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吸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5091发布日期:2021-05-07 19:3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吸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吸盘。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的真空吸盘夹具主要有吸盘、密封条、密封堵头、真空表、气管接头、过滤器等组成;而吸盘通常根据零件轮廓定制固定形状的密封腔,用于薄壁类五金零件的固定加工,预防因虎钳或是粘胶水后容易造成的零件变形。

由于薄壁类五金零件较薄,在加工完成后,真空泵停止工作,零件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附在吸盘上,在密封腔内不易快速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薄壁类五金零件较薄,放置在密封腔内不易取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在加工后快速取出的真空吸盘。

一种真空吸盘,包括吸盘,所述吸盘上设置有一围挡,所述围挡内设置有若干支撑单元,所述若干支撑单元之间形成若干纵横交错的密封凹槽,所述围挡内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吸盘的侧壁设置有气管连接管,所述气管连接管的内部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密封凹槽连通;所述围挡内设置有贯穿所述吸盘的通孔,且所述密封凹槽与所述通孔相隔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挡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单元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通孔位于一所述支撑单元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挡内设置有两组通孔,两组所述通孔分布于所述围挡的相对应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包括吸气连接孔和充气连接孔,所述吸气连接孔和所述充气连接孔分别与一所述气管连接管的内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支撑单元呈矩形阵列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围挡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可伸缩的撑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盘背向所述围挡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撑杆在所述通孔内伸缩。

上述真空吸盘,通过在围挡内设置有至少两组贯穿吸盘,且与所述密封凹槽相隔开的通孔,在加工完成后,可以通过通孔插入支撑杆,使薄壁类五金零件快速脱离吸盘。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的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吸盘,包括吸盘1,吸盘1上设置有一围挡2,围挡2内设置有若干支撑单元3,若干支撑单元3之间形成若干纵横交错的密封凹槽4,围挡2内开设有连接孔5,吸盘1的侧壁设置有气管连接管6,气管连接管6的内部通过连接孔5与密封凹槽4连通;围挡2内设置有贯穿吸盘1的通孔7,且密封凹槽4与通孔7相隔开。每一通孔7位于一支撑单元3上。围挡2的厚度大于支撑单元3的厚度。围挡1内设置有两组通孔7,两组通孔7分布于围挡2的相对应的两侧,使薄壁类五金零件受力均匀,避免弯折导致损坏。若干支撑单元3呈矩形阵列分布。连接孔5位于围挡2的中部。如图2所示,吸盘1的围挡2为椭圆形,围挡2的形状根据零件轮廓定制固定形状,并在围挡2形成特定的真空吸附区域。

上述真空吸盘1,通过在围挡2内设置有至少两组贯穿吸盘1,且与密封凹槽4相隔开的通孔7,在加工完成后,可以通过通孔7插入支撑杆,使薄片零件快速脱离吸盘1。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5包括吸气连接孔51和充气连接孔52,吸气连接孔51和充气连接孔52分别与一气管连接管6的内部连通。进一步,真空吸盘包括吸气、充气两用的微型真空泵,微型真空泵的吸气管和充气管分别通过气管连接管6连接吸气连接孔51和充气连接孔52,可以进行吸气抽真空和充气接触真空,便于薄壁类五金零件可以解除吸附状态,便于快速出去。微型真空泵的型号为pcf5015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孔7内设置有可伸缩的撑杆(图未示)。吸盘1背向围挡2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气缸(图未示),气缸驱动撑杆在通孔7内伸缩。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所述吸盘上设置有一围挡,所述围挡内设置有若干支撑单元,所述若干支撑单元之间形成若干纵横交错的密封凹槽,所述围挡内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吸盘的侧壁设置有气管连接管,所述气管连接管的内部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密封凹槽连通;所述围挡内设置有贯穿所述吸盘的通孔,且所述密封凹槽与所述通孔相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单元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通孔位于一所述支撑单元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内设置有两组通孔,两组所述通孔分布于所述围挡的相对应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包括吸气连接孔和充气连接孔,所述吸气连接孔和所述充气连接孔分别与一所述气管连接管的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撑单元呈矩形阵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围挡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可伸缩的撑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背向所述围挡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撑杆在所述通孔内伸缩。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吸盘,包括吸盘,吸盘上设置有一围挡,围挡内设置有若干支撑单元,若干支撑单元之间形成若干纵横交错的密封凹槽,围挡内开设有连接孔,吸盘的侧壁设置有气管连接管,气管连接管的内部通过连接孔与密封凹槽连通;围挡内设置有贯穿吸盘的通孔,且密封凹槽与通孔相隔开。该真空吸盘,通过在围挡内设置有至少两组贯穿吸盘,且与密封凹槽相隔开的通孔,在加工完成后,可以通过通孔插入支撑杆,使薄壁类五金零件快速脱离吸盘。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成;范炳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红品晶英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5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