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1672发布日期:2021-08-24 12:0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工程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施工现场焊接和切割作业也逐渐增多,为了满足工程需要,各种设备也需一应俱全,增大了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和文明施工管理难度。为了整合设备合理有序摆放,方便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该装置可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于传统的施工现场,通常使用的各类设备和其配套使用的设备各自摆放,导致有限的施工现场设备占用面积较大,一定程度造成现场设备摆放混乱,并对安全管理造成困扰,也不符合国家近年来倡导的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宗旨。

另外,由于施工现场各类材料或多或少都有损耗,且部分材料二次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如何提高钢构件废旧材料二次利用和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并且充分保证材料二次利用的效果,方便设备现场转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旨在解决施工现场设备摆放混乱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包括:

电焊机支架,其内部用于放置电焊机,所述电焊机支架下侧面的四角位置设置有万向轮;

二氧化碳气瓶支架,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的第一侧,其用于放置二氧化碳气瓶;

三级配电箱支架,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的第二侧,其用于放置三级配电箱;其中,

所述电焊机支架、二氧化碳气瓶支架和三级配电箱支架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还包括:

灭火器支架,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的第三侧,所述灭火器支架用于放置灭火器,且所述灭火器支架与所述二氧化碳气瓶支架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相对的两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灭火器支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电焊机支架第三侧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架与所述电焊机支架第三侧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一限位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用于放置并支撑所述灭火器,所述第一限位架用于使所述灭火器穿设其中并对其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还包括:

穿线挂钩,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上,用于挂设线缆。

进一步地,所述穿线挂钩为一u型金属钩,其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第三侧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还包括:

吊耳,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的上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上侧面的四角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焊机支架为一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由若干横梁和竖梁相互焊接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碳气瓶支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架和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第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限位架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第二侧的上部,所述第二支撑架和第二限位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用于放置并支撑所述二氧化碳气瓶,所述第二限位架用于套设在所述二氧化碳气瓶的中部,以防止所述二氧化碳气瓶倾倒。

进一步地,所述三级配电箱支架包括第三支撑架和第三限位架,所述第三支撑架和第三限位架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第二侧的上部,所述第三支撑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限位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架和第三限位架分别与所述电焊机支架的第二侧的上角部连接形成一l型结构;所述第三支撑架用于放置并支撑所述三级配电箱,所述第三限位架用于对所述三级配电箱进行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电焊机支架、二氧化碳气瓶支架和三级配电箱支架集成在一起,并在电焊机支架上设置万向轮,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设备的整理,不仅提高了施工现场文明、标准化程度,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现场机械伤害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设置可移动的电焊机支架带动整体装置移动,能够方便设备移动,以提高便捷性,只需单人即可完成移动,极大地节约了人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的由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包括电焊机支架1、二氧化碳气瓶支架2和三级配电箱支架4,其中,电焊机支架1内部用于放置电焊机,所述电焊机支架1下侧面的四角位置设置有万向轮7;二氧化碳气瓶支架2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的第一侧,其用于放置二氧化碳气瓶23;三级配电箱支架4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的第二侧,其用于放置三级配电箱;所述电焊机支架1、二氧化碳气瓶支架2和三级配电箱支架4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可以看出,通过将电焊机支架1、二氧化碳气瓶支架2和三级配电箱支架4集成在一起,并在电焊机支架1上设置万向轮7,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设备的整理,不仅提高了施工现场文明、标准化程度,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现场机械伤害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设置可移动的电焊机支架1带动整体装置移动,能够方便设备移动,以提高便捷性,只需单人即可完成移动,极大地节约了人力。

具体而言,所述电焊机支架1为一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由若干横梁11和竖梁12相互焊接制成。横梁11和竖梁12优选为型钢裁切制成,且横梁11和竖梁12的长度以及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其只需能够满足预设的结构强度即可。

具体而言,本实施的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还包括灭火器支架3,灭火器支架3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的第三侧,所述灭火器支架3用于放置灭火器33,且所述灭火器支架3与所述二氧化碳气瓶支架2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相对的两侧面上。

具体而言,所述灭火器支架3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架31和第一限位架32,所述第一支撑架31与所述电焊机支架1第三侧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架32与所述电焊机支架1第三侧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31和第一限位架3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31用于放置并支撑所述灭火器,所述第一限位架32用于使所述灭火器穿设其中并对其进行限位。

具体而言,所述二氧化碳气瓶支架2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架21和第二限位架22,所述第二支撑架21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第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二限位架22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第二侧的上部,所述第二支撑架21和第二限位架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21用于放置并支撑所述二氧化碳气瓶,所述第二限位架22用于套设在所述二氧化碳气瓶的中部,以防止所述二氧化碳气瓶倾倒。

具体而言,所述三级配电箱支架4包括第三支撑架41和第三限位架42,所述第三支撑架41和第三限位架42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第二侧的上部,所述第三支撑架41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限位架4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架41和第三限位架42分别与所述电焊机支架1的第二侧的上角部连接形成一l型结构;所述第三支撑架41用于放置并支撑所述三级配电箱,所述第三限位架42用于对所述三级配电箱进行限位。

具体而言,第一支撑架31、第二支撑架21和第三支撑架41均为方形的板状结构,由型钢焊接制成,即,三者均有纵向和横向的型钢相互焊接制成,且第一支撑架31、第二支撑架21和第三支撑架41焊接方式只需能够满足对设备的支撑即可,并且,纵向和横向的型钢均与电焊机支架1的横梁11和/或竖梁12焊接在一起。第一限位架32同样由竖直方向设置的型钢相互焊接制成。第二限位架22和第三限位架42为由型钢焊接制成的方形框,能够使设备穿过,且方形框与电焊机支架1的横梁11和/或竖梁12焊接在一起。

具体而言,上述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还包括穿线挂钩5,穿线挂钩5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上,用于挂设线缆。

具体而言,所述穿线挂钩5为一u型金属钩,其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第三侧的上部。穿线挂钩5由钢筋弯折成u型结构,其与电焊机支架1的上部横梁11焊接在一起。

具体而言,上述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还包括吊耳6,吊耳6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的上侧面上。

具体而言,所述吊耳6设置在所述电焊机支架1上侧面的四角位置。吊耳6与电焊机支架1上部的横梁11和/或竖梁12焊接在一起

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优化了施工现场设备摆放混乱,用电私拉乱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程度,方便场内设备周转倒运。并且,上述支架可选用现场废料制成,以有效的节约材料。

上述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上述多功能的可移动装置即为一种集成了多种设备的可移动装置,包括电焊机支架1、二氧化碳气瓶支架2、灭火器支架3、三级配电箱支架4、穿线挂钩5、装置吊耳6、万向轮7。所有支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并保持设备支架底部水平;各支架材料及尺寸根据所配置设备大小确定,要保证所有设备放入对应支架后架体整体稳定。

具体而言,万向轮上端通过焊接与电焊机支架固定,万向轮自带刹车。可移动装置运抵指定位置后锁住刹车即可。水平方向移动只需单人操作,如需垂直方向移动可通过吊耳整体吊装,移动过程方便、快捷、高效。

优选地,所述的灭火器支架、电焊机支架、三级配电箱支架、二氧化碳气瓶支架通过水平横杆和立杆焊接固定、电缆电线挂钩、吊钩之间焊接与上端水平横杆固定,保证焊接质量及所选材料满足承载设备的强度、刚度要求,在吊装和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形、焊缝开裂等危及安全的状况。

优选地各设备支架底部纵横杆均保持水平,纵横向水平杆和立杆互相垂直,保证设备放入后平稳,稳定,这一点,通过杆件下料时切割前端口角度来实现。

优选地各设备支架可根据所用设备大小合理调整支架尺寸,以设备方便放入取出为宜,又要保证所有设备放入后装置的整体稳定。

上述装置制作前,先根据各设备尺寸设计好相应支架的下料长度,并对锈蚀的废旧材料进行除锈、刷漆(焊接口处一定位置预留)。

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口进行补漆,穿线挂钩刷漆完成后,对挂钩裹缠绝缘胶带,防止电线破皮致使整个架体带电,引发触电事故。

通过上述制作及使用过程可以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该集成化装置可同时解决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摆放混乱、用电私拉乱接、三级配电箱与用电设备距离不符合要求,设备倒运耗时费力,废旧材料重复利用率低等现场问题,对提升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具有显著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