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硅铁炉机械手的推送泥筒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9243发布日期:2021-01-26 13:4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硅铁炉机械手的推送泥筒总成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硅铁炉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硅铁炉机械手的推送泥筒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一些新建及改造的密闭硅铁炉上,在出炉堵眼环节上采用的送堵泥机构普遍都是挂在外置支架上的,将移动平台开至炉前挡板处,调整设备夹住加持杆,调整设备旋转此推送机构至炉口中心线处,大梁高度将1炮帽对准炉内眼,启动设备推送此机构至炉口前支架处,此结构不够稳定,推送杆往复运动不够衔接,容易发生偏移,效率低,易掉落产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硅铁炉机械手的推送泥筒总成。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硅铁炉机械手的推送泥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机构、泥筒机构,所述泥筒机构套接在推送机构外部,所述推送机构包括夹持杆,所述夹持杆通过防转板连接滑杆,在所述滑杆另一端设有堵泥头,所述泥筒机构包括料筒,在所述料筒一端设有导向筒,在所述料筒顶部设有料箱,在所述导向筒底部设有定位槽板。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泥筒机构的导向筒内部通过滑动键套接在推送机构的滑杆外部。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料筒一端设有出泥口。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推送机构及泥筒机构自动连接后,并通过固定泥筒机构,推送杆机构往复推动,动作可靠,送泥、堵眼全部由一套机械装置完成,结构简单,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系数,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杜绝了炉口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推送泥筒总成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推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泥筒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推送机构、2泥筒机构、3夹持杆、4防转板、5滑杆、6堵泥头、7导向筒、8定位槽板、9料筒、10料箱、11出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
图1-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应用于硅铁炉机械手的推送泥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机构1、泥筒机构2,所述泥筒机构2套接在推送机构1外部,所述推送机构1包括夹持杆3,所述夹持杆3通过防转板4连接滑杆5,在所述滑杆5另一端设有堵泥头6,所述泥筒机构2包括料筒9,在所述料筒9一端设有导向筒7,另一端设有出泥口11在所述料筒9顶部设有料箱10,在所述导向筒7底部设有定位槽板8,所述泥筒机构2的导向筒7内部通过滑动键套接在推送机构1的滑杆5外部。
[0015]
堵眼使用时,提前将堵眼材料填入料箱10内,将移动平台开至炉前挡板处,调整设备夹住夹持杆3,泥筒机构2通过定位槽板8与设备固定,定位成功后,启动设备推送此机构至炉口前处,设备持续推动推送机构1,通过泥筒机构2中的导向筒7导向,继续推动,推动堵眼材料,通过泥筒机构2中的料筒9、出泥口11送至接近炉口内,此时泥筒机构2通过定位槽板8位置固定,然后通过夹持杆3在设备牵引下使推送机构1通过泥筒机构2中的导向筒7导向后退至料箱10后部,此时,堵眼材料在料箱10中落下,并落在堵泥头6前部,此时,设备推动推送机构1,通过泥筒机构2的出泥口11送至接近炉口内。根据工艺要求,连续往返推送堵眼材料至炉口处,推出堵眼材料送至炉眼内,实现将炉眼封住的目的。堵眼完毕后,通过夹持杆3在设备牵引下,使推送机构1通过泥筒机构2中的导向筒7导向后退。离开炉口后,设备解除定位状态,泥筒机构2通过定位槽板8与设备脱离,设备旋转,使推送泥筒总成放置在设备一侧的支架上。移动平台后退至藏车位,至此堵眼动作结束。
[0016]
通过推送机构及泥筒机构自动连接后,并通过固定泥筒机构,推送杆机构往复推动,动作可靠,送泥、堵眼全部由一套机械装置完成,结构简单,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系数,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杜绝了炉口安全事故。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