选,所述内腔的侧壁向内设有多个凸块并最终形成前抵挡部和后抵挡部,所述的自适应锁块能够分别与所述的前抵挡部和后抵挡部抵接,且所述的自适应锁块能够在所述的前抵挡部和后抵挡部之间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自适应锁块包括与所述锁舌相配合的前接触部、以及与所述自适应弹性件相配合的后导向部,所述的凸块之间形成通过间隙,所述前接触部的宽度大于通过间隙的宽度,所述后导向部的宽度小于通过间隙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装置为一电机,所述的限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的限位块,所述推块靠近电机的一端开设有避空槽,当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限位块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限位块与所述的避空槽相匹配且限位块能够进入至避空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推块靠近电机的一端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与所述的避空槽相通,且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与所述限位块处于上锁状态时的姿态相匹配,当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限位块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的限位块与推块形成干涉配合且限位块无法进入至避空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上端的内侧设有第一防转凸台,所述限位槽下端的外侧设有第二防转凸台,所述的限位块均能够与所述的第一防转凸台和第二防转凸台抵接并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子解锁模块为电子密码锁模块或/和指纹锁模块,所述的电子密码锁模块设置在所述的锁芯壳体上,所述的指纹锁模块集合在所述的推钮解锁组件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锁芯壳体内还设有充电电池和充放电接口模块,所述的充电电池分别与所述的电路板和充放电接口模块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包括封套和纸质内芯,所述的封套包括上封面和下封面,所述的纸质内芯位于上封面和下封面之间,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锁体结构,所述的锁盒组件固定在所述的上封面上,所述的锁芯主体固定在下封面上,当所述的锁芯主体和锁盒组件相互锁止时,所述的上封面与下封面合拢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传统的机械结构的锁体结构和电子锁结构相结合并应用于笔记本中,大大提升了笔记本的安全保密能力,外形更加时尚美观,且相较于传动的锁体结构,本发明的解锁速度大大提升;2、本发明的电子锁组件能够在解锁后自动恢复至上锁状态,关合时通过自适应锁止组件与锁舌的配合,以及对自适应锁止组件结构和工作机理的特殊设定,不必再重复操作电子锁组件,即能通过机械的锁体结构完成锁盒组件与锁芯主体锁合操作,该自动上锁功能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且防止遗忘操作而导致的笔记本内容泄密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笔记本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笔记本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笔记本的另一爆炸图。

图4是锁盒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锁盒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锁芯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锁芯主体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锁芯主体与锁盒组件相互锁止时的剖视图。

图11是锁芯主体与锁盒组件进行上锁操作时的剖视图。

图12是锁芯主体与锁盒组件分离时的剖视图。

图13是锁舌退出锁槽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13,一种锁体结构,包括锁盒组件4和锁芯主体5;

所述的锁盒组件4包括盒体401和自适应锁止组件,所述的盒体401设有内腔402,所述的盒体401上开设有与内腔402相通的通槽403,所述的自适应锁止组件设置在内腔402中且位于通槽403的一侧,且所述的自适应锁止组件与通槽403在上下位置上部分相重叠,即在锁止时能够让锁舌503通过重叠部分上移,并使得自适应锁止组件与锁舌503相互干涉并形成锁止效果;

其中,所述通槽403的尺寸要等于或大于锁舌503和重叠部分尺寸的总和,以便于锁舌503实现上锁和解锁操作;

所述的锁芯主体5包括锁芯壳体501、设置在锁芯壳体501内的推块502、电子锁组件、以及推钮解锁组件6;

所述的推块502上设有能够插入至所述通槽403的锁舌503,所述通槽403的长度大于所述锁舌503的长度,所述的推钮解锁组件6与所述的推块502传动连接,所述的推块502与所述的锁芯壳体501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504;

所述自适应锁止组件靠近所述锁舌503的一端设有锁槽412,所述锁槽412的上端面形成第一锁止面411,所述锁槽412的下端面形成第一导向面413,所述锁舌503的上端设有第二导向面506,所述锁舌503的下端设有第二锁止面517;当锁芯主体与锁盒组件相互锁止时,所述的第一锁止面411与第二锁止面517抵接并形成干涉配合;当进行上锁操作时,所述的第一导向面413与第二导向面506相互抵接;当锁芯主体与锁盒组件解锁分离时,所述的锁芯主体与锁盒组件完全分离;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导向面506为上半圆弧形面或是迎向自适应锁止组件一侧的倾斜楔形面,所述的第一锁止面411为朝向锁舌的平直面,所述的第二锁止面517为超向自适应锁止组件的平直面;

所述的电子锁组件包括电路板505、与电路板505通信连接的电子解锁模块、与电路板505电连接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限位装置;

当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限位装置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的限位装置与所述的推块502形成干涉配合并限制推块502水平移动,当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限位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限位装置消除与所述的推块502的干涉配合并使得推块502能够水平移动。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自适应锁止组件包括自适应锁块404和自适应弹性件,所述自适应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内腔402的腔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的自适应锁块404抵接,所述的第一锁止面411设置在所述自适应锁块404靠近锁舌503的一端上。自适应弹性件优选为自适应弹簧405,当锁舌503插入通槽403时,锁舌503与自适应锁块404接触并挤压自适应锁块404向后退,使得自适应弹簧405收缩,当到达锁止位置时,锁舌503与自适应锁块404的重叠的干涉量减少,自适应锁块404在自适应弹簧405回弹力的作用下向前复位并与锁舌503相互锁止。这种结构,能够很好地在锁舌扣入时起到后退让位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降低锁合时对锁舌503与自适应锁块404所产生摩擦损耗和冲击破坏,从而减少部件损耗和损坏几率,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自适应锁止组件结构中,所述内腔402的侧壁向内设有多个凸块并最终形成前抵挡部406和后抵挡部407,所述的自适应锁块404能够分别与所述的前抵挡部406和后抵挡部407抵接,且所述的自适应锁块404能够在所述的前抵挡部406和后抵挡部407之间移动。所述的自适应锁块404包括与所述锁舌503相配合的前接触部408、以及与所述自适应弹性件相配合的后导向部409,所述的凸块之间形成通过间隙410,所述前接触部408的宽度大于通过间隙410的宽度,所述后导向部409的宽度小于通过间隙410的宽度。通过凸块的设置,能够对自适应锁块404的前接触部408起到抵挡的作用,限制前接触部408的活动范围,保证其不会脱离工位;同时还通过后导向部409与凸块的配合,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得整个自适应锁止组件在运动时保持稳定的前后直线运动,不会出现偏移、弹跳等不稳定情况,确保整体机构的顺畅运行使用。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为一电机507,所述的限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电机507的输出端上的限位块508,所述推块502靠近电机507的一端开设有避空槽509,当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限位块508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的限位块508与所述的避空槽509相匹配且限位块508能够进入至避空槽509中。所述推块502靠近电机507的一端还开设有限位槽510,所述的限位槽510与所述的避空槽509相通,且所述限位槽510的形状与所述限位块508处于上锁状态时的姿态相匹配,当所述的驱动装置驱动限位块508处于上锁状态时,所述的限位块508与推块502形成干涉配合且限位块508无法进入至避空槽509中。例如,所述的限位块508优选为扁平状,具有长边511和短边512,长边511的尺寸大于避空槽509的高度且小于限位槽510的高度,同时长边511的尺寸小于避空槽509的宽度,短边512的尺寸小于避空槽509的高度。当长边511处于竖直位置时,整个限位块508位于限位槽510中并与推块502形成限位配合,使得推块502无法向着电机507所在一侧移动;当电机507转动带动限位块508转动,使得短边512处于竖直位置时,消除了推块502与限位块508之间的干涉,即限位块508可以进入至避空槽509中,因此推块502得以向着电机507所在一侧移动,移动的最大距离为避空槽509的最大深度,该深度也可综合锁舌503、通槽403的尺寸综合进行调整设计。

更具体的,在所述限位槽510上端的内侧设有第一防转凸台513,所述限位槽510下端的外侧设有第二防转凸台514,所述的限位块508均能够与所述的第一防转凸台513和第二防转凸台514抵接并限位。通过第一防转凸台513和第二防转凸台514的设置,一是起到对限位块508位置保持的作用,二是还能够起到限定限位块508转动方向的作用。

本发明中,所述的电子解锁模块为电子密码锁模块7或/和指纹锁模块8,所述的电子密码锁模块7设置在所述的锁芯壳体501上,所述的指纹锁模块8集合在所述的推钮解锁组件6中。

为了实现对电机507、电路板505和电子解锁模块等部件的供电,所述的锁芯壳体501内还设有充电电池515和充放电接口模块516,所述的充电电池515分别与所述的电路板505和充放电接口模块516电连接。由于本发明各个部件的功率较低,因此单次充电能够使用很久。同时,还可以通过和充放电接口模块516连接手机等外部电子设备,对其进行应急充电,使得笔记本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包括封套和纸质内芯1,所述的封套包括上封面2和下封面3,所述的纸质内芯1位于上封面2和下封面3之间,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锁体结构,所述的锁盒组件4固定在所述的上封面2上,所述的锁芯主体5固定在下封面3上,当所述的锁芯主体5和锁盒组件4相互锁止时,所述的上封面2与下封面3合拢在一起。将本发明的锁体结构应用到笔记本上,相互之间完美契合,造型美观时尚,同时大大提升了笔记本的安全性能,将使用者的机密牢牢的锁住。

参照图10~图13,本发明锁体结构的工作原理是:解锁时,需要先通过电子解锁模块将电子锁组件启动解锁,其中电子解锁模块可采用电子密码锁的形式或是指纹锁的形式,两者解开其中一者即可,电子锁组件解锁时电机507启动,带动限位块508转动,使得限位块508的短边512处于竖直位置时,消除了推块502与限位块508之间的干涉,此时使用者可拨动推钮解锁组件6将推块502向着电机507所在一侧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锁舌503也随之后退,使得第一锁止面411和第二锁止面517错开,从而解除锁舌503与自适应锁止组件的锁止关系,此时翻动上封面2和下封面3即可将锁盒组件4与锁芯主体5分离;

打开笔记本后,推钮解锁组件6和推块502在弹性复位件504的作用下立即自行复位,接着电子锁部件会在电路板505的控制下实现自动复位动作,即电机507反转控制限位块508转动至上锁状态(即长边511处于竖直位置),对推块502形成限位作用,此过程自动完成,无需使用者任何手动操作;

上锁时,将上封面2和下封面3相互合拢,锁舌503先进入至通槽403中,第二导向面506在上,因此第二导向面506率先与第一锁止面411抵接并对自适应锁块404施加一定的推力,使得自适应弹簧405收缩并带动自适应锁块404移动,从而腾出空间使得锁舌503能够继续向上运动.当锁舌503向上运动到一定量后,第二导向面506与第一锁止面411分离并消除两者之间的干涉,自适应锁块404在自适应弹簧405回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使得第二锁止面517与第一锁止面411抵接并形成干涉配合,从而防止锁舌503脱离锁槽412和逃离通槽403的情况发生,完成锁盒组件与锁芯主体上锁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锁体结构还可应用其它,比如旅行箱、旅行包、保险箱、保密柜、门窗或手机壳等结构件上,并不限于笔记本上,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