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把手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3736发布日期:2021-02-20 21:1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锁把手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门锁把手换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门分左开门与右开门,相应的,在安装门锁时也对应配置左开门锁与右开门锁。在所有使用横把手的门锁上,其左开与右开的最大区别就是把手的朝向不一样。但是,作为消费者,往往是不能很好的区分左开与右开,如果是一个右开门,却购买了一把左开门锁,安装在门上就很不合适。这个时候,把手能够左右互换就很有必要。
[0003]
目前,市面上能够进行把手换向的门锁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案:
[0004]
1、拆装把手;通过拆掉把手螺丝,拿出把手调整方向后,重新打紧螺丝固定把手;该方案实现比较简单,由于把手固定时,厂商都会使用厌氧胶加固螺丝与把手的连接,目的是防止螺丝松动从而影响手感;经过一次拆装,厌氧胶将失效;而非专业人士的再次组装,很有可能达不到原来的效果。
[0005]
2、旋转挡片上添加复位扭簧挡位螺钉,在需要调整方向的时候,拆掉旋转挡片上的挡位螺丝,旋转到需要的位置后,再将挡位螺丝拧入旋转挡片。该方案操作比方案1简单,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每次旋转把手,挡位螺钉都会受到复位扭簧的挤压力,随着使用的次数增加,挡位螺钉与旋转挡片间的螺纹连接的虚位会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螺丝松动;而且该螺丝通常属于定制件,在拆装过程中如果丢失短时间内很难匹配上,这个时候门锁也将不能使用。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稳固,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便于在左开门或右开门上应用的门锁把手换向装置。
[0008]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门锁把手换向装置,包括把手、锁面板、复位扭簧和复位挡片;所述把手置于所述锁面板的一端,所述复位扭簧和复位挡片置于所述锁面板的另一端;所述把手的转轴部靠近所述锁面板,所述把手的转轴部设置有开口向所述锁面板的轴孔;
[0009]
所述复位扭簧套装在所述复位挡片的转轴部上,并紧贴所述锁面板;所述复位扭簧的一扭臂与所述锁面板抵接,另一扭臂与所述复位挡片抵接;所述复位挡片的转轴部穿过所述锁面板,并伸入所述轴孔内与所述把手连接;
[0010]
所述复位挡片的转轴部沿其轴向设置有穿孔,所述复位挡片的转轴部沿其径向设置有多个圆孔,多个所述圆孔沿所述穿孔的周向布置,均与所述穿孔连通;每个所述圆孔内均设置有可移动的钢珠;所述轴孔内壁对应每个所述圆孔处均设置有限位槽,每个所述圆孔内的钢珠均可移动至对应的限位槽内。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稳固,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调整把手的方向,便可以在左开门或右开门上使用,无需进行装卸。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
进一步,所述复位挡片的转轴部上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处于所述轴孔内,所述复位挡片的转轴部通过轴承与所述把手连接。
[0014]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轴承能提升把手相对复位挡片进行转动便利性,减少摩擦。
[0015]
进一步,所述穿孔内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的端部穿过复位挡片的转轴部与所述把手螺纹连接。
[0016]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丝与把手螺纹固定连接;使得把手相对复位挡片转动更加顺畅。
[0017]
进一步,所述穿孔为方形结构。
[0018]
进一步,所述圆孔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圆孔沿所述穿孔的周向布置,均与所述穿孔连通。
[0019]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把手与复位挡片的转轴部通过四个钢珠形成刚性连接,提升连接的稳固性。
[0020]
进一步,所述把手的转轴部靠近所述锁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置于所述轴孔的边缘,并与所述轴孔连通;所述复位挡片的转轴部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复位挡片的转轴部固定连接;
[0021]
所述限位块处于所述弧形槽内,所述把手转动时,所述限位块在所述弧形槽内移动;所述把手转动到位时,所述限位块顶触所述把手对应所述弧形槽处的内壁。
[002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限位块和弧形槽配合,对把手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提升把手方向调整的角度精准。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锁把手换向装置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锁把手换向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锁把手换向装置的二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图4的cc剖视图;
[0028]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把手和复位挡片的一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把手和复位挡片的二结构示意图。
[0030]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1]
1、把手,1.1、轴孔,1.2、限位槽,1.3、弧形槽;
[0032]
2、锁面板;
[0033]
3、复位扭簧;
[0034]
4、复位挡片,4.1、穿孔,4.2、圆孔,4.3、限位块;
[0035]
5、钢珠;
[0036]
6、轴承;
[0037]
7、螺丝;
[0038]
8、方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40]
如图1至图7所示,门锁把手换向装置,包括把手1、锁面板2、复位扭簧3和复位挡片4;所述把手1置于所述锁面板2的一端,所述复位扭簧3和复位挡片4置于所述锁面板2的另一端;所述把手1的转轴部靠近所述锁面板2,所述把手1的转轴部设置有开口向所述锁面板2的轴孔1.1;
[0041]
所述复位扭簧3套装在所述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上,并紧贴所述锁面板2;所述复位扭簧3的一扭臂与所述锁面板2抵接,另一扭臂与所述复位挡片4抵接;所述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穿过所述锁面板2,并伸入所述轴孔1.1内与所述把手1连接;
[0042]
所述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沿其轴向设置有穿孔4.1,所述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沿其径向设置有多个圆孔4.2,多个所述圆孔4.2沿所述穿孔4.1的周向布置,均与所述穿孔4.1连通;每个所述圆孔4.2内均设置有可移动的钢珠5;所述轴孔1.1内壁对应每个所述圆孔4.2处均设置有限位槽1.2,每个所述圆孔4.2内的钢珠5均可移动至对应的限位槽1.2内。
[0043]
如图2和图3所示,门锁在安装前,把手1处于自由状态,钢珠5处于圆孔4.2内,把手1可相对锁面板2和复位挡片4进行转动;转动把手1时,钢珠5受把手1对应轴孔1.1的内壁挤压,钢珠5向穿孔4.1的一侧移动,且钢珠5还处于圆孔4.2内;从而使把手1能够自由转动;
[0044]
如图4和图5所示,当门锁安装时,将方轴8插入穿孔4.1内,方轴8对钢珠5的端部进行挤压,使得钢珠5向限位槽1.2的一侧移动,且钢珠5的端部处于限位槽1.2,实现把手1与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形成刚性连接,此时,把手1转动时,将带动复位挡片4进行同步转动;
[0045]
复位挡片4带动方轴8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带动方轴8进行开锁;把手1的转轴部带动复位挡片4进行转动时,复位挡片4带动复位扭簧3进行扭转;开锁后,复位扭簧3带动复位挡片4和把手1复位;
[0046]
门锁把手换向装置结构简单稳固,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调整把手1的方向,便可以在左开门或右开门上使用,无需进行装卸。
[0047]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上套装有轴承6,所述轴承6处于所述轴孔1.1内,所述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通过轴承6与所述把手1连接。
[0048]
门锁在安装前,把手1处于自由状态,轴承6能提升把手1相对复位挡片4进行转动便利性,减少摩擦。
[0049]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穿孔4.1内设置有螺丝7,所述螺丝7的端部穿过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与所述把手1螺纹连接。
[0050]
螺丝7与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间隙配合,并与把手1螺纹固定连接;使得把手1相对复位挡片4转动更加顺畅。
[0051]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穿孔4.1为方形结构。
[0052]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圆孔4.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圆孔4.2沿所述穿孔4.1的周向布置,均与所述穿孔4.1连通。
[0053]
四个所述圆孔4.2内均设置有钢珠5,把手1与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通过四个钢珠5形成刚性连接,提升连接的稳固性。
[0054]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的转轴部靠近所述锁面板2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槽1.3,所述弧形槽1.3置于所述轴孔1.1的边缘,并与所述轴孔1.1连通;所述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上设置有限位块4.3,所述限位块4.3与所述复位挡片4的转轴部固定连接;
[0055]
所述限位块4.3处于所述弧形槽1.3内,所述把手1转动时,所述限位块4.3在所述弧形槽1.3内移动;所述把手1转动到位时,所述限位块4.3顶触所述把手1对应所述弧形槽1.3处的内壁。
[0056]
把手1在自由状态时,把手1转动时,限位块4.3通过弧形槽1.3对把手1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最大旋转角度为180
°
;在把手1进行方向调整时,只需旋转把手1至最大旋转角度,把手1完成方向调整,方向调整的角度精准。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