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电触头在压扁实验中翘起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6701发布日期:2021-12-11 10:3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触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防止电触头在压扁实验中翘起的夹具。


背景技术:

2.电触头是开关电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开关电器的主要性能及寿命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触头的好坏。电触头材料经历了由单一金属向二元再到多元复合材料的开发过程。对电触头进行压扁实验,观察电触头的破损情况以及各部位的连接情况,可以很好的了解多元复合材料制成的电触头复合情况,或者单一金属制成的电触头的各部位连接质量。
3.公开号cn208254937u公开了一种电触头压扁实验夹具,包括有框架、后夹头、前夹头、螺杆,框架由左横梁、右横梁、前横梁、后横梁依次首尾连接构成,前横梁上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螺孔,螺杆位于左横梁和右横梁之间,螺杆与螺孔相匹配,螺杆的一端设有用于转动螺杆的把手,另一端穿过螺孔后连接有键,前夹头的一侧设有通孔,通孔连通位于前夹头中的空腔,键受限于空腔内,螺杆能够带动键在空腔内绕螺杆的轴线转动,前夹头的两端分别置于左横梁和右横梁上,前夹头的两端可在左横梁和右横梁上移动,后夹头固定在后横梁上,前夹头靠近后夹头的一面设为第一压紧面,第一压紧面的下部固定有用于放置电触头的压台,后夹头靠近前夹头的一面设为第二压紧面,第二压紧面的下端具有凹陷部,第二压紧面能够贴合第一压紧面,第二压紧面贴合第一压紧面后压台伸入到凹陷部中。这种夹具对于电触头的测量是将电触头放置在压台,然后压台进入凹陷部,从而将高出凹陷部高度的部分进行压扁,使得电触头在压扁后的厚度与凹陷部的高度一致,并在压扁后观察电触头的破损情况,该种操作十分费力气,导致适用该夹具的人群有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电触头测量夹具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多功能电触头测量夹具,包括座体、前夹头、后夹头以及螺杆,前夹头滑动连接于座体上端并通过螺杆转动实现,后夹头固定于座体的左端并与前夹头呈相对设置,前夹头靠近后夹头的一面设为第一压紧面,第一压紧面的下部固定有用于放置电触头的放置台,后夹头靠近前夹头的一面设为第二压紧面,第二压紧面的下端具有凹陷部,凹陷部可供放置台进入,放置台固定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挡片,相邻的两个挡片之间形成供一个电触头放置的空间,后夹头设有沿第二压紧面向后夹头内延伸的若干个插槽并供对应的挡片插入,插槽内转动连接有限位件,限位件一端延伸至后夹头外,位于后夹头外的限位件的端头具有用以限制电触头的顶部,挡片在进入插槽时可对位于插槽内的限位件作位置调整并使得顶部作用于电触头。
6.进一步完善,限位件具有竖向部和横向部,竖向部的中下部分存在于插槽并插配
有销轴,竖向部的中上部分通过在后夹头的上端开设的通槽延伸至后夹头外,横向部的左端固定于竖向部的顶端,顶部固定于横向部的右端。
7.进一步完善,竖向部转动至与后夹头的下表面呈垂直后竖向部的右侧面与通槽的右侧面贴合。
8.进一步完善,竖向部的中下部分的右侧面还开设有滑槽,滑槽内移动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用以延长挡片在插槽的移动行程。
9.进一步完善,调节块的自身宽度小于滑槽的槽宽。
10.进一步完善,调节块的左侧壁与滑槽的左侧壁之间还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弹簧,两个弹簧作用于调节块时可在受压移动后自动复位。
11.进一步完善,顶部与电触头接触的表面具有防磨层。
12.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夹具可对电触头进行压扁检测,以两侧施加挤压力实现,同时可以保证电触头在受力后的稳定性,防止电触头在挤压中出现跳出的情况发生,而且提供稳定性的限位件无需添加紧固件等用以约束限位件的结构,通过所提供的挤压力即可,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参照附图:这种可防止电触头在压扁实验中翘起的夹具,包括座体1、前夹头2、后夹头3以及螺杆7,前夹头2滑动连接于座体1上端并通过螺杆7转动实现,后夹头3固定于座体1的左端并与前夹头2呈相对设置,前夹头2靠近后夹头3的一面设为第一压紧面21,第一压紧面21的下部固定有用于放置电触头的放置台22,后夹头3靠近前夹头2的一面设为第二压紧面31,第二压紧面31的下端具有凹陷部32,凹陷部32可供放置台22进入,放置台22固定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挡片22

a,相邻的两个挡片22

a之间形成供一个电触头放置的空间,后夹头3设有沿第二压紧面31向后夹头3内延伸的若干个插槽33并供对应的挡片22

a插入,插槽33内转动连接有限位件4,限位件4一端延伸至后夹头3外,位于后夹头3外的限位件4的端头具有用以限制电触头的顶部41,挡片22

a在进入插槽33时可对位于插槽33内的限位件4作位置调整并使得顶部41作用于电触头。通过将电触头放置于放置台22,并通过挡片22

a进行分隔,实现对多个电触头进行同步检测,对于电触头的压扁主要通过第一压紧面21、第二压紧面31实现,电触头一端抵于第一压紧面21、另一端抵于第二压紧面31,从而实现压扁,同时为了不阻碍压扁,故在后夹头3设置插槽33,使得挡片22

a可以进入插槽33,从而避免干涉,凹陷部32的作用与插槽33的作用一致,也时为了供放置台22进入,从而避免干涉。
20.对于限位件4,限位件4用于在挤压电触头时对电触头提供上部限位,防止在强大
的挤压力下出现跳起的情况发生,限位件4具有竖向部42和横向部43,竖向部42的中下部分存在于插槽33并插配有销轴5,竖向部42的中上部分通过在后夹头3的上端开设的通槽34延伸至后夹头3外,横向部43的左端固定于竖向部42的顶端,顶部41固定于横向部43的右端,竖向部42和横向部43的设置在挡片22

a插入插槽33内时,限位件4在挡片22

a作用下可自行对电触头进行限位,限位件4在非工作状态下呈倾斜设置,且为由左上至右下倾斜,该种状态使得限位件4不会对放置台22造成空间使用上的干涉,即使得工人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在放置台22上摆放电触头,同时在前夹头2推进来的时候,也不会出现限位件4对前夹头的移动造成干涉的情况,同时整体操作方便,先由挡片22

a与竖向部42接触,使得竖向部42作位置调整转动,然后横向部43也随着竖向部42一起转动,直至顶部41落至电触头,方便快捷。
21.为了控制限位件4的转动角度,竖向部42转动至与后夹头3的下表面呈垂直后竖向部42的右侧面与通槽34的右侧面贴合,如此的设置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在于可以竖向部42(即限位件4)调整转动幅度过大,利用面贴面来实现限定,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在于避免电触头的上表面出现凹部,因为限位件4是通过挡片22

a控制,而挡片22

a是跟随前夹头2移动,而前夹头2则具有由人工赋予的力,该力会转换成挤压力,故限位件4对电触头所提供的约束力与挤压力的力度一样,该力度十分的强劲,故通过该种方式避免对电触头的上表面造成凹部。
22.为了延长挡片22

a的进给深度,竖向部42的中下部分的右侧面还开设有滑槽42

a,滑槽42

a内移动连接有调节块42

a1,调节块42

a1用以延长挡片22

a在插槽33的移动行程,如此的设置在于当限位件4无法再进行角度调节后,挡片22

a依然可以继续向内移动,具体的是通过调节块42

a1实现,滑槽42

a为调节块42

a1提供移动行程,该移动行程与电触头在压扁后的变形程度相关,即压扁变形越大那么滑槽42

a为调节块42

a1提供的移动行程越大,从而即可以增加挡片22

a的进给深度,又可以避免需要通过调节限位件4实现。
23.进一步完善,调节块42

a1的自身宽度小于滑槽42

a的槽宽,调节块42

a1的宽度可以是滑槽42

a的宽度的1/2、1/3、1/4等,具体的根据对于电触头的压扁变形程度而定。
24.为了实现调节块42

a1在使用后自动复位,调节块42

a1的左侧壁与滑槽42

a的左侧壁之间还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弹簧6,两个弹簧6作用于调节块42

a1时可在受压移动后自动复位,通过弹簧6的自复位特性实现,这样调节块42

a1在失去作用力后,弹簧6也会随着失去作用力,从而通过帮助调节块42

a1回至初始状态,对于本夹具也使其具备多种不同的进给深度,从而对于电触头的检测更加到位。
25.进一步完善,顶部41与电触头接触的表面具有防磨层41

a,通过防磨层41

a可以有效保护电触头的表面,同时也可以让检测数据更具准确性,即电触头的表面所出现的破灭不是顶部41的顶压所造成。
26.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