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9314发布日期:2021-12-15 07:2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1.本文涉及一种减震技术,尤指一种缓冲器。


背景技术:

2.在过快打开推拉门时,容易使推拉门猛烈撞击到门框或墙壁上。推拉门猛烈撞击门槛或墙壁会发生巨大的响声,同时还容易损坏推拉门。设置缓冲器能有效的缓冲推拉门的冲击力,为推拉门止动。
3.但现有的缓冲器仅能实现对推拉门的撞击缓冲,无法实现自主按压反弹推拉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器,能实现主动按压反弹。
5.该缓冲器包括:
6.外壳;
7.阻尼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缸体以及从所述缸体伸出的阻尼杆;
8.缓冲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外的撞击键、设置在所述撞击键内的第一磁体以及从所述撞击键延伸到所述外壳内的连杆;
9.连接套,两端分别套装在所述连杆和所述阻尼杆上;
10.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连杆的一侧且与所外壳滑动连接,能向靠近所述连杆的方向滑动;
11.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磁体背离所述连杆的一侧,用于对所述第二磁体施加靠近所述连杆方向的弹力;
12.滑动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阻尼杆上、能沿所述阻尼杆滑动且位于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缸体之间的连接部以及能从所述连接部延伸到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挡板;
13.第二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滑动件施加一个背离所述缸体的弹力;
14.其中,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相同的磁极,所述撞击键向靠近缸体方向运动能使得所述连接套在所述连杆的带动下将所述挡板从所述连杆和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移开。
15.撞击键在未受到撞击之前,撞击键位于距离缸体最远的初始位置,阻尼杆从缸体内伸出到极限位置,挡板将第二磁体阻挡在挡板背离连杆的一侧,连接套与滑动件的连接部分开。当撞击键受到撞击后,撞击键向阻尼器方向运动,撞击键所承重的冲击力通过连杆和连接套传递到阻尼杆上以将阻尼杆压入到缸体内,阻尼杆在收缩到缸体内的过程中阻尼器产生一个阻碍阻尼杆收缩的阻力来消耗待缓冲部件的动能。当待缓冲部件的动能被消耗殆尽时撞击键停止运动,连接套运动到靠近滑动件的连接部的位置,挡板依然将第二磁体阻挡在挡板背离连杆的一侧。此时,缓冲器完成了对待缓冲部件的缓冲。
16.在需要将上述待缓冲部件脱离缓冲器时,例如该待缓冲部件为需要被关闭的推拉门时,只需对该待缓冲部件施加一个力来按压撞击键使得撞击键继续靠近缸体,连接套在
撞击键的带动下靠近缸体而抵接于滑动件的连接部,连接套在抵接于滑动件后继续靠近缸体能带动滑动件向靠近缸体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弹性件被压缩,同时滑动件的挡板逐渐从连杆和第二磁体之间移开。当挡板完全从连杆和第二磁体之间移开后,第二磁体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的作用下靠近连杆,这样,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互靠近。又由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相同的磁极,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具有一个斥力,第一磁体在该斥力的推动下向背离缸体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弹性件对滑动件施加一个背离缸体的恢复弹力,该斥力和该恢复弹力传导到撞击键上共同驱动撞击键向背离缸体的方向运动而恢复到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撞击键还带动待缓冲部件迅速反弹,使得待缓冲部件快速脱离该缓冲器,从而实现了对待缓冲部件的主动按压反弹。
17.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缓冲器的拆解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处于初始状态下的缓冲器剖视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被碰撞后运动中的缓冲器的剖视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被碰撞后停止运动的缓冲器的剖视示意图;
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处于按压状态下的缓冲器的剖视示意图;
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钩件的拆解示意图;
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装缓冲件和阻尼器的示意图;
2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装第二弹性件和滑动件的示意图;
2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装钩件的示意图;
30.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装第二磁体的示意图;
31.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装第三弹性件的示意图;
32.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装第三弹性件的示意图;
33.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装第一弹性件和背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如图1、2所述,图1、2显示了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器的结构。该缓冲器包括外壳1、阻尼器3、缓冲件2、连接套4、第二磁体5、第一弹性件6、滑动件7和第二弹性件8。
35.外壳1为薄壳结构。外壳1包括壳体11和背板12。壳体11包括第一盒体111和第二盒体112。第一盒体111连接于第二盒体112。第一盒体111的底部与第二盒体112的底部平齐,第一盒体111的顶板高于第二盒体112的顶板。第一盒体111和第二盒体112可以是直条形的,第一盒体111的一端连通于第二盒体112的一端。背板12为平板,第一盒体111和第二盒
体112的底部均设置有底部开口,背板12盖合在第一盒体111和第二盒体112的底部开口上。背板12与壳体11之间可以是螺钉连接,例如采用三颗螺钉13连接。阻尼器3、连接套4、第二磁体5、第一弹性件6和滑动件7均设置在第一盒体111内。如图4所示,第一盒体111靠近第二盒体112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通孔100。
36.如图2所示,阻尼器3包括缸体31和阻尼杆32。缸体31为圆筒结构。阻尼杆32从缸体31的一端伸出。阻尼杆32能沿缸体31的轴向相对缸体31滑动。阻尼器3为单向阻尼器3,阻尼器3在收缩时的阻力大于阻尼器3在拉伸时的阻力。缸体31固定在第一盒体111的上部。缸体31可以是设置在第一盒体111背离第二盒体112的一端。阻尼杆32从缸体31向靠近第二盒体112的方向延伸。
37.如图1、2所示,缓冲件2包括撞击键21、底盖24、第一磁体23和连杆22。撞击键21设置在第二盒体112的上方。撞击键21的外轮廓可以构造为六面体结构。如图4所示,撞击键21内设置有一个空腔,第一磁体23固定在该空腔内。第一磁体23可以是永磁铁,例如钕铁硼磁铁。撞击键21的底部具有一个开口,底盖24能盖合在开口上。底盖24与撞击键21之间可以螺钉连接。连杆22为直杆,连杆22的一端连接于撞击键21。连杆22和撞击键2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连杆2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盒体111上的通孔100而伸入到第一盒体111内。连杆22与阻尼杆32之间为同轴设置。连杆22的一端与阻尼杆32的一端相互靠近。
38.连接套4为筒状结构。连接套4设置在第一盒体111内。连接套4的两端分别套装在连杆22和阻尼杆32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套4分别与连杆22和阻尼杆32螺纹连接。连接套4的外径大于连杆22的外径以及阻尼杆32的外径。
39.第一盒体111内还设置有滑道118。滑道118设置在第一盒体111靠近第二盒体112的一侧。滑道118从第一盒体111的底部延伸到连杆22。第二磁体5设置在滑道118内。第二磁体5能沿滑道118滑动以靠近和远离连杆22。第二磁体5可以是永磁铁,例如钕铁硼磁铁。第一磁体23和第二磁体5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相同的磁极。例如,第一磁体23靠近第二磁体5的一侧为n级,第二磁体5靠近第一磁体23的一侧为n级。第一弹性件6为螺旋弹簧。第一弹性件6设置在第二磁体5和背板12之间,第一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二磁体5和背板12。第一弹性件6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性件6对第二磁体5施加靠近连杆22方向的弹力。
40.如图3所示,滑动件7设置在第一盒体111内。滑动件7包括连接部71和挡板72。连接部71连接在挡板72的一端。连接部71上设置有一个通孔74,该通孔74与挡板72平行,该通孔74的直径小于连接套4的外径。阻尼杆32插入到该通孔74中,且连接部71位于筒体和连接套4之间,挡板72从连接部71的下端向撞击键21方向延伸。挡板72的长度小于撞击键21的最大行程。挡板72与阻尼杆32之间具有一个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大于连接套4的厚度。挡板72靠近阻尼杆32的一侧可以设置一个条槽73,该条槽73为直条槽,与阻尼杆32平行。该条槽73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弧形。该条槽73用于为连接套4让位,以使得连接套4不能与挡板72接触。挡板72能伸入到第二磁体5和连杆22之间,第二磁体5在抵住挡板72时不能靠近连杆22。
41.第二弹性件8可以是螺旋弹簧。第二弹性件8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8可以是套装在阻尼杆32上。第二弹性件8的一端抵接于滑动件7的连接部71,第二弹性件8的另一端抵接于缸体31。第二弹性件8用于对滑动件7施加一个靠近撞击键21方向的弹力。
42.撞击键21用于接受待缓冲部件(图中未示出)的撞击。该待缓冲部件可以是淋浴房的推拉门,当淋浴房的推拉门在打开最大而需要止停时,推拉门撞击到缓冲器的撞击键21
上以得到缓冲止停。
43.如图4所示,撞击键21在未受到撞击之前,撞击键21位于距离缸体31最远的初始位置,阻尼杆32从缸体31内伸出到极限位置,挡板72将第二磁体5阻挡在挡板72背离连杆22的一侧,连接套4与滑动件7的连接部71分开。如图5所示,当撞击键21受到撞击后,撞击键21向阻尼器3方向运动,撞击键21所承重的冲击力通过连杆22和连接套4传递到阻尼杆32上以将阻尼杆32压入到缸体31内,阻尼杆32在收缩到缸体31内的过程中阻尼器3产生一个阻碍阻尼杆32收缩的阻力来消耗待缓冲部件的动能。如图6所示,当待缓冲部件的动能被消耗殆尽时撞击键21停止运动,连接套4运动到靠近滑动件7的连接部71的位置,挡板72依然将第二磁体5阻挡在挡板72背离连杆22的一侧。此时,缓冲器完成了对待缓冲部件的缓冲。
44.在需要将上述待缓冲部件脱离缓冲器时,例如该待缓冲部件为需要被关闭的推拉门时,如图7所示,只需对该待缓冲部件施加一个力来按压撞击键21使得撞击键21继续靠近缸体31,连接套4在撞击键21的带动下靠近缸体31而抵接于滑动件7的连接部71,连接套4在抵接于滑动件7后继续靠近缸体31能带动滑动件7向靠近缸体31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弹性件8被压缩,同时滑动件7的挡板72逐渐从连杆22和第二磁体5之间移开。当挡板72完全从连杆22和第二磁体5之间移开后,第二磁体5在第一弹性件6的弹力的作用下靠近连杆22,这样,第一磁体23和第二磁体5相互靠近。又由于第一磁体23和第二磁体5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相同的磁极,第一磁体23和第二磁体5之间具有一个斥力,第一磁体23在该斥力的推动下向背离缸体31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二弹性件8对滑动件7施加一个背离缸体31的恢复弹力,该斥力和该恢复弹力传导到撞击键21上共同驱动撞击键21向背离缸体31的方向运动而恢复到如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撞击键21还带动待缓冲部件迅速反弹,使得待缓冲部件快速脱离该缓冲器,从而实现了对待缓冲部件的按压反弹。
45.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磁体5还设置有凹槽51,该凹槽51设置在第二磁体5靠近连杆22的一端。该凹槽51可以是设置在第二磁体5靠近连杆22一端的中部。该凹槽51具有一个开口,该开口朝向连杆22。该凹槽51的宽度大于连杆22的宽度,使得该凹槽51能容纳部分连杆22。
46.在挡板72从第二磁体5和连杆22之间移开之后,第二磁体5向靠近连杆22方向运动,直至第二磁体5的凹槽51容纳部分连杆22。这样,第二磁体5能正对第一磁体23,第二磁体5和第一磁体23之间的斥力更强,待缓冲板部件受到的反弹力更大。
47.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第二磁体5为大致楔形结构,第二磁体5的尖端朝向背离第一弹性件6的方向。第二磁体5背离阻尼器3的缸体31的侧面为垂直于连杆22的平面。越靠近第一弹性件6,第二磁体5朝向阻尼器3的缸体31的侧面与第二磁体5背离阻尼器3的缸体31的侧面之间的宽度越大。
48.如图7所示,在按压反弹过程中,滑动件7在第二弹性件8所施加的弹力的作用下挤压第二磁体5朝向缸体31的侧面,由于第二磁体5为楔形结构,滑动件7的挡板72对第二磁体5施加的挤压力具有朝向第一弹性件6方向的分力,该分力大于第一弹性件6对第二磁体5所施加的弹力,则第二磁体5向背离连杆22的方向运动同时第一弹性件6被压缩,第二磁体5最终恢复到挡板72背离连杆22的一侧而复位。
49.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缓冲器还包括两个钩件10和两个第三弹性件9。两个钩件10均与第二盒体112滑动连接。
50.如图8所示,钩件10包括拨叉101、连接柱107和两根滑杆107。连接柱107和滑杆107均连接于拨叉101。拨叉101包括两个卡爪102和基座104。两个卡爪102均设置在基座104的同一侧,且相互分开。两个卡爪102从基座104向背离基座104的方向伸出。两个卡爪102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槽103。该容纳槽103的横截面可以是矩形。两个卡爪102的顶部相互背离的一侧可以设置一个倒角。
51.基座104上还具有两个通孔105,两个通孔105分别位于基座104的两端。两个通孔105垂直于两个卡爪102的延伸方向。两个滑杆107分别贯穿两个通孔107。滑杆107可以是圆柱形。滑杆107与通孔107之间可以是过盈配合。连接柱107从拨叉101的基座104背离卡爪102的方向伸出。连接柱107设置在基座104背离卡爪102的一侧。
52.如图1、2所示,第二盒体112的顶板上设置有两条第一引导槽113。第一引导槽113贯穿第二盒体112的顶板。两条第一引导槽113均为直条槽。两条第一引导槽113均平行于连杆22。第二盒体112的相对两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二引导槽114。第二引导槽114贯穿侧板。第二引导槽114为条槽。第二引导槽114包括直槽115、第一勾槽116和第二勾槽117。直槽115为平行于连杆22的直条。第一勾槽116和第二勾槽117均为弧形。第一勾槽116连接在直槽115背离第一盒体111的一端,第二勾槽117连接在直槽115靠近第一盒体111的一端。第一勾槽116和第二勾槽117分别从直槽115的两端向背离第二盒体112的顶板的方向延伸。
53.如图10所示,第二盒体112内设置有引导座14。引导座14固定在第二盒体112的顶板上。引导座14呈直条形。引导座14沿平行于连杆22的方向延伸。引导座14和第二盒体112的两个侧板之间均具有两个间隙,两个第一引导槽113分别连通这两个间隙。引导座14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引导槽141。第三引导槽141的形状与第二引导槽114的形状相同,两个第三引导槽141分别与各自相互靠近的第二引导槽114相互对齐。
54.如图12所示,两个钩件10分别设置在引导座14的相对两侧。如图5所示,钩件10上的滑杆107的两端分别伸入到与该钩件10相邻的第二引导槽114和第三引导槽141内,滑杆107均与第二引导槽114和第三引导槽141间隙配合,钩件10上的两个滑杆107均能沿第二引导槽114和第三引导槽141滑动。这样,两个钩件10与第二盒体112之间均形成滑动连接。
55.两个钩件10的拨叉101分别从第一引导槽113伸出第二盒体112的顶板。底盖24上还设置两个凸起241,两个凸起241设置在底盖24背离第一磁体23的一侧。两个凸起241分别延伸到两个拨叉101的容纳槽103内。缓冲件2在运动时,能通过两个凸起241分别带动两个钩件10滑动。
56.第三弹性件9可以是螺旋弹簧。两个第三弹性件9分别对两个钩件10施加靠近缸体31方向的弹力。
5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三弹性件9包括第一卡接部91和第二卡接部92,第一卡接部91和第二卡接部92设置在分别靠近第三弹性件9的两个端部,第一卡接部91和第二卡接部92的直径均小于第三弹性件9的端部的直径。
58.如图4、12所示,钩件10的连接柱107背离拨叉10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08。第一盒体111背离第二盒体112的一侧设置有勾座119,勾座119的顶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卡槽1191。两个第三弹性件9分别与两个钩件10对应设置,两个第三弹性件9还分别与两个第二卡槽1191对应设置。如图14所示,每个第三弹性件9的第一卡接部91卡接到与该第三弹性件9相对应的钩件10的第一卡槽108内,每个第三弹性件9的第二卡接部92卡接到与该第三弹
性件9相对应的第二卡槽1191内。第三弹性件9处于拉伸状态。
59.如图4所示,阻尼器3还包括第四弹性件33和活塞34。活塞34设置在缸体31内,且连接于阻尼杆32。第四弹性件33用于对活塞34施加指向阻尼杆32一侧的弹力。第四弹性件33可以是螺旋弹簧。第四弹性件33处于压缩状态。第四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抵接活塞34和缸体31的底部。第四弹性件33对活塞34施加的弹力使得阻尼杆32具有伸出缸体31的趋势。
60.撞击键21处于初始位置时,钩件10位于第二引导槽114和第三引导槽141背离缸体31的一端,钩件10的一个滑杆107挂在第二引导槽114的第一勾槽116中,第三弹性件9对钩件10的连接柱107施加的弹力使得钩件10被稳固的挂在第一勾槽116中。在待缓冲部件碰撞撞击键21时,撞击键21向靠近缸体31的方向运动,凸起241进入拨叉101的容纳槽103并拨动拨叉101使得钩件10脱离第一勾槽116。在脱离第一勾槽116后,钩件10在第三弹性件9的弹力作用下向靠近缸体31的方向拉动凸起241向靠近缸体31的一侧运动,同时阻尼器3中的第四弹性件33被压缩蓄能。第三弹性件9对钩件10施加的弹力随着第三弹性件9的缩短而逐渐减小,第四弹性件33对活塞34施加的弹力随着第四弹性件33被压缩而逐渐增大。在撞击键21运动到连接套4与滑动件7的连接部71相抵时,待缓冲部件的动能被消耗完,第三弹性件9和第四弹性件33所施加的弹力传导到撞击键21上而相互抵消,撞击键21受力达到平衡,使得撞击键21停止运动。
61.在需要将待缓冲部件脱离缓冲器时,例如该待缓冲部件为需要被关闭的推拉门时,只需对该待缓冲部件施加一个力来按压撞击键21使得撞击键21继续靠近缸体31,连接套4在撞击键21的带动下靠近缸体31而抵接于滑动件7的连接部71,连接套4在抵接于滑动件7后继续靠近缸体31能带动滑动件7向靠近缸体31的方向运动,同时撞击键21还通过凸起241带动钩件10向靠近缸体31的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弹性件8、第四弹性件33被压缩,第三弹性件9伸长,同时滑动件7的挡板72逐渐从连杆22和第二磁体5之间移开。当挡板72完全从连杆22和第二磁体5之间移开后,第二磁体5在第一弹性件6的弹力的作用下靠近第一磁体23。又由于第一磁体23和第二磁体5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相同的磁极,第二磁体5对第一磁体23施加的一个背离缸体31方向的斥力,同时,第二弹性件8对滑动件7施加与该斥力方向相同的恢复弹力,第四弹性件33对活塞34施加与该斥力方向相同的恢复弹力,第三弹性件9则对钩件10施加与该斥力方向相反的弹力,即该弹力靠近缸体方向,斥力和两个恢复弹力的合力大于第三弹性件9所施加的弹力。故,斥力和两个恢复弹力能克服第三弹性件9所施加的弹力而驱动撞击键21向背离缸体31的方向运动,使得撞击键21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钩件10被凸起241带动而重新挂在第一勾槽116上。在此过程中撞击键21还带动待缓冲部件迅速反弹,使得待缓冲部件快速脱离该缓冲器。
62.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背板12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盒体111内的导向杆121。导向杆121为直杆,导向杆121可以是圆柱形。导向杆121垂直于连杆22。导向杆121设置在滑道118内。导向杆121可以是设置在滑道118的中轴线上。如图4所示,第二磁体5上设置有一个通孔52,该通孔52的轴线垂直于连杆22,导向杆121贯穿该通孔52。第一弹性件6套装在导向杆121上。
63.导向杆121能进一步地约束第二磁体5仅能沿垂直于连杆22的方向滑动,同时导向杆121还能约束第一弹性件6仅能沿导向杆121伸缩,防止第一弹性件6从背板12和第二磁体5之间脱落。
64.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器易于组装,其组装过程如下:
65.如图9所示,将第一磁体23放置到撞击键21内后,再将底盖24盖合在撞击键21的底部,然后采用螺钉25将底盖24与撞击键21连接到一起;
66.如图10所示,依次将第二弹性件8和滑动件7套装在阻尼器3的阻尼杆32上,再将阻尼器3的缸体31安装到第一盒体111内,再将缓冲件2的连杆22插入到第一盒体111上的通孔而伸入到第一盒体111中,通过连接套4将阻尼杆32和连杆22连接起来;
67.如图11所示,将拨叉101安装到第二盒体112的第一引导槽113内,再将滑杆107依次穿过第二引导槽114、拨叉101上的通孔105和第三引导槽141,从而将钩件10安装到第二盒体112上;
68.如图12所示,向靠近缸体31的方向推动滑动件7,将第二磁体5安装到滑道118内,并用手压住第二磁体5;
69.如图13、14所示,将第三弹性件9的一端固定到钩件10的连接柱107上,将第三弹性件9的另一端固定到第一盒体111内的勾座119上;
70.如图15所示,用手压住第二磁体5,防止第二磁体5被滑动件7挤压出来,同时将第一弹性件6固定在背板12上,套装在背板12的导向杆121上;
71.将背板12盖合在壳体11上,采用螺钉13将壳体11和背板12连接起来。
72.本技术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73.本技术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技术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实用新型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实用新型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实用新型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技术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74.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