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二段力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4369发布日期:2021-07-13 15:4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二段力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式二段力铰链。



背景技术:

铰链在家具领域中被广泛使用,铰链的种类类型包括一段力铰链、二段力铰链及三段力铰链,铰链的实际应用场景非常多,不同的安装情况对于减缓要求存在有区别,现有的铰链产品无法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有效地调节,存在一定局限性,大大地降低铰链产品的通用性。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一项如中国专利cn110541639a所述的一种阻尼可调式的二段力铰链,其具体涉及了通过旋拧调节单元以改变阻尼组件的伸缩工作行程,以便于铰链在关闭动作时,具有大小不同的缓冲角度。

但是上述产品中,阻尼套和扭簧支撑作用受到零件强度和安装工艺的影响,在铰链开合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从而影响铰链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新式二段力铰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新式二段力铰链,包括铰臂、阻尼组件、枢接于铰臂前端的内摇杆以及套设于铰臂前端设有的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扭簧,所述阻尼组件包括定向滑动设置于铰臂上的阻尼套、以及滑动嵌装于阻尼套上的阻尼器,其中,所述阻尼器的缸体尾端抵靠在第一扭簧,所述阻尼器的伸缩端朝向阻尼套且该伸缩端与阻尼套的内腔尾部相顶触。

进一步,所述阻尼套顶面设有调节片,所述铰臂上枢接有调节单元且所述调节单元成型有可与调节片尾端面相止挡抵触的偏心部,通过旋拧调节单元以改变阻尼组件的伸缩工作行程。

进一步,所述铰臂的两内侧壁对称成型有至少一个导向凸台,所述导向凸台与铰臂的内顶壁之间形成供阻尼套滑动嵌装的滑动槽位,并且所述导向凸台可与阻尼套的前端相止挡抵触。

进一步,所述内摇杆的尾端设有供第一扭簧的第一支脚相抵靠的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二支脚抵靠于铰臂的内顶壁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抵靠部外侧壁成型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内摇杆的副翼开有供安装部嵌装配合的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抵靠部外侧壁成型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内摇杆的副翼成型有与第二安装孔相嵌装配合的第二安装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抵靠部的外侧壁和内摇杆的副翼均开有相对齐的第三安装孔,并且通过预设有的连接销与两个第三安装孔相配合以令第一抵靠部安装至内摇杆的副翼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抵靠部与第一扭簧的第一支脚相抵靠配合的抵靠面横向延伸突出至副翼的顶端位置。

进一步,还包括铰链杯、外摇臂、安装底板和保持卡件,所述外摇臂的前端和内摇臂的前端通过转轴分别枢接于铰链杯上且外摇臂的尾端通过第一转轴枢接于铰臂的前端;所述保持卡件嵌设在铰臂上,其中,所述保持卡件前端成型有的卡爪扣接于安装底板的前端位置,所述保持卡件的尾端枢接有闩锁件且在保持卡件与闩锁件之间设有第二扭簧;所述闩锁件前端成型有的勾爪与安装底板尾端相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将阻尼器滑动嵌装于阻尼套上以及阻尼器的缸体尾端抵靠在第一扭簧的方式,从而通过对阻尼器套和弹簧抵靠部的结构改良,降低了制造难度,提高了零件的刚度,进一步提高了阻尼铰链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铰链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铰链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的铰臂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阻尼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调节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铰链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铰链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的调节单元与铰臂在最小行程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的调节单元与铰臂在最大行程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的调节单元与阻尼组件在最小行程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的调节单元与阻尼组件在最大行程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方式一的内摇杆和第一抵靠部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方式二的内摇杆和第一抵靠部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方式三的内摇杆和第一抵靠部的示意图。

图15为第一抵靠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铰臂,11-调节圆孔,12-导向凸台,13-限位部,2-阻尼组件,21-阻尼套,22-阻尼器,3-内摇杆,31-弯钩部,32-副翼,33-第一抵靠部,4-扭簧,5-调节单元,51-偏心部,511-第一止挡位,512-第二止挡位,6-铰链杯,7-外摇臂,81-第一转轴,82-第二转轴,9-安装底板,10-保持卡件,101-闩锁件,102-第二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用于名称的区分。

参见附图1至附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式二段力铰链,包括铰臂1、阻尼组件2、枢接于铰臂1前端的内摇杆3、套设于铰臂1前端设有的第一转轴81上的第一扭簧4。本实施例的阻尼组件2包括定向滑动设置于铰臂1上的阻尼套21、以及滑动嵌装与阻尼套21上的阻尼器22,阻尼器22的缸体与阻尼套21的内腔之间相滑动配合。其次,在铰臂1的两内侧壁对称成型有至少一个导向凸台12,并且导向凸台12与铰臂1的内顶壁之间形成供阻尼套21的滑动导向配合的滑动槽位,即,在阻尼套21的两侧成型有与滑动槽位相滑动配合的插块,并且导向凸台12可与阻尼套21的前端相止挡抵触,从而实现了阻尼套21的滑动导向以及在滑动方向的远端限位止挡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内摇杆3的尾端通过第二转轴82枢接于铰臂1的前端,并且在内摇臂的尾端成型有两个分别与阻尼套21的两侧臂前端预成型有的拨块相抵靠配合的弯钩部31(弯钩部31的前端可与拨块的背面相抵靠),从而带动阻尼套21沿滑动槽位朝铰臂1前端方向移动。另外,内摇杆3的尾端还成型有一副翼32,并且在副翼32安装有第一抵靠部33,第一抵靠部33的具体结构形式包括有如下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2所示,实施方式一:第一抵靠部33外侧壁成型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内摇杆3的副翼32开有供安装部嵌装配合的第一安装孔,由此,通过第一安装部嵌装至第一安装孔中以使第一抵靠部33嵌装在副翼32上。

参见附图13所示,实施方式二:第一抵靠部33的外侧壁成型有第二安装孔,内摇杆3的副翼32成型有与第二安装孔相嵌装配合的第二安装部,由此,通过第二安装部嵌装至第二安装孔以使第一抵靠部33嵌装在副翼32上。

参见附图14所示,实施方式三:第一抵靠部33的外侧壁和内摇杆3的副翼32均开有相对齐的第上安装孔,并且通过预设有的连接销与两个第三安装孔相配合以令第一抵靠部33安装至内摇杆3的副翼32上。

进一步,以实施方式一为例,参见附图15所示,位于第一抵靠部33顶端位置的抵靠面横向延伸突出至副翼32的顶端位置,从而达到增大抵靠面的效果,以便于抵靠面与第一扭簧4的第一支脚相抵靠配合时,不易发生错位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扭簧4的两支脚均是朝向铰臂1的尾端方向,第一扭簧4的第一支脚与第一抵靠部33相抵靠配合,第一扭簧4的第二支脚与铰臂1的内顶壁相抵靠配合。其次,本实施例的阻尼器22的缸体尾端抵靠在第一扭簧4上,而阻尼器22的伸缩端位于阻尼套21的内腔中且朝向阻尼套21的尾端方向,从而使其伸缩端与阻尼套21的内腔尾部相顶触。

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套21顶面设有调节片,即,在阻尼套21顶面上成型有供调节片两端预成型有的卡槽相卡接配合的卡条。采用阻尼套21和调节片相独立的方式,更便于两者的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在铰臂1的内顶壁上开有向上延伸的调节圆孔11,调节单元5的上端部呈柱状并竖向贯穿调节圆孔11后部分外露至铰臂1顶面外,此时的调节单元5的外露部分作为旋拧部位。另外,调节单元5的下端部一体成型有一偏心部51,其中,偏心部51的轮廓大于调节圆孔11,偏心部51介于阻尼套21的顶面与铰臂1的内顶壁之间,偏心部51可随调节单元5绕调节圆孔11轴向旋转动作。偏心部51的外轮廓与调节片尾端面相止挡抵触,由此,通过旋拧偏心部51以改变调节片与偏心部51接触位置的偏心距,从而达到改变阻尼套21的滑动行程,实现了调节阻尼器22伸缩端的工作行程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铰臂1的内顶壁上成型有一个供偏心部51的外轮廓相限位止挡的限位部13,利用限位部13的限位止挡作用以起到限制偏心部51的旋转角度范围,相对应限制调节阻尼器22的最大工作行程和最小工作行程,具体地,限位部13相对位于调节圆孔11的尾端方向。在偏心部51的外轮廓上成型有可与限位部13相抵触配合的第一止挡位511和第二止挡位512,此处定义第一止挡位511对应作为最小工作行程的情况,第二止挡位512对应作为最大工作行程的情况,其中,当旋拧偏心部51以使偏心部51的第一止挡位511与限位部13顶触,此时的偏心部51外轮廓与调节片相接触的位置为偏心距最大的位置,从而令此时的阻尼器22为最小工作行程;反之,当旋拧偏心部51以使偏心部51的第二止挡位512与限位部13顶触,此时的偏心部51外轮廓与调节片相接触的位置为偏心距最小的位置,从而令此时的阻尼器22为最大工作行程。

进一步,在调节圆孔11外围的铰臂1顶面上设有环形布置的刻度线,刻度线与阻尼器22的工作行程相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铰链杯6、外摇臂7、安装底板9和保持卡件10,其中,外摇臂7的前端和内摇臂的前端通过转轴分别枢接于铰链杯6上,外摇臂7的尾端通过第一转轴81枢接于铰臂1的前端;保持卡件10嵌设在铰臂1上且保持卡件10前端成型有的卡爪扣接于安装底板9的前端位置,保持卡件10的尾端通过转轴枢接有闩锁件101,在该转轴上套设有第二扭簧102,第二扭簧102的两支脚分别与保持卡件10和旋转卡件相抵触,闩锁件101前端成型有的勾爪与安装底板9尾端相卡接配合。

参见附图6和附图7所示,以下对上述的二段力铰链的工作原理作出进一步解释说明。

铰链关闭动作:铰链杯6向关闭方向旋转时,扭簧的扭力通过其第一支脚传递至第一抵靠部33,从而带动内摇杆3和外摇臂7分别绕第二转轴82和第一转轴81旋转,此时的弯钩部31顶触带动阻尼套21朝铰臂1前端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阻尼器22以抵靠在扭簧上的缸体尾端端面为支撑,使阻尼器22的伸缩杆对阻尼套21施加阻尼减缓效果,进而起到减缓铰链杯6的转动速度,同时,阻尼套21与调节单元5的偏心部51相脱离,最终完成了铰链的完全关闭,使铰链在安装于带门板的柜体时,能够缓慢柔和的闭合,消除撞击声。

铰链开启动作:铰链杯6向开启方向旋转,内摇杆3绕第二转轴82槽远离铰臂1方向旋转动作,其弯钩部31随之朝远离阻尼套21方向摆动,此时的阻尼器22因其自身伸缩作用以抵靠在扭簧上的缸体尾端端面为支撑,使伸缩端顶触阻尼套21朝铰臂1尾端方向移动,通过预先设置好的调节单元5的偏心部51对调节片的止挡抵触,从而限制达到限制阻尼套21的滑动距离和阻尼器22的工作行程,最终铰链杯6完全打开。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做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