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外齿检测用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88268发布日期:2021-07-09 11:0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轮外齿检测用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部件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轮外齿检测用支撑工装。


背景技术:

2.减速机的行星轮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外齿的加工精度进行检测,检测时需要将行星轮安装到一个支撑轴上,但由于加工时对行星轮的花键孔的齿形加工精度要求并不高,不同行星轮的齿向和径跳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检测时支撑轴的轴线往往无法一直与行星轮的轴线重合,造成检测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行星轮外齿检测用支撑工装。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行星轮外齿检测用支撑工装,包括:
6.底座,底座包括用于从下方支撑行星轮的支撑部,支撑部顶部设有用于从行星轮的花键孔内侧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轴,支撑轴顶部设有支柱;
7.多个支撑球,支撑球位于支撑轴顶部且外侧与行星轮的花键齿槽相抵;
8.压盖,压盖套设在支柱外侧,压盖底部压在支撑球的顶部上,支撑轴顶面边缘和/或压盖底部边缘设有用于将支撑球压向外侧的斜面。
9.进一步的,支撑轴侧壁与顶面之间设有倒角,倒角即为斜面。
10.进一步的,斜面的截面为凹陷的弧形设置。
11.进一步的,支撑球的数量与行星轮花键孔内齿槽的数量相同。
12.进一步的,压盖与支柱周向限位设置。
13.进一步的,压盖通过限位键与支柱进行周向限位,压盖内壁和支柱外壁均与限位键配合设有键槽。
14.进一步的,支柱的横截面为多边形设置,支柱通过棱与压盖进行周向限位。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斜面的作用下,支撑球始终能够在支撑轴与行星轮之间形成支撑,从而使支撑轴的轴心始终能够与行星轮的轴心重合,这种方式避免了行星轮齿向和径跳的差异影响外齿测量精度的情况,提高了外齿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18.图中:1

底座;11

支撑部;12

支撑轴;13

支柱;2

行星轮;3

支撑球;4

压盖;41

限位键;
19.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如图所示,一种行星轮外齿检测用支撑工装,包括:
22.底座1,底座1包括用于从下方支撑行星轮2的支撑部11,支撑部11顶部设有用于从行星轮2的花键孔内侧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轴12,支撑轴12顶部设有支柱13;
23.多个支撑球3,支撑球3位于支撑轴12顶部且外侧与行星轮2的花键齿槽相抵;
24.压盖4,压盖4套设在支柱13外侧,压盖4底部压在支撑球3的顶部上,支撑轴12顶面边缘和/或压盖4底部边缘设有用于将支撑球3压向外侧的斜面。
25.进一步的,支撑轴12侧壁与顶面之间设有倒角,倒角即为斜面。
26.进一步的,斜面的截面为凹陷的弧形设置。
27.进一步的,支撑球3的数量与行星轮2花键孔内齿槽的数量相同。
28.进一步的,压盖4与支柱13周向限位设置。
29.进一步的,压盖4通过限位键41与支柱13进行周向限位,压盖4内壁和支柱13外壁均与限位键41配合设有键槽。
30.进一步的,支柱13的横截面为多边形设置,支柱13通过棱与压盖4进行周向限位。
3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行星轮2通过花键孔套设在支撑轴12的外侧,将支撑球3置于支撑轴12的斜面上并使每个支撑球3卡入一个键槽,之后盖上压盖4,使其底部压住支撑球3,在斜面的作用下支撑球3始终能够在支撑轴12与行星轮2之间形成支撑,从而使支撑轴12的轴心始终能够与行星轮2的轴心重合,这种方式避免了行星轮齿向和径跳的差异影响外齿测量精度的情况,提高了外齿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2.安装完毕后将支撑部11安装到检测设备转动部件上,转动时利用千分表测量压盖4的侧壁径向跳动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安装到位,若径向跳动过大则表明存在支撑球3未卡入键槽或卡入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开盖进行调整;若径向跳动符合要求则标兵各部件安装到位,即可进行外齿的相关检测。
3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