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和用于车辆的门的车门致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25901发布日期:2021-11-29 15:1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致动器和用于车辆的门的车门致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致动器和用于车辆的门的车门致动系统
1.本发明是申请日为2019年12月19日、申请号为201911317554.3、发明名称为“车门致动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3.本技术要求于2018年12月19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782,134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提交权益,该临时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4.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车门部件的致动。


背景技术:

5.目前的可展开暗装把手系统包括结合到把手中的致动器,这增加了车门的玻璃区域中的把手包装并会阻碍更薄车门的设计。一体式致动器形式也可能导致对目前暗装把手系统的样式和把手位置的不理想的限制。一体式致动器的把手可能会暴露于环境要素(例如,水和灰尘)。此外,一体式致动器可能包括具有系结功能的把手开启功能,这可能需要多个致动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致动系统,其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布置成远离把手部分,并且该致动器操作成使把手部分从非使用位置或凹入位置或收回位置移动至展开位置或伸出位置或预备位置,其中,使用者可以抓握把手部分并拉动把手部分以打开车门。致动器也可以控制车门的闩锁机构,以例如使闩锁机构释放从而允许车门打开,以及/或者,例如在车门部分关闭时控制系结机构以将车门拽至完全关闭状态或位置或者完全闩锁状态或位置。
7.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用于车辆的门的车门致动系统包括把手组件,把手组件包括把手部分和基部部分,其中,基部部分布置在车辆的门处,并且把手部分能够在凹入位置与预备位置之间移动,在凹入位置,把手部分至少部分地嵌入基部部分中,并且在预备位置,把手部分从基部部分伸出。致动器布置在门处且远离把手组件,其中,把手连杆将致动器的操作与把手部分操作性地联系起来以使把手部分从凹入位置移动至预备位置。闩锁机构构造成将门闩锁处于关闭状态,并且闩锁机构构造成响应于使用者将把手部分从预备位置拉动而将门解除闩锁,从而允许门打开。
8.致动器可以定位成远离闩锁机构。致动器响应于使用者将把手部分从预备位置拉动而可以操作成控制闩锁机构以将门解除闩锁并且允许门移动至打开位置。致动器响应于门从打开位置移动至部分关闭位置而可以操作成控制闩锁机构以将门从部分关闭位置调节至完全关闭位置。
9.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目的、优点、用途和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10.通过参照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在结合附图时的以下详细描述,这些非限制性实施方式可以得到更充分地理解,例如,在附图中:
11.图1为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暗装(flush mounted)把手的示例性车辆的立体图;
12.图2为图1的把手的立体图;
13.图3为图1的把手的平面图;
14.图4为图3的把手的另一视图,其中,该把手被示出为处于预备位置;
15.图5为图1的把手的另一平面图;其中,该把手被示出为连接至示例性远程致动器的示意表示;
16.图6为图1的把手的一部分的分解视图,该部分被示出为连接至图5的远程致动器的示意表示;
17.图7a为包括图1的致动系统和把手的示例性车门的侧视平面图;
18.图7b为图7a的致动系统和把手的立体图;
19.图8a为图1的车辆的示例性闩锁的平面图;
20.图8b为图8a的闩锁的后视立体图;
21.图9为图7a和图7b的致动系统和把手的示例性示意表示;
22.图9a为图7a和图7b的致动系统和把手的另一示例性示意表示;
23.图10a为包括图1的致动系统和把手的另一示例性车门的平面图;
24.图10b为图10a的致动系统和把手的立体图;
25.图11为图10a和图10b的致动系统和把手的示例性示意表示;
26.图12为图7a和图7b的致动器的平面图;
27.图13a为图12的致动器的示例性构型的平面图;
28.图13b为图12的致动器的示例性操作构型的平面图;
29.图13c为图12的致动器的另一示例性操作构型的平面图;
30.图14为示出了图9和图11的致动系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以及
31.图15为示出了图13a至图13c的致动器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现在参照附图及本文中描述的说明性实施方式,车辆把手组件或车辆把手模块或车辆把手单元或可伸出的暗装门把手组件10能够安装至车辆12的门12a(例如,闭合面板12a)并且能够操作成释放门12a的闩锁机构以打开车门(见图1)。车辆12包括车身11,车身11也可以被称为框架(例如,根据需要,该框架是车辆12和/或各个门12a的框架)。参照图2,把手组件10包括基部部分或支架14以及把手或条带部分16,基部部分或支架14能够安装至门12a(或以其他方式结合到门组件12b中,比如但不限于结合到具有内面板和外面板的门框架中),把手或条带部分16枢转地安装至基部部分14。当不使用时,把手部分16处于初始静置、或凹入、或非使用位置并被接纳或布置在基部部分14处或部分地布置在基部14中,使得把手部分16的外表面16a与门组件12a的基部部分14的外表面14a大致齐平或大致共平面(或者仅从门组件12a的基部部分14的外表面14a略微突出或略微凹入),由此把手部分16不
能够容易地由使用者使用。
33.参照图4,把手部分16能够相对于门12a和基部部分14机电地枢转或移动或侧向移动,以便移动至预备位置(或操作性位置、或可抓握或可抓握位置、或人可操作位置),并且把手部分16然后能够被使用者抓握并且可以被手动地移动(比如经由使用者拉动)以致动连接至基部部分14的杆20,这又使连接至联接位置20b的闩锁连杆33(例如,线缆、棒等)移动以致动或释放门12a的闩锁机构30从而打开门12a。把手组件10联接至可电操作的或机电的致动器32(致动器32可以例如远离把手组件10),以用于赋予把手部分16相对于基部部分14的运动(比如响应于来自密钥卡或被动进入系统等的信号而自动赋予该把手运动),使得把手部分16自动地从凹入位置移动至使用者可以抓握把手部分16的预备(或可抓握)位置以拉动或移动把手部分16从而将门12a解除闩锁和/或打开门12a等,如下所论述的。致动器32通过把手连杆34(例如,线缆或棒)经由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联接机构19联接至把手组件10的把手部分16。例如,基部部分14可以是把手组件10的壳体。替代性地,基部部分14通常可以是门12a和/或车辆12的一部分。
34.把手组件10可以包括任何适合类型的把手组件并且可以包括或结合有已知的门把手组件的各方面。可选地,把手组件10的各方面可以适于在仍落在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同时与用于车辆12的升降门(例如,闭合面板12a)或后挡板(例如,闭合面板12a)的升降门把手组件一起使用。
35.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把手部分16可以包括供使用者抓握并拉动以打开门12a的抓握部分22。把手部分16具有基部端部24,该基部端部24经由枢转销26枢转地安装至基部部分14,其中,抓握部分22从基部端部24延伸并沿着基部部分14的把手接纳部分28延伸。把手部分16具有从基部端部24延伸的臂36,臂36用于在把手部分16移动以打开门12a时接合及致动杆20或使杆20移动。
36.参照图5,基部部分14的壳体部分40(为了说明的目的,壳体部分40的如由虚线视图所示出的一部分被移除)包括联接机构19,联接机构19将把手连杆34连接至把手部分16的基部部分24,使得联接机构19的借助于把手连杆34的致动引起把手部分16从凹入位置延伸至如图4所示的预备位置。
37.参照图5和图6,总体上示出了示例性联接机构19。齿轮构件44经由附接点44a附接至致动器32的把手连杆34。齿轮构件44具有齿轮部分44b,该齿轮部分44b用于与布置在输出轴48上的另一齿轮元件46接合。齿轮部分44b可以具有螺旋构型或任何其他适合的构型。输出轴48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壳体部分40并具有从壳体40延伸的用于接合下文论述的致动元件50的接合端部48a。偏置元件或弹簧152以及接合元件154布置在输出轴48上并且布置在输出轴48的安装端部48b处以偏置或推动或保持齿轮元件46抵靠输出轴48的环圈部分48c,使得当齿轮构件44通过把手连杆34的运动而被致动(例如,旋转)时,输出轴48与齿轮元件46一起旋转,从而操作联接机构19。认识到的是,可以使用偏置元件将联接机构19偏置至把手凹入位置(即,把手部分16处于凹入位置),而由远程致动器32引起的把手连杆34的运动则与偏置元件的偏置相反地作用,并且因此操作联接机构19以使把手部分16从凹入位置移动至如图4所示的预备位置。
38.因此,当把手连杆34被操作(例如,由远程致动器32致动)以使齿轮构件44旋转时,齿轮44b、46配合以赋予输出轴48的键控端部48a相应的旋转。键控端部48a以不可旋转的方
式或固定地被接纳在致动元件50中,以使致动元件50旋转。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致动元件50接合从把手部分16的基部端部24突出的引导销132并且响应于致动元件的旋转而赋予引导销132运动,这又赋予把手部分16的绕枢转销26运动(例如枢转运动)并且因此从凹入位置朝向预备位置运动并进入预备位置。
39.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偏置元件156(比如扭力弹簧等)具有一个端部56a和相反或偏置端部56b,端部56a接合基部部分14,相反或偏置端部56b接合引导销132以朝向初始位置偏置或推动引导销132从而将把手部分16朝向其凹入位置偏置或推动。当联接机构19被致动以使致动元件50枢转从而使引导销132移动时,引导销132抵抗偏置元件156的偏置力而移动以将把手部分16移动至其预备位置,由此把手部分16的基部端部24的延伸部被移动成与致动杆20在把手接合部分20a处接合。把手部分16的进一步枢转或拉动运动(比如通过使用者抓握把手的抓握部分并从门向外拉出)推动臂36抵靠杆20的把手接合部分20a以使杆20枢转或移动从而打开门12a。
40.参照图7a和图7b,示出了与闩锁30和远程致动器32有关的把手组件10的第一实施方式。致动器32安装在车辆的门12a上,比如安装在门12a的框架上,或者可选地可以安装在车辆的车身11上的任何适合的位置处。如此,致动器32的操作可以相对于闩锁30和把手组件10的独立系统中的每个独立系统分别执行。例如,致动器32可以首先(即,独立于闩锁30)操作成将把手部分16(见图4)从凹入位置自动定位至预备位置。在使用者抓握把手部分16并使其进一步移动(例如,枢转)时,闩锁连杆33由使用者通过把手部分16的运动来操作,以便释放闩锁30的掣爪125(见图8a)并因此释放棘齿124,从而在使用者例如手动地和/或经由门开启系统自动地打开门12a时允许撞销7从棘齿124移除。在使用者已经使用把手部分16打开门12a并且使用者放开把手部分16时,偏置元件156(见图5)可以用于将把手部分16偏置返回至基部部分14的把手接纳部分28中的凹入位置(见图3)。闩锁30、把手组件10和致动器32可以被设置为用于门12a的致动器系统8(见图9和图11)。要认识到的是,与把手组件10相关联的远程发射器或密钥卡70以及/或者传感器58(例如,如图9和图11所示的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等)可以用于向车辆控制器52和/或致动器32发送开启信号,以指示致动器32将把手部分16从凹入位置操作至预备位置。还要认识到的是,闩锁控制器56可以配置成与远程致动器32和传感器58直接通信从而以本文中所描述的方式控制远程致动器,如图9a所示。
41.参照图8a和图8b,示出了具有安装在门12a上的框架114的闩锁30的示例构型。闩锁30定向在门12a上以便对准成接合配合的闩锁部件(例如,撞销7)。致动器连杆33a(例如,系结连杆33a)联接至构件120(例如,系结臂)并且还联接至一个或更多个闩锁部件123,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闩锁部件123例如为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棘齿124和/或掣爪125。如此,当构件120可以经由系结杆臂121联接至棘齿124时,构件120可以被致动器连杆33a致动(例如,拉动)以将门12a从部分关闭位置操作至完全关闭位置(例如,系结位置)。例如,构件120通过枢轴134连接至系结臂121,并且系结臂121可以通过销135联接至棘齿124。还要认识到的是,致动器连杆33a可以设置为刚性连杆,而不是包括线缆的柔性连杆。例如,致动器连杆33a可以被实施为在致动器连杆33a的一个端部处连接至构件120和/或系结杆121的被称为闩锁系结机构51的扇形齿轮(或其他系列的刚性构件)。
42.闩锁30包括多个闩锁元件123(例如,棘齿124、致动器连杆33a、系结杆121和掣爪
125),所述多个闩锁元件123构造成与撞销7配合以在门12a处于关闭或闩锁位置(例如,锁定)时将撞销7保持在槽13内,或者在门12a朝向打开或解除闩锁位置移动时驱动撞销7离开槽13。槽13定尺寸成用于在其中接纳撞销7,换句话说,闩锁30的槽13与棘齿124的槽103配合。如所示的,槽13具有敞开的顶端部和封闭的底端部。由棘齿124和掣爪125构成的闩锁元件123经由相应的轴128、126枢转地固定至框架114。在图8a中注意到的是,具有相关联的棘齿124的闩锁30被示出为处于完全或主关闭位置(例如,系结位置)。围绕轴126的旋转(见图8a中的箭头60)导致掣爪125释放棘齿124,从而允许棘齿124围绕轴126旋转,并且从而将撞销7从槽13和槽103释放。与闩锁30的打开顺序相反,在撞销7随后在门12a关闭时被接纳在槽13、103中时,致动器连杆33a的致动(通过致动器32)导致构件120和所联接的系结杆臂121的运动,以使棘齿124如所示的绕轴128逆着旋转62旋转,并因此将撞销7系结在槽13、103内。
43.参照图9,示出了图7a和图7b的实施方式的替代部件图。在该示例中,闩锁30具有经由致动器连杆33a联接至致动器32的闩锁系结机构51。把手组件10还通过把手连杆34联接至致动器32。致动器32还可以经由电子信号连接54联接至车辆控制器52,使得致动器32可以与车辆控制器52通信以指示闩锁30的闩锁控制器56释放掣爪125(见图8a)。在该示例构型中,闩锁连杆33可以是电子的,使得与致动器32通信59的传感器58可以指示致动器32使用者已经操作了把手部分16(见图4),从而发出表示闩锁30应当被解除闩锁的信号(例如,电子打开信号命令可以由车辆控制器52使用闩锁连杆33的电子通信形式进行通信)。还认识到的是,使用者可以使用远程发射器或密钥卡70通过使用无线通信72(由车辆控制器52接收)经由指示车辆控制器52电子地激活闩锁30。图9示出了闩锁30的电子操作(例如,作为电子闩锁)。要认识到是,与把手组件10相关联的卡70和/或传感器58(例如,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等)可以用于向车辆控制器52和/或致动器32发送开启信号以指示致动器32将把手部分16从凹入位置操作至预备位置。
44.参照图10a和图10b,示出了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致动器32安装在闩锁30的壳体114上或以其他方式安装在闩锁30的壳体114中。因此,致动器32远离安装在门12a的一部分处的把手组件10,并且在门12a的不同部分处与闩锁30的安装部间隔开。如此,把手连杆34用于将致动器32的功能与把手组件10联系起来,即,通过闩锁30的壳体114将把手组件10与组合的致动器32之间的间隔桥接。
45.参照图11,示出了图10a和图10b的实施方式的替代部件图。在该示例中,闩锁30具有经由致动器连杆33a联接至致动器32的闩锁系结机构51。把手组件10还通过把手连杆34联接至致动器32。致动器32还可以经由电子信号连接54联接至车辆控制器52,使得致动器32可以与车辆控制器52一起通信以指示闩锁30的闩锁控制器56释放掣爪125(见图8a)。在该示例构型中,闩锁连杆33可以是电子的,使得传感器58与致动器32(和/或车辆控制器52)通信59,以指示致动器32使用者已经操作把手部分16(见图4),并且因此发出闩锁30应当被解除闩锁的信号,例如,电子打开信号命令可以由车辆控制器52使用闩锁连杆33的电子通信形式进行通信(见图4)。还认识到的是,使用者可以使用远程发射器或卡70通过使用无线通信72(由车辆控制器52接收)经由指示车辆控制器52电子地激活闩锁30。图11示出了闩锁30的电子操作(例如,作为电子闩锁)。要认识到是,与把手组件10相关联的卡70和/或传感器58(例如,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等)可以用于向车辆控制器52和/或致动器32发送开启
信号以指示致动器32将把手部分16从凹入位置操作至预备位置。
46.参照图12,示出了具有双凸轮空转机构80的致动器32的示例构型,该双凸轮空转机构80联接至把手连杆34和致动器连杆33a。例如,机构80可以具有带有槽84的多个齿轮80,以便于在致动器32的操作期间使线缆33a、34中的一者独立于另一者被致动。例如,电动马达86被示出为经由驱动齿轮88(例如,蜗轮)联接至所述多个齿轮80。参照图13a至图13c,齿轮80通过相应的附接或连接位置90、92连接至连杆33a、34。图13a示出了处于静置的机构80。在示例操作中,如图13b所示,当大齿轮80a逆时针旋转时,突出部96也推动小齿轮80b同样逆时针旋转。在所示的示例中,闩锁30通过致动器连杆33a的运动而操作(致动器连杆33a的运动是由小齿轮80b的运动经由与小齿轮80b一起移动的安装位置90引起的),同时把手组件10在安装位置92(连接至齿轮80a)跨骑槽84时保持未被致动,从而抑制了把手连杆34的致动。因此,致动器操作成控制闩锁机构,比如以在门部分关闭时系结或完全关闭并完全闩锁门。图13c示出了齿轮80的顺时针旋转,其中,安装位置92由槽84接合并因此致动把手组件10,而突出部96不接合齿轮80b,因此致动器连杆33a不致动闩锁30。因此,致动器操作成使把手部分移动至预备位置而不影响闩锁机构。如可以参照图13a看到的,如果使用者拉动把手部分(处于预备位置时)以打开门,则拉在线缆或连杆34处会引起齿轮的旋转,并且将拉动连杆机构33a以将门解除闩锁,从而允许使用者打开门。
47.鉴于上述实施方式,所提出的是包括下述方面的实施方式:(i)使致动器32与把手组件10相距一距离以有助于更好的包装并且减少样式及把手定位限制;(ii)设置下述单个致动器32,该致动器32是共用的以管理/控制闩锁30特定功能(例如,系结)和把手展开功能(例如,把手部分16从凹入位置至预备位置的移动)两者;(iii)设置下述单个致动器32,该致动器32远离闩锁30和把手组件10两者定位,该致动器32可以控制闩锁30的系结功能和把手组件10的把手展开;(iv)设置下述单个致动器32,该致动器32结合到闩锁30中,该致动器32控制闩锁30的系结功能和把手组件10的把手展开;以及/或者(v)设置下述单个致动器32,该致动器32结合到把手30中,该致动器32控制闩锁30的锁定/解锁功能以及把手组件10的把手展开,闩锁30的锁定/解锁功能可选地包括任何系结功能。
48.参照图14,所示出的是用于操作车辆12的闭合面板12a的致动方法20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202开启指令以将把手组件10的把手部分16从凹入位置操作至预备位置,把手组件10具有把手部分16和基部部分14,使得把手部分16能够在凹入位置与预备位置之间操作,在预备位置,把手部分16从基部部分14伸出;操作204定位在车辆12的车身11上且远离把手组件10的致动器32以对通过安装在把手组件10的基部部分14上的联接机构19将致动器32操作性地联接至把手部分16的把手连杆34进行操纵,以使把手部分16从凹入位置移动至预备位置;以及操作206闭合面板12a的闩锁30(例如,经由把手部分16从预备位置的进一步运动),闩锁30通过与把手连杆34分离的致动器连杆33a操作性地联接至致动器32,闩锁30用于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对闭合面板12a进行闩锁。认识到的是,闩锁30的操作206可以在把手部分16的开启之前和/或之后被执行。
49.参照图15,所示出的是图13a至图13c的致动器32实施方式的示例操作。在步骤302处,致动器32设置有两个线缆33a、34输出,其中,当致动器32的马达被沿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驱动时,线缆33a、34中的一个线缆被致动,而不致动线缆33a、34中的另一线缆。在步骤304处,线缆33a、34中的一个线缆连接至闩锁组件30或把手组件10中的一者,并且线缆33a、
34中的另一线缆连接至闩锁组件30或把手组件10中的另一者。在步骤306处,致动器32被沿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致动以使闩锁组件30或把手组件10中的一者移动,而不使闩锁组件30或把手组件10中的另一者移动。
50.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在具体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做出改变和修改,如根据专利法的原理(包括等同原则)所解释的,本发明的原理意在仅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制。
5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以下编号的方面来理解:
52.1.一种用于车辆的门的车门致动系统,所述车门致动系统包括:
53.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部分和基部部分,所述基部部分布置在所述车辆的所述门处,并且所述把手部分能够在凹入位置与预备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凹入位置,所述把手部分至少部分地嵌入所述基部部分中,并且在所述预备位置,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基部部分伸出;
54.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定位在所述门上且远离所述把手组件,其中,把手连杆将所述致动器的操作与所述把手部分操作性地联系起来以使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凹入位置移动至所述预备位置;以及
55.闩锁机构,所述闩锁机构构造成将所述门闩锁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其中,所述闩锁机构构造成响应于使用者将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预备位置拉动而将所述门解除闩锁,以允许所述门打开。
56.2.根据方面1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定位成远离所述闩锁机构。
57.3.根据方面2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响应于所述使用者将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预备位置拉动而操作成控制所述闩锁机构以将所述门解除闩锁并允许所述门移动至打开位置。
58.4.根据方面3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其中,(i)所述致动器使第一线缆移动以使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凹入位置移动至所述预备位置;以及(ii)所述致动器使第二线缆移动以控制所述闩锁机构来将所述门解除闩锁。
59.5.根据方面2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响应于所述门从打开位置移动至部分关闭位置而操作成控制所述闩锁机构以将所述门从所述部分关闭位置调节至完全关闭位置。
60.6.根据方面5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其中,(i)所述致动器使第一线缆移动以使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凹入位置移动至所述预备位置,以及(ii)所述致动器使第二线缆移动以控制所述闩锁机构来将所述门从所述部分关闭位置调节至所述完全关闭位置。
61.7.根据方面6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第一线缆或所述第二线缆中的一者移动而不使所述第一线缆或所述第二线缆中的另一者移动。
62.8.根据方面1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通过致动器连杆连接至所述闩锁机构以对所述闩锁机构进行操作,所述致动器连杆与所述把手连杆分离。
63.9.根据方面8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还包括结合在所述闩锁机构中的系结机构,所述系结机构通过所述致动器连杆连接至所述致动器。
64.10.根据方面1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还包括结合在所述闩锁机构中的系结机构,所述系结机构连接至所述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响应于所述门从打开位置移动至部分
关闭位置而操作成控制所述系结机构以将所述门从所述部分关闭位置调节至完全关闭位置。
65.11.根据方面1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把手组件相关联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配置成感测所述把手部分何时由使用者从所述预备位置拉动并且配置成向车辆控制器或所述致动器中的至少一者指示所述使用者已经将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预备位置拉动,其中,所述车辆控制器或所述致动器响应于来自所述传感器的所述使用者已经将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预备位置拉动的指示而对所述闩锁机构进行致动以将所述门解除闩锁,从而允许由所述使用者打开所述门。
66.12.根据方面1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响应于来自远离所述车辆的一个或更多个装置的无线信号而操作成使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凹入位置移动至所述预备位置。
67.13.根据方面12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装置包括密钥卡。
68.14.根据方面1所述的车门致动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配置成独立于所述把手组件和所述闩锁机构而操作。
69.15.一种用于操作车辆的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70.接收来自远程装置的开启信号以将把手组件的把手部分从凹入位置操作至预备位置,所述把手组件具有所述把手部分和安装在所述车辆的所述门处的基部部分,所述把手部分能够在所述凹入位置与所述预备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凹入位置,所述把手部分至少部分地嵌入所述基部部分中,并且在所述预备位置,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基部部分伸出;
71.响应于接收所述开启信号,操作定位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且远离所述把手组件的致动器来对将所述致动器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把手部分的把手连杆进行操纵,以使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凹入位置移动至所述预备位置;以及
72.响应于使用者将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预备位置拉动而操作所述门的闩锁机构以允许打开所述门,所述闩锁机构通过与所述把手连杆分离的致动器连杆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致动器。
73.16.根据方面15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所述致动器包括至少部分地响应于所述门从打开位置移动至部分关闭位置而执行所述闩锁机构的系结操作以将所述门完全关闭。
74.17.根据方面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闩锁机构的壳体上,并且操作所述致动器包括经由所述使用者拉动所述把手部分以及使所述把手部分从所述预备位置进一步移动来操作所述致动器。
75.18.根据方面15所述的方法,其中,远离所述车辆的一个或更多个装置配置成向车辆控制器或所述致动器中的至少一者发送所述开启信号。
76.19.根据方面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致动器配置成独立于所述把手组件和所述闩锁机构而操作。
77.20.根据方面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致动器通过致动器连杆连接至所述闩锁机构以操作所述闩锁机构的一个或更多个闩锁元件,所述致动器连杆与所述把手连杆分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