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59879发布日期:2021-07-30 13:0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适用于使剔除装置在使用时不易断裂。



背景技术:

碗形塞压装是发动机缸体、缸盖加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工序之一,发动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压装不良、泄漏进行返修时,常常需要先剔除已压装的碗形塞再重新压装,然而受限于碗形塞与发动机缸体、缸盖之间的过盈配合、空间封闭,很难将碗形塞剔除出来。传统碗形塞剔除方法为先在碗形塞上钻孔,再使用工具通过孔往外撬,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破坏发动机清洁度。

中国专利:授权公众号cn208663675u、授权公众日2019.03.2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碗形塞的拆卸工具,包括上卡座、下卡座,上卡座、下卡座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上卡座凸起、下卡座凸起,上卡座、下卡座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上铰链座、下铰链座,上铰链座、下铰链座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下卡座的后端连接有滑杆,滑杆上设置有止推凸台和滑锤,该工具使用时,先旋拧后端螺栓使上卡座凸起、下卡座凸起涨开挤压碗形塞,然后通过滑锤拔出碗形塞,该工具存在以下问题:

1、在小直径碗形塞剔除作业时,由于拆卸工具尺寸较小,上卡座、下卡座容易因强度较低发生断裂;

2、上卡座凸起、下卡座凸起的截面均为v字形结构,且上卡座凸起、下卡座凸起的数量均为单圈,对碗形塞的卡紧力较小,不仅卡紧所需的涨紧力较大,还容易从碗形塞中脱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容易断裂的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所述剔除装置包括涨紧螺栓、涨紧头本体、与碗形塞相卡接的涨紧头头部,所述涨紧头头部与涨紧头本体同轴设置,涨紧头头部的一端与涨紧头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涨紧头头部、涨紧头本体上分别轴向开设有一号切缝、二号切缝,所述一号切缝由涨紧头头部一端的端面延伸至其另一端的端面,所述二号切缝由涨紧头本体上靠近涨紧头头部一端的端面延伸至涨紧头本体中部后与涨紧头本体内部开设的圆形应力槽相连通,且二号切缝的宽度大于一号切缝的宽度,所述涨紧头本体上靠近涨紧头头部的一端径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涨紧螺栓的杆部穿过螺纹孔后与二号切缝的底面相抵接。

所述涨紧头头部的外壁上由其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多个倒刺状刃口,所述倒刺状刃口环绕涨紧头头部的外周圈布置并与碗形塞的内壁相卡接。

所述涨紧头本体上远离涨紧头头部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部与拔销器螺纹连接。

所述剔除装置还包括与涨紧头头部同轴设置的涨紧头连接部,所述涨紧头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涨紧头头部的一端、涨紧头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涨紧头连接部上轴向开设有三号切缝,所述三号切缝由涨紧头连接部一端的端面延伸至其另一端的端面,所述三号切缝的宽度与一号切缝的宽度相等。

所述一号切缝、三号切缝分别设置在涨紧头头部、涨紧头连接部的中轴线下方,所述二号切缝沿涨紧头本体的中轴线设置,所述一号切缝底面所在的平面、二号切缝底面所在的平面、三号切缝底面所在的平面相重叠。

所述涨紧头连接部为圆锥台形结构,其小直径端与涨紧头头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其大直径端与涨紧头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涨紧头头部、涨紧头本体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涨紧头头部的直径与涨紧头连接部小直径端的直径相等,所述涨紧头本体的直径与涨紧头连接部大直径端的直径相等。

所述涨紧螺栓的头部内部设置有内六角孔,所述杆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包括涨紧螺栓、涨紧头本体、与碗形塞相卡接的涨紧头头部,涨紧头头部与涨紧头本体同轴设置,涨紧头头部的一端与涨紧头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涨紧头头部、涨紧头本体上分别轴向开设有一号切缝、二号切缝,一号切缝由涨紧头头部一端的端面延伸至其另一端的端面,二号切缝由涨紧头本体上靠近涨紧头头部一端的端面延伸至涨紧头本体中部后与涨紧头本体内部开设的圆形应力槽相连通,且二号切缝的宽度大于一号切缝的宽度,涨紧头本体上靠近涨紧头头部的一端径向开设有螺纹孔,涨紧螺栓的杆部穿过螺纹孔后与二号切缝的底面相抵接,该结构一方面,通过二号切缝的宽度大于一号切缝的宽度,使涨紧头本体能充分形变的同时增加了涨紧头头部的强度,从而使涨紧头头部不容易发生断裂,另一方面,通过圆形应力槽避免了涨紧头本体内部应力集中发生断裂。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容易发生断裂。

2、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中涨紧头头部的外壁上由其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多个倒刺状刃口,倒刺状刃口环绕涨紧头头部的外周圈布置并与碗形塞的内壁相卡接,倒刺状刃口相比v字形凸起,不仅不需要较大涨紧力即可切入碗形塞内壁与碗形塞卡接,而且更不易从碗形塞内部脱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中涨紧头本体上远离涨紧头头部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部与拔销器螺纹连接,使碗形塞的拔出过程更省力、高效。因此,本实用新型更省力、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涨紧螺栓1、杆部11、头部12、内六角孔121、涨紧头头部2、一号切缝21、倒刺状刃口22、涨紧头本体3、二号切缝31、圆形应力槽32、螺纹孔33、碗形塞4、固定部5、涨紧头连接部6、三号切缝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所述剔除装置包括涨紧螺栓1、涨紧头本体3、与碗形塞4相卡接的涨紧头头部2,所述涨紧头头部2与涨紧头本体3同轴设置,涨紧头头部2的一端与涨紧头本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本体3上分别轴向开设有一号切缝21、二号切缝31,所述一号切缝21由涨紧头头部2一端的端面延伸至其另一端的端面,所述二号切缝31由涨紧头本体3上靠近涨紧头头部2一端的端面延伸至涨紧头本体3中部后与涨紧头本体3内部开设的圆形应力槽32相连通,且二号切缝31的宽度大于一号切缝21的宽度,所述涨紧头本体3上靠近涨紧头头部2的一端径向开设有螺纹孔33,所述涨紧螺栓1的杆部11穿过螺纹孔33后与二号切缝31的底面相抵接。

所述涨紧头头部2的外壁上由其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多个倒刺状刃口22,所述倒刺状刃口22环绕涨紧头头部2的外周圈布置并与碗形塞4的内壁相卡接。

所述涨紧头本体3上远离涨紧头头部2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部5与拔销器螺纹连接。

所述剔除装置还包括与涨紧头头部2同轴设置的涨紧头连接部6,所述涨紧头连接部6的两端分别与涨紧头头部2的一端、涨紧头本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涨紧头连接部6上轴向开设有三号切缝61,所述三号切缝61由涨紧头连接部6一端的端面延伸至其另一端的端面,所述三号切缝61的宽度与一号切缝21的宽度相等。

所述一号切缝21、三号切缝61分别设置在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连接部6的中轴线下方,所述二号切缝31沿涨紧头本体3的中轴线设置,所述一号切缝21底面所在的平面、二号切缝31底面所在的平面、三号切缝61底面所在的平面相重叠。

所述涨紧头连接部6为圆锥台形结构,其小直径端与涨紧头头部2的一端固定连接,其大直径端与涨紧头本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本体3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涨紧头头部2的直径与涨紧头连接部6小直径端的直径相等,所述涨紧头本体3的直径与涨紧头连接部6大直径端的直径相等。

所述涨紧螺栓1的头部12内部设置有内六角孔121,所述杆部1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现有技术中的碗形塞拆卸工具在小直径碗形塞剔除作业时,对应拆卸工具尺寸较小,容易因强度较低、涨紧力过大发生断裂,而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不仅通过一号切缝21增强了涨紧头头部2的强度,而且通过圆形应力槽32避免了涨紧头本体3内部应力集中,还通过倒刺状刃口22使其不需要较大涨紧力即可与碗形塞4卡紧,从而使剔除装置不易断裂,尤其适用于小直径碗形塞的剔除作业。

本实用新型中一号切缝21、二号切缝31的宽度越大,所述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本体3的强度越低、更容易变形,进行大直径碗形塞的剔除作业时,对应剔除装置的尺寸较大,在保证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本体3强度的前提下,适量加大一号切缝21、二号切缝31的宽度有利于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本体3变形。

本实用新型中涨紧头头部2内部设置有与二号切缝31相联通的圆形应力槽32,涨紧头头部2以圆形应力槽32为起点向两边涨开,避免了涨紧头头部2内部应力集中发生断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旋拧涨紧螺栓1使涨紧螺栓1向下移动,由于涨紧螺栓1的杆部11与二号切缝31的底面相抵接,所述涨紧头本体3受力后向两边涨开,所述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连接部6随涨紧头本体3涨开后向碗形塞4内壁施加与涨大方向垂直的涨紧力,所述多个倒刺状刃口22在涨紧力的作用下切入碗形塞4的内壁并与碗形塞4卡紧,然后通过拔销器拔出碗形塞4。在旋拧涨紧螺栓1的同时转动涨紧头本体3能使倒刺状刃口22更容易切入碗形塞4内壁,从而提高碗形塞4剔除成功率。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一种发动机碗形塞剔除装置,其包括涨紧螺栓1、涨紧头本体3、涨紧头连接部6、涨紧头头部2,所述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连接部6均与涨紧头本体3同轴设置,所述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本体3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涨紧头连接部6为圆锥台形结构,涨紧头连接部6小直径端的直径与涨紧头头部2的直径相等,涨紧头连接部6大直径端的直径与涨紧头本体3的直径相等,涨紧头连接部6的小直径端与涨紧头头部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涨紧头头部2的外壁上由其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多个倒刺状刃口22,所述倒刺状刃口22环绕涨紧头头部2的外周圈布置并与碗形塞4的内壁相卡接,所述涨紧头连接部6的大直径端与涨紧头本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涨紧头本体3上远离涨紧头头部2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部5与拔销器螺纹连接,所述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连接部6、涨紧头本体3上分别轴向开设有一号切缝21、三号切缝61、二号切缝31,所述一号切缝21、三号切缝61分别设置在涨紧头头部2、涨紧头连接部6的中轴线下方,一号切缝21由涨紧头头部2一端的端面延伸至其另一端的端面,所述三号切缝61由涨紧头连接部6一端的端面延伸至其另一端的端面,所述三号切缝61的宽度与一号切缝21的宽度相等,所述二号切缝31沿涨紧头本体3的中轴线设置,二号切缝31由涨紧头本体3上靠近涨紧头头部2一端的端面延伸至涨紧头本体3中部后与涨紧头本体3内部开设的圆形应力槽32相连通,且二号切缝31的宽度大于一号切缝21的宽度,所述一号切缝21底面所在的平面、二号切缝31底面所在的平面、三号切缝61底面所在的平面相重叠,所述涨紧头本体3上靠近涨紧头头部2的一端径向开设有螺纹孔33,所述涨紧螺栓1的杆部11穿过螺纹孔33后与二号切缝31的底面相抵接,所述杆部1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涨紧螺栓1的头部12内部设置有内六角孔1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