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4805发布日期:2021-12-01 09:1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门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


背景技术:

2.目前的门锁,基于防盗的目的,如果门锁的一侧进行上锁,另外一侧是不能够直接通过旋转执手打开,一般需要钥匙或其他方式才能打开,例如上述门锁在教室、储藏室门中应用时,虽然起到防盗、防止室内受外来干扰的作用,但是对锁在室内的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以应用在教室为例,在学生考试或者自习的情况下,教师为了保证安全以及教室内的学生不被外来因素打扰,需要对教室房门进行上锁,但是,当教室内发生突发情况,学生要逃离教室外,这时只能通过门外一侧去打开门锁,耽误了学生离开教室的时间,容易发生事故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通过特定人员对门锁的单侧上锁,另外一侧不需要通过钥匙或其他方式就能打开房门的门锁,该门锁适用于教室、储藏室等场合,使用更加安全、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门锁,包括锁壳、锁舌和拨叉组件,锁舌伸缩设置在锁壳上,锁舌对应锁壳内的一端设有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组件包括分别独立转动设置在所述锁壳内的外侧拨片和内侧拨片,外侧拨片和内侧拨片分别用于通过拉杆带动锁舌缩进运动;所述锁壳内设有用于阻挡外侧拨片和/或内侧拨片旋转运动的锁定机构、以及用于控制锁定机构的带身份识别控制的驱动机构。其中,当所述驱动机构为锁芯时,与锁芯匹配的钥匙为身份识别的一种,通过钥匙可以驱动锁芯内部的拨轮,通过拨轮带动锁定机构。当然,驱动机构也可以是通过密码解锁、卡片解锁、生物特征解锁等的电动驱动机构,密码解锁、卡片解锁、生物特征解锁等属于身份识别。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7.作为更具体的一方案,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由锁定机构驱动的锁板、推板、止退块和复位弹性件,锁板和推板分别与锁壳滑动配合,推板与锁板之间设有滑动部,推板对应滑动配合部设有推块,锁板对应滑动配合部设有让位槽,止退块设置在推板上、并用于阻挡外侧拨片和/或内侧拨片旋转运动,复位弹性件作用在推板上、并使推板具有向滑动部方向运动的趋势;所述外侧拨片和内侧拨片分别设有用于与止退块相挡的外限位凸起和内限位凸起。
8.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板横向滑动设置在锁壳内,锁板的表面设有用于与所述驱动机构配合的锁槽;所述推板纵向滑动设置在锁壳内,推板上的推块与锁板的一侧相抵,锁板对应推块的一侧设有让位槽,让位槽一侧设有便于推块滑出让位槽外的引导面;所述复位弹性件为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锁壳和推块相抵。当驱动机构为锁芯时,
锁槽与锁芯的拨轮配合,拨轮在锁芯插入相应钥匙后,才可以转动;当拨轮旋入锁槽并继续旋转时,即可推动锁板运动。
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止退块设有一个,其可拆设置在推板的其中一侧,以用于与外侧拨片或内侧拨片相挡;所述锁壳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对应止退块安装位设有外让位孔和内让位孔,以便于在锁壳外表面可以进行止退块的拆装。
10.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拨叉组件还包括同一轴线方向设置的外侧转子、内侧转子和圆盘,外侧转子与内侧转子之间通过圆盘转动配合,外侧转子与内侧转子分别与所述锁壳转动配合,外侧拨片与外侧转子传动配合,内侧拨片与内侧转子传动配合,外侧转子和内侧转子均设有方孔,方孔用于通过方轴与锁壳外部的执手配合。
1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壳包括外侧板、内侧板和侧面板,外侧板和内侧板前后分布,侧面板设置在外侧板和内侧板的一侧,所述锁舌从侧面板伸出;锁壳上对应锁舌的拉杆设有承板,拉杆穿过承板、并与承板滑动配合,承板与锁舌之间设有锁舌弹簧,拉杆上固定设有锁舌挡板,所述外侧拨片和内侧拨片分别设有用于触动锁舌挡板的外锁舌拨叉和内锁舌拨叉,外锁舌拨叉和内锁舌拨叉均伸入至承板与锁舌挡板之间。
1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侧转子朝向所述外侧板的一侧依次设有外传动凸起和外圆柱凸起,外侧拨片设有与外传动凸起配合的外传动孔,外侧板设有与外圆柱凸起转动配合的外圆孔;内侧转子朝向所述内侧板的一侧依次设有内传动凸起和内圆柱凸起,内侧拨片设有与内传动凸起配合的内传动孔,内侧板设有与内圆柱凸起转动配合的内圆孔。
13.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侧拨片和内侧拨片分别设有外复位触头和内复位触头,外复位触头和内复位触头与锁壳之间设有复位挡板和复位弹簧。
14.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壳内还设有防插机构,防插机构包括防插舌、摆杆、用于阻挡所述锁舌缩进的挡臂和用于控制挡臂复位的第一扭簧,防插舌伸缩设置在锁壳上,防插舌和锁舌从锁壳的同一侧伸出,防插舌的内端与锁壳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摆杆转动设置在锁壳上,摆杆的两端分别为杆尾和杆头,防插舌设有与杆尾配合的卡槽,挡臂转动设置在锁壳上,挡臂的一端朝向锁舌的内端,挡臂的另一端设有挡杆,挡臂表面设有与杆头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外侧拨片和内侧拨片分别设有用于触动挡杆的外挡臂拨叉和内挡臂拨叉。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此款门锁结构合理,通过门锁内的拨叉组件,锁定机构和驱动机构等各个组件的相互运动配合,对拨叉组件的外侧拨片和/或内侧拨片进行锁定,从而限定门外测和/或门内侧不能直接通过与拨片配合的执手来开锁(当然,实际应用中一般需要对一侧锁定),另一侧则不需要锁定、并通过旋转该侧的执手即可实现开锁。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分解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9.图3为拨叉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4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1为外侧板,111为外让位孔,112为外圆孔,12为侧面板,13为内侧板,131为内让位孔,132为内圆孔,133为避让孔,2为锁舌,21为锁舌弹簧,22为锁舌挡板,221为一字刀槽,23为承板,24为拉杆,25为换向阻力弹簧,26为挡圈,3为防插舌,31为摆杆,311为杆尾,312为杆头,32为第一扭簧,33为挡臂,331为挡杆,332为第一扭簧限位块,333为限位槽,34为第一压缩弹簧,4为拨叉组件,41为复位弹簧, 42为复位挡板,43为外侧拨片,431为外锁舌拨叉,432为外复位触头,433为外挡臂拨叉,434为外传动孔,435为外限位凸起,44为外侧转子,441为外圆柱凸起,442为外传动凸起,45为圆盘,46为内侧转子,461为内圆柱凸起,462为内传动凸起,47为内侧拨片,471为内锁舌拨叉,472为内复位触头,473为内挡臂拨叉,474为内传动孔,475内限位凸起,48圆形凹槽,5为推板,51为夹板,511为定位槽,52为止退块,53为纵向滑槽,54为推块,55为第二扭簧,6为锁板,61为让位槽,62为第一横向滑槽,63为第二横向滑槽,64为锁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5.结合图1至图6所示,一种门锁,包括锁壳、锁舌2和拨叉组件4,锁舌2伸缩设置在锁壳上,锁舌2对应锁壳内的一端设有拉杆24,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组件4包括分别独立转动设置在所述锁壳内的外侧拨片43和内侧拨片47,外侧拨片43和内侧拨片47分别用于通过拉杆24带动锁舌2缩进运动;所述锁壳内设有用于阻挡外侧拨片43和/或内侧拨片47旋转运动的锁定机构、以及用于控制锁定机构的带身份识别控制的驱动机构。
26.所述驱动机构为锁芯(图中未示出),锁芯属于现有锁具中的常用零配件,在此不再对其结构进行描述。
27.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由锁定机构驱动的锁板6、推板5、止退块52和复位弹性件,锁板6和推板5分别与锁壳滑动配合,推板5与锁板6之间设有滑动部,推板5对应滑动配合部设有推块54,锁板6对应滑动配合部设有让位槽61,止退块52设置在推板5上、并用于阻挡外侧拨片43旋转运动,复位弹性件作用在推板上、并使推板5具有向滑动部方向运动的趋势;所述外侧拨片43和内侧拨片47分别设有用于与止退块52相挡的外限位凸起435和内限位凸起475。
28.所述锁板6横向滑动(锁板6上设有第一横向滑槽62、第二横向滑槽63,锁壳内对应设有销轴与之配合)设置在锁壳内,锁板6的表面设有用于与所述驱动机构配合的锁槽64;所述推板5纵向滑动(推板5设有纵向滑槽53,锁壳内对应设有销轴与之配合)设置在锁壳内,推板5上的推块54与锁板6的一侧相抵,锁板6对应推块54的一侧设有让位槽61,让位槽61一侧设有便于推块54滑出让位槽61外的引导面;所述复位弹性件为第二扭簧55,第二扭簧55的两端分别与锁壳和推块54相抵。
29.所述止退块52设有一个,其可拆设置在推板5的其中一侧,以用于与外侧拨片43或内侧拨片47相挡;所述锁壳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对应止退块52安装位设有外让位孔111和内让位孔131。 其中,为了增加推板5靠近拨叉组件4一端的强度,在推板5靠近拨叉组件4的一端两侧铆接有夹板51,夹板51上对应止退块52设有定位槽511;定位槽511的底面设有连接孔,止退块52上接。
30.所述锁壳包括外侧板11、内侧板13和侧面板12,外侧板11和内侧板13前后分布,侧面板12设置在外侧板1和内侧板13的一侧,所述锁舌2从侧面板12伸出。
31.锁壳上对应锁舌2的拉杆24设有承板23,拉杆24穿过承板23、并与承板23滑动配合,承板23与锁舌2之间设有锁舌弹簧21,拉杆24上固定设有锁舌挡板22,所述外侧拨片43和内侧拨片47分别设有用于触动锁舌挡板22的外锁舌拨叉431和内锁舌拨叉471,外锁舌拨叉431和内锁舌拨叉471均伸入至承板23与锁舌挡板22之间。
32.所述拉杆24在锁舌挡板22后方延伸的一端还设置有挡圈26,锁舌挡板22与挡圈26之间设置换向阻力弹簧25,拉杆24的尾端设置有一字刀槽221,拉杆24与锁壳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孔133。当需要配合门框的方向去调节锁舌2的朝向时,可以用螺丝刀通过锁壳上的避让孔133,用力推动拉杆24,使锁舌2完全伸出侧面板12,并180度转动拉杆24,从而使锁舌2换向。
33.所述拨叉组件4还包括同一轴线方向设置的外侧转子44、内侧转子46和圆盘45,外侧转子44与内侧转子46之间通过圆盘45转动配合(外侧转子44与内侧转子46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圆形凹槽48,圆盘45两个落入两个圆形凹槽48内,从而相互转动配合),外侧转子44与内侧转子46分别与所述锁壳转动配合,外侧拨片43与外侧转子44传动配合,内侧拨片47与内侧转子46传动配合,外侧转子44和内侧转子46均设有方孔,方孔通过方轴与锁壳外部的执手配合。
34.所述外侧转子44朝向所述外侧板11的一侧依次设有外传动凸起和外圆柱凸起441,外侧拨片43设有与外传动凸起442配合的外传动孔434,外侧板11设有与外圆柱凸起441转动配合的外圆孔112;内侧转子46朝向所述内侧板13的一侧依次设有内传动凸起462和内圆柱凸起461,内侧拨片47设有与内传动凸起462配合的内传动孔474,内侧板13设有与内圆柱凸起461转动配合的内圆孔132。本实施例中外传动凸起、外圆柱凸起441、外传动孔434、内传动孔474均呈方形。
35.所述外侧拨片43和内侧拨片47分别设有外复位触头432和内复位触头472,外复位触头432和内复位触头472与锁壳之间设有复位挡板42和复位弹簧41。
36.所述锁壳内还设有防插机构,防插机构包括防插舌3、摆杆31、用于阻挡所述锁舌2缩进的挡臂33和用于控制挡臂33复位的第一扭簧32,防插舌3伸缩设置在锁壳上,防插舌3和锁舌2从锁壳的同一侧伸出,防插舌3的内端与锁壳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34;摆杆31转动设置在锁壳上,摆杆31的两端分别为杆尾311和杆头312,防插舌3设有与杆尾311配合的卡槽,挡臂33转动设置在锁壳上,挡臂33的一端朝向锁舌2的内端,挡臂33的另一端设有挡杆331,挡臂33表面设有与杆头312配合的限位槽333;所述外侧拨片43和内侧拨片47分别设有用于触动挡杆331的外挡臂拨叉433和内挡臂拨叉473。所述第一扭簧32套设在挡臂33的转动轴心上,第一扭簧32的一端与摆杆31的转动轴心相抵,第一扭簧32的另一端与挡臂33上的第一扭簧限位块332相抵。
37.其工作原理是:参见图1与图5,为门锁的上锁状态,拨叉组件4中的内侧拨片47和外侧拨片43与拉杆24上的承板23相挡;同时,此时的止退块52限制了拨叉组件4的外侧拨片43的转动。另外,结合图2所示,拨叉组件4的内侧拨片47没有止退块52的限制,可以通过转动内侧转子46,使内侧拨片47转动,内侧拨片47中的内挡臂拨叉473转动并触动挡臂33的挡杆331,使挡臂33朝向锁舌2的一端不再影响锁舌2的缩进运动;内侧拨片47的内锁舌拨叉
471转动并作用在锁舌挡板22上,使拉杆24往后运动,使锁舌2缩进锁壳内;从而达到了门锁外侧上锁,内侧不需要钥匙也能通过执手开锁的目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门锁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38.参见图4与图6所示,为门锁通过外侧开锁状态,门外侧通过钥匙带动锁芯的拨轮(图中未示出)、并通过锁槽64使锁板6横向滑动,推板5上的推块54沿着锁板6的引导面滑落至同一侧锁板5的让位槽61内,推板5上的夹板51滑落,设置在夹板51上与外侧拨片43相挡的止退块52也同时滑落,止退块52不再与外侧拨片43相挡,外侧拨片43转动,外侧拨片43的外挡臂拨叉431作用于挡臂33的挡杆331,使挡臂33转动,不再影响锁舌2的缩进运动;外侧拨片43的外复位触头432作用在复位挡板42上;拨叉组件4中的内侧拨片47保持与拉杆24上的承板23相挡的状态,外侧拨片43的外锁舌拨叉431转动作用于锁舌挡板22,使拉杆24往后运动,从而使锁舌2缩进锁壳内,达到门外通过钥匙解锁后开锁目的。
39.上述工作原理是以门锁所在门体为内开门的形式来描述,零件名称中的“内”、“外”主要是根据其属于靠近门内侧或门外侧来对应命名,以便于零件的区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