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深度加密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83728发布日期:2021-01-08 14:14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深度加密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深度加密锁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英语:internetofthings,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出它们的具体位置。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索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类似自动化操控系统,同时透过收集这些小事的数据,最后可以聚集成大数据,包含重新设计道路以减少车祸、都市更新、灾害预测与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等社会的重大改变,实现物和物相联。

锁具是万物互联的重要节点,因为锁具起到了重要的安全防卫功能,而传统的锁具缺乏互联网功能,且功能单一,结构简单,容易被熟悉锁具原理的人轻易打开,现有的电子加密锁又容易被软件或各种技术手段破解,针对物品的保藏,尤其是珍贵重要物品的保藏,需要能够确保安防性能的加密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深度加密锁系统,该装置将机械加密与物联网加密深度结合,使锁具的安防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联网深度加密锁系统,包括物联网控制中心、锁具本体、和加密机构,所述的加密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锁具本体的钥匙孔前端的实体块,所述的实体块的前端面上设有与钥匙孔同轴并贯通的钥匙通道,所述的钥匙通道周围的实体块前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辅助孔,所述的辅助孔向实体块内延伸,并在辅助孔的内侧端设有接近开关,所述的钥匙孔配有能穿过钥匙通道并将锁具本体打开的第一钥匙,所述的辅助孔配有第二钥匙,所述的第二钥匙的端部与接近开关配合使用;所述的钥匙通道的后侧端设有钥匙通道阻断装置,所述的接近开关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互联网控制中心连接,所述的互联网控制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钥匙通道阻断装置连接;任一锁具本体、各个辅助孔、对应的辅助孔内的接近开关均设有编号;所述的物联网控制中心设有控制设备,在控制设备上设有主控模块,所述的主控模块包括登录单元、随机密码生成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监控单元,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机端登陆主控模块,登录后,通过随机密码生成单元获得打开锁具本体的密码,并根据密码的指示,通过第二钥匙触发密码中标定的接近开关,控制设备将接近开关的信息反馈给监控单元,所述的监控单元通过控制设备打开钥匙通道阻断装置,钥匙通道与钥匙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密码根据锁具本体、各个辅助孔的编号编制,至少包括代表锁具本体编号为开头的数字、以及辅助孔编号的数字,其中辅助孔编号的数字代表该编号的辅助孔为第二钥匙的正确插入孔;

所述的随机密码生成单元与监控单元连接,任一随机密码生成后,将随机密码同时发送至监控单元,监控单元依据密码中标定的辅助孔内的接近开关的编号对钥匙通道阻断装置发送控制指令。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钥匙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的第一套管的左端设有第一环形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盘,所述的第一环形块通过第一接管与第一套管连接,所述的第一接管的左端与第一环形块右端面的环孔边缘固定连接,右端插入第一套管内,在第一接管的外壁表面设有第一弹簧销,在第一套管的左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排列的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弹簧销与第一通孔配合使用,所述的第一接管右端的外侧还一体成型有导向环,所述的导向环与第一套管的内壁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的第一接管内套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的第二套管的左端穿过第一环形块的环孔,并向左侧延伸,右端穿过第一接管的右端开口、并向右侧延伸穿过定位盘的右端面、并在第二套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指示块,所述的第二套管与定位盘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套管通过轴承与第一套管转动连接;

所述的在第二套管的内腔左端插接有第二接管,所述的第二接管的外壁表面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弹簧销,所述的第二套管的侧壁上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与第二弹簧销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接管的右端可伸缩的套接于第二套管内、左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块;

所述的定位盘的右端面上设有用以标识角度的第一刻度线,所述的指示块的右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刻度线配合使用的指针标记;所述的第一环形块及第二环形块的外壁上分别均匀分布有贯通左右端面的卡槽,所述的第一环形块与第二环形块的外径及卡槽的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一环形块、第二环形块、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定位盘、指示块同轴;

所述的辅助孔的内壁表面设有多个凸棱组,任一凸棱组内均包含多条凸棱结构,任一凸棱组均与第一环形块、及第二环形块的卡槽配合使用,在同一辅助孔内,所述的凸棱结构的长度大于相邻的凸棱组之间的距离,相邻的凸棱组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环形块和第二环形块的厚度之和,所述的第一环形块和第二环形块之间的可调距离的最大值小于2个凸棱结构的长度与相邻的凸棱组间距之和。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环形块的环孔内壁表面上绕环孔轴线均匀分布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的第二套管位于环孔内的管壁外表面绕第二套管轴线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三弹簧销,所述的第三弹簧销与定位孔配合使用;

在指示块及定位盘的外端面上还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销钉孔,所述的销钉孔内插接有销钉,所述的定位盘与指示块通过销钉固定连接;当定位盘与指示块通过销钉固定时,所述的第三弹簧销与定位孔相互错开。

优选的,任一第三弹簧销的轴线与邻近的定位孔的轴线之间构成夹角a;在辅助孔内,凸棱结构的轴线与辅助孔的轴线相交,位于上端的凸棱结构的轴线与相交处竖直方向的径线构成夹角b,相邻的凸棱组中,2个夹角b的差值大于夹角a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的钥匙通道阻断装置包括设置于实体块内的电磁铁、设置于电磁铁下方且位于实体块内的滑槽,所述的滑槽贯通钥匙通道,并在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铁制挡板,所述的铁制挡板内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竿,所述的滑竿的上端与电磁铁固定连接,所述的电磁铁与铁制挡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的电磁铁的吸引力大于压缩弹簧的弹力,所述的电磁铁连接有电源,并与物联网控制中心的控制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当电磁铁通电时,铁制挡板被电磁铁吸起,钥匙通道与钥匙孔连通,当电磁铁断电时,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铁制挡板的下端插入钥匙通道内,并将钥匙通道阻断。

优选的,所述的实体块的外端面上部还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内设有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的人脸识别摄像头与物联网控制中心的控制设备电性连接,人脸识别的信息通过控制设备与监控单元连接;所述的监控单元对钥匙通道阻断装置发送控制指令前,先启动人脸识别摄像头,并根据人脸识别的结果确定是否要启动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的人脸识别摄像头两侧还设有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内分别设有微型摄像头,所述的微型摄像头与物联网控制中心的控制设备电性连接,微型摄像头的摄像信息经由控制设备传送到监控单元。

优选的,所述的登录单元、随机密码生成单元、以及监控单元均与数据存储单元连接,并将相关数据实时存储,所述的监控单元内设有数据信息读取子单元,所述的数据信息读取子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孔位于实体块外端面的开口边缘还设有用以标识角度的第二刻度线,所述的辅助孔内从右至左的各凸棱组均相对于辅助孔的轴线具有不同的旋转角度;操作人员熟记各凸棱组的旋转角度作为操控第二钥匙的第一辅助密码。

优选的,不同的辅助孔内的凸棱结构的长度不同,任一辅助孔内的各凸棱结构的长度相同,操作人员根据凸棱结构的长度调节第一环形块与第二环形块之间的间距,并以此间距数据作为第二辅助密码。

本发明一种物联网深度加密锁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有11重加密方式,包括机械加密形式和物联网加密形式,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使锁具具有了强大的安防效果,在不知道本发明的机械结构及使用方法的情况下,即使拿到钥匙,也极难打开锁具,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物联网加密形式,使锁具的安防效果进一步增强,尤其适合重要物品储存的安防场所使用。

2、本发明通过物联网控制中心,使锁具这一重要的安防节点纳入统筹管理,不但增强了安防效果,还促进了安防领域的技术进步,符合物联网发展的大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第二钥匙的主视图;

图6:本发明第二钥匙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第二钥匙的右视图;

图8:本发明第二钥匙的左视图;

图9:本发明第一钥匙的主视图;

图10:本发a-a1处的剖视图;

图11:本发明不同的凸棱组与辅助孔的位置关系剖视图;

图12:本发明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1:手柄,02:钥匙杆,03:工作部;1:锁具本体,2:实体块,3:第一安装孔,4:第二安装孔,5:第三安装孔,6:钥匙通道,7:辅助孔,8:第二刻度线;9:螺栓;10:钥匙孔,11:人脸识别摄像头,12:微型摄像头,13:凸棱组,14:电磁铁,15:滑竿,16:压缩弹簧;17:铁制挡板,18:滑孔,19:滑槽,20:定位盘,21:第二接管,22:第二环形块,23:第一环形块,24:第一套管;25:第一弹簧销;26:指示块,27:第二套管,28:第二通孔,29:轴承,30:第一接管,31:导向环,32:第三弹簧销,33:第一通孔,34:夹角a,35:夹角b,36:辅助孔轴线交点,71:辅助孔前部,72:辅助孔中部,73:接近开关,201:第一刻度线,221:第二环形块的卡槽,231:第一环形块的卡槽,232:环孔,233:定位孔,251:凸柱,252:套管,253:压缩弹簧,261:指针标记,262: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是以阶梯递进的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该说明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物联网深度加密锁系统,包括物联网控制中心、锁具本体1、和加密机构,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加密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锁具本体的钥匙孔10前端的实体块2,锁具本体1的具体结构和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不做赘述,实体块2可如图2所示,通过螺栓9与锁具本体固定连接,方便于拆卸,且连接牢固;所述的实体块2的前端面上设有与钥匙孔10同轴并贯通的钥匙通道6,所述的钥匙通道周围的实体块2前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辅助孔7,所述的辅助孔7向实体块2内延伸,并在辅助孔7的内侧端设有接近开关73,辅助孔7可以设置为盲孔,也可以为贯通实体块2的通孔,如图9所示,所述的钥匙孔10配有能穿过钥匙通道并将锁具本体打开的第一钥匙,包括手柄01、钥匙杆02、工作部03,工作部03用来打开锁具本体1,钥匙杆02用于补偿钥匙通道6的长度,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辅助孔7配有第二钥匙,所述的第二钥匙的端部与接近开关73配合使用;如图2所示,所述的钥匙通道6的后侧端设有钥匙通道阻断装置,所述的接近开关73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互联网控制中心连接,所述的互联网控制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钥匙通道阻断装置连接;任一锁具本体1、各个辅助孔7、对应的辅助孔7内的接近开关73均设有编号;所述的物联网控制中心设有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器、存储器、转换器、电脑、移动终端,在控制设备上设有主控模块,即在电脑或移动终端上设有主控模块,所述的主控模块包括登录单元、随机密码生成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以及监控单元,操作人员(即负责开锁的管理员)可通过手机端登陆主控模块,登录后,通过随机密码生成单元获得打开锁具本体1的密码,并根据密码的指示,通过第二钥匙触发密码中标定的接近开关73,即将第二钥匙插入正确的辅助孔内,即可触发正确的接近开关73,控制设备将接近开关73的信息反馈给监控单元,所述的监控单元通过控制设备打开钥匙通道阻断装置,钥匙通道6与钥匙孔10连通;同理,如果没有密码指示,将第二钥匙插入错误的辅助孔7,将激发错误的接近开关73,经过监控单元识别后,不对钥匙通道阻断装置发送打开命令,同时监控单元采集到相关信息,可进行报警;

所述的密码根据锁具本体1、各个辅助孔7的编号编制,至少包括代表锁具本体1编号为开头的数字、以及辅助孔7编号的数字,其中辅助孔7编号的数字代表该编号的辅助孔7为第二钥匙的正确插入孔;举例来说,比如密码为0203,则代表第2号锁具本体上的第3个辅助孔;由于主控模块只有经过身份核实的工作人员可以注册登录,故密码不会泄露至外人手中;

所述的随机密码生成单元与监控单元连接,任一随机密码生成后,将随机密码同时发送至监控单元,监控单元依据密码中标定的辅助孔7内的接近开关73的编号对钥匙通道阻断装置发送控制指令。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具体为:

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第二钥匙包括第一套管24,所述的第一套管24的左端设有第一环形块23、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盘20,所述的第一环形块23通过第一接管30与第一套管24连接,所述的第一接管30的左端与第一环形块23右端面的环孔232边缘固定连接,右端插入第一套管24内,在第一接管30的外壁表面设有第一弹簧销25,弹簧销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销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凸柱251,凸柱251的下端滑动连接于套管252内,在凸柱251的底端与套管252的底端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253,当凸柱251滑动至下述的第一通孔33时,凸柱251在压缩弹簧253的弹力下插入第一通孔33内,将第一接管与第一套管24锁定;如图12所示,在第一套管24的左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排列的第一通孔33,所述的第一弹簧销25与第一通孔33配合使用,如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接管30右端的外侧还一体成型有导向环31,所述的导向环31与第一套管24的内壁表面滑动连接;第一弹簧销25及第一通孔33可设置为两组,分别位于第二钥匙的两侧,再加上导向环31的导向,可使第一环形块23得到精确定位;

如图5、图6、图12所示,所述的第一接管30内套接有第二套管27,所述的第二套管27的左端穿过第一环形块23的环孔,并向左侧延伸,右端穿过第一接管30的右端开口、并向右侧延伸穿过定位盘20的右端面、并在第二套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指示块26,所述的第二套管27与定位盘20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套管27通过轴承29与第一套管24转动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的在第二套管27的内腔左端插接有第二接管21,所述的第二接管21的外壁表面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弹簧销,所述的第二套管27的侧壁上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与第二弹簧销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28,所述的第二接管21的右端可伸缩的套接于第二套管27内、左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块22;

如图8所示,所述的定位盘20的右端面上设有用以标识角度的第一刻度线201,所述的指示块26的右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刻度线201配合使用的指针标记261;如图5、7所示,所述的第一环形块23及第二环形块22的外壁上分别均匀分布有贯通左右端面的卡槽231/221,所述的第一环形块23与第二环形块22的外径及卡槽的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一环形块23、第二环形块22、第一接管30、第二接管21、第一套管24、第二套管27、定位盘20、指示块26同轴;

如图3所示,所述的辅助孔7的内壁表面设有多个凸棱组13,任一凸棱组13内均包含多条凸棱结构,任一凸棱组13均与第一环形块23、及第二环形块22的卡槽配合使用,在同一辅助孔7内,所述的凸棱结构的长度大于相邻的凸棱组13之间的距离,相邻的凸棱组1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环形块23和第二环形块22的厚度之和,所述的第一环形块23和第二环形块22之间的可调距离的最大值小于2个凸棱结构的长度与相邻的凸棱组间距之和;

如图6、图10所示,所述的第一环形块23的环孔232内壁表面上绕环孔轴线均匀分布有多个定位孔233,所述的第二套管27位于环孔内的管壁外表面绕第二套管轴线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三弹簧销32,所述的第三弹簧销32与定位孔233配合使用;

如图8所示,在指示块26及定位盘20的外端面上还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销钉孔,所述的销钉孔内插接有销钉262,所述的定位盘20与指示块26通过销钉固定连接;当定位盘20与指示块26通过销钉固定时,所述的第三弹簧销32与定位孔233相互错开;

如图10、11所示,任一第三弹簧销32的轴线与邻近的定位孔233的轴线之间构成夹角a34;在辅助孔7内,凸棱结构的轴线与辅助孔7的轴线相交,位于上端的凸棱结构的轴线与相交处竖直方向的径线构成夹角b35,相邻的凸棱组中,2个夹角b35的差值大于夹角a34的角度。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具体为:

如图2-4所示,所述的钥匙通道阻断装置包括设置于实体块2内的电磁铁14、设置于电磁铁14下方且位于实体块2内的滑槽19,所述的滑槽19贯通钥匙通道6,并在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铁制挡板17,所述的铁制挡板17内设有滑孔18,滑孔18内滑动连接有滑竿15,所述的滑竿15的上端与电磁铁固定连接,所述的电磁铁14与铁制挡板17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16,所述的电磁铁14的吸引力大于压缩弹簧16的弹力,所述的电磁铁14连接有电源,并与物联网控制中心的控制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当电磁铁14通电时,铁制挡板17被电磁铁14吸起,钥匙通道6与钥匙孔10连通,当电磁铁14断电时,在压缩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铁制挡板17的下端插入钥匙通道6内,并将钥匙通道6阻断。

实施例4、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具体为:

如图1-3所示,所述的实体块2的外端面上部还设有第一安装孔3,所述的第一安装孔3内设有人脸识别摄像头11,所述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与物联网控制中心的控制设备电性连接,人脸识别的信息通过控制设备与监控单元连接;所述的监控单元对钥匙通道阻断装置发送控制指令前,先启动人脸识别摄像头,并根据人脸识别的结果确定是否要启动电磁铁14;

如图1-3所示,所述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两侧还设有第二安装孔4、及第三安装孔5,所述的第二安装孔4和第三安装孔5内分别设有微型摄像头12,所述的微型摄像头12与物联网控制中心的控制设备电性连接,微型摄像头12的摄像信息经由控制设备传送到监控单元;

所述的登录单元、随机密码生成单元、以及监控单元均与数据存储单元连接,并将相关数据实时存储,所述的监控单元内设有数据信息读取子单元,所述的数据信息读取子单元与数据存储单元连接。

人脸识别摄像头11将人脸视频采集信息传输至控制设备中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存储器中的预存信息进行对比甄别,并将所采集的信息及甄别结果传递给监控单元,监控单元根据信息是否符合来做出是否启动电磁铁14的选择,若采集信息不符合预存信息,则及时报警。

实施例5、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具体为:

如图1所示,所述的辅助孔7位于实体块2外端面的开口边缘还设有用以标识角度的第二刻度线8,所述的辅助孔7内从右至左的各凸棱组13均相对于辅助孔7的轴线具有不同的旋转角度;操作人员熟记各凸棱组13的旋转角度作为操控第二钥匙的第一辅助密码;

不同的辅助孔7内的凸棱结构的长度不同,任一辅助孔7内的各凸棱结构的长度相同,操作人员根据凸棱结构的长度调节第一环形块23与第二环形块22之间的间距,并以此间距数据作为第二辅助密码。

本发明的使用原理:

本发明一种物联网深度加密锁系统具有11重加密保护,具体如下:

第一重加密:只有锁具本体的管理人员(即操作员)才能够通过手机端注册登录主控模块,外界人员排除在外;

第二重加密:登录主控模块需要输入密码,其他人即使拿到操作员的手机,没有密码也不能登录;

第三重加密:需要根据主控模块提供的密码进行开锁操作,其他人即使获得密码也不了解密码的含义;

第四重加密:锁具本体设有第一钥匙和第二钥匙,其他人不知道使用次序,无法操作;

第五重加密:即使其他人知道先需要用第二钥匙触发接近开关,但不知道第二钥匙使用前需要将第一环形块23移动位置,会导致操作必然失败;

第六重加密:其他人拿到第二钥匙,也在使用前将第一环形块23移动位置,但不知道根据凸棱结构的长度调整第一环形块23与第二环形块22的间距,也会导致操作困难,极易失败;

第七重加密:操作人员调整对了第一环形块23与第二环形块22的间距,但不知道在各凸棱组处的旋转角度,也会导致操作困难,容易失败;

第八重加密:即使正确的接近开关73被触发,但主控模块会紧接着启动人脸识别摄像头,其他人无法获得通过;

第九重加密:在开锁过程中,有微型摄像头实时监控,其他人开锁,会及时报警;

第十重加密:如果插入错误的辅助孔,会触发错误的接近开关73,导致电磁铁不会被启动,同时监控单元报警;

第十一重加密:即使想暴力破坏钥匙通道6内的铁制挡板17,也只能使铁制挡板越来越堵塞钥匙孔10,使锁具本体1更无法打开。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时,操作员需要先通过手机端登录主控模块,通过随机密码生成单元获取密码,随机密码生成的方式可以为,操作员在随机密码生成单元界面输入锁具本体1的编号,然后由程序随机生成密码;依据密码的提示,将第二钥匙插入相应的辅助孔7,在插入前,需要先将第一环形块23移动位置,原因如下:

未使用时,如图6、图10所示,第一弹簧销25位于左侧的第一通孔33处,第三弹簧销32与定位孔233相互错开,相邻的凸棱组中,2个夹角b35的差值大于夹角a34的角度,假如不知道这个加密,在第二钥匙插入辅助孔7时,由于相邻的凸棱组绕辅助孔的轴线旋转角度不同(也可以理解为夹角b35不同),且相邻的凸棱组1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环形块23和第二环形块22的厚度之和,因此,必然会导致第一环形块位于后一凸棱组内,而第二环形块位于前一凸棱组内的情况,此时,第二环形块22触碰到前一凸棱组端部时,无法推进,必然需要通过转动指示块26(带动第二环形块22转动以寻找插入方位),然而在旋转时,第三弹簧销32会先一步与定位孔233插入配合,使第二环形块22无法转动,从而使第二钥匙锁死无法使用;

具体调节第一环形块23位置的方法,即将第一弹簧销25移动至右侧的任一第一通孔33处,此时,即使第二环形块22旋转,也不会导致第三弹簧销32与定位孔233锁定;

调整好第一环形块23的位置后,需要调节第一环形块23与第二环形块22之间的间距,操作员应熟记对应的辅助孔中的凸棱结构的长度,并把第一环形块23与第二环形块22之间的间距调节到凸棱结构的长度范围内,原因如下:

假如,第一环形块23与第二环形块22之间的间距大于凸棱结构的长度,容易导致第一环形块未与凸棱组配合时,第二环形块22即需要插入下一组凸棱组,在没有第一环形块的导向作用下,第二环形块22很难找准插入点(即将凸棱结构与卡槽配合),使操作无法进行;而当第一环形块23与第二环形块22之间的间距调节到凸棱结构的长度范围内,则可以使第一环形块23与第二环形块22可同时位于一个凸棱结构或2个相邻的凸棱结构中,其中,第一环形块23起到了导向作用,第二环形块22仅需要调节角度,而不需要使轴线与辅助孔的轴线重合,从而使操作难度大幅度下降;

第一环形块23与第二环形块22之间的间距调节的方法,如图5、图6所示,仅需要调节第二弹簧销与第二通孔28的配合位置即可,调节好后,将第二钥匙插入辅助孔7,插入前销钉将指示块26与定位块20锁定,此时操作员应记住指示块26的指针标记261所指示的第一刻度线201上的第一刻度,在第一刻度时,第一环形块与第二环形块上的卡槽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齐,当插入时,依据操作员熟记的第一辅助密码,配合以第二刻度线8,拔下销钉,将第二环形块22旋转至相应角度,并插入第一个凸棱组13,插入一定距离后,第一环形块23的端部受到第一个凸棱组的端部阻挡,此时旋转定位块20,将指针标记261重新指向插入前的第一刻度(即如第二环形块插入时顺时针旋转了一定角度,如果同样将第一环形块也顺时针旋转同样角度,第二环形块保持不动,即可将第一环形块与第二环形块重新对齐,此时第二环形块也可以插入相应的凸棱组);继续向辅助孔内推进,第二环形块22的端部受阻,操作员依据第一辅助密码,转动指示块26至一定角度,将第二环形块22推入下一凸棱组,依次类推,再推进第一环形块23至下一凸棱组,直至第二环形块22的端部触动接近开关73;

接近开关73被触发后,监控单元对接近开关73的编号进行核对,发现是密码中标记的接近开关,即开始启动人脸识别摄像头,操作者进行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人脸识别的信息进入监控单元,核对无误后,监控单元向电磁铁14发出通电信号,电磁铁通电后将铁制挡板17拉起,此时操作人员即可通过第一钥匙将锁具本体1打开。

在此过程中,微型摄像头12对门锁周边的环境实时监控,发现危险,监控单元可进行报警,操作中,也可以配备语音提示功能,相关手段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不做赘述。

当然,作为第一辅助密码和第二辅助密码,也可以通过主控模块以密码的形式直接发送给操作员,操作员此时仅需要依据密码提示的内容操作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