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9217发布日期:2021-06-04 16:5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铰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铰链,主要使用于保险柜(箱)、珠宝箱、枪箱、高档家具等的门板上。并且本阻尼铰链,尺寸小、体积小,便于加工和安装。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家居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是一种趋势,常规一些箱子、柜子都是自动开启,门板打开时一般通过气动撑杆顶开或弹簧弹开,开门速度快,不小心还会伤到人。并且气弹簧所占的空间比较大,使用不方便。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关门使扭簧产生弹开力,将门打开,同时在阻尼盘和阻尼轴间增加阻尼油,减低门体的翻转速度,使门平稳开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铰链,通过精简设计,是通过关门使扭簧产生弹开力,将门打开,同时在阻尼盘和阻尼轴间增加阻尼油,减低门体的翻转速度,使门平稳开启。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该阻尼铰链包括门体上的门铰罩和箱体上的阻尼盘固定架和阻尼盘等组成;箱体左侧壁上设有阻尼盘固定架,阻尼盘固定架的四个角设有螺纹孔,中间设有扁圆孔,阻尼盘底部设有扁圆凸台,阻尼盘正面设有浅凹槽,浅凹槽中间均布三角筋,扁圆凸台卡在扁圆孔内,浅凹槽内设有阻尼轴,阻尼轴分为大头和小头,小头中间设有扁圆孔一;阻尼盘的浅凹槽端面设有压盖,压盖中间设有圆孔,压盖四角设有沉孔,上端设有小圆孔,阻尼轴穿过圆孔,四个螺丝穿过沉孔将阻尼轴和阻尼盘固定架固定。
5.门体两端设有铰链套固定板,铰链套固定板中间设有圆孔二,铰链套固定板侧面设有耳朵,耳朵中间设有螺纹孔一,圆孔二中心设有铰链套,铰链套中间设有圆孔三,侧面设有螺纹孔二;阻尼轴外圈设有扭簧,铰链套中间的圆孔三内设有门轴,门轴穿过圆孔三通过侧面螺丝锁住螺纹孔二固定,门轴右端设有门轴大头,靠近门轴大头设有锁紧槽,最左端为门轴扁方,门轴扁方穿入扁圆孔一;门铰罩通过螺丝固定在铰链套固定板的耳朵上。
6.使用时,门锁打开,门板借助扭簧压缩的弹力将门往外弹开,阻尼盘浅凹槽内与阻尼轴大头之间涂油粘度较高的阻尼油,使门板弹出速度减缓。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是通过精简设计,是通过关门使扭簧产生弹开力,将门打开,同时在阻尼盘和阻尼轴间增加阻尼油,减低门体的翻转速度,使门平稳开启。
8.该产品设计简洁,降低成本,安装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加工简单方便,更具有安全性和新颖性。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总装立体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阻尼盘固定架位置立体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阻尼盘后视立体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阻尼盘前视立体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阻尼轴安装示意立体图;
1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阻尼轴立体图;
1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压盖装配立体图;
1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压盖立体图;
17.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门板结构立体图;
18.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铰链套固定板立体图;
19.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铰链套立体图;
20.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总装配立体图(隐藏门铰罩);
21.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铰链门轴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该阻尼铰链包括门体1上的门铰罩2和箱体3上的阻尼盘固定架4和阻尼盘5等组成;箱体3左侧壁上设有阻尼盘固定架4,阻尼盘固定架4的四个角设有螺纹孔6,中间设有扁圆孔7,阻尼盘5底部设有扁圆凸台8,阻尼盘5正面设有浅凹槽9,浅凹槽 9中间均布三角筋10,扁圆凸台8卡在扁圆孔7内,浅凹槽9内设有阻尼轴11,阻尼轴11分为大头12和小头13,小头13中间设有扁圆孔一14;阻尼盘5的浅凹槽9端面设有压盖15,压盖15中间设有圆孔16,压盖15四角设有沉孔17,上端设有小圆孔18,阻尼轴11穿过圆孔16,四个螺丝穿过沉孔17将阻尼轴 11和阻尼盘固定架4固定。
24.参照图9、图10、图11、图12、图13,该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门体1 两端设有铰链套固定板19,铰链套固定板19中间设有圆孔二20,铰链套固定板19侧面设有耳朵21,耳朵21中间设有螺纹孔一22,圆孔二20中心设有铰链套23,铰链套23中间设有圆孔三24,侧面设有螺纹孔二25;阻尼轴11 外圈设有扭簧26,铰链套23中间的圆孔三24内设有门轴27,门轴27穿过圆孔三24通过侧面螺丝锁住螺纹孔二25固定,门轴27右端设有门轴大头28,靠近门轴大头28设有锁紧槽29,最左端为门轴扁方30,门轴扁方30穿入扁圆孔一14;门铰罩2通过螺丝固定在铰链套固定板19的耳朵21上。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